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糧攻略:關於柑橘儲藏的常見問題,都在這裡

新冠肺炎疫情下,很多家庭一次性購買大量水果,導致消費時間變長,腐爛變質增加,人們對水果家庭保鮮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柑橘果實是這個季節大量消費的水果之一,今天就對柑橘果實家庭保鮮的相關問題進行解答。


囤糧攻略:關於柑橘儲藏的常見問題,都在這裡


<strong>1 選購柑橘時要注意什麼?

選購柑橘時除了注重果實外觀的新鮮飽滿以外,還要注意以下兩方面:

一是要儘量挑選沒有損傷的,因為柑橘果實貯藏期病原菌大多通過傷口侵染,引起果實腐爛;

二是挑選有果蒂的且果蒂越新鮮越好,因為果蒂乾枯甚至脫落是柑橘果實衰老的主要表現之一。

<strong>2 柑橘能放進冰箱裡保鮮嗎?

不同品種柑橘的最適貯藏溫度是不一樣的。


囤糧攻略:關於柑橘儲藏的常見問題,都在這裡

目前大家最常食用的甜橙類(臍橙、錦橙、冰糖橙等)、寬皮柑橘類(溫州密柑、南豐密橘、椪柑、砂糖橘等)以及雜柑類(不知火、春見、默科特等)通常在4-6℃下貯藏。家庭冰箱的一般溫度為4-7℃,所以上述品種的柑橘果實可以在冰箱中保鮮。

<strong>3 買回家的柑橘能存放多長時間?

存放的時間受很多條件的影響,比如柑橘品種、購買之前柑橘的貯藏時間、家庭的貯藏方法等,所以存放的時間不能一概而論。

一般來說,冰箱裡貯藏比室溫貯藏能延長保鮮期,採用保鮮袋包裝後放入冰箱貯藏可以更好地延長保鮮期。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平時大家吃柑橘的時候不一定會洗果皮,在目前疫情狀態下,建議在食用之前認真清洗果皮。

<strong>4 柑橘為什麼會發黴?

囤糧攻略:關於柑橘儲藏的常見問題,都在這裡


柑橘發黴是由於真菌的侵染引起的。造成柑橘腐爛的真菌主要是兩種青黴菌(意大利青黴和指狀青黴),分別引起柑橘青黴病和綠黴病。

青黴病和綠黴病初期都產生水漬狀圓形軟腐病斑,略凹陷,2-3天后,病斑表面中央形成白色黴狀物,其後青黴病果很快長出青色粉狀黴層,有發黴氣味,果實腐爛後與包裝紙和接觸物不粘連;而綠黴病果則長出綠色粉狀黴層,散發出芳香氣味,果實腐爛後與包裝紙和接觸物粘連在一起。

<strong>5 柑橘為什麼會發黴?

柑橘在貯藏期還有一種重要的病害—酸腐病。酸腐病發病初期的症狀與青、綠黴病症狀相似,會出現圓形、水漬狀的病斑,迅速蔓延至全果;病部變軟多汁,呈黃褐色,外表皮易脫落,以手觸之即破;後期發病部位表面生長出白色菌絲,且有酸臭氣味,最後果實潰不成形。

<strong>6 腐爛的柑橘果實還能吃嗎?

已經腐爛的柑橘果實不建議食用,不管是腐爛的部位還是沒有腐爛的部位。

沒有腐爛的部位可能也有病原微生物的存在,只不過肉眼看不到;另外,導致柑橘果實腐爛的病原菌還可能會產生一定的真菌毒素,威脅人體的健康。

<strong>7 怎麼避免腐爛的柑橘果實影響其他柑橘?

腐爛柑橘果實的病原菌菌絲或者孢子可以通過接觸或者空氣傳播,從而引起其他果實腐爛。

購買時有單果包裝的果實在家庭貯藏時一般不要去除包裝袋,單果包裝對於防止果實的交叉感染有很好的作用;另外,在貯藏過程中發現腐爛的果實一定要及時剔除。

<strong>8 為什麼有些柑橘果肉很乾,水分不足?

柑橘果肉很乾、水分不足往往是由於枯水引起的。

枯水是柑橘果實在貯藏過程中普遍發生的一種生理病害,表現為果肉含水量降低,果實重量明顯變輕,營養成分和風味變差,甚至完全失去食用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