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實錄:等到能脫下口罩,我一定要帶著女兒在草坪上奔跑

2020年2月18日 正月二十五 星期二 武漢 晴

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ICU主管護師 陸素英

都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有一個默默奉獻的女人",而在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每四個在一線守護患者的小夥伴們背後,必有一個默默"凝視"你們的消殺班,希望每個隊員在我們消殺班成員的"凝視"和溫柔的提醒中,做好防護的每一道程序。哈哈,這麼說你們有沒有感受到壓力呢?

開個玩笑。其實,我們每位隊員已經對穿脫防護衣的流程瞭然於胸,但消殺的細節不止穿脫防護服的流程監督。消殺班不上一線,沒有與患者的精彩互動,沒有在病房裡留下靚麗的身影,卻以她自己的方式守護著一線醫護人員。不與病人接觸,並不意味著接觸病毒的機會就少,事實上,消殺班需要接觸每一個醫護人員的面屏和護目鏡及雨靴,把這些在工作中不可避免被汙染的物品按照流程進行消毒處理,保證第二天戰友們上崗,拿到的都是乾淨的、安全的。

看似簡單的洗洗涮涮,其實包含很多工序:浸泡、沖洗、晾乾、防霧處理、整理,以及消毒液的濃度、浸泡時間,等等,這些瑣碎的細節組成了防護的最堅實的一道防線,不僅不能忽視每個細節,而且需要許多創意和改進。

由於護目鏡和麵屏數量有限,需要及時消殺晾乾用於每班週轉,但這兩種防護設備都是用寬皮筋做的固定帶,含氯製劑浸泡清洗乾淨後,固定帶不容易自然晾乾,上班的小夥伴沒有護目鏡和麵屏是不可以進病區工作。怎麼辦?我們想了個小妙招——吹風機,於是晾曬區時常聽到吹風機發出的轟轟地聲音。面屏前面擋在額頭部位的海綿經常會因為隊員汗水接觸和浸泡消毒掉下來,所以每次消毒後都要檢查,並用雙面膠重新黏貼牢固。

消殺班只有一個人,經常獨處一室,沒人說話,因此有個別號,叫"孤獨的消殺班"。大家試想這麼一個畫面,在晾曬的房間門內,一個護士左手提著護目鏡,右手拿著吹風機在吹,一邊還要不時把腦袋探出房門,隨時留意有沒有人從病房裡出來,因為還要監督出來的醫護人員脫防護服。

今天,我是消殺班。病區護士長對我說:"陸老師,我看你從上班一直忙,你也休息一會兒!"我說:"沒事,我要保證下一班的護士來了有防護用品用,做完了再休息!"

可是事情哪能做得完,一批又一批,有些面屏泡的時候都散架了,泡好後還要再組裝。到了武漢才知道,自己做手工也是很溜,眼看著一個個重新裝好的面屏從我手裡誕生,居然小有成就感。

消殺班,除了孤獨以外,還有是力氣要大,要拎得起20000毫升的消毒液,不僅要拎得起來,還要把消毒液傾倒進相應的容器裡,慶幸自己以前在ICU練就了一身力氣,也算得上"女漢子"一個了!此外,含氯製劑對呼吸道刺激挺大,就算是透過N95口罩,依然刺鼻,聞多了就胸悶。還有那個,那個跟我個子差不多高的大垃圾桶,每次清理,都費我好大一把勁。原諒我是個小矮個,只能先把袋口鵝頸式地紮起來,然後把垃圾桶放倒在地,再把垃圾袋拖出來,最後用酒精消毒整個垃圾桶。做完這一切,背上溼了一片。

隊員們下班的時候,消殺班總是在他們的身後,一步一步地叮囑:"先脫靴套!洗手!再脫外科口罩……"

戰“疫”實錄:等到能脫下口罩,我一定要帶著女兒在草坪上奔跑

戰“疫”實錄:等到能脫下口罩,我一定要帶著女兒在草坪上奔跑

剛下班的小夥伴,由於穿了防護服工作時間長了會有點缺氧,出來的時候腦袋會有點懵,脫防護服的地方並不是都有鏡子。此時,消殺班就是一面鏡子,提醒他們下一步要做什麼。

武漢的護士姐妹們也喜歡讓我們的消殺班老師盯著她們脫防護服,她們的護士上班沒有雨靴,我們就把自己消毒好的拿出來跟她們共享。

"你們這個膠鞋穿的好舒服呢!還乾淨,保護我們的腳!"聽著她們的反饋,欣慰的同時又有點心酸,她們太不容易了!

我們一起做好防護,一起戰鬥!加油!武漢!


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科副主任 閆庭贊

劉同學是武漢某著名三甲醫院的呼吸科醫生,兩年前在北京協和醫院和我一起進修時相識,2019年11月我們還一起參加在南京召開的全國間質性肺病會議。當時,他跟我說,他即將步入婚姻殿堂,開啟幸福人生,邀請我到武漢見證他的婚禮。

沒想到,我是以援助醫療隊隊員的身份來到了武漢,他也推遲了婚禮,而且一直堅守在防疫戰線的最前沿,我們同在武漢,卻不能相見,更別說把酒言歡了,我們在微信里約好,疫情結束後再相聚。

戰“疫”實錄:等到能脫下口罩,我一定要帶著女兒在草坪上奔跑

我是年初四隨江蘇省第二批醫療隊來到武漢,和當地的醫護人員一起救治患者,在診療方案上,我們彼此商討,他們更尊重我們的診療意見,而我們對他們的病案信息系統不熟悉,他們也願意承擔所有的病歷書寫工作,在他們身上,我似乎看到我的劉同學,他們一樣爽朗,一樣樂觀,從不說自己辛苦。劉同學知道我來武漢後,一直說謝謝我們,我們病區的醫護人員和患者也是,雖然穿了防護服、戴了護目鏡、面屏,彼此看不清對方的臉,但是我們的心意是相同的,目標是一致的。劉,我們一起努力!

