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漢意外撿到清代官窯的半截瓶,因為上面一個字,轉身賣出1500萬

關於收藏的故事民間倒也有不少,而且很多都是屬於撿漏的話題。早在幾年前的收藏市場上就聽到過這麼一個故事,那就是農村老漢也有一個收藏的好習慣,有幸撿到了一個雍正官窯的半截瓶,只因上面一個字,轉身賣出1500萬。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老漢意外撿到清代官窯的半截瓶,因為上面一個字,轉身賣出1500萬

大家知道收藏青花瓷器並不是越好看就越值錢,對於很多專業的收藏玩家來講,成化與康熙時期的青花最好,尤其是到了康熙的那個時期最好看。那個時期的青花有一種“鐵線描”,並且比起其他的時期的青花釉色更緊。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而這一位老漢就是在古董大市場之中撿靠著自己的愛好撿到了一個官窯的半截賞瓶,也是因為它是一個殘件,很多真正收藏的人也看不起它。再加上放在10多年前,收藏的熱度也並不是很高。

老漢意外撿到清代官窯的半截瓶,因為上面一個字,轉身賣出1500萬

所謂的賞瓶其實算是康熙時期獨有一種瓷器,當時的皇帝為了為官的清廉,就會燒製特殊的賞用瓷器獎給大臣們。而這一位老農民正是淘到了這樣子具有獨特意義的瓷器,並且青花面上一處不起眼的地方還隱藏著一個賞字。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老漢意外撿到清代官窯的半截瓶,因為上面一個字,轉身賣出1500萬

東西買過來很便宜,老漢表示當時也就當一個殘器來玩的,而且自己淘到它之後就把缺口上部分斷掉的地方磨平整了。看上去並不覺得它是一個不好的古董。而對於上面的那個賞字,老農民更沒有去研究過。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轉眼10多年過去了,收藏市場開始熱起來,老漢也拿出了自己當年的這一件瓷器。結果經過專家們的判斷,這一件瓷器非常了不得,不僅僅是外形算是官窯之中的精品,而且青花的釉色也算是康熙時期的精品。

老漢意外撿到清代官窯的半截瓶,因為上面一個字,轉身賣出1500萬

最重要的是它是屬於帝王之家的賞品,更具有歷史的意義,就因為這上面被匠人隱藏著這一個賞字,收藏家開價要1500萬買下來。

這一個賞字的意義性就代表著當時皇帝對大臣們的福利很厚重,一般情況下,如果沒有格外的開恩,工匠是不允許在瓷器上隱藏著寫一個賞字的,要知道這種事情被發現是要殺頭的。但這一件是個例外,也就成了獨一無二的好殘器。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事後老農民感慨,自己也是稀裡糊塗的就像了中彩票一樣。誰也沒有料到一個殘缺的古董件因為特殊的原因漲價這麼快。收藏到了這麼一件寶貝,比錢放在銀行都要划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