一個太過於正直的人,為什麼會一事無成?

好好吧


其實社會沒有絕對的公平,也沒有絕對正直的人。一個人的正直是相對的,因人而異,因時代而異,因政治制度而異。

我們現在所說的正直,是一個人對法律的敬畏,對人民群眾的善良,也包括聽從政府組織的安排。

一個人只要真心實意為老百姓辦事,為政清廉,即使遭到心術不正者的打壓和排擠,但只要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不管到哪裡都能找到說話的地方。

有時候在生活中出現一些不幸的事情,有著各種環境因素,但與正直是毫無關係的。正直不是擋箭牌,正直不是苦難人生的根源和理由。

講正直還需要有能力,沒有能力的正直是一種精神枷鎖,是打著正直的招牌祈求大眾的同情。

現在有很多基層管理人員,不請客送禮,與他人的關係不是很融洽,不懂得變通,在薪資待遇和留任問題上遭到了一些挫折。“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但靠社會力量和他人的同情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有能力的正直人,在自己即將遭到暴風驟雨的時候,防患於未然,靠正確的輿論導向,靠及時與上級有關部門的溝通來保證自己屹立不倒。

人際關係是相當複雜的,人性是與生俱來的,靠一兩個人所謂的正直是絕對不能夠推動社會前進的。不觸碰法律的底線,不站在人民群眾裡的對立面,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真心實意為老百姓辦實事,發展生產力,才是最大的正直。

不請客送禮,不與壞人同流合汙,肯定是正確的,但“凍死迎風站,餓死不彎腰”,自己一事無成,也沒有對社會做半點好事,最後把自己的悲慘人生歸結於很正直,簡直就是一種詭辯。

結束語:正真與能力並存的時候才有意義。沒有足夠的力量就不要去講正直,否則的話,除了自己一事無成之外,還會給社會添亂子。


張望鹽井


這是一個值得深思,也值得探討的問題,我先講幾個小故事。

我有一個朋友,八O年任生產隊長,僅用一年時間,把糧食產量翻了一番,人均分配翻了兩三番,當時公社黨委書記,看到他在一塊荒地種的油菜,比其他隊的好地油菜長得還好,把一個落後的生產隊搞得生機勃勃,群眾積極性高潮,就把他提到村裡,任村委會主任。

後來這個書記調走了,他被調為村會計,其他村會計都請經管站頭頭吃飯,給頭頭送禮,唯獨他不請不送。當時,市裡對農村會計考試定級,分為一二三級,出乎頭頭預料,他考了全縣第一名。給他定一級會計,頭頭有些心不甘,不給一級,又說不過去。最後還是定了一級會計。

但他仍然我行我素,村支書和村長對他都有意見,就把他調為支部付書記,他抓起了村辦工業,把村辦廠搞得紅紅火火,但他從不送禮,所以,即便是福利廠,也不免稅。他不顧這些,不但按章納稅,還不遺餘力地幫助殘疾人和貪困戶,竟然得到納稅模範獎狀。

有一次,市裡來檢查,村裡寫了一個廣告牌,把這個廠吹的離譜,他生氣地把廣告牌給撕掉了,因此,和支書吵了一架。

那時,鄉黨委書記一月工資才二百多元,廠裡外銷員卻拿年薪萬元以上,而他,只拿村裡一月九十元的工資。

別人不相信,都以為他發了大財,於是,村裡找來鄉里會計,全面清查廠裡賬目,結果,他清清白白,這事也就不了了之。

他做會計時,雖然沒有給頭頭送禮,但那些頭頭反而敬重他,而對那些只會送禮沒有真本領的人,反而瞧不起。

村長書記雖然不喜歡他,但他能辦事,又不想一腳踢開。稅務工商和鄉里一些領導,雖然和他沒有什麼私交,但對他為人及事業還是認可的,因而給他報了一個市勞模。

從這個故事看,一個正直的人,如果有能力,又能碰到賞識他的上級,還是能做出一定事業的。如果碰不到賞識的人,甚至遇上貪官汙吏,那也要潔身自好,不必同流合汙。魯迅先生曾說過一句話,搗鬼,有朮,有效,也有限。這話還是有道理的,凡是靠鑽營發家的人,真正能長久的不多。

另外,我想起了班超辭任尚的故事。

班超出使西域多年,把西域治理的井井有條。後來,朝廷派任尚去接替他。任尚問班超:你在西域多年,把西域管理得這麼好,有什麼經驗要教給我嗎?

