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农村丧葬事宜没有酒席,还应该收礼金吗?

Los莫阳


我认为这件事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此而已!

现在的农村正处在疫情抗击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下咱们农民群体中最苦的当属那些老人去世的农民家庭,他们只能够请专业人士将老人火化。而在农村农民的传统思想观念上,农民在去世后是需要土葬的。那么此时是不是应该收礼金了,我认为这个时候是可以收取的,但方式上应该有所差异。咱们先来说说为什么应该收取礼金。

收取礼金的原因

农村的人情世故就是你来我往,特别是在当前农村不准咱们农民整无事酒的情况下,红白喜事更是咱们农民的人生大事·。于此从这个方面考虑,有以下三个原因:

  • 归还以前所欠人情

  • 表达对逝者的敬意

  • 农村农民的大环境

首先是咱们农村农民人与人之间都有着人际交往,正是因为这种农民之间的交流,才使得整个农村圈子得以存在。但是农村的往来并非是立即就能够归还的,绝大多数情况下总有一方欠着另一方的人情。于此在农村老年人去世后,是咱们农民归还欠别的农民人情的好机会。
其次咱们农村以前在老年人去世的时候,亲戚朋友们都会亲自到场以表示对逝去老农民的敬意。在这个特殊时期咱们农民肯定是不能够到逝去农民家里去的,但可以通过上人情钱或者所谓的礼金表达自己对逝去者的敬意。其实这也是咱们农村农民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最后就是现在农村的大环境。在以前的农村,咱们农民去别人家里参加红白喜事时,可以带着礼物去,但是现在农村大环境下咱们农民都是随份子钱。于此在这个特殊时期咱们随份子钱也是随大流,并没有对逝去者不尊重。

该采取什么方式

在这个特殊时期老人们去世后,主家应该采取特殊的形式。首先是不一定要在这个时期收礼金。一方面现在是特殊时期,咱们农民都无法外出挣钱,现在一百、两百元都有可能是咱们农民的救命钱,和日常生活基本开支来源。

另外一方面在这个特殊时期收份子钱也会使得别人所笑话。因为农村是个熟人圈子,主家收份子钱的事很快就会在农村传播开来,到时候免不了会有人说您只想着朝金钱这方面看,铁自己和家人留下个坏名声。

于此咱们应该采取一个特殊的方式,那就是等到疫情结束后在收份子钱。这个时候自己的亲戚朋友也已经投入到正常的生产生活当中,那个时候咱们也可以正式办酒席来招待自己的亲戚朋友。所以说在农村老人去世的这个特殊时期,首先要做的就是让亲戚朋友们所知道,这样在疫情结束后那些真正对老人怀有敬意的亲戚也会不请自来的。

网上有声音说此次疫情会使得农村传统的人情世故往来受到冲击,但我认为农村的传统不可能因为一场疫情而有所改变。再者咱们农民本身就应该树立一个正确的人情世故往来的观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缅怀那些逝去的老农民。


爱茶者九号


不管是不是特殊时期,我们那边丧事收的叫“帛金”,没有把白事情收取前来掉念的亲朋好友赠与的钱财叫“礼金”的。

虽然现在的红白喜事随份子钱、帛金等已经变成了生意,你家办事情我去随200元,我家办事情你再还回来200元。但有一件事情我们要先搞清楚,帛金跟份子钱都是自愿给的,既然是自愿,那么给是情谊,不给是本分。也就是说,别人来咱们家参加婚礼或者悼念亡者,实际上都是一种自发性的行为,给帛金主家就接着,不给也就算了。

礼金也好,帛金也罢,这其实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人的一生中最费钱的两件大事,一个是结婚,一个是死亡,人死为大,讲究风光大葬,而之所以有礼金跟帛金的存在,实际上就是为了帮助主家把这两件事办好,也可以理解为大家分摊费用帮忙。

所以,如果家中有人去世,正赶上这个特殊时期,且身处农村又无法置办酒席答谢、招待亲朋好友,那么一切就只能从简。而关于帛金的收取,我个人认为就看情况而定即可,别人给了你就收着,自己做个台账,以后人家有事情也好还回去。但如果人家不给,咱也别强求,毕竟给是情谊不给是本分,收不收钱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家中亡者能按照习俗、规矩火化、下葬即可。

