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明确教师惩戒权,势在必行!老师不敢"惩戒",受害者最终是孩子!你怎么看?

瓜太郎


当今社会,有多少孩子,因为成长过程犯了错,因为老师不敢惩戒,而导致他们成长受阻,甚至为社会带来危害。

白岩松说:明确教师惩戒权,势在必行。

何为惩戒?字面意思就是使人受到惩罚而警戒。

2018年11月23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明确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

01为什么要给老师惩戒权?

有一句话这样说:初心再怎么好的惩戒教育,放在现在形势下,必然会遭受各种各样的打击,惩戒教育在现在已经行不通了,因为涉及师德和工作问题,在当今社会试想哪个老师敢冒险?

事实上,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在犯错与纠正错误中成长起来的

而每个老师在惩戒学生的时候,都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他们绝对不会带着成见去惩戒,我们只是希望通过惩戒使他知道犯了错误要付出代价,希望此后悬崖勒我们希望他变得更好,而不是伤害。

没有惩戒的教育必定是失败的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犯了错误,老师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主要引导者不去惩戒,不敢去惩戒,试想这个孩子人生的价值观与形成该有多大的影响?他即使做了错事,也仍然认为自己也是对的,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扭曲的价值观。

人无完人,一个孩子在成长路上,如果受到过老师惩戒,相信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他的身心一定是健康、强大的

他不会在成长过程中,学业上的一点点小挫折,而抑郁;他也不会面对老师善意教育而掏出刀子捅向自己的老师;他更不会因为是小小的不公正待遇而想不开,而选择跳楼自杀。适当的惩戒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在惩戒中,他懂得了是与非。

这样的孩子,即使他长大成人,就不会有一颗玻璃心,面对生活中的一些不公正待遇,客观平静的去接受与对待。

如果你的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位敢于惩戒的老师,那么他很幸运,你们的家庭更幸运。

02我们需要怎样的惩戒?

可是有很多老师在惩戒学生的过程中使用了太极端的方式,譬如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给一个家庭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所以这些年,上级教育部门对老师普遍采取的要求就是:不许惩戒学生。

但是没有惩戒的教育注定是不完美的教育。

惩戒学生的方式有很多。既然这样,我们在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们就不要采用谩骂,过度体罚,饿肚子,罚抄《小学生守则》100遍,甚至用扎针学生的方式,因为那么做早已失去了惩戒的目的与意义。

所以在不伤害学生的前提下,每一个老师不妨多采取一些健康有益的惩戒方式,以惩戒为手段,教育为目的

我曾经有位同事,她管理班级很有一套,所带班级成绩始终年级第一。采用的是惩罚学生做俯卧撑。对于不会做俯卧撑来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老师给他做俯卧撑。一来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尤其是臂力也达到了,让他知道,犯了错误就要付出代价。

所以,对于班里不完成作业的同学,我通常采取的方式是惩罚学生做俯卧撑,男生10个起步,女孩5个起步。

现在的孩子普遍身体运动能力比较差,所以简单的俯卧撑,大多数孩子来说,还是有困难的。

因为这种惩戒方式让很多人欲哭无泪,大多数同学都做过俯卧撑。所以在后面,他们班里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很少出现。

当然也有“钉子户”,长期不好好完成作业,赶初中毕业轻轻松松连做近100也没有问题!虽然没有提高学习,但也磨练了毅力,对他以后的成长也是有益的。

惩戒学生做俯卧撑,如果有些老师想采用惩戒学生做俯卧撑的话,有一点要谨记:你一定要摸清学生的身体状况。有的孩子先天身体不好,建议你还是不要采用的好!

所以,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惩戒的时候,一定是不能伤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

在给学生进行惩戒的时候,一定要理智对待,既惩戒学生又保护自己,达到双赢

总而言之,有意义的惩戒一定要有!

我们互换还给老师惩戒权,就仿佛古代私塾夫子手中的那一把戒尺,老师以惩戒为手段:告诫学生,成长路上,如果你犯了错,就必须付出代价。

我们呼唤,把惩戒权还给老师,还给学生最正确、最完整的教育,因为良性的惩戒教育,对孩子的成长甚至一生都是宝贵的财富!

我是木子老师,期待与你相遇!