班超說:兩域人員很複雜,有流放來的官員和犯人,也有不合中原人一心的少數民族,作為長官,只要抓住大方向就行,不必事事認真,對於下屬小的過錯,不妨睜一隻眼,閉上一隻眼。否則,下屬就會怨恨你,長此以往,就會出亂子。

任尚後來對下屬說:我原以為他有什麼高招,其實不過說些老一套的空話罷了。

任尚上任之後,不管是下屬還是邊民,一點點小錯就嚴格懲辦,結果把西域搞得亂七八糟,邊民反聲一片。

由此看來,一個正直的人,可以嚴格要求自己,不可苛求別人。有人賞識,你可以發揮才幹造福一方;無人賞識,也不必耿耿於懷自怨自艾,更不要去同流合汙。不為良相便為良醫,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一個社會,應該鼓勵公民說真話,做一個正直的人,這樣,社會才會風清氣正;作為一個普通人,要堅守良心,做個正直的人,但要懂得人無完人,懂得寬容,靈活而不圓滑,堅持原則而不迂腐。

過於正直的人,所以一事無成,錯在過於,而不在正直。


遙山清風明月


一個正直的人為什麼常常一事無成?

題主這個問題,讓人心情很沉重。

這個問題帶有社會普遍性,本來正直的人,不藏奸,不耍滑,不玩心眼兒,做事認真,大多為人善良,這種優良的品質,是這個社會的財富,應該得到社會的尊重。

可事實上呢?正直的人,在社會上處處受排擠,遭冷遇,承受著不公正的待遇。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學不會圓滑,學不會拉幫結派,學不會逢迎拍馬,學不會那些潛規則,所以……所以只能一事無成了。

我就是這樣一個人,栽了太多的跟頭,吃了太多的虧,我知道我學不會溜鬚拍馬,因為我怕臉上發燒,昧著良心做事,我怕我睡不著覺。年過不惑,更加堅定了這一信念:作一個正直的人,做一個對得起自己良心的人,如果有來生,我還會這麼決定。




仗義執言小蘇叔


會啊,我退伍後直接進街道工作,入伍前我還在上大學,我沒有和社會接觸過就去了部隊,到了部隊每週兩次的政治教育課又讓我已國家為重,以百姓利益為重。在街道,我顯得的格格不入,三天能做好的事情,我往往半天就完成了,為了百姓,我經常和我們主任吵起來,最後促使我離開的,是一次拆遷,我被調往拆遷辦幫忙負責其中36戶居民拆遷,其中一家住戶房產領證時間離拆遷還不到五年,按照有關規定,在總拆遷款上可以額外補償拆遷款的3--5%,為了這個補償,我和我們辦事處副主任吵翻的,最後不得已只能將屬於百姓的錢給拆遷戶,也因為這件事,我在街道處處被打壓,後來我就辭職了。後來過了兩年,副主任因為經濟問題被開除公職開除黨籍,我原先部門主任因為處處打壓我,被後來的書記直接擼到底。和我同一批當兵的,也有以為在校大學生,和我新兵連一起的,他退伍後進入市工商局,也因為過於耿直,最後也被逼辭職,後來和我一樣,找了一傢俬企,我們都在曾經的工作中和老闆大吵大鬧,但同樣我們都受到老闆重視,私企和國企不一樣,私企講究利益最大化,誰能給他帶來最大的利益,誰就有話語權


用戶52157040082


太過於正直就一事無成,這話不能這樣說呀。你說成就的事情是指物質吧。物質固然重要,但精神更重要。一個人如果缺乏了精神,那麼,這個人必定沒有理想和抱負。因此,一個有理想和有抱負的人,他的性格一定是會正直的。如我們共產黨以毛主席為領導的那麼多老革命家,當初,他們為了一個偉大的理想――建立一個民族獨立、民主自由的新中國,在革命中,冒著槍淋彈雨,面臨著隨時都有犧牲的危險,始終都堅持著為實現目標而奮鬥。他們與全國人民一道,經過千辛萬苦,歷盡艱難,終於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從此後,人民當家作主,生活一天比一天好過,直至實現了民富國強。現在,只要有人一說起過去老革命家為新中國所作出的努力和貢獻,人民群眾都從心底裡發出感慨、感嘆,以各種方式愐懷老革命前輩。

毛主席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難道他們不正直嗎?

