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警察”的战“疫”日记

编者按:作为全市社会治理工作的牵头部门,市委政法委组织党员干部80余人下沉所在社区网格,以党员志愿者身份参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疫后建立长效机制,以志愿网格员身份定期到网格参与相关活动、了解网格工作、听取群众意见、反映基层建议,更好地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即日起,金陵长安推出《战“疫”日记》系列报道,从他们的视角捕捉网格员日常点滴,记录一线战“疫”实景。

“老警察”的战“疫”日记

“老警察”的战“疫”日记

疫情高峰以来,按照平安志愿者注册时填写的社区,我每天参加公教一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站的值守任务。周六、周日也不例外。

“抢不到”的夜班任务

玄武区玄武门街道公教一村社区4个疫情防控点都需要24小时值守。到社区报到的当天,社区党委副书记许蔚对我说,疫情防控压力增大后,市、区级机关干部纷纷主动支援基层疫情防控工作,社区疫情防控站点夜班值守任务已经被全部主动承包了,这有点出乎我的预料。值夜班是很辛苦的,我曾是一名有着20多年警龄的老警察,算是能吃苦的,来之前也做好了值夜班的准备,一次“表现的机会”竟然错过了。

疫情防控点值守的主要的任务是对进出街道和小区的车辆、人员进行检查登记,防止疫情输入扩散,具体工作是做到“四看、四个一”,四看:看出入证、看车辆牌照、看身份证(驾驶证、车票)、看有无行李;四个一:扫一个码、填一张登记表、测量一次体温、取一张通行卡,并且有明确的管控流程和工作要求。

七旬志愿者的党性

“老警察”的战“疫”日记

与我经常在一起值守疫情防控点的是一名的老大爷叫卢少全。闲暇聊天时得知,老大爷已经71岁了,是名老党员,已经做平安志愿者很多年,虽言语不多,但精神矍铄。我称赞他这么大年龄还主动为社区做志愿服务,他总是“呵呵”一笑:“社区工作人员更不容易,每人手上都有很多的工作,社区党委王其生书记也有60岁了,整天都在忙,过年以来他们一天都没有休息;网格员和社工们每天入户排查、登记、上报信息,他们也非常辛苦。我们退休了,在家也没事,能做就为大家做一些”。言语中,他总是称赞别人,说别人辛苦、不容易,其实我所在值守点边上的一个橱窗里,就宣传着老大爷长期做平安志愿者的先进事迹。

“守关人”筑起的安全防线

“老警察”的战“疫”日记

疫情防控点守卡工作也是件不容易的事。防控期间,绝大多数小区居民都能积极配合,当然也有个别人不服从管理。对于不服从管理的,社区工作人员态度鲜明,积极劝导。九华山站点就曾发生一起“闯关”事端,一名男子驾驶车辆通过卡口时,不接受检查和测量体温,企图强行进入。值守的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没有迟疑,迅速冲上去叫停轿车,将车拦下,耐心地对其进行说服劝导。这样的事情虽然不多,但“严格落实规定,筑牢安全防线”是他们坚守的原则。网格员和平安志愿者们就是这样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在基层社区疫情防控中发挥着不一般的作用。

值守期间的所见所闻让我亲身感受了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和平安志愿者工作的辛苦。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也深深感染着我、教育着我。网格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最末端的基本单元,承担着服务民生的方方面面,“小小网格”筑起社会治理的“大格局”。

我要向他们致敬!

(作者:韩伟 南京市委政法委副处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