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巴黎》:流動的光影歲月,純美的藝術時光,懷舊的午夜巴黎

《午夜巴黎》是美國著名導演伍迪·艾倫2011年執導的電影,在美國知識分子心中,法國巴黎散發著濃郁的浪漫主義氣息和奔放灑脫的藝術氛圍。

故事採用了“時空穿越”的表現形式,深入刻畫了一位對文學痴迷的知識分子形象,用明快的節奏和富有啟發式的對話表現了當時文藝分子對藝術狂熱的追求,雖然沒有再聚焦國際化大都市紐約,卻仍然充滿伍迪·艾倫的創作風格。

今天,我將從敘事手法、角色魅力、物品隱喻和主題昇華四個部分,解析美國中產階級對於理想國度的嚮往以及在浪漫之都的奇妙旅程給予觀眾的哲學反思。

《午夜巴黎》:流動的光影歲月,純美的藝術時光,懷舊的午夜巴黎

01、採用第一人稱視角超現實主義表現手法呈現物質空間與精神世界的互文,“夢境之夢”的兩次穿越讓“舊時光”更具有漫遊色彩,通過現實與夢境的交融再造了一個想象中的巴黎盛況。

伍迪·艾倫電影大部分都聚焦在紐約,這座他出生長大的城市充滿了現實與理想的矛盾,《午夜巴黎》卻將焦點集中在了巴黎這座全球文化藝術的世界中心,這可以視為伍迪寫給心目中巴黎的一首情詩。

故事的主線並不複雜,吉爾和未婚妻伊內茲以及岳父、岳母來到巴黎度假,卻在這裡遇到伊內茲的朋友,他們遊蕩在充滿藝術感的巴黎,而午夜鐘聲過後,吉爾則會乘坐馬車返回到20世紀20年代的巴黎。

這個故事內容其實是伍迪20世紀70世紀創作的小說《二十年代回憶錄》的影像還原,從人物到地點再到情節、對話,影片與這本小說內容如出一轍,唯一不同的是表現手法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午夜巴黎》:流動的光影歲月,純美的藝術時光,懷舊的午夜巴黎

吉爾的視角貫穿在整部影片之中。“穿越”題材是近幾年興起的題材,但是伍迪卻早已在40多年前就已經在腦中構思好了框架,小說中採用的“我”其實就是吉爾的化身,他參與到了故事的講述之中,並見證了這段歷史的發展進程。

影片中現實的物質空間和精神世界發生了交融,而吉爾的行為也影響到了歷史人物的走向,比如畢加索的情人阿德里亞娜就在歷史中寫到:我喜歡上了吉爾,但是他要和未婚妻結婚等內容,進而讓吉爾意識到自己對阿德里亞娜的感情,重新穿越時空發生了一段美好的感情。

與傳統敘事手法不同的是影片在敘事層次上更進一步,採用了《盜夢空間》般的雙重穿越,由現實世界穿越回“黃金時代”,再由“黃金時代”穿越回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麗時代”,時間跨度大約在20到30年,而每個時代的穿越對於過往時間都是懷有敬意和憧憬的,這無疑是影片的創新之處。

《午夜巴黎》:流動的光影歲月,純美的藝術時光,懷舊的午夜巴黎

影片在現實部分採用的是好萊塢傳統的敘述手法,從吉爾與伊內茲的柔情蜜意到感情出現矛盾,再到解決矛盾,這構成了影片的主線。

在穿越部分採用了虛構的夢境想象敘述手法,吉爾遇到的歷史人物都有想象色彩,塑造人物的手段表現為對話和行為,比如海明威、菲茨傑拉德將吉爾當作朋友,格特魯德·斯泰因為他的作品提出修改意見和指導,這些都是現實中無法完成的事情,卻通過虛幻的弗洛伊德“夢境”般的手段得到了實現,通過夢境與現實的交融再造了一個想象中的巴黎盛況。

