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等分的花嫁》漫画完结,如何客观评价整部漫画?

李原草


五等分的花嫁前期还是十分优秀的。大部分事件都能巧妙地把多个女主角串联进来,考试篇和学园祭篇用五个视角讲述同一个时间段的事情也是挺有意思的,而且配合上在各个角落穿插的细节能催生出一群列文虎克。

个人来说,五等分花嫁的结局本身(单指四叶新娘)大体上也可以接受(具体细节问题之后吐槽),但是中间的发展(指从修学旅行到结局)让我不太满意。

因此这里只要讨论后半程的缺点——五等分的花嫁作为漫画本身是有很多优点的,但一方面我嘴笨,不太会说优点,另一方面这些缺点一定程度上是在结局部分爆发,所以让我印象更深一点。五等分本身我觉得还是优秀的作品,结尾的话算是瑕不掩瑜(但不妨碍我在这里专门吐槽结局)

总的来说我觉得五等分前期的优点是“五等分”和“细节”,但后面的“败点”也是这两个导致的。

一、细节

五等分前期的细节不可谓不多,就好像和武田比赛的那次重要考试,有画面刻画风太郎喝了老爸的牛奶,而一开始有提到他老爸有爱和过期牛奶的习惯(因为家里穷),这也导致他考试的时候拉肚子。但这些细节作为支线、侧面之类的点还ok,如果要作为主线、重要剧情的引子,要不然“细节”和后面触发细节的剧情比较近,方便读者回忆,要不然触发剧情的时候点一下。比如说,学园祭二乃剧情里面中野父亲来校园祭,既在前面的剧情里面有细节铺垫(挡脸的画面),也有直接描写。

为什么我说细节是后半程的败点呢?因为风太郎的视角——风太郎的感情——对读者一直是不明的。因此,当校园祭最后风太郎和四叶告白的时候,我脑子一片空白——风太郎究竟是什么时候喜欢上四叶的?为什么会喜欢上四叶?

比如说,风太郎最后的荡秋千跳远求婚,记得荡秋千跳远之前出现过两次,一次是滑雪旅行归来后对四叶的感谢约会;一次是和前田比赛的考试后等中野父亲的时候。第一个点显然是导致风太郎选择这个方式告白的“引子”,那第二次风太郎的自主练习,只是无聊在玩,还是已经开始为此做准备了呢?换言之,在那个时候,风太郎已经在考虑“求婚”这么遥远的事情了吗?

其它类似的细节,四叶听到同学闲话后和风太郎开玩笑说“有人怀疑我们在交往”,风太郎当时的表现既可以理解为“受到二乃告白等影响,开始正视恋爱交往这个事情”,也可以按照结局反向推理,理解为“风太郎那个时候已经喜欢上四叶了”。

换言之,作者本身可能一早就缺点了大致的剧情流程,按照“四叶新娘”的结局铺设了可以和结局映照的细节,但是大部分细节和结局太远,而且要么不太重要容易被遗忘,要不然就是在当时可以被理解成另外的情况。要非四叶党在风太郎表白之后回忆起这些剧情,或者马上把漫画全部重看一遍来找这些细节,过于困难。因此风太郎的表白对于我来说会显得突兀。

PS:个人还是打算抽时间把五等分的花嫁再从头回顾一遍的——根据结局逆推风太郎的情感也会很有意思(当然不排除风太郎因此被评定为人渣的情况)

二、五等分

感觉在学园祭的剧情之后,我每次回到五等分花嫁的问题都会吐槽五等分。一方面,在一个结局会找一个人结婚的恋爱剧情里面强行五等分,很容易导致最后的“正宫”不能服众;另一方面,五等分花嫁的“五等分”本身也名不副实。

随着“零奈”和“誓约之吻”的设置,中期开始努力进攻的二乃早就注定了败犬的命运——从二乃的性格和之后的行为来看,她不可能是二乃,也不可能用五月的样子誓约之吻。

被誉为“女主”的五月成了真工具人——明明前期对风太郎比较重要的互动里面,五月的戏份最多,但在四叶新娘结局已定的情况下五月才察觉自己的心意,还1话还是2话就直接完结。

一花温泉旅行后微微黑化我觉得完全ok,甚至不要更好。但是在修学旅行剧情中一花被强塞了个“注定出局”的雷剧情,之后又被强行拉过来继续五等分。

作为真女主的四叶·零奈则被作者隐藏在其余四姐妹的党争之下。讲道理,到温泉旅行的剧情结束后,我还是一直认为四叶只是一个元气八嘎工具人,因此没有怎么在意她的剧情(更何况一二三的党争更加精彩)。这也算后期我期待着“四叶线”剧情爆发,作者却直接给我一个告白,导致我黑人问号的重要原因。

而且为了五等分,作者不告诉我们风太郎的心意。我看剧情的时候,基本上是把风太郎当做感情木头人的——随着进去进展大致成为了“收到了二乃的告白,感情有点开窍,但是以学业为重,而且不知道怎么应对五姐妹的情感”这样的状态。

尤其是配合上上面提到的,我们目前依然未知的“风太郎喜欢四叶”的时间点,我现在就比较混乱——风太郎喜欢四叶的时间点不能太晚,因为修学旅行后不记得有太多能让风太郎突然喜欢上四叶的剧情;但如果风太郎比较早就喜欢上四叶了,那他对一二三的感情就会让人觉得比较尴尬——尤其是修学旅行,三叶用“喜欢...我的家人”的方式戏弄风太郎的时候,风太郎那句“这个我也知道”,难道应该理解为“二乃告白了我,我也知道三玖喜欢我,甚至因为一花要假扮三玖所以我也猜到一花喜欢玩,但是我喜欢四叶且我就不告诉你们”?