木子老师说


谈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

我在农村从教小学语文教学40年,感觉教学越来越难,特别是学生管理,班额不大,熊孩子却越来越多,很是棘手。2000年9月我突然从原来的一所小学调到另一所小学任教,并担任学校的教务工作,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我打心眼里鼓足了干劲,时时处处一马当先,做一个合格的领头雁。不但做好学校的教务工作,而且对班级工作也是做的细致入微,不放过每一个差生,经常叫差生到教导处补课。

这事都被老师们看在眼里,一次刚辅导完一名男差生,突然一位年长的女教师走进我的办公室,笑了笑说:主任,你这么认真可别累坏了,刚才出去的那个孩子,是个讨债,不好管,你就别在管了。上一年级我就教他来,一次课间,他和班里的另一个男孩打起来了,是他先下手,我就批评了他不对,他硬是不承认。不料上午处理了这桩官司,下午他的家长来到了学校找到了我,硬是说他的孩子没错,老师冤枉了孩子,派了老师一顿不是,发誓:谁再欺负他的孩子,就跟谁过不去!

之后,我再也不管了,让全班同学都躲着他,别跟他交往,以免惹了身上不是。在二年级也出现一会这样的事,现在老师们对这样的学生都不管了,你就别再管了,还不到一年就上初中了,别好心不得好报啊。

之后,我就对这个孩子的教育注意分寸,适可而止,千万别贸然行事。直到把他们这届学生送入初中。

可是,一年还不到我在小学遇到他,问他怎么有时间来小学玩,他说已经不上了。半途而废就是这类小孩的结果吧。


Laolu


不赋予老师的惩戒权,老师不敢惩戒孩子,受害者最终是孩子。这句话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一定道理的。

人常说“严师出高徒”,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严”,这就引了一个“惩戒”的问题,一旦有了“惩戒”,“威慑”立马显现。老师一旦产生“威慑”作用,就如同得到一把尚方宝剑。有了它,管理起学生就轻松得多了。

当年我在小学读书时,教我算术的是一位上任不足一月,初中尚未毕业的民办教师,文化不怎么高,学问亦不怎么深。而他的教学成绩却在全校乃至全联区每年名列第一。这对于他的同事,对于那些老公办教师,尤其是对于那些从名牌师范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来说,脸上真有点挂不住,在他们的心目中,除了对这位民办教师的敬佩还是敬佩。

那么,他的教书秘诀究竟是什么呢?就是适当地“惩戒”,就是这两个字对他的教学起了决定性起作用。在他上课时,同学们不仅会全神贯注认真听讲,甚至他不在时也会一丝不苟地完成作业。他所教的学生,老师不在和在一个样,背后和当面一个样,校外和校内一个样。至于同学的迟到早退、打骂行为,那也是决然不会发生的。

多年以后,我也成了一名教师,和他在一起教书,并有机会对他的教学成绩和教学工作作了细致的全方位的观察与思考,得出的结论是:

是他适当地“惩戒”,保障了学生良好的“纪律”;良好的纪律,又保障了学生优良的“成绩”。

最后,我想对各位家长提出的忠告是:

您想让您的孩子成才吗?您想让您的孩子成功吗?如果您想的话,请您不要戒意老师对他适当的“惩戒”,适当的“惩戒”,只会使他更优秀,更早更快地出人头地。











三晋风光美


我有四个孩子(组合家庭),两个大孩子一个军事人材、一个经济人材,现在的问题是最小一个孩子,她是我的小棉袄,什么都好,就是考试成绩不佳,老师对她特别负责,我也是又打又骂,但是,成绩就是上不去。有时我也想通了,她不是读书的料,算了吧!但老师不行啊!她拉低了班上的平均分,影响了他的教绩。你说,我该怎么办,不压,对不起老师,压很了,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由于我没有证件证明我


对待孩子还是严一点比较好。这也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严师出高徒,不打不成材。但是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太过火。

所以明确教师的惩戒权很有必要。我小时候,班里面有一个男同学。上课老是爱调皮捣蛋,然后那个女老师有一次无意中踢了他一脚。恰巧踢在那个小男孩儿的生殖器官上,当时就送医院去了。

所以我觉得,老师还是一定要慎重,可以有惩罚,可以有比较严厉的措施,但是一定要注重方式方法,不要太过火。

比如说罚站,批评甚至是敲打都是可以的,我认为。并不是说现在的孩子就不能打,不能骂。

正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面是天王老子。是小皇帝是小公主,所以在学校更应该多一些管教。

有的孩子在家里是小霸王,可是在外面是小绵羊。在家里面孩子可以以自我为中心,但是在学校里面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所以你只能去和别人学会和谐融洽,而不是你也成为独一无二。所以说老师一定要在这一方面多一些教育和惩戒的权利,这样才能让孩子有更多的修正的机会。

其实这与家长有关,家长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和理解,尤其是老师对孩子批评以后,不要到学校和老师大吵大闹,讲一些没有道理的话。

知道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如果孩子不从小就开始教育,那么长大以后也会成为你们的悲哀,让你头疼。


