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迟点复工会有企业破产?

王阳cium


1、企业的现金流有限

2、延迟复工,会让收入停止

3、但企业支出减少有限,需要支付租金、工资、税费等大部分固定开支

4、当现金流枯竭的时候,企业没有资金维持企业各项开支后,企业就会破产



不一样牛头


就以我们的印刷厂为例吧:

河南,小型厂,前后投入约500万,工人25人,重要设备七台,厂房1200平方。

工资:技术工人高点8000,普通工位3500,平均5500,共13.75万。

房租:2万。

电费:印刷机都是大功率设备,两班倒,电费3万

办公费用及税费约2.2万。

伙食费:1.5万。

机器折旧:按12年,每月4.5万。

则每个月共约支出27万

(有人会说,机器折旧可以先不算成本。你想一想,500万投入的钱从哪里来,借和贷。每月都得还)

收入:产值平均每月150万,毛利不到20%即约30万。

正常情况下,每个月约有30-27=3万利润,一年也不过32万利润。

印刷行业因竞争激烈,利润率已很薄。

因疫情复工推迟一个月,工资房租约16万,加上疫情后业务量肯定减少,2020年亏损已成定局,这还是3月份开始正常的情况下。若3月份还不正常,亏得更多。

所以,小微企业经不起天灾和人祸。

若疫情继续,业务下降,资金周转不开,不得不裁员,裁员又导致生产能力不足,恶性循环开始,离破产就不远了。



生活窍门帮帮帮


愿因:

一,政策规定停工不停薪,停产一个月以内需全额发放,停产一个月以上,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一个比例发放。

二,企业并非都能远程办公,生产型企业不开工没收入,还得有大量工资及社保,场地租金等开支。

三,没有足够现金流支撑,熬过去不知道会怎样,熬不过去必死无疑,尤其是大量高负债企业,本身就是指望拆东墙补西墙。

四,小微创业公司前期投入大,开支大,业务量少或利润低,本身底子就薄,经不起折腾。

五,进出口类公司面临订单违约风险,违约金就足够压垮企业。

以上为李吉祥工作室原创,作为13年专业投资团队,给各位保驾护航,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爱]



李吉祥


受疫情影响、延迟复工,肯定会有企业破产。

目前受新冠肺炎最直接的影响是:由于疫情发生在春节,对餐饮业、旅游业、文化业发生了最直接的损失。

根据报道,2019年(去年)春节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大约10500亿,也就是今年几乎要损失1万亿的收入。有些餐馆可能在平时是保本或亏本经营、完全靠春节盈利的餐馆,因今年疫情被迫关门而造成亏损的不计其数,可能因为餐饮业一般规模小,新闻报道都只能说有很多餐馆倒闭,而无法具体查证。待疫情过后,或许报道会更多些。

旅游业受影响也很大了,春节将近20天不能出行,人民只有在家里看电视,根据报道,2019年旅游行业收入5000亿,今年春节也一下就没有了。

文化业主要是电影春节档受影响最大,2019年春节电影档收入是68个亿,今年春节除了徐峥的囧妈在今日头条上卖了5个亿外,其他电影就只能推迟发布了。


如果疫情继续下去,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中国经济走势,还将对各个行业甚至全球经济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1)运动品牌Nike、Adidas以及服装品牌H&M、Gap和Hugo Boss的部分在华门店暂停营业或缩短营业时间;

(2)苹果关店,iPhone销量或损失百万部,新品发布也将推迟;

(3)大众汽车和宝马汽车则宣布关停在中国生产的工厂;

(4)法国奢侈品巨头LVMH下调业绩预期;

(5)意大利预计2020年旅游收入减少45亿欧元;

……

目前,北京K歌之王破产裁员;2020年2月6日,兄弟连线下培训机构公开发布了《兄弟连创始人给学员、员工、股东的一封信》,称北京校区将停止招生,员工也全部遣散。随着疫情继续还有更多的企业倒下,但我认为疫情的出现,只会使一些经验不足、准备不充分的企业倒下,更多的企业将会从这次疫情中学到很多经验教训,浴血重生、凤凰涅槃、发展壮大起来。


了不起旳盖茨


是因为没有周转资金。下面具体解释:

最近,我查阅了三家企业的财报,看看同为大型餐饮连锁企业,现金储备都是什么水平,到底有没有钱。

第一家公司是海底捞,名头够响了,2018年刚在香港上市。目前我们只能查到海底捞2018年的财报,2019年的数据还没公布。

△海底捞部分成本数据

根据财报披露的数据,海底捞2018年的员工成本为50.16亿元,平均每个月4.18亿元。那么,海底捞的账上有多少现金呢?

