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农村的孩子出路第一条,考上大学”你认为呢?

合肥宝迅


其实对于我来说这句话也不是完全的正确,因为存在着很多的因素在这里面。就拿我自己身边的真实案例来说吧!我相信,不只是我身边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而你的身边也可能会发生或者是有这样的事情。

我自己本来也是农村的,从小有两个小伙伴一起上学。我们从上幼儿园就开始一起上学和放学了,而且我们的关系也特别的好。慢慢的,我们幼儿园毕业了,上小学时我们还是一个班级的,可能因为我们是一个村的,不然不会有这么巧的事情的。

而就是从这个时候,也就是我们三个人上了小学之后,三个人就开始有了明显的对比了。无论是:成绩、身高、性格等等。都会成为别人的议论的对象。所以,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年龄的成长,我们三个人在村里也经常被村的一些人拿来做比较。

虽然我们三个都是农村的没错!但是,三个人的家境却完全是不一样的。

在学校毫无疑问的我成了我们三个中成绩最好的一个。因为我的家境是我们三个人中最差的一个。从小就被我的家长灌输一个理念:“我们是农村的孩子,要想以后长大了出人头地,那么现在你就必须要好好的学习,将来等你上了大学毕业后,才会有出息。”

而李任他的学习最差,但是他们家的家境比我好很多,因为他们家是做水果生意的。就算他们家是做水果生意的,但也不是家里开着水果店。而是他的爸妈每天开着小货车去不同的乡镇赶集,所以,每天早出晚归的。可能没时间教育他,所以每天作业都做不完,考试也经常倒数的一个。

还有一个是郑春,他们家是我们村里唯一一个最热闹的地方,因为他们家是开小卖部的。我们村和你们想象的是一样的,只要是有小卖部的地方,就会有打麻将的地方。所以,他爸妈也是经常打麻将,而从来没有管过他的学习。因此,他的成绩也不好,考试也经常考倒数。

直到上初中的时候,我还是我们三个中成绩最好的一个。

上初中的时候,我们三个不在是一个班级了,我自己在一个班级,而他们两个分到了一个班级。虽然不在一个班,但我们的教室就在隔壁,一样的还是经常在一起玩耍。

直到我们上初三的时候,他们两个因为在学校太调皮了,经常逃课和打架。后来初三下学期的时候,他们就没来上学了,两个约着去市里面打工去了。

虽然他们两个不上学了,但是,我还是一样的,认真的上好我的学。完全没有受到他们两个的影响而不学习了。这时,家人也是希望我好好的学习,考上一个好高中。而我也正如家长的期望,考上了市里面的高中。

直到我上完高中后,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省外的一所一本大学。

后来我大一的上学期期末放假,回家过年的时候。我的两个小伙伴在外面打工也回家过年了,而我们在家的这段时间里,也是经常在一起玩耍。

这时候,因为我们从小在一起玩的缘故,所以,村里面的人看到我们三个的时候,就会经常那我和他们比较。说我比他们两个有出息有能力,而且还是个大学生。以后毕业了肯定能有个好的工作。

而在他们两个的耳边,就是村里面那些人各种说我这样好,那样好的声音。估计他们两个的耳朵都听了起茧子了吧!

虽然他们没有上完初中,而且早早的就进入社会打工去了。但是,我从他们的身上可以看到,我上学的这几年,他们两个闯荡社会所留下的痕迹。因为他们初中毕业,没有什么文化,所以他们的工作都是一些很累的一些力气活。

后来大学毕业了,我也有我自己的工作了,然而他们两个都结婚生子了。

这时候,我大学毕业并且有工作了,而家里的人也替我高兴。但是,对于我的两个小伙伴来还说,我才刚开始我的社会生涯经历。而他们两个已经是社会上的“老油条”了。

但我过年回家的时候,却发现了他们两个都已经结婚了,而且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所以就没有出去打工了,而是在家里继承所谓的“产业”。

李任结婚最早,而且通过高中三年和大学四年的时间里,他自己就已经在村里盖了一栋3层小楼房和买了一辆10多万的小汽车了。这时候,还在乡镇上开了一个水果店,她和他媳妇在店里卖水果,而他爸妈则是和往年一样,开着小货车去隔壁村赶紧去了。

而郑春也是一样的,结了婚生了孩子。通过我上高中和大学这几年时间里,他们家更是成了我们村的土豪。因为现在他也盖起了3层小楼房和买了一辆10多万的小汽车。而现在家里面,不是小卖部了而是改成超市了,并且自己白天做餐馆晚上做烧烤的经营模式。

最后,你觉得是他们两个成功了?还是我成功了?

