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12月正好到杭州,這件明代書法一定不要錯過

明代書法到了晚期最為輝煌燦爛,以張瑞圖、黃道周、倪元璐、王鐸等人為代表的一批極具創作力的書法家紛紛湧現出來,尤其在帖學方面,為後來的書法家在取法學習的路徑上樹立了典範。

沙孟海先生在《近三百年的書學》中評價道:“明季書家,可以奪王鐸之席的,只有黃道周。”黃道周出生於萬曆十三年(1585),與倪元璐、王鐸三人為天啟二年(1622)同年進士。以書法史的整體來觀,明季書家不善隸篆,然黃道周、王鐸輩出手即臻妙境,這與其一流的書法造詣是分不開的。黃道周的傳世書法以真、草二體居多,隸書極為罕見。

黃道周作於崇禎十五年(1642)的《為永明隸書冊》此前被認為黃道周唯一傳世隸書,然而,其另一件傳世的隸書之作《大滌山偶作篇》將現身於西子湖畔,作為西泠十五週年秋拍現場不容錯過的稀世珍品而釋出。這件作品承載了怎樣的歷史文化價值?且聽小編娓娓道來。

如果你12月正好到杭州,這件明代書法一定不要錯過

黃道周 隸書《大滌山偶作篇》 綾本 立軸 185.5釐米×53釐米

為臣剛正不阿

崇禎五年(1632),黃道周在浙江餘杭大滌山創建大滌書院,前後五進大滌書院講學,培養了大批江蘇、浙江的弟子,為這一帶文化教育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由本幅《大滌山偶作篇》題款:“右自戊寅入大滌,偶書二銘……孟長民又再請二章,仍以前言應之。”可知此作應書寫於崇禎十一年(1638)之後。根據年譜記載,崇禎十一年七月,黃道周因皇帝特許楊嗣昌在未服滿父喪前就任兵部尚書,與崇禎皇帝在平臺(皇帝內廷)進行了面對面的爭論。崇禎皇帝認為黃偏激,責令降級調用。是年冬,在大滌山與好友倪元璐等相聚數日後,黃道周即歸老家漳浦北山守墓。崇禎十三年五月,又因江西巡撫的解職舉薦而株連入獄,直至崇禎十四年臘月謫戍辰陽。在這段時間內,只有崇禎十二年即黃道周在老家守墓時期才相對安寧地生活了一段時間。黃道周剛正不阿、不畏權貴的忠臣義膽,在成就其高尚人格的同時,也不免使其歷經劫難。然而正基於此,黃道周豐富的人生閱歷,及其理想的人格追求,讓其書法藝術之路在這一時期邁向成熟,傳世楷書代表作《孝經定本冊》即書於此間獄中。

如果你12月正好到杭州,這件明代書法一定不要錯過

題款

重視書法載道

黃道周在《書品論》中道:“又自古俊流,筆墨所存,皆可垂訓。如右軍書《樂毅論》、《周府君碑》、顏公《座位帖》尚有意義可尋,其餘悠悠,豈可傳播……近來子弟間有雅好,只看標題不辨法意;間談法意,不尋文義,雖把筆握管,俯仰可觀,自反身心有何干涉。”可見黃道周對書法的文本內容甚為重視,以為書法若非載道,豈可施之絹素?

本幅《大滌山偶作篇》的內容圍繞“素簡”二字,曰:“道始於素,天治於簡”。“素簡”又衍伸為“素願”、“簡居”,於“朋從往來,寢興遊衍”中恪守始終,以期達成儒家的一種理想人格。其受贈者“孟長民”為黃道周門下弟子。黃道周在《黃漳浦集》卷二三的《書峚山示兒詩後》中道:“向在都下,偶爾談書,僕舉‘筆正心正’之語應之”。“筆正心正”出《舊唐書•柳公權傳》:“穆宗政闢,嘗問公權筆何盡善,對曰‘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上改容,知其筆諫也。”黃道周平素為學,崇尚操守和氣概,其嚴正之氣,流露於字裡行間,與王鐸輩自然兩樣。

字以遒媚為宗

“八分以文徵君(文徵明)第一,王百穀(王穉登)學《薦福》,倍得大旨,惜其態多,施於八分,卻清截遒媚,亦不易得。今時唯南太史中斡,意度極佳,能加損小篆,自為行幅。”黃道周在《書品論》中的“意度極佳,能加損小篆,自為行幅”正道出了《大滌山偶作篇》的風格特點。又“書字自以遒媚為宗,加之渾深,不墜佻靡,便足上流矣。”(《與倪鴻寶論書法》)兩段論書語中皆提出“遒媚”一詞,可見“遒媚”亦為黃道周書法的特點。

黃道周作於崇禎十五年(1642)的《為永明隸書冊》此前被認為黃道周唯一傳世隸書。劉正成在《黃道周書法評傳》中對《為永明隸書冊》的風格描述中寫道:“多有西漢八分的簡牘氣。結體多篆意,用筆瀟灑而多變,仔細玩味,多生奇趣。字行間,洋溢著獲得自由後的輕鬆佳境。看得出來,他作隸書的用筆速度是很快的。”用這段描述來形容本幅《大滌山偶作篇》的風格特點,亦甚為確當。可知黃道周隸書尚有此件作品傳世,其價值當屬珍貴無匹。

如果你12月正好到杭州,這件明代書法一定不要錯過

黃道周印

據悉,黃道周這件極為罕見的隸書《大滌山偶作篇》將在西泠秋拍12月11日至13日的預展上和藏家見面,12月13日至16日拍賣,展拍地點均在浙江世貿君瀾大飯店。除此件拍品以外,還有首現拍場的王勃文集佚篇、清代重臣紀曉嵐落款為“觀弈道人”的紀氏自用硯、一代紫砂陶藝巨匠陳鳴遠的匠心之作柿子壺等稀世珍品。作為南方拍賣的一員大將,西泠拍賣將迎來十五週年秋拍,重磅推出中國書畫、古籍善本、金石碑帖、歷代名硯、古董珍玩、明清傢俱、珠寶首飾等35個專場,廣大藏家千萬不要錯過這場饕餮盛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