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家访“吃闭门羹”,有的家长在家却不愿开门拒之门外,教师家访合理吗?

走进大学校园的忐忐


我从事了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到学生家里去家访也不计其数,绝大部分家长对老师的来访表示欢迎和感谢,也再三嘱托老师,对孩子严加管教。但也有几个别家长,反感老师去家访,老师也会吃闭门羹。



记得前年春季开学,我班有一位学生没有到学校报到注册,我作为班主任,给学生家长打了电话,是学生婆婆接的电话,他说孩子不想读书,然后就挂断了电话。由于学生家庭特殊,父亲因为参与打架斗殴致人死亡而被捕,母亲因为伤心而精神失常,孩子的管教落在了婆婆身上。婆婆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多少文化,也不懂如何教育孩子。


我忙完学生的报到注册后,就到学生家去家访,刚到学生家门口,看见他家大门紧闭,我在院坝喊学生的名字,学生的婆婆不让学生出门,回答了我四个字:"不读书了。"然后又在家里做做她的事情,大门始终没打开。我问他为什么不读书了?没有人回答我。

我回到学校,将这一情况反馈给学校领导。学校领导讲这一情况反馈给关工委,第二天,关工委工作人员和学校领导一起到学生家去家访。经过对学生和家长的教育,劝返学生回校读书,学生也跟随我们一起回到了学校,顺利的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



老师家访,是对学生家庭状况的了解,也是对学生在家情况的掌握,家长学校双方配合,共同完成对孩子的教育。


Lance课堂


我不喜欢老师家访。去年冬天,领着孩子刚到超市。接到幼儿园老师电话。说已到我家楼下。要家访。我赶紧回家。到楼下,看见冻的瑟瑟发抖的老师和她的六七岁的儿子。我满心的愧疚。我家孩子上幼儿园,和老师时常见面。有啥事不能在学校说?兴师动众的!到家后,就是聊点儿家常。说说我养的花如何如何。不是埋怨老师,老师也是迫不得已。可是,她见了我确实也没啥说。我家孩子在校情况,我每天都会了解的。总而言之,下次我就会婉言拒绝老师的家访。我当老师,也极少家访。不想给家长添麻烦。现在,通信如此方便,学生有特殊情况,可以第一时间告知家长。家访实在没必要。


中篇小说


老师家访吃“闭门羹”,家长在家却不愿开门拒之门外,这样的拒绝,基本上是没有的,没有这样人情世故都不懂的家长。但是,另一种“闭门羹”却经常遇到,不少教师都吃过,就是家长明明在家,联系的时候说没在家。

我和我的同事,都遇到过这种情况,一位同事去家访,来到了学生家楼房下打电话联系,因为楼层比较多,在楼下就听到了家长在楼上接电话的声音,结果家长说自己不在家,以后另约。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只是大多时候,只是怀疑,不像上面说的这样“证据确凿”罢了。由于学校有家访任务,有一名老师,联系某一个学生家长三次,都是不在家,真不知道学生放学后,带着孩子去哪里了?

这种现象,其实引起学校领导的思考,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通讯特别发达的时代,传统的家访形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而我们的一些学校领导,还在给教师下达传统形式的家访任务,这就是不能与时俱进,既是强教师所难,也是让教师强家长所难。

一部手机,即时通话、语音留言、视频聊天、短信、社群……方式太多了,教师家访,完全可以运用发达的通讯,没有必要一定要到学生家长。因为现在不坐在一起,同样是可以面对面的,同样可以达到家访的目的。

从教师方面来说,去学生家家访,时间很难挤得出来,老师有时间比较方便时,家长没有时间,可能不够方便。现在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教师想找到学生的家,即使是门牌号码齐全,也是不易的。

从学生家长方面来说,家长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的时间安排,现在很多年轻的父母,吃饭都是要外卖,不喜欢有人到家里打扰,教师联系时,不好直接拒绝,就来个“我不在家”。

生活在社会里,我们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学校领导更要如此,不要再强人所难了,家访也要与时俱进,放着发达的通讯工具不用,不是脑子有点锈蚀了么?


当代师说


有些人认为这是老师负责的表现,有些人认为老师是多此一举。老师也未必喜欢家访,多半是学校给老师布置的任务,她不得不去执行。

我儿子幼儿园,也有老师家访活动。刚开始听说有这个事情,我还挺诧异的,心想,这是要看什么呢?家庭环境还是什么?我当时还跟闺蜜开玩笑说,家里有啥值钱的摆件没有,给我用一会...

