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大學生會整天整天的玩遊戲,這時間用來學習不好嗎?

一聽心一


我覺得中國大學生玩遊戲比例在全球都屬於很高的,小玩一下消遣消遣沒什麼,但是上癮了佔用大量時間就不好了,說到底玩遊戲增加不了什麼個體技能。外國大學生更多的時間花在社交(咱們的學生靦腆),運動(打場羽毛球都貴死),讀書(咱們是看手機),旅遊(沒錢),社團活動(懶)。打垮一個民族不需要航母大炮,經濟制裁,讓他們的年輕人去玩遊戲就夠了


Dreadlord66


每個人都有有自己的路要走,有些人的路已經確定好了,有些人的路還不知道該怎麼走,大學那些玩遊戲的人,要麼迷茫不知道幹什麼,要麼已經走了後路。

有些人,路早就鋪好了。

當年我隔壁宿舍有個神人,天天打遊戲打到夜裡,困了就來罐紅牛接著打,白天我們上課,他就睡覺。掛科也不怕,校領導是他爹朋友。

四年之後,我們找工作了,他出國了。

沒那個條件,別學人家打遊戲。也別鄙視人家打遊戲的,說不定,以後你還得給他打工。。。。

那麼大學該怎麼度過呢?

重視教室和課本,因為大學裡厲害的老師其實很多,課本里的東西也往往有用,成績關係到了自己的獎學金、考研和申請國外研究生。

多和過來人請教,比如多和學校裡請過來的成功人士溝通,請教下他們是怎麼選擇了目前的路,比如多和老師溝通,給老師乾乾活,讓老師帶自己做做課題,自己也多看看論文,這樣不至於到了大四該寫論文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把那1w字的論文寫的讓自己和老師滿意。

發展一些軟技能,比如時間管理、情緒管理。

充分利用學校裡的免費但很棒的資源,比如聽一聽學校裡的演講,預約學校的心理諮詢師,學一些人際交往的技巧。

學校不要求實習的時候也要盡力早點走出去找實習,畢竟,在大學的時候實習門檻不高,也可以很靈活,並且可以讓自己早點接觸各種各種的崗位,更方便自己早點找到自己喜歡的職業。

劃重點:但不要因為實習影響學習,儘量利用好寒暑假的時間來實習,學期中還是好好學習就好。遇到特別好的實習機會,哪怕免費也要去,對之後自己找工作有很大好處。

多讀書,而不是讀碎片化知識,別人精煉過再輸出的東西只能作為參考,最好還是要自己去讀過、思考過才能真的學到很多,才能真的學到批判性思維。

不要為了社交而社交,當你優秀了,自然會有一堆優秀的人成為你的人脈,人脈之間是需要互惠互利得。

在大學時期,壓力不大的時候,儘早養成鍛鍊的習慣,誰招人也不想招一個看上去就特別蔫的人。

不要為了減肥,而選擇過度節食。因為,如果和進食障礙(暴食症)沾了邊,會很容易抑鬱症,會荒廢很多時間,讓你變得更自卑。我暴食過,所以我荒廢了兩年,自卑了兩年,不過萬幸,大三時候想通了,回來了,繼續前行了。

要減肥,學學營養學,養成運動習慣,慢慢來。

還有的話,

不要怕出錯而躡手躡腳,大學時候你是有很多試錯的機會。

但,做人、做事、做學問,儘量一個都不要迷路。

我是ushares專注於教育行業優質作者。


Ushares


你說的大專吧,這個完全靠自己了,大學就是半個社會,好多事都靠自覺,比如說學習。別說課下時間了,有的學生課上時間都不學習。我上了三年大學,感觸頗多。如果大學好好學習這幾年,有意想不到的收貨。希望正在上大學的孩子們,好好學習,加油!