公考遴选写作大讲堂


惩戒的范围之广,但必在法律范围内,我一向是个尊纪守法的退伍军人,每一个中国公民包括教师在内,无法外之恩、之地,更不能用一种方法去抵触法律,学生打老师,老师打学生,好象都不合法,惩戒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例如我上学时是一个很玩皮的学生,有一天中午睡午觉,我不但自已不好好睡,反而去打绕同位同学,老师发现后,用一根绳子从中樑上掉下来,然后掉个箩筐,把我装在箩筐里睡午觉,等午睡结束后,同学们都来摇箩筐,搞得我哭笑不得,颜面扫地,从那以后,特别吸取教训,我成为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惩戒学生多种多样的方法,惩戒的目的,是使学生努力学习,在德、知、体都能得到向好的方向去发展成长,凡是有个度,也就是不能超出法律,这或许是每一位学生家长,老师、学生去思考的事。不能认为某一个人讲个什么都作为真理,或者当做行之有效,总之在我一生中始终认为,没有谁能大过法律。因为法律是底线。


吕玉树435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午休时间我们几个同学去县城外河里游泳,老师问我们有没有去河里玩水,我们不承认。老师叫班里男生排成队,把裤管挽起来,用手在腿上一划,犯是玩水的同学郁有一条白印,大夏天叫我们在太阳地下站了一节课,当时不理解老师的用心,有一天别的学校发生了溺水事故,我们才明白老师是关心我们,现在每每想起来迋感谢老师的,俗话说的好严师出高徒。


江湖郎中27


白岩松先生的个人意见,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想法,其中也包括了一些老师的想法。值得进一步讨论。

此前教育部发布了教师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应该是还在征求意见阶段。

教师对学生的惩戒权,似乎是古已有之的天然权力,古代有戒尺,专门用来惩戒学生。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老师惩戒学生还是常有的事儿,那个时候,家长大都认同这个做法,很少有找到学校要个说法的事。后来,逐渐就有了变化,各种师德规范来了,同时家长对老师的要求也不一样了,家长和老师的矛盾冲突也多了。

现在,老师批评学生对注意措辞了,就怕刺激学生,一旦出问题,家长就要到学校闹,“校闹”这个词也就应运而生了。

个别学生在家出点啥事,家长都得追究一下是不是老师有啥责任,弄得一些老师在课堂上不知道怎么管理学生,每天遣词造句想好这么说话,批评学生时甚至留个录音留作证据。

于是就有了一种呼声,老师应该有适当惩戒权。

事实上,实施惩戒权,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不管你出台什么文件,一些家长的溺爱没变,一些独生子女的娇生惯养没变,个别学生的心理脆弱没变,个别老师的简单粗暴没变。试想,实施惩戒权以后,家校冲突会不会大量增加。当然,学校和老师都可以拿着惩戒规范来论理,但是如果某个学生因为惩戒而发生问题了,一样会纠缠不清。

所以说,明确惩戒权了,老师也要慎重使用,因为惩戒度不好把握,容易给自己找麻烦。

从另一个角度讲,仅仅有惩戒规则还不够,还要有对家长的引导,对学生的教育。老师也不能用惩戒包打天下,还是要“攻心为上”,多做思想工作。


管窥苍穹


明确教师的惩戒权,即是对学生的负责,也是对教师行为划出红线。

一、现在的学生老师不敢管

  • 因为犯错,老师批评后,学生就寻死觅活

我们单位出现过因为语文没背完,老师留下她背书,结果学生去攀栏杆要跳楼,吓的这个语文老师连声哀求,总算是劝下了学生,从此以后也再不敢严格要求,对这个“以死要挟”的学生更是不敢问一下。

更何况这种事件层出不穷,曾经看到一件事例:一个高中学生以跳楼做威胁,逼迫老师当众下跪!

一所学校,有这样一个事例,整个学校的老师都是战战兢兢,谁还敢管?

~~~~~~~~~~~

二、家长比老师更懂教育,各位老师惹不起

  • 因为学生犯错,跟家长联系的时候,家长张口跟老师谈的是“老师你应该怎么教育,我觉得如何如何。”
    完全没有办法沟通,在这些家长眼里,他的教育方法是最好的,最合适的。
  • 损了家长的面子,就是伤了学生的自尊,就是对学生的侮辱。

成绩不能发,因为上孩子自尊;有错误不能在群里问,批评,因为伤了家长的自尊,单独沟通,家长比你还懂怎么教育,你让老师怎么办?

河南那个辞职老师为什么能够那么火?因为他刺痛了绝大多数认真负责老师的心!

惹不起的家长,就像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峰,阻拦在教育的道路上。

