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楷体比写行书要累,是这样吗?你怎么看?

王羲之大徒弟王卫宏


练习书法楷书是入门基础也是必经的阶段,当然楷书刚开始练习时会感觉很枯燥。楷书练好了在过度到练习行楷,行书,行草,这样练习下来,写出的字既有骨气又有神韵。总之,练习书法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情,俗话说“字是百日功”,就是这个道理。




一休哥66172294


一般来说,楷书的书写速度与节奏比行书慢一些,同样写一篇文章,楷书所花费的时间更长,如果二者劳动强度相当,书写所付出的劳动量应大于行书。如果单就汉字信息书写的实用性工具性而言,行书书写的效率要大于楷书。从这个意义上讲,写楷书更“累”说得过去。


楷书相对于行书与草书,线条短促,界限明晰,由此单独的笔画往往比行草更具独立性,因此书写过程更严谨而刻板,不像行书草书,在线条与结字的处理上,相对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但并不能说行书与草书书写比楷书更随便更随意,草书有字诀,亦有严谨的法度,而行书虽被称真书之小讹,但点画与结字也不是无所拘束随心所欲的。各具书体特点,便各具书写的特殊性。




实质上,无论是写楷书写行书,就体力与精力消耗上来说差别并不是很大,对娴熟的书者来说,更多的是付诸乐趣而非受累痛苦。当然,如果是长篇累牍夜以继日的写下去,因楷书书写的速度较慢,可能比行书更加劳力伤神一些。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写楷书可能也会被认为有更多的约束而更加耗费精力。


浅谈。插图自《抱庸硬笔行楷唐诗三百首》。


抱庸詩書


一定程度上讲,写楷体比写行书要累是正确的。注:本人书法并不内行,但也爱好。

首先,先从最基本的耗时讲。写楷书必然每一笔画都宁气静神,字体构架与布局都严谨方正。毫无疑问,大篇幅的写下来,耗时不小,对体力是一个考验。但想到书法,或者不用说到书法,练习小楷也不正是为了沉淀自己,敛拢思绪吗?

其次,真正写行书,必然是在楷书基本功够扎实之后才能运用自如的。其中蕴含的洒脱是超乎主观意识的,或者说是下意识的,在以往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成就感体验感美学感多重刺激的本能反应。赵孟頫的书法演变大概与此相关。诚然,形成一幅行书书法作品自然还需要花费心思去设计规划构思。否则,没有基础只图快速写的行书估计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行书了。

最后,写楷书耗时身累,但静心。写行书快意洒脱,必养心。





秋阳lsl


写楷书确实要比写行书累一些。写行书可在章法内随心所欲,自由自在舒发情感写作品。但写楷书要慢一些,要求正正规规一笔一划去写。楷书写大字也可站起来写,但写中楷和小楷就得坐下来写,要求坐姿正确,抓笔有劲才能写好,特别是写小楷就要求更严了,各类书法写好都不容易。但楷书写好更不易。所以现在大多数书法爱好者都不愿写楷书,原因是太费劲,耐不住性子。直奔行草,一是不太费大力气;二是进步快,效果也还来得快。











张忠学8


相较而言,我也觉得写楷书要比写行书费神,累些。正如常说的那个比喻,“楷如立,行如走,草如飞”,不说站军姿,就是平时站的时间久了,也会感觉疲乏,想要走几步。

楷书从隶书演变而来,也叫真书、正楷,有楷模的意思。书写时要求横平竖直,一笔一画,点点俱到。楷书的特点在于规矩、整齐,在字体中作为楷模,就好像现在的那些模特,浓妆淡抹,环肥燕瘦,煞是好看。所以书写时速度特别缓慢,以追求其点画结构达到楷模之目的,故相应的会比较费神,显得有些累。

行书,为了使楷书更方便的书写而形成的一种字体。它参用了一些草书的笔的笔势,既不像草书那般奔放曲折,难于辨认,又不像楷书那样工整费力。形体省简,笔画流畅,书写时行云流水,怡然自得,省时省力,实用性与艺术性都比较强,故自晋以来,成为最受大众欢迎的一种字体。

写楷书确实是不如写行书那般能够随心意的,感觉累的时候就歇歇调节下吧,放松放松身心,会更有益于书法水平的提高与创作。


2不2二哥


其实这个问题我有不同的看法,大家普遍都认为楷书要一笔一划,结构和笔画要一丝不苟当然累人,而行书则不然,书写起来比较随意,没有楷书的拘谨,法则也不多,写起来比较轻松点。