《午夜巴黎》:流動的光影歲月,純美的藝術時光,懷舊的午夜巴黎

02、吉爾是伍迪·艾倫的自畫像,他在現實與理想之中掙扎,充滿了中產階級對城市生存以及現代都市生活的反思,這種矛盾感在藝術之都得到了釋放,尋找到了精神的家園。

伍迪曾被法國電影人稱作“美國電影界唯一的知識分子”,他集編劇、導演、演員於一身,善於用散文詩式的表現手法,通過鏡頭語言和畫面構圖來完成敘述,他的筆下基本上是千篇一律的中產階級知識分子,吉爾就是這樣的典型人物,身上具有伍迪的明顯特質。

《午夜巴黎》:流動的光影歲月,純美的藝術時光,懷舊的午夜巴黎

作為作家,吉爾無法通過職業身份得到認可,與妻子的矛盾就是最直接的表現。妻子希望他的作品能夠讓更多人評判,甚至不理解他說的見到文學藝術大師們那種激動的心情,可以說,在價值觀上,吉爾和伊內茲是完全不同的兩類代表。伊內茲崇拜像卡羅爾這樣的大學教授,有著淵博的知識和豐厚的待遇,這也構成她出軌的主要原因。

吉爾有著伍迪般嫉妒、敏感、矯情的性格特點,但是對於感情卻表現出瞭如伍迪同樣的木訥、遲鈍,這使得他將主要精力聚焦在了文學創造上,而忽略了未婚妻的真實感受,造成了他精神世界的困擾。

《午夜巴黎》:流動的光影歲月,純美的藝術時光,懷舊的午夜巴黎

在美國,中產階級同樣會經受物質和精神的雙重考驗,吉爾所代表的就是知識分子在現實生活受到精神折磨的一個典型案例。吉爾在鋼筋混凝土構建的物質圍城中無法得到精神解脫,這種理想的實現只能在藝術之都巴黎得以實現,而這個“夢境”如此的真切,產生了感同身受的奇妙體驗,這就是精神世界渴望得到解脫的最生動表象。

每位藝術家的內心都是獨孤而落寞的,對於吉爾來說,他需要的正是這樣的環境進行創作,但是當他告訴伊內茲這樣的想法時,得到的答案卻是否定的,伊內茲象徵著現實社會中最殘忍真實的部分,她崇拜金錢名利,雖然美麗動人,卻感受不到她內心對精神世界的追求。

這一點與吉爾形成鮮明反差,伍迪通過形象對比的方式揭露了社會中最真實人群的想法,讓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吉爾在藝術之都尋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園,並告別了庸俗物質的困擾。

《午夜巴黎》:流動的光影歲月,純美的藝術時光,懷舊的午夜巴黎

03、富有深刻寓意的物品揭示了藝術之美,在大師輩出的年代致敬那些高尚且純真的思想。

《午夜巴黎》是伍迪歐洲系列的第六部作品,《賽末點》、《獨家新聞》、《卡珊德拉之夢》、《遭遇陌生人》發生在倫敦,《午夜巴薩羅那》發生在巴塞羅那,最後一部《愛在羅馬》發生在羅馬,這幾座城市中,只有巴黎在伍迪印象中是充滿著迷人魅力的,因此影片開頭使用了將近4分鐘的空鏡頭進行了巴黎街景的展示,無論是風和日麗的咖啡館還是陰雨霏霏的街頭小巷,都隱喻著現代文明的搖籃。

《午夜巴黎》:流動的光影歲月,純美的藝術時光,懷舊的午夜巴黎

海明威曾說巴黎是流動的盛宴,這裡具有獨特的文藝氣息和藝術氛圍,而通過具體物象的展示也讓觀眾更加體會到不同時代精神烙印的不同。

1、馬車。每次發生穿越時,總會有一輛馬車緩緩走來,就像木心說的“從前書信很慢,車馬很遠,一生只愛一個人”。馬車是一種古老的交通工具,也是慢時代的代名詞,它沒有工業文明的痕跡,象徵著沉穩、自信、真摯的時代特色,在這樣一個時代,充滿了自由思想的碰撞和真實情感的表達,因此也是對古老文明的一種致敬。

《午夜巴黎》:流動的光影歲月,純美的藝術時光,懷舊的午夜巴黎

2、酒吧宴會。在“黃金時代”,酒吧成為了知識分子思想交流的重要場所,見證了無數經典作品的誕生,在品酒的過程中醞釀情思,抒發情感,就像海明威在影片中問吉爾的“你有沒有一段為之狂熱的熱情”,這對於文學創作來說非常重要。而這裡並不是嚴肅的文學討論之地,當吉爾請求海明威評論他的作品,他說“作家之間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當一個作家就要堅信自己是最優秀的,但只要我在,你就不是,除非你想戴上拳擊手套來跟我一決高下”,這也間接證實了酒與藝術的關係。

