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培育天葵种子?

戈壁单骑1


紫背天葵的种苗繁育技巧有哪些?

紫背天葵又叫血皮菜、红背菜、玉枇杷等,常分布于我国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沿海地区也多有种植。由于紫背天葵营养丰富,口感柔嫩,且风味独特,对人体有着多种保健作用,因此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且近年来有着不错的市场前景,因此紫背天葵也成了一种比较值得推广的高档保健蔬菜。那么紫背天葵该如何栽培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紫背天葵的种苗繁育技巧。

紫背天葵对环境的适应力很强,最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是20-25℃,有较强的耐热能力,在35℃的温度下也能正常生长,也耐低温但不耐严寒,它能耐3-5℃的低温,5℃以上时不会受到冻害,但遇到霜冻时会发生冻害,严重的情况下植株会出现死亡。紫背天葵对光照的要求不高,比较耐阴,但如果光照条件比较好的话生长更为健壮。紫背天葵对土壤的要求也不严格,有较强的土壤适应能力,耐瘠薄,但如果是面向市场的话最好选沙质壤土或沙土比较适宜。

紫背天葵主要有三种繁殖方式。第一种,扦插繁殖。紫背天葵虽然能开花,但很少结果实,并且茎部易生不定根,插条极容易存活,适宜扦插繁殖,这也是种植紫背天葵常常采用的繁殖方式。在一些周年无霜冻的地区,都可进行扦插,,在春秋季节插条生根最快,生长比较迅速,一般于2-3月或9-10月进行。扦插繁殖时需要选择具有一定成熟度的健壮的枝条,不能选过嫩或过老的枝条。一般插条10cm左右,按行距20-30cm、株距6-10cm左右,斜插至苗床,入土深度大约为插条长度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完成后需要浇水,保持苗床湿润。春季扦插的时候最好搭建小拱棚来保温保湿,早秋高温干旱、多暴雨的时候,也可覆盖遮阳膜,不但遮阳保湿,也可防止暴雨冲刷。苗期需要注意保持床土的湿润状态,过干或过湿都不利于插条生根和新叶生长。在温度20-25℃的条件下,十天半月就可成活生根。

第二,分株繁殖。分株繁殖一般是在植株进入休眠期或恢复生长前挖取地下宿根,选择一些健壮植株分株,随时切随时定植。但由于分株时植株的繁殖系数比较低,且分株后植株的长势微弱,对于后面紫背天葵的产量和质量有一定影响,故这种方式常常不在生产过程中采用。

第三种,种子繁育。紫背天葵可用种子直接播种,一般在春季2-3月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播种,播种后8-10天即可出苗,幼苗长到10-15cm时即可定植于大田中。其中紫背天葵用种子繁殖的优点是繁殖出的幼苗几乎不带病毒。





中华野蜂


采种栽培时,一般于秋季选用无毒枝条,短截顶芽扞插于保护地内,一般于2〜4月开花,6〜7月种子成熟,当花朵上吐出白絮时立即采收种子,风干后保存,于秋季播种育苗。紫背天葵连年进行无性繁殖,容易感染花叶病毒病,叶片皱缩或出现花叶,降低产量和品质。解决的办法是用种子繁殖更新,或用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脱毒,然后重新育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