△海底捞流动资产数据

在流动资产报表中,「银行结余及现金」一项有41.18亿元,算得上弹药充足。

但2018年是海底捞上市的第一年。企业上市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募资,用于各项经营活动。所以我们不妨再往前看一年。

2017年海底捞的员工成本为31.19亿元,平均每个月2.59亿元。2017年年末的银行结余及现金只有2.82亿元,仅够支撑一个月。

也就是说,如果海底捞没有上市,情况比西贝好不到哪去。我们再看第二家企业,九毛九。

九毛九是一家以「九毛九山西面食」为主打品牌的快时尚餐饮连锁企业,旗下还有「太二酸菜鱼」和「不怕虎牛腩煲」两个副品牌。目前,九毛九集团在全国已有数百家门店。

△九毛九门店形象

2020年1月15日,九毛九在香港上市。

之前,九毛九曾计划在国内A股上市,在经历了两年的等待期后主动撤回了申请。我找到一份九毛九在2016年递交的《招股说明书》。

△九毛九人工成本

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在2015年仅员工薪酬一项九毛九就支付了2.82亿元,平均每月2,350万元。

△九毛九货币资金存量

而在2015年年末,九毛九的货币资金存量是3,200万元。如果不考虑其他方式获得的资金,仅够支撑1.4个月。这与海底捞、西贝处于同一水平。

我们再看第三家企业,全聚德。

△北京烤鸭知名品牌

全聚德创建于1864年(清同治三年),不仅是「中华老字号」,而且是中国首例服务类「中国驰名商标」。其首创的挂炉烤鸭曾多次被选为国宴。

2018年,全聚德集团的人工成本共计6.51亿元,平均每月5,400万元。

△全聚德集团人工成本

那全聚德的货币资金存量又有多少呢?

△全聚德货币资金数据

在2018年年末,全聚德集团的货币资金存量为9.91亿元。如果全部用于支付员工工资的话,足支一年有余。

看来大户就是大户。无论是全聚德,还是海底捞,经历过上市,好像就不用为钱发愁了。

不过先别急,有些账咱们还得再细算算。

在企业三大财务报表中,现金流量表至关重要。有时候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明明有很多资产,但却轰然倒塌,就是因为没有现金流,无法周转了。

现在,我们看看全聚德集团的现金流量表。

我先说结果:2018年,全聚德集团的现金流是净流出状态。

△全聚德现金流量数据

年初账上有10.27亿元,干了一年,还剩9.91亿元,净支出3,000万元。

我们具体看看这3,000万元是怎么花出去的。

在现金流量表中,有四类业务会影响最终的结果,分别是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汇率变动。

△现金流量表业务解析

由上表可知,全聚德集团的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都是负值,而且仅筹资活动一项的净流出额就超过了经营活动的净流入额。

所以,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全聚德集团通过经营活动增加的现金,都在筹资活动中花出去了,而且还要倒贴。

那筹资活动中支出的现金,主要用在哪方面了呢?是用于「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了,共占筹资活动现金流出总量的99.3%。

纵向对比全聚德2017年和2018年两年的财务数据可知,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大体相当,唯一出现较大变化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我从财报中截取了几个数据,很能说明问题:

△全聚德现金流量对比

根据数据显示,企业挣的钱少了,但支出却增加了。这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在下降。而财报中的其他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

△全聚德主要财务指标

2018年,全聚德集团的净利润是8,200万元,平均每个月实现净利润683万元。

如果餐厅歇业,企业停摆后,结果又会怎样呢?

全聚德每月的员工工资就高达5,400万元。如果歇业一个月,相当于吃掉了八个月的净利润;歇业两个月,那2020年基本上就是白干了。

△全聚德年度净利润

所以,虽然账户里的钱绰绰有余,但是企业再有钱,也不能「坐吃山空」。

而那些账上没钱的企业,只要不复工就没有收入,而且还要支付房租、员工基本工资、社会保险等类的费用,说破产就并不奇怪了。


即将有文化的新青年


首先要明白一点,企业可以没有利润,但是不能没有现金流。

没有利润的企业,比如之前的京东,并不影响它做得很大,也不影响它在米国上市。但是没有现金流,房租要交吧、工资要发吧、社保公积金要交吧?这些都是成本支出,方面企业没有钱来支付这些成本的时候,房东肯定不乐意,员工肯定要起诉,最终的结局就是破产。