喵酱漫画


作为新晋的自封的五学家,这个寒假从头反复翻看了至少五遍的漫画。等到漫画终于完结之时,自然有不少感触。然而客观评价这部漫画以及作者并不是一件讨好的事情,毕竟它伴随而来的争议也不是一两句能说的清。所以就啰嗦地谈谈个人的观后感就好:

先说说客观的事实,作为2019年销量最好的恋爱类漫画,力压同类话题大作《辉夜大小姐想让我告白》(相比之下隔壁学不来简直不是一个段位的),年销量排行第五,仅次于海贼、鬼灭、王者和梦幻岛,从商业角度评价,不可谓不成功。

如果个人以不剧透的方式来去评价这部漫画,我会得出以下结论:《五等分的新娘》(简称《五》)是一部被贴上了党争标签的恋爱主题作品,但却不能以党争去涵盖全部的一部挺有意思的漫画。她也许未必算得上十分优秀的作品,也谈不上有什么深度,但却值得大家反复去回味——前提是如果没有当年那所谓伪恋PTSD那般来个五等分PTSD。

我们知道作者春场葱在这部作品各种首位呼应的伏笔铺垫无孔不入地安插在大大小小各个分镜里,包括角色的表情、台词、场景和各种道具,以至于每一句角色台词都可以读出各种潜台词,漫画二周目三周目配合各种弹幕和评论总是能够去挖掘很多你想不到的细节和彩蛋,这些内容有些是涉及主线剧情的伏笔,有些则是日常剧情里的添加剂,通过这些细节可以大大增强角色之间剧情互动的理解,也让春场笔下的人物塑造得丰富而不轻易陷入后宫类漫画常见的套路当中。笔者个人甚至觉得这种手法不禁让人想起丸户史明的一些创作手法,同样是偏写实日常类的题材,总是能够在人物的诸多细节表现中挖掘出许多重要信息,而且同样是到关键剧情让人胃疼地想吃药。

基于上述理由,个人一直秉持着这个观点,就是看《五》这部漫画如果太过强调党争要素,明确的站队,反而容易因为太过关注自己喜欢的角色而容易忽略整体观感,甚至破坏了观感——这也是到了后期剧情党争开始白热化后作品的争议越来越大的原因之一。但奈何春场塑造的角色非常成功培养了一大波厨力爆棚的读者,导致五姐妹也无可避免地陷入类似饭圈化的追捧,乃至后期各个党派间严重分化甚至互相攻击(贴吧的八卦个人并不太关注只是略有耳闻)。

稍微跑偏一下话题——且不说饭圈式的追漫这种行为如何,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恋爱轻喜剧主题作品无论是作者主观亦或是读者自发行为,党争、炒股这些概念似乎成为了作者与读者乃至读者之间互动的常见话题,甚至非恋爱主题作品读者们都能自发掐CP。个人觉得这些当做呵呵一乐就好,别太当真就行。

【提醒:以下内容包含剧透】

作为党争大作,《五》确实给读者和阿宅们奉献了五个优秀的女神和老婆,然而作者一开始就告诉大家男主风太郎会和五姐妹当中之一结婚而不是后宫结局。因此关于谁是新娘这个悬疑就从第一话一直伴随到结尾,其实从这里就预示着,春场越是把五姐妹塑造得越完美,自己越到后期就只能做五分之一个人。

随着漫画的完结,谁是新娘的答案也就水落石出,四叶最终成为新娘这个结果虽不能说是众望所归(至少前期没多少人会觉得),但从剧情来说是合情合理,如果撇开党争和炒股的心态来看,作者可以说是成功地把五姐妹和风太郎的故事以有条不紊的节奏给读者们展现出来,甚至不少非四叶党的读者也表示输的心服口服并祝福四叶(尽管个人无法判断这些人占多少比例)。

关于四叶最终胜出的理由,大部分读者给出的答案可以说是一致的,首先撇开亲女儿钦定这个比较争议的说法,四叶成为风太郎的选择无疑是作者在从第一话连载过来就在埋的各种伏笔和铺垫(国外甚至有网友写了四万字论文去挖掘这些细节),使得90话后四叶剧情终于得以爆发,以至于有了90话后过去所有四叶的分镜都是四叶回的说法——但显然持这种观点的,很大可能本身是四叶党外,大概就是部分原本是中立的人士或者是叛变的其他党派读者了,毕竟87-90话这段四叶“四连”剧情很大程度上已经预示着四叶将会成为最终赢家,对于其他党派的死忠读者来说,后面的剧情将是预料般的难熬,还谈何去回看过去的剧情呢?

事实上,就算是四叶党,如果在回看漫画时也只强调四叶部分的剧情,那么这样的观感体验也是不完整的——甚至容易陷入对其他姐妹产生蔑视嘲讽的态度,我想这也显然不是作者想要给读者们去呈现的真·女主的形象。因此,在观看漫画时候,与其过分代入其中一个角色等着作者发糖,还不如把五姐妹看成一个整体,多去留意姐妹间和互动剧情,这样才会有更完整的观看体验。最后也许你就会发现,五姐妹各自都有各自最闪耀的点值得我们去喜欢和欣赏——就如风太郎自己说的“你们五个人我都喜欢”。

讲了这么多,无非就是一个喜欢《五等分的新娘》这部漫画的读者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够抛开一些主观成见,更好去欣赏和回味这部有趣的作品。作为新人漫画家春场的这部作品可谓是让他一举成名,尽管作品无可避免地引起股民们的争议,但个人还是希望未来春场能够更优秀更有趣的作品带给读者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