其实家访,有时候真的会给一些普通家庭带来负担,有些孩子住在商品房里,有些孩子住在自建房,有些孩子住拆迁房,有些孩子甚至跟着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租房子...

老师把她们的想法说的也很明白,老师只是根据家庭情况,分析每个孩子的特点。更好的发现跟解决问题。

但是对于现在幼儿园,填写父母学历,工作之类的,确实也存在一些异议,因为这些信息不是保密的,每个班级里的成员家长,都可以看到班里每个孩子家庭的信息情况。真的会存在一些问题。

幼儿园就不说了,像小学,中学,如果一旦出现家访的情况,多数就是孩子在校表现出现了问题,老师想跟家长了解一下具体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家长如果拒绝,就不太好了。因为老师的出发点肯定就是为了孩子。

不管老师是为何家访,既然学生家长拒绝,估计也是有他们自己的主意。老师就不用强人所难了,你已经做了你认为该做的事情就可以了。


懒懒推文


记得刚毕业分配在农村学校,学校规定每位老师每学期要家访百分之五十的学生,一学年达到百之一百。我们这里农村学生住得比较集中,晚饭后,学校统一组织老师一条村一条村去家访。那时的村民比较淳朴、善良,很热情地给老师倒茶递水,也认真地听老师的建议,能言善道人家还积极与老师沟通。那时家访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调到城市学校后,学生住得就比较分散,有的家长要上夜班,给家访工作带来困难,但家访工作仍要达标,死任务。老师们只好提前给家长说。下午放学后,班主任骑着自行车走家串巷,访到晚上万家灯火时,才饥肠漉漉地回到家,家和孩子都顾不上,一个晚上只能访五六家。

记得有一次,一位老师去家访,那家养了条大狗,没看好,狗把老师咬伤了,而且伤得厉害。有关部门才意识到老师的人身安全,才出台可以电访。

家访,加重了老师的工作艰辛,还得不到家长的认可。如果家长们都觉得家访不合理,可以反映上去。取消家访,为老师减负。现在是信息时代,与家长沟通,还有很多渠道。


小荷50089601


老师家访“吃闭门羹”的事情还真有之,曾经自己就遇到过。说到原因有各种各样的,归根结底还是家校关系不和谐。

记得一年暑假,为了防假期学生溺水,县政府要求每所学校要进行家访,并要求所有学生全覆盖。

在我访问的家长中,其中一个家长与他通了几次电话他都说不在家,几次后他生烦了,说我自己的孩子从不让他玩水,老师不必来家访了,也不必一个不了一个电话。

我猜想是不是每次我打电话他都在牌桌上,还听说过一句话,在牌桌上接电话是会输钱的。可能我让这位家长输钱了。

做了近30年的教师,我也没想明白为什么要求老师家访,哪个文件规定老师需要家访?在统一制订的班主任日志中还要做家访记录,作为考核班主任工作的一项内容。

为了更好地共同教育孩子,老师要与家长之间需要多联系多沟通没错,但为什么要求老师要主动家长沟通,要家访,不应该是家长得主动与老师沟通吗?

也许这就是网络上常有人争论的,教师是服务行业吧?


轻风教育


作为老师,家访是日常教育工作的重要一项。家长的素质参差不齐,老师家访吃闭门羹也属正常,但是老师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不能计较这些。班里一位同学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多次与家长联系、打电话都没见到家长。终于有一天见到了这位家长,这位家长却急着要走,他说“你别耽误我,我还有一千多只鸭子要喂呢。”一听这话我来气了“到底是鸭子重要,还是孩子重要?”没想到他突然来了一句“就目前来说,鸭子最重要。”说着迈开大步离开了。天空中下着淅淅沥沥小雨,我站在雨中欲哭无泪。


江山165940261


我是老师,我来谈谈我的观点吧。

第一:老师一般不会去家访的。

我是老师,首先声明,在近十年中,我从未家访过一个孩子。当然,这不是我作为老师不负责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现在电话交流很方便。

除了电话还有微信等,都可以和家长很好的交流,为什么非得去人家家里呢?

2、去人家家里,家长会有不好的想法。

一般的家长都会考虑中午请老师去哪里吃饭呀,或者怎么隆重接待老师呀等等,会给人家增加很多麻烦。

3、大家都忙,家访确实很影响彼此。

现在社会,大家的时间都是很宝贵的。如果老师家访,估计至少得耽误家长一个上午的时间什么也干不成,老师也是。何必呢?