3、耳環。當吉爾讀到阿德里亞娜的日記時,裡面出現了耳環的段落,對於伊內茲而言,這對耳環無足輕重,只是一個裝飾品,吉爾給阿德里亞娜的耳環只是路邊貨,但是在阿德里亞娜眼中,卻是美好愛情的見證,她會將其視為珍寶,這並不是因為物品的價值,而是耳環所承載的感情,從這一點來說,“黃金時代”更注重精神的交流,也讓那個時代充滿了美妙的色彩。

《午夜巴黎》:流動的光影歲月,純美的藝術時光,懷舊的午夜巴黎

04、對於黃金時代、美麗時代的懷舊、知識分子內心的探索和浪漫愛情的內涵進行了深入探究,以巴黎為突破口展示了對現實生活與藝術理想的關注。

吉爾小說寫的是“懷舊商店”的故事,在影片中伍迪呈現的也是懷舊風格的昏黃色調,對巴黎進行充滿詩意其具有濃厚人文主義色彩的表現方式,這是對於那個大師輩出時代的敬意,也是伍迪個人情懷的最真實反映。

伍迪非常善於通過知識分子形象來刻畫人物,呈現想要表達的主題。吉爾生活中充滿了焦慮,需要依靠安眠藥才能入睡,這在黃金時代作家菲茨傑拉德身上同樣能看到,他害怕妻子塞爾達離開,不惜一次次依附於妻子而喪失了自我,這是一種安全感缺乏而導致的強烈佔有慾,而這對於塞爾達同樣是一種折磨,她想要投河自殺,由此看出價值觀差異會給兩個同樣優秀的人帶來多麼大的打擊。

《午夜巴黎》:流動的光影歲月,純美的藝術時光,懷舊的午夜巴黎

這種焦慮不光是現代社會存在,任何時代都會存在,這種情感障礙需要專業的心理疏導,這與時代對精英們的苛刻要求有關,知識分子們想要獲得心理認同,吉爾面臨的是伊內茲一家人的認同,海明威們面臨的是讀者的認同,精神文化必然會和大眾文化發生部分牴觸,這時候認同障礙就會加劇,所以最後吉爾離開了伊內茲,這其實就是內心世界無法調和的結果。

《午夜巴黎》:流動的光影歲月,純美的藝術時光,懷舊的午夜巴黎

影片將巴黎作為一個場景的文化載體,探求的是吉爾感情和思想的演進,伊內茲性感妖嬈,卻不敵跟隨可可·香奈兒學習時裝設計的阿德里亞娜,這其實就是現代女性在職業追求過程中表現出的人格魅力,同時阿德里亞娜也是法國風情的最有力展示,她同時與數位頂級藝術大師保持著情人關係,似乎這在浪漫的法國順理成章,更加深了觀眾對於浪漫愛情的憧憬。

從倫敦到巴薩羅那再到巴黎,雖然城市風貌在改變,但不變的是伍迪對中產知識分子思想的探究,影片流露出一股濃郁的悲情色彩以及幽默風趣的語言對白,吉爾並沒有像阿德里亞娜那樣迷戀美麗時代,而是勇敢地回到了現實世界,這也象徵著他完成了精神世界的自我救贖,重獲了新生。

《午夜巴黎》:流動的光影歲月,純美的藝術時光,懷舊的午夜巴黎

結語:

《午夜巴黎》充滿主觀化的鏡頭語言,充分展示了吉爾所象徵的中產階級的內心世界,這也是伍迪電影中經常流露出的濃厚表現主義色彩和對人靈魂深處的大膽探索,他將對城市的濃濃深情和知識分子情節,通過在巴黎城市中發生的時光故事進行呈現,懷舊的情感構成了影片的情感基調,同時也呈現出對現實生活和精神世界的關注,這也是對美國文化機制的社會功用及本質意義的進一步思考。

——END——

歡迎鑑賞過往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