石門小程程


很榮幸能夠回答你的提問:

其實這個問題不只只體現在大學生裡,基本現在從小孩到成人都存在這樣的問題,遊戲成了很多人生活裡的一種寄託,主要還是因為裡面充滿了誘惑,讓人一步步陷進去。

大學生玩遊戲,其實佔據了他們大部分的大學生活,之前的一種狀態就是男生沉迷打遊戲,女生沉迷刷劇刷某音,不過現在趨於同步化了,玩遊戲很大程度上其實是為了呈現給自己一種滿足感,通過遊戲裡的角色設定,來獲得一種優越感,來體現自己在遊戲裡的地位,喜歡指導、要求別人;還有一種就是為了獲得別人的認可,吸引到同伴的目光,讓其羨慕崇拜。

當選擇玩一款遊戲的時候,我們從剛開始接觸這款遊戲,等級都比較低,屬於瞭解該遊戲的情況,隨著投入的精力不斷增加,遊戲熟練程度增加,就開始不斷追求更好的等級,花費的時間越來越多,同時開始帶動周邊夥伴,加入的人就越多,形成一個小的團隊規模,這樣所有人投入的時間越來越多,同時遊戲開放的劇本也越來越多,為此要獲得更高的等級、更好的裝備、解鎖更多的技能,這樣就導致了花費時間精力越來越多的情況,這也就是為何大學生寢室,同學喜歡組隊刷遊戲的一個原因,在一起玩配合也方便,能更少的遇到所謂的“小學生”,慢慢就形成了大家整天一起刷遊戲的節奏感。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大家對課上學習的內容不感興趣,覺得枯燥;另一個原因就是聽不懂,這是佔比很大的一個原因。以我個人之前從教的經歷也問過很多工科學生,他們都說課上內容比較不感冒,之前落下了沒聽講,在想聽就發現聽不懂跟不上了,索性就都放棄了,等考試前去突擊,這成了現在大學生最普遍的心理想法。第二個主要原因就是跟風,受周圍環境影響比較大,看著旁邊的同學都在玩,自己覺得不玩就融合不到一起,有些孤立,所以很多人都加入到遊戲的行列裡了。

針對情況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改善下:

一在上課時採取一定的措施,比如收手機或者教室裡採取限制網絡的一些方法,這樣學生在上課時就不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手機上,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二是可以佈置些與本學科相關的擴展作業,讓學生參與到課程內容,通過找資料,更加了解所學的內容,知識架構。

三是鼓勵學生培養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學科內容,制定個目標,比如軟件學習啊、動畫製作啊、考研、考證、創作等等,讓他們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內容,這樣就可以分散他們在遊戲上的注意力,把時間投入到學習上來。

四還是要堅持自制力的培養,只有充分的自我約束,有毅力才能有效改善沉迷遊戲的習慣,每天控制遊戲時間,逐級減少,這樣也是比較好的方法。

最後還是希望學習娛樂分清比重,合理的安排時間,學好專業知識,掌握多項技能。





爬梯上的BIMer


因為沒有壓力,所以沒有動力。

可能的原因如下:

第一:高中的老師抓的太緊,上了大學沒有人向高中的老師那樣管理,一下子放鬆了,想幹嘛就幹嘛。

第二:大學自主安排的時間較多,個人自控力不好的,遊戲容易上癮,有這樣的溫床,很多人容易迷戀,甚至痴迷,走進去容易出來不容易。

第三:沒有目標,沒有方向,大學和高中是完全不一樣的,60分萬歲,求過就好,很多人在這個階段沒有目標沒有方向,自然也就沒有動力,玩遊戲為了打發時間,彌補空虛的內心。

第四:可能和家庭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屬於報復性的方式。父母關係不和諧,家庭關係不好,也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第五:可能和學校的氛圍有很大的關係,學校的學風和校風也是一個主要的因素。

第六:大學期間太閒了,我當時上學的時候,課都排的很滿,哪有時間去打遊戲,都是閒的。







創優教育孫鴻武


就好比,為什麼有的人整天躺著吃油炸食品,清淡飲食去健身不好嗎?

還相當於,為什麼有的人會天天抱怨,那抱怨的時間來行動不好嗎?

