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中国父母总是说为你好,不问你快不快乐?

华南地区达达配送总经理


根深蒂固的控制型爱❤️,父母总觉得自己的人生走过太多的弯路,希望孩子可以轻松些。出发点是爱孩子的,但是他们没有考虑到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会有自己追求的东西,也有自己想走的路。有些东西在父母眼里或许没那么好,但有时恰恰是孩子所追求的。只要没有违反法律,没有伤害别人,父母应该鼓励和支持孩子去走他自己的路,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龙猫小花园


啊啊啊[打脸]

我都为这句话和我妈干一年多的仗了。

自打得了抑郁症之后,开始重新整理和父母相处方式

我妈最常说的就是“为你好,我如何如何”

我最常回的就是,你给的不是我要的,你怎么不问问我要什么?

后来看了很多的心理学方面的书,大致解释为这是自私的表现。

说的明白点就是做了一堆感动自己的事儿,然后哭的稀里哗啦[抠鼻]

这个要是想改能改,给她讲心理学原理,帮她剖析背后的缘由,基本是控制欲太强,还要追溯到她儿时,总之特别不容易。[酷拽]

后来成家了,有了孩子,我没精力了,现在放弃了[捂脸]

总结一下就是尽量接受父母的心里缺陷,然后关门过自己的日子,大家其乐融融不必太认真,生活就是难得糊涂么[呲牙]



女巫7


我是80年的吧,第一代独生子女。今年我40岁了,我儿子也15岁了。我和父母住一个小区,但是我父母还把我当小学生看待,出去要汇报,回来晚也要打招呼。一天我气不过了,我和我妈说,“我40岁,我不是14岁了,我哪里那么容易受骗呀,我觉得天天活在你的监控下,我很压抑。”但是,我老妈说,“你再大,我也觉得你是个孩子,我是为你好”。也许是家里一个孩子的原因吧,父母的目光都在我身上。所有我的麻烦,一般不和父母说,因为他们也解决不了,还徒增烦恼;毕竟50后和80后不是一代人。但是我很高兴,现在我是父母的依靠。我想我儿子长大后,我不会干涉他太多,只要他开心快乐就好。


晚霞荷塘


中国很多父母虽然尊重孩子意见,给孩子自由,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不是这样的,我联想到以前小时候,我妈总是买她认为她觉得好看的衣服给我穿,而我却觉得不喜欢,父母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小孩身上却忘了问他们的感受,如果只要我们的选择不如他们所愿,他们就会不停的用各种手段说服孩子,父母总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让孩子听他们的话,希望孩子不要创业,创业有风险啊之类之类的,其实父母希望孩子好,有一个好的未来这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让孩子过他们设定好的人生,那么最后的悲剧是,孩子不快乐,孩子渐渐失去自己决定的能力,孩子越来越依赖父母,就变成妈宝了。

即使他们是过来人,有经验,但他们说无数遍“为你好”三个字都不如自己去走一遍。

所以自己的生活还是应该由自己决定,即使走岔路了也不会去埋怨别人。


Tingerlady


说你是为了你好,骂你是为了你好。

这是我们常听到的话,“为了你好”逼疯了多少家长和孩子!

有个朋友,和父母住在邻城,35岁,有个宝宝,1岁左右。

她把自己家收拾的很好,宝宝也很乖,老公对她也很好,家里窗明几亮的,工作生活两不误,遇到问题和老公商量着来,看的是特别有主意有主见的人,身边的朋友遇到问题,也喜欢咨询她。

但是只要一休息,她踏入父母所在的城市,那整个人都不一样了,感觉就跟斗志盎然的大公鸡遇到了厉害的角色,一下怂拉了下来。

只要回到父母的城市,35岁的大姑娘,有老公,有孩子,经济独立,但是你要约她出去吃个饭,只要在父母的城市,她都很为难,因为她要跟她父母交代清楚,谁约她吃饭,约她吃饭的人叫什么,父母叫什么,在哪工作,认识几年了,为啥也会在这个城市,很多很多,就跟小学生出去玩一样,所以导致她回到父母家,也很少出去,可以说除了跟父母一起出门,很少自己出门,天天在家,但是父母又要说了,你一个30多岁的大姑娘,天天在家窝着,就没有朋友吗……………

朋友是培训老师,早几年朋友说这个行业不错,想回家乡加盟一个,父母不同意,百般阻挠,说你干不成,你以为你是谁,要钱没有,要关系没有,啥啥没有,就想自己干,你好好给人家打工吧,说你是为你好,别到时候赔的啥都没有了………………

现在朋友家乡的这个行业特别好,而加盟的就是朋友的朋友,还是朋友给出的主意,朋友的妈妈又说了,你看看人家,干的多好,像你,就是个给人家打工的命,朋友无语,类似这种情况很多很多,你能说这是父母不希望你好吗?