另外,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如果真想收帛金,或可尝试搞了网络版追悼会。


新农志


曾经在微信群里听朋友说过南方某省市乡村白事随礼,那叫一个多啊,做为北方农民的我当时吓了一跳,太坑爹了,那样的随礼必须还,无论什么时期,只要是家里有同样事发生,那就得收取回礼,不收的话太亏了。

记得朋友是这样说的:他们村有个老太太,三个子女都在城市定居,老太太去世以后,子女回老家给老人办丧事,村民们都是朴实人,按照村里习俗,村民们几乎家家都去帮忙,甚至随礼,结果丧事办完以后,兄妹仨数了数钱,竟然有好几十万,于是三人欢欢喜喜分了,只不过后来村里别人家有人去世,于是人家带话给他们,这家子女竟然没有回村随礼,说是随不起,当年分钱的时候他们咋就想不到那钱是要还的呢?这倒好,没回礼的兄妹仨被村民好一顿膈应,都没脸再回村子了。

事实说明农村这种回礼是很被重视的,虽然现在是非常时期,但事主家可能因为别的村民家里有白事时,已经随礼好几万了,赶上现在需要别人回礼了,又没法办宴席,岂不是损失好多随礼钱?损失钱也就罢了,以后村民谁家里有这样的事,此事主是随礼还是不随礼?随礼的话,那是干赔钱,不随礼的话别人会说没人情味,因此南方遇到非常时期家里办丧事,虽然不办酒席,但应该收礼,只不过礼金不用原来那么多,可以适当调整数额。

刚刚我说的是南方非常时期遇到丧事该不该在不办酒席的情况下收不收礼,我觉得那些随礼特别多的地方,无论什么情况下,都需要收礼,而我们北方我们老家,政府一直号召白事从简,村民们以本家族为单位,把礼金确定在五十元或者一百元。而丧礼那天会举办宴席。

可能所有的礼金加起来不够摆宴席花的钱,一个家庭一百块钱。每家去三个人以上,算起来连吃饭钱都不够,因此如果我们北方农村在非常时期,那就不要摆宴席,也不需要随礼,简简单单听从号召,北方农民肯定不会觉得赔了。

因此这个事情得根据当地农民随礼情况来定,南方和北方是不照顾测的。


悠然见东山


中国是讲究礼常往来的文明国家,特别是在红白喜事中都会对亲朋发出邀请,当然在这特殊时期又当别论。2月13日我叔伯丈母娘去逝,给我打来电话让我参加葬礼,我当时就果断答复去不了,疫情这样严重,不能为国家再添乱。虽然人去不了,礼还是要送到,用微信转了红包给对方,在大事大非面前,我肯定先选择国家,自于礼他收不收那就在于他了。


fdl613206134058


我居住的村庄,在疫情期间去世过俩位老人,村里平时对红白喜事抓的很严,基夲不大操大办,特殊时期更是严抓死守,村里有红白事理事会,专人负责不取费用,去市火化有亲属及理事会人专管,火化完毕不进家直接去坟地,左临右舍按照夲地习俗,每家出十之二十元钱表示礼品,埋藏后各自回家,沒有洒席。在特殊时期村干部及村民都在自觉尊守上级的指示。


王连军206


不办就是不通知。知道者人家随了你就收下,不随也不怪,注意礼尚往来,不能说都在县城了就装不知道了,微信和群这样发达。没有不知道的,或者家里有亲门近枝给带上都可以,别伤了人家的心!我们家我大哥在老家家,父母走时收的钱都放在他那了,一般的关系他代表还这个人情了,特殊近枝的我们大家单独表示婚丧事。


快乐的多多


老人过世是自然规律谁都控制不住,反正我们这里这方面管的较严,一切从简。土葬应该不容许也难找到这么多人帮忙。

我老妈92岁,身体还能自理,就是听力不好。万一这个时候意外,我只会通知我舅舅和几个主亲,然后去火化一切从简就自己挖个墓穴埋在我老爸的坟边。这个时候真的不能让别人添堵。

再说几句题外话,我家父生前没好好尽孝很后悔,现在我待我老妈我觉得我做的很好了问心无愧。

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人老了就是一个小孩一样。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当他们老了的时候我们做儿女的就要懂得反乳,死后再风光办丧事又有何用?



