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病毒的战役中,最先熬不住的会是农民吗?为什么?

二宝故事


这场疫情最熬不住的是有些在城市里买房子只付首付款的农民。

因为他们每月要还房贷,所以熬不住。因为他们的钱都投资房子了!手里没有余额。


潘世卫


最先熬不住的肯定不是农民,而且恰恰相反,我觉得如果疫情继续持续,恐怕最能熬的就是农民了。

我这么说并不是因为农民个个家底厚实,根本不在乎疫情,而是因为农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高。

农民,特别是上了岁数的农民,绝大多数都经历过特别艰苦的岁月,甚至都挨过饿。因此,吃饱喝足,他们就很容易满足了。

小时候我在农村,当时觉得馒头、大米饭,就是人间美味了。要是平时能吃上一顿馒头、大米饭,那简直就跟过年一样。

现在,农村人馒头、大米饭还是有保障的。而且农民通常都是储备一年的粮食,就算疫情持续时间再长,也肯定不会挨饿。

东北农村,冬天几乎是不买菜的。

秋收之后,入冬之前,就会储存土豆、大白菜,腌酸菜。

冬天基本就是土豆、白菜、酸菜,这几样轮着来,很少买青菜。

东北农村也很少上街,本来冬天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现在的东北农村,可能多了一项活动,家家户户打扑克、打麻将,只是不能走街串巷打麻将了。但农村人口多,自己家也很容易凑局的。

也不用担心有人上门来砸麻将机。

我觉得疫情持续,最先忍受不了的,恐怕就是那些做小生意的了。开小饭店、美容美发、小旅店等等服务性行业。虽然我昨天在文章中说,疫情过后,这些行业肯定会赢来报复性反弹的春天,但面对着高房租、员工薪酬,他们能不能熬过这个严冬,就不好说了。



本人是农民!每天在家就走走路喂喂猪!地里有才,白菜,娃娃菜,青菜,蒜苗,豌豆颠…………腊肉也有,鲜肉也有!盐巴有一箱,味精酱油醋……这些是囤了的!

肉吃完了,有猪可以杀。今天从京东买了点菜籽,明天就去种!实在不行还可以去挖猪鼻孔嘛🐷。




一个小农小李


我农村的。在外地打工,今年由于疫情,出去不了。过年家里备了一些水果,蔬菜,肉食大米,面粉。。。我家现在8口人,吃到农历17,我夫人又买了面粉和大米170元,前天肉就剩下猪屁股了(不到10斤),又杀了一只鸡,昨天村口有来卖鸭蛋的,买了75元的。(过年后就花了这么多钱)。青菜自己地里种的青菜如果不老的话,可以吃到收小麦。我没有房贷车贷,自己手里有一些现金,,,生活质量肯定要下降,但是要说最低生活保障(饿不死),城市能比吗?我们五六线小县城,企事业单位工资大概三千左右吧!,好多不上班的没有工资,有些还有房贷车贷。。。


民平柳勇


我家甘肃农村的,请问你们有钱人住楼房的每天吃什么,会不会饿,反正我家不会,有肉有菜,顿顿吃得撑,三天两头吃火锅,吃大盘鸡,吃猪骨头,我在外地工作,有吃夜宵习惯,我妈每天都会给我做夜宵留着,病毒不可怕,就怕中国民众先绷不住,加油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甘肃。


疾风剑豪青


我也是农民十多年沒种地了,影响是有点,但我认为到目前为止问题还不很大,只不过往年我都是元宵节后就打工,今年还没着落,很多人哇哇一片呢,我想问一下难道你平时是挣一元用一元没有一点积存,如果是这样你也是大失败了


快乐12248


为什么想着最先熬不住的会是农民呢?因为农民是弱势群体吗?因为农民最穷吗?每天身居农村的家中,想想疫情发展的势态。扪心自问,如果这场战疫是一场持久战,我们一家人能熬多久?

目前一家四口人,农村自住房,城里没买房,没房贷压力,无欠款,当然存款也不多。如疫情一直持续,考虑的首要是吃的问题。吃得温饱在农村是不成问题的,就算去年没有种田地,但今年一开春,马上可以进行春耕生产,投入生产三、四个月后即有收获。所以说农村不存在无米下炊的情况。农村疏菜更是大量自产自足,如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十足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居于农村,如果确实疫情无限延期。惟一难以应付的是教育费用。两个小孩的教育费用一年需要五、六万,如果无工可打,最后陷入困境的是小孩不得不缀学。当然,出现那种情形的应该不止一家独有,应是普遍,教育的困境来袭,很多家庭避无可避。