她们是以他们觉得好的方式来要求你,他们觉得好的方式在要求你,他们觉得你这样很快乐,就跟“别人家的孩子”,父母不是喜欢那个孩子,只是希望你好,你无论多大年纪,在他们眼里永远都是孩子。

快乐不快乐,对于好不好,在父母看来没有那么重要。


玥小二


因为父母在社会上走了几十年,了解社会上的人情事实啊!有的时候社会不确定,人情不确定,社会关系不确定。甚至社会关系有的很复杂,总得来说,社会经验丰富点,见多识广。害怕自己的孩子在社会上吃亏受骗。社会上也确实很复杂,传销,网络诈骗,婚姻诈骗,等等。孩子在成长期,没有社会经验,冲动的思想。有的孩子甚至相信他人不相信父母,老人对孩子说多了,孩子有个厌烦的心理,所以老人都会说对你好。对孩子要给他一个空间,也不要过于太唠叨?长大他也要走出这个家,过他自己的幸福生活,在路上行走啊,还是靠他自己呀?





李广众66866


我觉得在中国这是一种很普遍的问题,同时也是一种很可怕的问题,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乃至对于一个孩子一生的成长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一、父母只是把你养大已是尽力

对于咱们国家的一个庞大的人口基数,尤其是很多家庭条件不好的人,父母给能你最好的,就是每天为生计奔波,为了让你吃饱穿暖。

其实他们能力有限,已经尽力了。

二、父母文化修养

这样的父母,也许有的人读书后,对于自己的父母在心里是看不起的,认为父母的所有思想观念都是错误的。

父母一开口,你都觉得烦死了,怎么会听他们说呢!

即使他们看到你的不快乐,可是也不知道说些什么?

给你爱的方式,就是希望你多吃一点。

三、缺乏亲子沟通

很多的家庭,父母和孩子沟通好的很少,即使父母孩子很少见面,见了面,除了一起吃饭,其他的时间都是自己管自己。

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他这段时间经历了什么?他快乐吗?痛苦吗?父母从来都不会问!

所以导致很多孩子把一路成长的不顺都会推给父母。

综上不管是哪种情况,请你学着释怀吧!父母真的能力有限,给你的也有限,你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加油吧!祝你幸福





拾穗者


在心理学里面:

为你好的前提就是他/她觉得:“”你不够好“”

至少是没有他/她认为的那种好

没有达到他/她标准的好

所以为了让你达到他/她要的那种好

他/她要告诉你该怎么做

在学习心理学以来得多年中

我发现中国的父母

大多数都是自己飞不起来

然后指望儿女飞起来的

潜意识里就是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让孩子代替自己去追梦的

而从来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

更不会管孩子开心不开心

所以

终上所述

首先就是要和父母明白边界的问题

其次孩子自己也要明白

“生理父母不等于心理父母”

生理父母给了我们生命

但心理父母是我们幻想出来的人生导师

是我们想象出来的理想父母

是人都希望在人生的道路上

有来自父母的指引和帮扶

让自己少有弯路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人最大的错误就是把想象当成现实

所以中国父母和孩子相爱相杀

清楚的认识到生理父母就是生理父母

自然也就能理解父母为你好是什么意思了

不指望老人为自己做改变

就不会有那么多失望

祝好


Mina占卜师


这个是我们大多数父母的通病,总是说为了孩子好,一句为了你好,伤了多少孩子心,也累了多少父母身!

我们身边的父母几乎都是这一类型的,从小到大,都是围着自己的孩子转,事无巨细都想过问!到老了,宁愿变成孩子保姆,也不愿撒手让双方自由呼吸!

很多家庭矛盾也是这样来的,一边觉得委屈喊着都是为了你好,一边觉得压抑喘不过气!其实,孩子都比父母感觉中成熟自立!很多时候是父母想象孩子离不开自己,孩子会吃亏!其实,孩子的世界有时很简单,我可以吃苦,可以受累,只请你尊重我的想法,在乎我的感受!

别让爱成为枷锁,世间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同样没有不爱父母的孩子!只希望在爱的过程中,看到孩子的成长!学会放手,让他飞!其实,父母也是跟孩子一起成长,做为父母,不管孩子多大,你陪他经历的每个阶段,都是第一次!成全孩子,也是在成全自己!


小丽话情感


首先这是一种观念上的冲突,也可以称之为代沟,有些父母总是为孩子考虑这考虑那的,他们认为有吃有穿,找个朝九晚五的稳定工作,然后生儿育女就是完整的人生,往往忽略了作为子女的到底想不想要这样的生活。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父母总以过来人自居,忽略了时代的局限性

许多父母是从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过来的,那个时候可能觉得有吃有穿,有份稳定的工作就是相当幸福的了。但是把那时候的观念放在今天来看显然是过时的,因为现在的年轻人都有吃有穿,缺少的不是物质方面的条件,更多的是精神需求!这种两辈人不同的经历和时代的变化是造成问题产生的原因!

二、父母闲暇时间多,精力无处安放,只好消磨在儿女身上

另一方面,许多父母已经度过了艰苦奋斗的年龄,基本上也攒下了或多或少的家业,他们的自由时间相对比较充裕,时间一多呢就闲不住,如果也没有点充实的兴趣爱好的话,能关心的也就儿女的工作和情感状态了,严重点的就会演变成控制欲!

建议有空多和父母沟通下,告诉他们为什么有些事情不能听他们的,然后给父母多找点兴趣爱好和事情做,消耗他们的精力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