~~~~~~~~~~~~~

三、教师随心所欲的惩戒,伤了学生,也伤了家长的信任。

现在的老师,惩戒学生太过随意,完全凭感觉,凭心情对学生惩戒。

打手板,踢屁股,辱骂等等都是家常便饭,全看老师心情任意选择。才出现了一些老师下手过重,目的不是教育,而且为了出气,将学生打的皮开肉绽,还振振有词的觉得自己在教育。

~~~~~~~~~

老师不敢管,管不了,受害的是孩子!

老师管的多,管不好,受害的还是孩子!

综合来看,只有明确教师的惩戒权,教师才“敢管”,知道“怎么管”,掌握“管到什么程度”,才是真正的对孩子好,才是真正有利于学生成为,才成真正完成教育目标。


芳菲三月


不赋予老师惩戒权受害者终究是孩子!我是一位老师,是非常赞同这个观点的。

但是呢,惩戒权一定要明确,什么情况下该怎么做,如果模棱两可的话,有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希望有一些冲动的老师惩戒时不要越界,也希望赐予老师一定的权力,不要让老师寒了心,我相信每年我们的政府通过层层选拔,选择的老师还是具有一定的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的,至少我从上学期间到参加工作接触的老师都是勤勤恳恳尽职尽责的,其实任何政策的出行都是基于孩子发展的更好的前提下提出的,那么就这个问题我是持支持态度的。

我是九零年的一批孩子,想从自身经历来说一下。还记得自己读小学和初中时,当时学校还是盛行严师出高徒,我是在一所农村学校读的小学在镇上读的初中,可能那时城里的学校已经开始有老师尽量不要体罚学生的精神,但是我们那边还没有,但是呢我们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好,知识掌握的特别扎实,有时市里的一些竞赛名次靠前的都是我们那边的,现在记忆很深刻的一个场景,三年级数学课练习口算,每堂课老师会在黑板上出满满的题目,总共有四栏,老师规定每个同学最多只能错四个题目,有一次我错了五个,多错了一个就要打手心一次,那是我上学第一次被惩罚,现在说起来还能记住那时的胆战心惊,从那以后自己做口算的时候再也不敢掉以轻心,一是为了免于惩罚,再一个自己的成就感越来越强,因为从那以后每次口算都全对,这个就是我的数学老师的那一板子带给我的,那个时候大家思想也比较单纯,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到了学校就服从老师的管理,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学生中难免会有一些刺头,可是这样的孩子在老师面前也是毕恭毕敬的。所以说并没有听到很多伤害老师的案例,而且大家都非常有礼貌有规矩。

从一个时间开始,大约从我读高二以后,社会上刮了一阵风,很多人倡导借鉴西方,孩子不要体罚。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要坚持民主,孩子要快乐教育快乐成长,可是大家陷入了一个误区,在西方他们的教育环境是比较自由,但并不是像我们理解的无休止的民主,一切按照孩子的意志,他们在行为正确的范围内可以尽情地民主,我在工作后认识了几个加拿大和美国的外教,跟他们聊天会说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他们在学校里也有小黑屋也有等级划分,只要孩子们行为举止文明有礼貌并且积极参与学习那么就可以尽情地形式多样的的上课,进行课外活动玩耍,他们鼓励孩子自由民主,但是是在条条框框内的,我也看到外教对学生的评价表,里面非常全面详细,好的表扬,不好的要惩罚。其实之前这阵强烈的管教孩子的自由民主之风带来的后果已经呈现了,六年前成为了一名老师,慢慢开始接触的孩子都是在无休止的表扬鼓励零体罚中长大的孩子,发现他们很小的年龄做事有些是没有规矩的,而且学习的状态纪律方面有时候让人很头疼。有些孩子甚至会说我家长说了,小学阶段开心就好,还遇到一个学生上课课本不拿,做试卷总是空白有时还会写上个名字,老师说一下就直接扔垃圾桶,面对这样的学生再美的语言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虽然说这样的都是少数,可是整体的学生的学习氛围学习态度没有以前的孩子那么认真努力。这也是现在为什么学生刺杀老师的新闻屡见不鲜,甚至还有老师因为管教孩子而受到教惩罚。

其实,社会会慢慢告诉大家无端的自由放纵并不好,这样只会害了孩子,求学时期学不好知识能力和行为礼仪,将来参加工作时会屡屡受阻。面对自己难以应对的学生很多老师开始调整心态,尤其当因管孩子被家长投诉时,他们从开始的一心为了孩子更好的发展到最后说服自己只要他们健康快乐就行,接下来也许也会参与到对孩子放纵的大军当中,那么孩子本该在相应的年龄段接受的东西都会延后,这一系列的行为最后的承担人就是孩子!

总之,希望赋予老师惩戒权,希望所有的人都相信老师,让老师能在自己的领域大显身手,竭尽全力培养我们祖国的一代代新生力量,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当然老师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保持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精神!

我是七七老师,喜欢我的回答就请关注七七师说,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