哦,對了,我在這裡遇到一個很嚴肅的護士長。她每天在病房門口嚴查工作人員的防護裝備。有一次,她看到一個年輕的護士戴的口罩與護目鏡之間有縫隙,愣是用對講機把她喊出來更換口罩。

"護士長,算了吧,我出來就要重新換防護服了!"

"不行,這個不能馬虎!你要保護好自己,才能保存戰鬥力!"護士長不容分說。她寧可浪費一套防護服也不能讓自己的護士受到一點威脅。

是的,在這個無形無色、看不見摸不著的病毒面前,我們必須嚴陣以待,容不得一絲馬虎,才能贏得最終的勝利。


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專科護師 莊曉冰

今天是來到武漢的第22天。下臨床的第18天。前面幾天,陰雨連綿,大雪紛飛,心情有點低落。這幾天呢,天空放晴,太陽高高掛起,心情也豁然開朗了很多。

這幾天病房的病人像天氣一樣,開始逐漸好轉,並開始陸陸續續的出院了。

今天是中班,下班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回來的路上的不由得看向天空,感覺有點想家,也想單位周圍的美食,想科室小夥伴們了。是啊,一晃離家已經大半個月了,這兩天看疫情時報,全國包括常州的新發病例都在持續下降,這是好消息,春天真的要來了。

戰“疫”實錄:等到能脫下口罩,我一定要帶著女兒在草坪上奔跑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全國的同行們勠力同心,奮戰在抗疫的一線,還有很多很多,各行各業的人們,他們的付出、堅守甚至犧牲都是為了更多的同胞,是有價值的!我們眾志成城、全力以赴,才換來黎明的曙光,希望就在眼前,我們有信心打贏這場戰役,期待著戰役勝利早點到來!


最近我們對病區患者進行了分組管理,我跟武進醫院的黃主任、徐醫生為第一組,負責前15位患者,這樣有利於患者的精細化管理。

上班後,我首先在醫生辦公室把我們組的患者近兩天的檢查報告的都看一遍,其中有一個患者複查CT後影像顯示有所加重,其餘患者病情都是穩定或者在好轉,隨後進入病房進行查房。我重點查了一下那個病情有所加重的患者,發現這個患者除了還有低熱外,其餘症狀均比較輕,而且抽血化驗的結果是在好轉的,所以就決定先不調整她的診療方案,繼續加強觀察。我告訴她,要有信心,要多喝水,做深呼吸促進肺泡復張,這樣才能好得更快。

查房結束後,我和管床的李醫生又把所有患者的情況理了一遍,篩選出三位病情改善比較明顯,近期可能會出院的患者,提前做一點出院準備工作,包括跟他們科普出院後的注意事項等等。

最近幾天,病區的晏主任跟我們說,這邊發熱門診的患者明顯減少了。另外,最近詢問床位的電話也不怎麼響了,之前她每天會接到很多電話要床位。這真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我迫不及待地想跟大家分享。

12點下班,脫完防護服,我們從醫院走出來,晴空萬里,陽光明媚,照在身上已經有春天的感覺了,王濤忍不住伸手想要觸摸太陽,被我抓拍了下來!

戰“疫”實錄:等到能脫下口罩,我一定要帶著女兒在草坪上奔跑

戰“疫”實錄:等到能脫下口罩,我一定要帶著女兒在草坪上奔跑

等到能脫下口罩,我一定要帶著我的女兒在大草坪上奔跑、嬉戲,擁抱陽光,零距離接觸大自然。


——聞立新


常州市腫瘤(第四人民)醫院ICU護師 王濤

今天,早上6點多,我準備去敲袁濤的門,喊她下樓集合,發現有人扛著攝像機對著她,她滿臉通紅,原來江蘇的記者來採訪我們隊員,記者發現袁濤鼻子上的壓痕了,於是她成了媒體的目標。

記者一路跟著我們小分隊,在醫院門口揮手告別。等我們下班,看到他們寫的報道,內心觸動很大。在這場戰役中,逆行的何止我們醫護人員,警察、環衛、快遞、社區服務人員等等,還有很多很多人,在民生保障、疫情防控的第一線,默默付出,默默守護。

瞭解越多,敬佩越多,其實,比起他們,比起堅守一線的當地醫護人員,我們的這點壓痕和辛苦真的算不了什麼。相信,無數個我們和他們一起組成了抗疫的堅強戰線,春天不會太遠。

我和袁濤分管的是後組患者,這些患者本來有慢性腎衰竭,大多需要血液透析,我們和當地護士一起分工合作,彼此之間配合默契。只是床位上的患者以老年人為主,不太會講普通話,而我們又聽不太懂武漢當地的方言,溝通上還是有點困難,大家就這樣比劃著、連蒙帶猜進行交流,特別重要的事情需要交代患者的,只能請當地的同仁幫忙了。哎,看來懂一門"外語"真的很重要。

戰“疫”實錄:等到能脫下口罩,我一定要帶著女兒在草坪上奔跑

戰“疫”實錄:等到能脫下口罩,我一定要帶著女兒在草坪上奔跑

戰“疫”實錄:等到能脫下口罩,我一定要帶著女兒在草坪上奔跑

戰“疫”實錄:等到能脫下口罩,我一定要帶著女兒在草坪上奔跑

這幾天,武漢的天空越來越藍了!常州的天氣怎麼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