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了生物菌改底改水,而稻虾田里面的蓝藻反而越来越多?

夏季高温是蓝藻爆发的主要时期,由于高温和水体富营养化的客观事实,加上水体里面有大量的小龙虾存在。因此解决起来非常棘手。在众多的解决思路中,使用生物菌来抑制蓝藻的过度生长和过量繁殖,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解决手段,因为生物菌自身对鱼虾和整体生态环境没有任何副作用,而且可以反复使用。所以很多时候高温蓝藻问题,使用生物菌来调节,一直都是养殖户最青睐的管理措施。

为什么用了生物菌改底改水,而稻虾田里面的蓝藻反而越来越多?


但是在使用生物菌来抑制蓝藻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使用相关生物菌之后,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蓝藻越来越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局?今天的文章的内容就是这个疑问。

为了方便展考,我列出了大纲,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

相关生物菌的工作原理和必要条件

蓝藻爆发的必要条件和高温优势

生物菌抑制蓝藻的优势和难点

正确的解决思路

为什么用了生物菌改底改水,而稻虾田里面的蓝藻反而越来越多?




相关生物菌的工作原理和必要条件

一,生物菌的工作原理:

1,自身繁殖:这个工作原理适合所有的细菌。有益的生物菌也不例外,除了蛭弧菌之外。生物菌里面我们常用的也就两种,分别是光合菌和芽孢杆菌。这些细菌都是通过自我繁殖,形成规模之后,达到一定的繁殖优势之后,会与有机质结合,参与到有机质的降解过程中,让有机质在有氧状态下生成大量的对鱼虾有益的营养物质。包括各种氨基酸,硝酸盐,离子胺以及活性酶这些物质都是水藻的必需营养来源。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保证溶氧量充足,因为芽孢和光合菌在工作和繁殖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一旦氧气不足,这些有益菌就会停止繁殖并且逐渐死亡。

为什么用了生物菌改底改水,而稻虾田里面的蓝藻反而越来越多?


2,排他生长:细菌就是这样,某种细菌在一个水体里面大量繁殖,形成规模之后,就会挤压排斥另外一种细菌的生存空间。当然都需要某些条件,这里的条件就是溶解氧,当芽孢和光合菌占据繁殖优势之后,就会排斥其他有还病菌,比如小龙虾养殖中最常见的有还病菌弧菌还有气泡菌等等细菌。而前者属于有氧菌后者属于厌氧菌。

为什么用了生物菌改底改水,而稻虾田里面的蓝藻反而越来越多?

芽孢杆菌自我繁殖


二,必要条件:

1,大量的溶解氧:溶解氧是影响生物菌生长繁殖的重要因素。溶氧量充足的话,芽孢和光合菌才能够快速正常繁殖。反过来,厌氧环境更适合弧菌和气泡菌的生长。所以要想让有益菌正常生长繁殖,必须要保证养殖水体的溶氧量充足才行。

2,水温:水温也是影响生物菌生长繁殖的重要条件之一。水温越高,生物菌的生长繁殖速度也就越快,高温天气下使用生物菌都不用事先发酵的, 但是低温就必须先用红糖水发酵才行。而且高温新陈代谢快,微生物循环速度也快,这就决定了生物菌的活跃时间会大大提高。

为什么用了生物菌改底改水,而稻虾田里面的蓝藻反而越来越多?


蓝藻爆发的必要条件和高温优势

1,高温:高温是蓝藻过量繁殖的主要原因,高温底层有机质酸化严重,在缺氧状态下,条件合适蓝藻就会过量繁殖。蓝藻也是常见的高温水藻的典型。颗粒大,而且鱼虾不爱吃,大量繁殖会导致水面浓绿,也就是俗称的老绿水。这种水体水面完全被覆盖,而且粘稠,有一股腥臭味。

为什么用了生物菌改底改水,而稻虾田里面的蓝藻反而越来越多?