所以,怎麼能說太過於正直的人就一事無成了呢,這個提法我不能苟同。






以下本人拙見,表達以及語句不妥請涼。

我先從人的性格說起吧 :

1.性格與血型有關。血型不一樣,其性格就不同,這是孃胎裡帶來的,也就是俗說的遺傳。

2.性格與家庭影響有關。家庭其成員特別是父母文化高低,閱歷多少會直接影響後代的性格。

3.性格與社會活動有關。比如所處社會群體、各種運動等都能影響和改變一個人的性格。

在各種性格當中,最有爭議、最典型的當屬'正直',也就是直率,貶義詞為'直腸子'。

其顯著特點就是做事喜歡直來直去、不善繞彎、乾脆利落、敢於擔當、敢於冒險、敢打敢衝、敢於成敗、敢於發表不同意見,雷厲風行號召力強,有一定的引領作用。

這種性格在改革開放以前尤為突出,也是那個時期倡導的優秀品格的代名詞。

但隨著社會發展到今天商品經濟時代,由於正直人不善經營且易激動、易衝動,在商界往往被有心計的生意人所打敗;

在工作中,由於說話做事不善於拐彎抹角,不願隨和且敢於發表不同意見,不易受部分人的賞識,往往處處陷入被動。

幾十年倡導的'正直'成了'傻逼'的代名詞。

痛定思痛,摔了幾跤之後,正直的人開始反思自己,也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閱歷的豐富,出現了聽話的人多了,閉嘴不說甚至順從的人多了,怕得罪人的多了,有血性敢打敢衝、見義勇為的人少了。

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對於這種性格的人要正確對待和利用,使他們在各個行業、各種活動中發揮積極作用,而不至於題目所說的一事無成。


珏丫子


所有的過都是錯,包括“正直”,正直過頭就是謬誤,所以,世上任何人和物,不按軌道運行,沒有速度限制,就是脫韁的野馬,橫衝亂撞出災禍。

正直當然好,但正直過了頭還叫正直嗎?沒有規範的正直,沒有是非的善良,不受控制的強權,來路不明的財富都是災禍的根源,而且其性更劣,其行為醜,其效嚴惡,因為它是以正面的能量顯示在人,讓人徹底無防的接受甚至崇拜,你說,其影響的危害性有多廣多大?

有次序的四季輪迴才是日月轉換人們接受的自然規律,有限制的精神亢奮和正直的剛烈脾氣才是促進社會積極向上的正能揮發。有序和無序的人生行為遵循將是人類前行發展的正常節奏,有度和無度的操守理念刻守將是生活安康的必要保障,任何的阻礙和強行超速是大多數民眾所不持取的方式。

不足只能倒退,太足和過直就會無節制的亂為,抑揚就是為了頓挫,減躁就是為了安逸,鋒芒畢露己過時,直來直往會碰壁。


無言嘍


一個人太過於正直,就等於失去了真正理解正義的含義。太過於正直表現在哪方面呢?我認為做正直人要做隨和性、婉約型的正派人。

現在的國人,並非人人都是禮儀之邦的一分子,並非人人都是守法畏法的人,你一旦過於正直的指出或批評揭發,會引起不滿觸動情緒,或許報復給自己安全增加了危險,等於樹立了一個強敵,是強敵不是勁敵,強盜的強。勁敵還不要緊,比不過就認輸了,也沒啥事兒。強敵就不行,你即使認輸他也記恨你,結仇了,多個仇人多堵牆,等於把自己的成功之路設置了障礙。

還有一個故事,一個火車調度姓侯,這個火車站把貨物處裝卸活承包出去了,有一夥裝卸工,二三十人,工人不願意晚上幹活,希望調度把車皮全都在天亮之前調來,工頭還買了不少禮品送到侯調度那,都說官不打送禮的,可這位侯調度卻把這個工頭狠狠訓了一頓,你都猜不出來他說啥,這調度說:”有啥話你就直說,你上我這來拿著東西這不是埋汰我嘛,我是一名黨員,要帶頭端正風氣,任何人是收買不了我的,拿著你那東西趕緊走!”那工頭說:“東西我拿著,但是這二千塊錢偉留著”,那侯調度火了大聲喊:“別咯應我,趕緊走!”。後來連工頭帶裝卸工都說這侯調度不開面,辦事兒死性。這位姓候的在這沒幹多久就調走了,也不知是升遷了還是降職了,關於他的故事只有侯調度自己最清楚了。