其实疫情持续,现在很多开始拚的就是手头存款,存款越多,支撑得越久。其他如股票、基金等难以套现的财产类,反倒不如现金稳固。

其实最先撑不下的,是有房贷、车贷的进城农民工。手头存款已经投入房产,供着车,本来就每月所剩无几。偏偏又不是体制内,两月不开工就无钱买粮,更别提房贷,一旦断供,房产马上面临被 银行收回的危险,现在肯定是急得吃不好,睡不安,焦虑得不行。

所以说农民最先撑不下的,还是低估了农民,农民的生命力强着呢,到底是土地的主人,粮食的创造者。一旦出现危机,民以食天,粮食的重要性任何东西都 不可替代。




冰冰情感夜话


最先熬不住的肯定不是农民

我就是农民,老家麦子上万斤,院子里长的菠菜已经能吃了,3个月都吃不完。土豆,白菜,大葱,萝卜,应有尽有。两年一毛钱不挣都没任何问题[大笑][大笑]

地里辣椒,茄子,西红柿,豆角等等蔬菜苗都已经预好了,过段时间就栽上了。

综上所述,农明一点问题都没有[呲牙]

相反,住城里的,人口多又没多少存款的,肯定撑不了多长时间,我城里的亲戚现在已经快没菜吃了,由于交通不通,农民惜售,菜价越来越高,都叫苦连天的[酷拽][酷拽]





春风FCH


个人认为熬不住的是城里那些没稳定收入的人。因为这不是战争,疫情不管多久解除,农民的地还是像平常一样,可以种的,该怎样就怎样,家里肉类也差不多能自给,只是比平常少了些乡亲往来。,城里有固定收入的次之,虽然有钱,但受疫情影响,物流没了平时的快捷高效,间接导致了化肥种子的供应及瓜果蔬菜的流通,也就没了平时那样的方便了。影响最大的就是没固定收入的人了,什么都掏钱去买,没多少存钱的话真顶不了多久。


打点酱油和稀泥


看了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在这场病毒的战役中,最先熬不住的不仅不是农民,相反,最能熬住的或许倒是农民。为什么?您看看我说的对不对?

首先,农民在村里住的房子都是自己盖的,且没有银行的贷款。因此,也就没有还贷的压力。第二,虽说现在许多农民都出去打工了,但这只是为了生活过的好一些。如果不能出去打工了,大不了还是回家种地。尽管日子过得苦一些了,但他绝不会饿着!因为他们毕竟在农村都有自己的土地。虽然近些年的粮价都不高,种地卖粮挣不了多少钱。可要是把地里产的粮食留着自己吃,我敢说就是铺着盖着吃也吃不完!第三,农民家的院子里,大部分都有个小菜园儿,北方的老宅院里不少家还都有地窖。按着季节种,应季时令的吃,土豆、白菜存,雪里蕻、白萝卜,芥菜疙瘩、樱子,辣椒、鬼子姜等腌,一年四季的菜全有了!顺便养几只鸡,还少得了鸡蛋吃吗?没肉怕什么?县城里住的人不吃菜吗?把自家种的吃不了的菜卖给他们,再把卖菜的钱买成肉带回来不用得了么。顶不济了,农民们就还过那种“没有牛肉,我们吃土豆。没有皮鞋,我们穿布鞋。”的日子怎么啦?总比城里人一天没钱、一天就得挨饿的日子强多了吧!

城里人到了冬天,住楼房不交供暖费行吗?把暖气一停你受得了吗?农民怕什么?以前烧土炕、烧大锅灶,祖祖辈辈的这么多年不也都是这么过来了吗。

所以我说,最能扛得住的才是农民。和农民相比,最难熬的恰恰是城里人。你有自己的买卖,你是大老板,可疫情一来,买卖关门了,员工都在家里“闷得儿蜜”去了,你买卖还有收入吗?假如你还有大笔的银行贷款,得,那您就“吃不了兜着走”吧!城里的百姓,如果楼房是自己买的,并且没有银行按揭,手里再有些存款的话,或许日子还踏实些。再一类踏实的就是退休人员,有疫情没疫情都是跟家待着,都是按月拿钱。压力最大的,就是既有房贷又有车贷、上班的单位这回又因受影响裁减员工把你裁下来的人。再一个就是本来挣钱不多、还是在城里租房子住的人,正常时也只是混个温饱,等待着发展的机会。这回算是赶上了:要么回老家帮着家里人种地,要么……谁难受谁知道吧!

原来不是有句话叫“城里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吗,以后我看这句话得改改了,咋改?我看就改成“一旦有疫情、还是农村行”如何?大家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