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詩人杜甫也曾遭受耳聾困擾嗎?為什麼?

用戶9443339253445


的確,唐代大詩人杜甫在晚年也曾遭受耳聾的困擾。

杜甫的一生,顛沛流離,體弱多病,在他的筆下,有大量記述自己疾病的詩作,其中有四首詩提到耳聾的狀況,當然,杜甫只是左耳聾,聽力下降,而非全聾。

唐代宗大曆二年(公元767年),杜甫當時56歲,居住在夔州。就在那年秋天,杜甫左耳聽力突然下降,杜甫作 “耳聾”詩一首:

    生年鶡冠子,嘆世鹿皮翁。

    眼復幾時暗,耳從前月聾。

    猿鳴秋淚缺,雀噪晚愁空。

    黃落驚山樹,呼兒問朔風。

大意是說,我就像以鶡羽為冠隱居深山的鶡冠子,又像感時嘆世、幽居林泉的鹿皮翁。我本想付世間萬事於不聞不見,但不知眼睛從何時漸漸開始昏暗,耳朵倒是從前月起已經失聰。聽不見猿鳴深秋,就不至於淌落悲秋之淚;聽不見鳥雀噪晚,愁苦便為之一空。驚看那滿山遍野的枯黃樹葉,叫兒子過來,問他是不是起了北風。該詩證明當時的詩人出現了眼力下降,耳朵也開始聽不見了。

在他57歲出川時所寫《清明二首》的詩作中也有描述:

此身飄泊苦西東,右臂偏枯半耳聾。

寂寂系舟雙下淚,悠悠伏枕左書空。

另外,杜甫還有一首《復陰》詩寫到:

方冬合沓玄陰塞,昨日晚晴今日黑。

萬里飛蓬映天過,孤城樹羽揚風直。

江濤簸岸黃沙走,雲雪埋山蒼兕吼。

君不見夔子之國杜陵翁,牙齒半落左耳聾。

還有他《獨坐二首》中也有耳聾的內容:

曬藥安垂老,應門試小童。

亦知行不逮,苦恨耳多聾。


國美文旅


通常身患耳疾的人都會感到困擾,因為生活上會增加許多不方便的地方,詩人只會更甚。對於詩人來說,耳朵和眼睛同樣重要,他需要用眼睛觀察生活,用耳朵聽自然的聲音。詩人杜甫55歲那年耳聾了,他可能有過困擾,但他沒有自暴自棄消極對待,而是以一種極為豁達的心態面對耳聾的困擾。

01一生多病使他比常人更豁達

杜甫常年顛沛流離,一生多病。他有一個手臂偏癱,患有糖尿病,39歲那年還因得了瘧疾,病好後落下眼花的毛病。杜甫的一生從未順風順水過,到了老年得了耳聾的毛病,雖然對他會有一些困擾,但跟以往的遭遇相比算不上巨大的打擊。

02從詩作上看,耳聾並沒有影響杜甫

杜甫是唐代偉大的詩人,流傳後世的詩作多達1500首。這些作品當中,僅有24首創作於他35歲前。而耳聾後三年內杜甫就寫出240首詩篇,足見杜甫並未受到耳聾的影響。

03以耳聾為主題作詩

一個被疾病困擾深受其害的人是沒有勇氣直面它的,杜甫不但坦然面對耳聾還曾以耳聾為主題做過詩。耳聾後的杜甫曾有5篇詩作涉及“耳聾”,還有一篇專門以耳聾為主題的詩,名為《耳聾》。

《耳聾》
生年鶡冠子,嘆世鹿皮翁。
眼復幾時暗,耳從前月聾。
猿鳴秋淚缺,雀噪晚愁空。
黃落驚山樹,呼兒問朔風。

杜甫沒有以悲切的言語表達自己的傷痛,而是選擇一種詩意的方式表達,用簡單的比喻訴說。令人惋惜之餘,更佩服他的豁達。

耳聾可能為杜甫帶去過困擾,但杜甫沒有一直被糾纏,而是選擇很積極地心態面對這個問題。


天蓬菟


還真不知道。

我一隻耳朵診斷為神經性耳鳴,聽力一點一點下降。聽他人說,斷食療法可以治療,我就試了。耳鳴還是在一個音頻不停鳴叫。但聽力自此再也沒有下降。斷食療法,不能治療耳鳴,但能阻止聽力繼續下降。只要感覺聽力稍有下降,我就來一次,一次七天。只喝礦泉水,不吃任何事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