這背後有很多心理機制的問題,我們先談談大學生的遊戲。

如果是剛上大學的,整天打遊戲會有這麼幾個原因。

1. 剛上大學,放飛了自我。學習壓力非常小,自然而然鬆懈,一定要把高中時沒玩夠的遊戲打回來。

2. 上大學後,突然沒人管了,也沒了目標,高中就是高考一個終極目標。相當於是推完這個塔以後,突然發現沒塔可推了……但現在又有著大把的時間,然後幹啥呢,玩唄,天天打遊戲,消磨時間kill time。至於學習?不存在的。

如果在大三了還整天打遊戲,那可能是這幾種原因:

1. 打了兩年了,繼續打,沒有意識到這是個問題。還沒意識到大學才是人生重大挑戰的開始,還不知道要自己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了。

2. 意識到這是個問題了,但是習慣已經成癮,改掉一個壞習慣是多麼難啊,尤其是這種有癮的。索性先一邊打一邊內心不安,或是利用打遊戲來驅趕內心的不安和焦躁。就更是天天打了。

這些打遊戲的學生損失了多少機會成本,一天天打遊戲,啥也沒有。如果每天好好學習,說不定啥都有了。

但是人的弱點太多了,人性也貪婪。

很多事情,人就是知道怎樣做是對的。

但從來只是知道而已,離付諸實際行動差了太遠太遠。

肯定因為,ta當下的選擇,滿足了ta目前的很大需求,而不是未來的需求。




華光瑒


這是大多數人上學時的共性,過來人之談:

上學的那會,第一學期,表現良好,熟悉了環境,人跟事務;每天三點一線的生活,上課、吃飯、睡覺,時間多了,就開始找事情來打發時間,上網打遊戲不錯的選著,而且去的同學也多,小夥伴隊伍壯大了,打起遊戲更來勁,久而久之就行成了膩網、網癮少年了。

回想起來,那時挺好玩的,單純的耍著遊戲;工作後,網癮自然沒了,進網吧的性趣都沒有了(>﹏



很想看電影


好,當然是好的!大學是一個自由發展和自我展示的大舞臺,學習使人獲得成功和快樂。

不過,好比疫情當前,你被“禁足”了這麼久,當某天告訴你終於可以自由出行的時候,你想不想奔到外面去約個餐、撒個歡?

道理也是一樣的。經過高三的高強度學習,到了大學,緊繃的神經終於得到了放鬆,以前想做不能做的事,比如打遊戲;想做不敢做的事,比如表白。這時候沒了外在約束,自然就開始放浪不羈愛自由了呀。

但是,放鬆歸放鬆,短時間的這般瀟灑是可以理解的。但若長久以往絲毫沒有收心的跡象,就說明這個人是一個不夠自律、對自我要求不高的人。

身邊若有這類人,出於善意,可稍加提醒。如果執意不聽,就敬而遠之吧,免得被嫌多管閒事,也不要被帶偏了。





青苗禾淡雪


這是因為在大學時沒有確定沒有確定自己的目標和人生規劃,好好想想自己需要什麼,大學四年的時光是最寶貴的,不一定只學習本專業的知識,可以抽時間學習感興趣的內容,多去圖書館,所以一定要珍惜難得學習資源。玩遊戲可以,但要適可而止。當然,你對遊戲感興趣,為何不思考一下,遊戲是如何做出來的,從宏觀或者微觀思考,這也是一種成長。


莊裡阿木


不論是誰,把大量時間花在遊戲上,而不務正業,這都是一種病,精神方面的疾病。

花時間學習,用於自我提高,是一件好事情,誰都知道。只是對於一個病人來說,病可不是那麼容易好的。

我曾經也對遊戲很著迷,最喜歡玩的遊戲叫英雄無敵,可以整天整夜坐在電腦前一遍一遍的loading,就為了少損失兵力。對不玩遊戲的人來說簡直不可理喻。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就是一種這樣的狀態。

我是怎麼治好的呢?

當身體累了休息的時候,有了靜心思考的時間,才發現幾天過去了,我沒有任何進步。我知道自己浪費了生命,與自己所受的道德教育背道而馳了,於是我就戒掉了遊戲。

很多專家分析遊戲為什麼讓人上癮,如何戒除。在我看來他們說的都很皮毛,因為他們本身就沒進去過遊戲,又怎麼有資格談如何出來呢?

從我個人經歷說,我還是強調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是不可少的,特別是家庭教育,傳統聖賢經典作用很大。

聖賢經典對治精神是良藥,只是必須從小就學習,有自愈能力,雖然也可能不務正業沉迷某事,但可以自我發現自我修復。

人總得有點正能量護身,所以不應該排斥傳統文化。每個人都會是父母,給孩子加個免疫力,遊戲就不會傷害孩子,頂多就是孩子的一個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