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陽:科學設置返崗員工隔離期,破解“用工荒”

自2月10日以來,在前期的統籌部署和及時的現場管控下,惠陽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有序展開。截至當前,全區已有逾200家企業陸續實現復工復產。

然而,隨著幫扶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不斷展開也不斷面臨新的局面,如何進一步的優化幫扶體系?日前,惠陽區企業復工復產防疫工作指揮部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幫助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的提示》,從幫扶指導機制、企業復工復產容缺受理和員工管控等方面作出優化指導。

在具體的措施上,記者注意到,針對企業復產復工實施網格長牽頭負責制,減少復工復產審核流程和材料容缺機制均有效優化了企業復工復產流程。而結合返崗員工來源區域和身體健康情況分級處理,科學安排人員隔離則切實緩解了企業的“用工荒”,也減輕了交叉感染的風險。

網格長牽頭負責企業復工復產,實施申報容缺辦理

隨著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機制深入人心,企業主動作為意識的提高,《提示》指出企業幫扶指導工作依靠各鎮(街道)力量,發揮好網格長作用。

具體的措施為,100人以下的規下工業企業,由網格長牽頭負責現場指導辦理;其他工業企業由指導組派出人員檢查落實企業復工復產準備工作。其他行業企業復工復產幫扶指導工作,100人以下的由各網格長負責受理和幫扶指導;100人以上(含100人)由指導組派出人員檢查落實企業復工復產準備工作。100人以下的企業,由指導組進行重點巡訪。網格長機制的有效落實,也意味著這些企業復工復產不再需要指揮部進行復核。

在復工復產申報流程方面,該《提示》顯示,企業報告復工復產只需提供加蓋簽名和公章的《復工復產企業疫情防控承諾書》,不再需要提交其他資料。同時還將採取網上報告的模式,企業做好復工復產防疫準備工作後,只需將復工復產承諾書電子文檔發送各鎮(街道)指定郵箱即可,各鎮(街道)、指導組接到企業承諾書將及時安排網格長或指導組派人幫助指導。

此外,在企業從嚴做好源頭管控和封閉式管理、網格化管理的基礎上,《提示》還提出允許企業先行復工復產,實施容缺管理機制。對於其他不夠到位的地方,對照“五個到位”要求查漏補缺,按照“一企一策”限期整改,超過期限未改的將停工整改。

不同地區返崗員工科學設置隔離期

異地務工人員返惠是否均需隔離14天?針對這一問題,《提示》在返崗員工的處理問題上也更加的科學和優化,實施分級管控。

在指導實施環節,該文件要求對於來自疫情高發地區(湖北、溫州)的,由企業集中安排隔離14天(如有發熱症狀應及時送至發熱門診就診),政府組織核酸檢測;對來自非疫情高發地區,由企業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集中安排隔離不少於7天,最好隔離滿14天;對來自非疫情高發地區或無密切接觸史的企業管理人員,如檢測無異常,可視情況安排返崗工作。

很顯然,結合疫情防控的實際情況進行分類處理也將盡可能的減少隔離帶來的用工難題,同時也避免了潛在的交叉感染風險。該《提示》文件同時也指出,新返崗員工與留守員工要進行分區工作、分區生活管理,進一步的避免疫情風險。

在人員的管控上,《提示》還要求企業要增強應急處置意識和能力。如員工出現發熱、乏力、咳嗽、腹瀉等不適症狀,企業應第一時間處置,立即嚮應急處置組報告,併到指定醫療機構就診,不得延誤。若出現員工為確診、疑似病例通報及時對患者所在車間(班組)、宿舍等辦公生活場所進行封閉管理,並在政府疾控部門的指導下進行消毒處理,主動配合,積極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此外,《提示》還提出要適時增強幫扶指導工作力量,全面準確摸查企業復工復產計劃,及時掌握企業報告復工復產情況。為符合條件的企業暢通復工復產“綠色通道”,引導企業網上辦、掌上辦、預約辦,讓數據跑路、在線服務,確保防疫與生產“兩手抓”“兩不誤”。

【記者】張峰

【通訊員】陳丹娜

【作者】 張峰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