遥想梦中的楼兰


特殊时期农村丧葬没有酒席是不可以收礼金的,这个也要根据各地风俗习惯,就拿我老家来说吧,我老家河南南阳的,这个特殊时期,一家有丧葬有事,全村好多人去自愿帮忙的,因为特殊时期疫情还没稳定控制,国家禁令人员聚集,喜事,丧事等预防疫情传播。丧葬事,都是村里人去自愿帮忙的,好多人去,谁都会有生老病死的那一天,你有事我去,我有事他来,这才显得村邻感情深,我们这里丧事是没有收礼金的。有丧事村邻们都是买点纸和鞭炮去看看已过世的人,丧葬,我们这儿的习俗是不收礼金的,你们那里收吗?


乡村小凯哥


非常时期就特事特办了吧,我的一个伯伯也是正月十七过世的,我那堂弟和我们几家弟兄把老人送下土,也是没有麻烦别人家,因为疫情不能聚人,没有收所有亲朋的礼,因为你收人家礼了怎么得安排人家饭呀,非常时期怎么能犯政府的法规,再说人情也不只在这一次的,有心就好,人家转的礼金弟弟做的很好,都一一退回了,谢谢了人家的好意。


过客老邵


目前疫情的影响还在继续,大家都在等待疫情的结束。科学兴农本人也是非常的关注,因为疫情目前本人已经被滞留在农村老家一个多月时间了,这段时间对农村的情况还算是比较了解的,这里科学兴农就谈一下关于疫情期间农村的一些情况。

有朋友咨询说,在疫情期间,老家的老人去世了,但目前情况不能办理酒席,但礼金还是照收了,这样做是否合理?就这件事科学兴农谈一下自己的看法。由于疫情的问题,城市、农村都采取了封城、封村、封路等措施。按照往年的情况,每年的春节前后都是农村举办婚礼的高峰期,但由于今年疫情的爆发,科学兴农农村老家这边在封村时已经下发了通知,村里面的喜事一律推迟办理,丧事一切从简,严禁造成人员大量聚集,同时丧事的办理必须向村委报告,办理过程需达到防疫防控的标准才行。

前几日,邻居家要给过世的老人办理三周年,我们当地老人过世三年后要办理一次周年,期间要通知亲戚朋友前来,还需要摆宴席。办三周年虽然不及老人过世办理的过程复杂,但也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仪式了。邻居在办理三周年的前两周左右就已经向村里面申请了,村里面开具了相关的证明后,表示能够办理,但必须遵照疫情时期特殊的办理过程进行办理。邻居办理三周年的时候,本人也前去了。到场的几乎都是邻居家的至亲,和临近的邻居,加起来也就二三十人而已,现场每个人都带有口罩,期间村干部还前来检查了几遍,中午除了邻居的几位亲戚留下来吃顿简单的午饭,其他人员都各回各家了。虽然没有吃主家的饭菜,但礼金这些还是如数给了,毕竟礼尚往来也是合情合理的,主家自己也不想把老人的周年放在疫情期间举办,但时间刚好赶上也没办法。

参加完这次三周年,个人的感觉是非常认可的,这样办理丧葬事宜,不仅节省大量的财力,还让人省心不少,减少了农村办理丧葬事宜铺张浪费的情况。其实在疫情发生之前,村里面就一直宣传要从简办理农村红白喜事,但效果并不是十分的理想。另外说到礼金的问题,礼金这个一直都是存在的,虽然目前是特殊时期,但个人认为礼金该给还是要给的,毕竟不能因为没有吃到主家的一口饭,就不给礼金的,毕竟主家也不想不招待前来的宾客的,只是特殊时期的原因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