第二:作为很多家长,我知道他们根本不喜欢老师家访。

现在的家长不说家访了,你打个电话人家有时也很不耐烦。因为老师去交流的事家长也很清楚,但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比如:

1、孩子不写作业。有的家长也辅导不了,也没钱送辅导班,能怎么样?

2、孩子没人管。家长在外打工,爷爷奶奶管不了,难道让家长不打工了,怎么可能?

3、孩子捣乱打架。家长说在家也打了,但孩子还改不了,他们也没办法

等等,这种情况是很多的。

很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情况可以说比老师还清楚,但也教育不过来。老师再去找家长,他们只会认为老师没能力,你们教育不好,老找家长干什么?

作为老师,我的观点是,没有特别的事,老师还是别家访了。

现在有电话微信等方式,交流都很方便,真没必要家访。

真有事,可以把家长叫到学校面对面交流,为什么非得去人家家里呢?

时代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也要改变,家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大家交流一下吧。


人生如梦LLH


通常情况下,教师家访是合理的;但特殊情况下,教师家访就是不合理的,比如眼下的“疫情防控”阶段,形势严峻,几乎家家自觉隔离,如果老师跑到学生家里去家访了,就是不识时务、不合时宜,家长不给开门,就是非常正确的;另外,如果家长重病,需要静养等情况,不给老师开门,这也是完全正确的、非常合理的,老师不要有任何意见。

但题主所说的情况,显然是“通常情况”,家长没有任何“特殊情况”,老师辛辛苦苦地去了,却不给开门。

这种情况非常少,这种家长可以说是特殊的特殊,百年难遇、百里挑一。

那么遇到这种“木头”家长,老师该怎么办呢?

第一——

虽然他不让进家,但老师可以通过电话,和他说明来家访的目的,完全是好意,没有半点恶意,都是为了他的孩子。

第二——

如果家长不接电话,可以给他发微信或短信,继续说明老师的来意:就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以及其他日常表现作一沟通,请他开门。

这种情况下,如果家长还是不给开门,而且拒不“回信”,那么老师就完全可以走了,没必要继续等在他的门外。老师的宽宏大量是有限度的,而且老师的时间也是有限的,不是为他家一个孩子服务的。

第三——

回到学校,老师可以将上面的情况详细地汇报给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并征求校长的意见,请求校长帮助处理。校长是学校的最高行政长官,应该有足够的办法来处理。

退一步讲,即使校长也没有办法,但老师已经心到无事、问心无愧了,即使以后这个学生学习不好、或者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老师也足可以腾开自己的身子了。

第四——

为了更保险起见,老师可以把这件事的全过程(一定要留下足够的证据,如相片、录音等)提交给“家长委任员会”,让家长委员会来讨论、决定,让他们给提出合理的建议,并帮助解决。

“家长委任员会”代表家长的意见,按照“家长委任员会”的意见去做,老师不会有什么错误;而且即使错了,也有“家长委任员会”这挡箭牌给挡着,老师不会有什么风险,不至于挨批、停职、降薪等等,受尽委屈,无处申诉。

鲁迅先生说:“一要生存,二要发展。”老师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去教书育人,不要作毫无意义的牺牲。

当然,如果面对突发事件,比如地震、火灾等爆发,那么老师就要有序地组织学生逃生;直至学生全部撤退到安全的地方,老师才能最后逃离。老师不能不顾学生地最先跑出去,那样既丧失师德,又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当然,那种情况下,老师哪怕牺牲自己,只要能救出一个学生,也是值得的,有意义的;纵使不是“重于泰山”,最起码不是“轻于鸿毛”!


孙老师谈孩子教育


老师家访很有必要,家长拒绝是不应该的。

我是学生的时候,还没有无线网络,那时,老师是必须要家访的,家长也是欢迎的。

我当老师的时候,还没有微信,学校要求老师家访,每学期要走访一遍,并且要写家访记录。

现在与以前相比,变化很大,网络技术发展,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一个家长群,很多事情都可以瞬间搞定。个别交流可以用视频对话。这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以往家访的部分功能。

同时,一些学校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家访有刻意的要求了。

实际上,家访是家校携手的一个重要措施,教育部文件要求,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应建立健全家校合作育人机制,建立教师家访制度,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形式,指导和帮助家长了解学校工作情况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掌握科学的育人方法。

家访的一个重要意义,是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增进老师和家长互相理解和支持的重要方式。并不是学生有问题了才家访,更不是通过家访去告状。

所以,老师家访应该纳入工作计划,充分发挥家访的教育作用。家长更应该欢迎老师的家访,让学生看到家长很尊重老师,家长要作尊师重教的典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