2,高浓度的有机磷和氨氮:除了高温之外,蓝藻爆发的另外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有机磷和氨氮浓度严重超标。而有机磷和氨氮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有机质无氧酸化产生的。高温季节小龙虾活动频繁,排泄物多,加上饵料残渣,导致大连过的有机磷和氨氮集聚在养殖水体里面,导致蓝藻防不胜防。

3,死水环境:这里还要说明一点,蓝藻爆发的条件是相对封闭的养殖水体,也就是俗称的死水环境。流水环境,比如流动的河水基本上是不长蓝藻的。因此养殖水体需要市场更换新水才行。

为什么用了生物菌改底改水,而稻虾田里面的蓝藻反而越来越多?


生物菌抑制蓝藻的优势和难点

一,优势:

1,反复使用:从理论上来讲,芽孢和光合菌的确可以反复使用。因为它不含有任何的刺激性的药物和副作用,所以在日常管理中,我们养殖户往往会多使用几次芽孢和光合菌来达到抑制蓝藻改良水体的目的和效果。

2,对鱼虾没有任何伤害作用:芽孢和光合菌对鱼虾是没有直接伤害的,因为作为一种生物菌,既不产生化学物质,也不寄生在鱼虾身上,所以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改水药品和肥料。

为什么用了生物菌改底改水,而稻虾田里面的蓝藻反而越来越多?


二,难点:

1,耗氧量大:芽孢杆菌属于需氧生物菌,光合菌有两种一种是厌氧的,这种我们食用最广泛。虽然说它可以在溶氧量匮乏的条件下生长繁殖,但是它自身却不能够生产氧气,因此指望光合菌来制造氧气是错误的。而芽孢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会导致生长繁殖缓慢甚至停止生长。

2,用量过大破坏菌相:虽然芽孢不能直接对鱼虾构成危害,也对水草没有直接的副作用。但是多次使用的话,会破坏菌相平衡,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就好比白细胞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最大守卫者一样,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如果人体内白细胞大量增加的话,就会破坏人体细胞平衡,导致人生病甚至死亡一样。生物菌也是如此,厌氧菌和有益菌属于矛盾的统一体,只不过在数量和体谅上有差别,但是都是同时并存的。

为什么用了生物菌改底改水,而稻虾田里面的蓝藻反而越来越多?


正确的解决思路

1,首先保证溶氧量充足:无论用什么方法来增氧都是必要的,当芽孢和光合菌融入水体之后就要确保溶解氧充足,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生物菌快速繁殖,进而形成繁殖优势,由于蓝藻占据繁殖优势,所以指望水藻增氧不现实,这是可以通过水草增加部分氧气,然后开增氧机连续增氧。有条件的最好使用微孔增氧设备,这样可以保证底层溶解氧充足。

为什么用了生物菌改底改水,而稻虾田里面的蓝藻反而越来越多?


2,水循环:前面我就分析过,蓝藻一般在死水环境里面更加具有繁殖优势,所以小龙虾养殖户在半封闭的养殖环境下要保持经常换水的习惯,这样可以稀释水体里面蓝藻浓度,以及有机磷和氨氮的浓度,注意进水沟渠和排水沟渠要分开。

3,虑食蓝藻:这个方法也是朋友们比较熟悉的。就是利用鲢鱼来虑食蓝藻颗粒物,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灭部分蓝藻,当然只能作为补充,毕竟不能投入太多,因为养殖密度的关系。

4,反复使用:反复使用生物菌是可以的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在上次使用失败之后,必须找到失败的原因才可以继续使用,不然无限使用芽孢和光合菌会导致养殖水体里面的菌相失衡。

为什么用了生物菌改底改水,而稻虾田里面的蓝藻反而越来越多?



后话:

从题目中基本上就可以在文章中找到答案,生物菌抑制蓝藻不起作用的原因极有可能是溶氧量不足导致的。然后再加上厌氧环境条件下反复使用,破坏了菌相,导致生物菌的营养源全部被蓝藻吸收,最终导致了蓝藻继续过量繁殖,所以弄明白生物菌使用过的方法和禁忌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