另一方面,现阶段很多传统企业走的是线下的渠道,依靠线下渠道去开发业务带来现金流,当疫情期间无法出门无法去开发客户的时候,自然就没有了业绩,没有业绩也就没有了现金流,然后就是上面说的了。

所以迟点复工会有企业破产的根本原因是企业没有管控好现金流,直接原因是企业业务渠道单一。

西贝之前说是现金流只够3个月,当时400家门店只有100家开了外卖,后面及时扩充到200家外卖,通过线上渠道收回很多现金流,所以才能够缓和过来。

所以,无论什么行业,都不能让业务渠道单一化,并且现在已经是产业互联网时代,没有不合适转型互联网的企业,就看企业老板是否愿意去做,并且亲自挂帅去做。

比如我认识一个做机房监控系统的,他们做得项目是靠招投标来的,但是他们的每次参加招投标都能够中标,原因在于参加招投标之前招标方通过互联网已经对他非常了解。所以业务线上化并不一定是线上成交,利用互联网缩短成交路劲和周期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宁桂毅丨企业网销导师


很简单,企业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太久,当然会有破产的风险。

首先是员工的工资福利成本。虽然企业没有复工,但员工的工资、社保、公积金、其他福利都要支付。即使只是按基本工资发放,对很多企业来说也是不小的开销。

尤其对那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员工数量多,经营利润少,平时企业赚的钱发完工资就没多少的企业,现在没收入还要发工资,老板要是没有足够的积蓄,就很容易破产。

其次是企业的银行贷款、土地厂房、商铺的租金。一般企业都会有银行贷款,每个月要还本金和利息。餐饮、零售类企业,商铺的租金也不低。工厂可能还会有土地厂房的租金。这都不是小钱,没有收入,很可能就没法偿还银行贷款、土地厂房、商铺租金。

第三是原来接到的订单,如果不能按期生产交付,就构成违约,对方可能取消订单并要求巨额赔偿。

大企业有资本同政府、银行进行协商,中小企业没有这种条件,在疫情下,就面临较大困难。连西贝这样的大公司,都说自己即使贷上款发工资也撑不过三个月,就可想而知,疫情持续,不能复工对企业影响有多大了。


上林院


为什么迟点复工会有企业破产?

企业是动态生存的产物,一旦长时间停产就很容易破产。

企业不像一个人,有时干不干活或晚点、早点去干活,都可能没有太大关系。一般说,企业停工,其厂房租金还会照收不误,员工工资也要照发照收,还有银行贷款利率,以及税收、水电费等等。那么,当一个企业资金只有出项,没有进项的时候,可能在短期内还能靠一些积累、靠一些筹措、靠一些策略,甚至靠一些可能的扶植政策来维持,待时间长了,资不抵债时就只能破产。

所以,从中央到地方,再到一些具体管理部门,都应当积极为企业着想,都应当防止和消除因为抗疫封闭过度,给企业复工带来的人为阻力和不良影响,积极支持企业尽快开工、尽快恢复生产并走出困境。

思为特写 智者之友20200218-4/.15..34


思为特写


为什么迟点复工会有企业破产?其实答案很简单:不复工何来生产经营,只有一天一天的成本而没有利润,长此以往没有钱来运转,所以破产。当然也有很多原因。

工资的发放是一笔不可小觑的开支

有的工业企业,有的服务业企业,还有像京东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他们的员工可能有上万人,每个人的工资评论几千块,甚至更高,当久久不能复工时,企业就无法正常营业,自然也无法有收入。导致了上万员工处在滞业休业状态,但是还是企业的员工,企业也必须得给员工发工资。发工资等于支出了一大笔现金流,因为没有营业收入,员工工资自然成了纯成本支出。时间太久,企业也承受不起。

合同以及相关负债

对于一个生产企业,如果在年前签订了生产合同,要求什么时候需要生产多少货物产品。对于一家大企业来说,可能会有很多这种类似的合同,所以迟一点复工就增加一点违约风险,很可能造成供应链的断裂,造成众多负债和损失。

停止运作很致命

有些企业可能是靠现金流的企业,是一个高现金流运作,一旦停止经营,现金流可能就会立即供应不足,导致自己无法正常经营。时间过久可能就直接导致破产。


小红牛聊财经


本人个体户,年前现金采购了好多材料,只留部分现金,正常正月初八可以开工,十五发货资金开始回流,可是今年疫情影响,开不了工,物流停运发不了货,压力山大,不知今年行情咋样,哎![流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