但是从专业艺术的方面来看,行书写起来完全不轻松,楷书不必要相同的字有多种变化,只要抓住这个字体的特点和规律就可以逐字练习,很快就能掌握一些特点,而行书则不然,一个字甚至会有十几种写法,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一个“之”字就有十几种变化,而且行书最忌的就是同一个字在一篇作品里雷同没有变化,所以说行书不是你单个字能练好的,这就需要对通篇的把握和熟练的技巧,以及用笔、笔法和章法布局,所以写行书很累,累在心,累在字外功,累在如何去悟,所以说有些人写字怎么也没灵气,就是他只认一个写法,写熟练了无论写什么东西都是这个写法,作品就谈不上什么灵魂,还自得其乐,最后沦为江湖体。

所以真正学书法有些时间了,就感觉行书其实很难写,也累人累心,这个阶段我深有体会,我看当今有一段时间大家追捧王铎我就写王铎,大家喜欢米芾了我又开始学米,有说苏轼的好我又写苏轼,写了一圈有人说还是得二王,我就又回到兰亭序了,写着写着非常累,不知道该写哪个了,一个作品创作起来能有好几家的样子,就像个大杂烩,这个也谈不上什么好的现象,所以说行书不光要选好风格,也要多读帖,也得加强字外功多看些书,增加自己的修养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如果不得法,写的越多错的越远,纠正起来就更难,有时我自己感觉找不到方向了就放下笔看看书,过一阵子在拿起字帖却有很多的新发现和进步,提笔就和以前不同,这些年我没多少时间写字,却经常翻翻字帖随手看看,感觉也有所悟,希望大家不要带着功利心去学书法,也不要为了讨好一些书法展去写一些入展体,要取法上古,以平常心去写出书卷气的作品,一切从容,自然而成!




江上往来客


那是肯定的,何为行书,行流水吗对不对?开创行书就是为了方便快捷书写文字。




一夫恋书坊


其实从书法的角度来讲,并没有写楷书比行书要累的这种说法,书法的创作本身就是脑力和体力的相结合。一定要说哪一种会更累一些,那也只能从字体的特点来进行分析,但是与此相匹配的是我们在书写中的姿势,比如是站姿还是坐姿,以及书写的字数多少,篇幅多大等等这方面。

楷书的特点

楷书的特点是笔画独立,结构严谨,书写缓慢,笔画的起伏较小,笔画在运笔过程中基本上折笔处以方折为主,对墨汁的要求是墨色统一润而不燥,干而不湿。

行书的特点

从大体上来讲,行书可以看作是楷书的快写,它所具备的自由、潇散的特性,在笔画的书写中其速度远超楷书,笔画在转折处大部分会使用易方为圆,行书的结体上不如楷书那么严谨,但是写好它也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行书在整体的书写上要求气脉贯通,笔画的起伏以及轻重变化比较明显。

以上将两种字体的大概特点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从这两种字体来讲,楷书是要求严谨为主,行书以气脉相通为优。

因此,在书写中谁会更累?

这点真的不太好说,因为一般楷书的书写除非大楷我们一般在书写时会采用站姿,其他诸如中楷或者小楷大部分是以坐姿为主,行书的字体大小所采用的书写姿势也大体如此。但是我们不能以行书的特点做出比楷书的书写会更轻松的结论。

可能与事实相反的是,因为楷书的严谨,我们在书写的时候注意力会更加集中,作品的成品率会更高,而行书的自由风格导致我们在书写时,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而必须重新再开始书写。

如果从这个方面来讲,可能写出一副行书的作品,会比楷书来得更累。当然话又说回来,任何事情都是因人而异的。


书法有云


非也。我认为写行书会更累,好在写行书所用的时间较短,力量会集中爆发。因书体有区别,要求也不一样。楷书要求每字大小一样,工整匀称,有点像武术中的太极拳,行书则像大洪拳。书种不一样,要求也不同。


刘逸之


写楷体比写行书要慢,而不是要累,楷书要想写好是不容易的,都知道王羲之的字写的好,可有多少人知道王羲之写字用了多少纸墨。多写笔下生花是不无道理的。行书是从楷书演变而成,就是为了书写速度。草书也是如此。楷书是毛笔写基础,打好基础很重要,不是三天两天就能写得好的。但凡书法大家都能写出很好的楷书作品。

本人浅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