Sch市新調來個女市長,辦事幹脆利落,非常有能力,把Sch市的非法小煤礦主和黑惡非黃給掃了,一個非法小煤礦的老闆恨恨地說:“我一定花大價錢把她的幾個手下買通,把她架空,讓她永久離開Sch市,要不我們沒有好日子過。“至於以後就沒有以後了,肯定是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而男士小中在一個單位上班,管吃管住,他住上床,小中不吸菸。但下床那個夥計吸菸,下床一旦吸菸小中就吸二手菸被嗆,其中就免不了和下床口角。

有一次這個吸菸的男子媳婦兒來看他,又吸菸,小中忍無可忍,說:“你怎麼又吸菸,嗆人不知道啊。”這男子說:“我也不在你家吸菸,你管的著嗎?你管的倒寬!”這時他媳婦也幫腔做勢,幫著仗夫訓斥小中,那天把小中氣個半死,小中和這吸菸男子最一開始見面說話表面上都很好,過後就像仇人一樣見面瞪眼珠子,就差下句說你瞅啥瞅你咋滴乾起來了。如果打架打起來,小中就增加了自身安全的危險。

小中和對方爭討自然是唯護正義的一種行為,這是小事兒,那麼在制止犯罪上遇上不聽話的壞人豈不更危險?

所以因為維護公平正義太過於正直不要直面發生口角和衝突,只宜借力和智取,真打架打壞誰都是麻煩。而我們開國領袖毛澤東和原總理朱鎔基就是過於正直的諧模,那想都不用想,那地主和一些非法既得利益者肯定恨的牙齒咬的嘎嘎響,至於怨聲載道或者罵聲就不奇怪了,有偶然也有必然。

不止如此,太過於正直的人太自律,寧肯餓死也不去偷去搶,對法律太敬畏,想的多,怎麼做都怕丟人犯法,有句話叫臉皮要厚,就能吃夠。你說物質不豐富像馬克思一樣那麼窮何以成功,馬克思的成功是數百年以後的成功,遠景不解當時渴呀,現在的飽漢不知他當時的餓漢飢呀!當時在別人的眼裡馬克思不是成功的,是窮困潦倒的,一直靠朋友恩格斯資助寫書,妻子燕妮也真跟他遭了不少罪。

所以人要正直有度,最重要的是要計算安全成本,利用扛杆原理四兩撥千斤。事情不要靠別人接受不了的方式解決,呼籲既要社會上保護和獎賞過於正直的,由過於正直的人“一帶一路”形成社會風氣,形成榜樣,這樣每個過於正直的人就會人人成功!人人有幹勁,人人不當“羊白勞”。


孫忠華一席談


為什麼一個太過於正直的人卻一事無成呢?這個問題是一個社會的陽光與黑暗的背景來取決的,在陽光的社會里,臂如當代社會里,一個正直的人他有能力,就會服務於社會,全方位展現他的雄才大略,去為人類謀利益,人民就會崇拜他,敬仰他。共產黨人就是“伯樂”,只要你是“一匹千里馬”,這樣的人很快被擇優錄用,成為國家棟梁人才。

然而,在舊中國那可不一樣,你既使再優秀,再有能力,再正直,是沒有你展現才能的一席之地。因為真正的正直之人,是光明磊落,赤膽忠心,知錯就改,敝帚自珍,鐵肩擔道義的人,如:魯迅先生一樣“橫眉冷對千夫指,腑首甘為孺子牛”,他的筆如刀如箭刺向社會中黑暗逆流。類似這樣正直的人才,在舊中國是得不到政府的青眯和認同的。相反,那些善於偽裝,八面玲瓏,四面討好,阿諛奉承,結黨營私的小人卻在政府中如魚得水,升官發財,繼而魚肉百姓。








天馬行空128039981


您這個問題,我想起一件事。

小學時候,地裡種了一些水果樹,到了夏秋季節,週末作業我總是週五晚上做好,週六和媽媽一起背水果到鄉鎮上去賣,用揹簍揹著步行一個多小時。街上的人都誇我懂事,那時的我,絕對是一個正直又老實的孩子。

有一天,到了街上生意還沒開張,媽媽去上廁所,我一人在賣,附近攤位的人找我換零錢,本來按照我們這邊的風俗,大清早生意沒開張,別人換零錢是不換的,雖然不懂其中道理,但風俗我是知道的。那人說他急等著找錢,你那麼懂事,幫幫忙換十塊啦,我也想著他急用就換給他,等我媽回來一看,哪錢是假的。去找人家已經收攤走了。背一小簍,走一小時,錢就這麼白白的沒了。那個難過啊,無法形容。

從哪個時候起,我明白了人太正直太老實,在別人看來,是傻,容易被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