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鬚知:孩子睡覺時,滿床“畫地圖”,是身體3處發出的警示

從孩子出生開始,媽媽的生活都是圍繞著寶寶的“吃喝拉撒睡”,只有吃得飽、睡的好孩子才能吸收足夠的營養,健康發育長大。但是有的寶寶特別“活潑”,睡覺的時候也不安靜,滿床上翻騰“畫地圖”,還會突然驚醒、哭鬧,讓很多媽媽擔心不已。那麼寶寶為什麼會出現這些表現?

家長鬚知:孩子睡覺時,滿床“畫地圖”,是身體3處發出的警示

寶寶睡覺不踏實,滿床滾,3個方面找原因

1、神經興奮

寶寶待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接收到的刺激很小,是很有安全感的,但是出生後,就要面臨各種聲音、畫面等外界環境帶來的刺激,寶寶的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善,產生興奮和抑制興奮的功能不夠協調,對外界刺激的感知就會被無限放大,所以如果寶寶白天玩兒的太開心,或者情緒變化比較發,到了晚上神經一時不能安靜下來,睡覺就不安穩,在床上翻來滾去。

家長鬚知:孩子睡覺時,滿床“畫地圖”,是身體3處發出的警示

2、消化不良

寶寶剛出生時腸胃是非常脆弱的,吃得多拉得也多,需要隨著成長慢慢發育完全。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因為飲食、餵養導致脾胃虛弱、積食。“胃不和則臥不安”,如果寶寶腸胃不適、消化不良,或者晚餐吃的太多,肚子咕嚕咕嚕脹氣,寶寶睡覺的時候就喜歡扭動身體,變化睡姿,而且更喜歡趴著睡。

3、環境不適

寶寶對外界環境的感覺更加靈敏,如果室內溫度過高、過低;床單材質不好,起皺硌得慌;穿的衣服太緊;有蚊蟲叮咬;紙尿褲溼了等,讓寶寶感覺到不舒適了,就會在睡覺時反覆折騰,睡不踏實。

家長鬚知:孩子睡覺時,滿床“畫地圖”,是身體3處發出的警示

睡眠質量影響著寶寶的成長髮育,想要寶寶睡得香甜,媽媽一整夜無憂,掌握下面這幾個小技巧:

1、按摩

媽媽可以將雙手搓熱,溫柔的接觸寶寶的皮膚,讓寶寶感覺到安全感,傳遞到神經中樞,達到幫助寶寶放鬆、釋放情緒的效果。另外,寶寶晚上進食、晚餐吃得多時,可以通過摩腹,幫助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寶寶消化食物,減輕腸胃的工作負擔,緩解不適。手法: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輕揉腹部,300-500次。

家長鬚知:孩子睡覺時,滿床“畫地圖”,是身體3處發出的警示

2、良好環境

給寶寶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床單材質要細膩貼合不刺激寶寶嬌嫩的皮膚;睡覺時環境安靜;燈光不要太亮;屋裡的溫度調節適當;給寶寶穿衣服要合適,不要太緊,有的媽媽喜歡給孩子穿著襪子睡覺,都會讓寶寶不舒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