总感觉我这个大学生毕业出来,拿着5000块钱的工资,每个月交房租和水电费,还有每日三䬸的餐费以及日常的开销等等,到月底也就几百块钱在身上了。基本算是月光族了。

而和他们两个最不能比的就是,他们还可以在家陪着自己的家人,做着自己的事业。而我呢?只好自己独自一人出去外省上班,家人为我担心,自己也不在家人的身边。

而现在我才发现,“农村的孩子出路第一条,就是考上大学”这句话。其实也是完全不合理的,只是和别人能公平竞争的一个起点罢了。

PS:教育知识汇,90后教育工作者,热爱看书、写作,喜欢旅行、拍照。欢迎大家关注评论和留言!了解更多教育咨询。我也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

教育知识汇


我给大家说一个真实的事情。我家两个孩子,我们就是真真实实的农村孩子,爸妈对我们管的非常严,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好好读书,考上大学。他们知道,农村人没有太多的资源,或者说没有能力给我们花钱。所以只能好好读书。

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从现实来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来社会上工作,很多企业都要求要有高学历,所以考大学是很重要的一条人生途径。多年过去了,我姐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找个一份满意的工作,工资也很乐观?而我早早的就外出打工了。也不能说没上大学就没出息,世事无绝对。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农村孩子也不只有上大学一条路,考不上高中、大学的,有的去中职类学校学习专业技术,如厨师,汽修等,他们在北京上海深圳哈尔滨等大都市发展的很好。我在这一家公司上班从没离开过,从基础的普工做饭了现在的主任,为了更好的发展我现在报了夜校。

随着社会对于大学生岗位越来越趋向与高层次和高专业化需求,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摆在眼前,一些农村父母的这条希望之路变得模糊渺茫,甚至有些孩子并没有在大学表现的很优秀,反倒花钱如流水,上完大学成了无业游民、啃老族。农村孩子对于上大学这个问题一定要重视了,自从高考恢复一直到现在,人们的观点基本都是上大学才是我们的出路,所以人们也很重视上大学这件事情。但是,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这更显得重要了,因为农村孩子上大学的代价是太大了,我有一同学和我是同乡,他在大学不光没花家里的钱,用现在嘴流行的一句话说,家里没有矿。

我观察了一些上过大学和没上过大学的年轻人的人生发展,随着时光推移,普遍情况是上过大学的年轻人比没上过大学的发展得更好。






濮阳丽姐


这个问题是要看孩子自身的学习水平,才能确定他未来的出路。举个例子吧:我的侄女自小学习成绩优秀,前年以离一本少八分的分数考上武汉的一所大学,学的英语翻译。我相信她以后的生活会很好,最少会有不错的工作。另一个是我同学的儿子,初中毕业后去读了技校,学的是机电专业。毕业后去上海一个公司,两年后他月薪六千,春节红包两万。我的意思是,如果孩子足够优秀,那就让他好好读书,考上好点儿的大学。如果成绩差,就别勉强孩子了。就算他凑合着考上不知名的大学,将来找工作还是很难。想想全国每年重点大学毕业的多少人,大公司招人根本不会考虑那些不入流的大学毕业生。所以说人生道路很多,上大学并不是唯一出路。


温和的愤青


这个问题要看从什么角度看了,我自己和我表弟就是这样的孩子,我来说说我们的经历。

我和我大姑家的表弟都是农村孩子,那种四五线城市近郊的农村。我们都是那种上学比较自觉,家长也时时在耳边说只有上出来学才能有出路。但是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学习都是不管的,什么陪学作业,报辅导班,完全没有。能给予的就是早上5点起床给做好饭菜,考试不好训一顿。晚上我们这屋写作业,父母那屋电视看得火热。 我大学时天津大学985,我表弟是西北农林也985,我俩都是靠自己勤奋好学加有点天分考上的一本。上学的学费都是东拼西凑的,我上大学时一个月500的生活费,一年4000块,包括吃饭、穿衣、来回车票。也就是说我爸妈一个学期就给我2000块,然后什么都不管我了。那时是2004年。500块不能算非常少,至少可以吃饱饭,衣服穿得差点,反正冻不着的。但是我很自卑,整个大学阶段都是这样的,怕别人谈论到家庭,也最不想跟别人谈论父母家庭,也不敢谈恋爱。后来我成绩好,考了我们那个专业排名第1的学校的研究生。我弟比我还争气,他被保送到本校的研究生了。 研究生毕业后,我不敢去北上广,因为没有家底支持,当时是09年,我算一下工资和房价,觉得靠我自己存钱,10年也付不起首付。自己一路努力拼过来,自尊心又虚高,不想找个有现成房子的男朋友,怕他看不起。于是,应聘回老家的高校当了一名大学老师,现在生活稳定,物质上算基本满意。儿时穷惯了,物质欲望被辗压得没有复苏的能量了,现在有车有房觉得还不错,更多的还是想追求个人成就。

我表弟研究生毕业后去了武汉一家国家级设计院工作,作为工程师,工作忙、累、收入也比较高,一年能有30多万吧。他毕业一年后就在老家按揭里买了房子,首付他自己出的。武汉的房子这两年涨太快,他一直没赚够首付,所以一直没能在武汉安上家。我表弟人踏实,长得比较周正,个子也高,单位领导喜欢给他介绍对象,都是那种家庭条件极好,房子都好几套的女生。我表弟见了几个,觉得这种家庭条件好的姑娘比较会生活,也有脾气,跟他不是一路人,不太愿意。家里也给他介绍,他见了几个,觉得人家这样那样。总之,有点高不成低不就,一直单身。 这些年,我有了孩子之后,也一直在思考家庭状况对孩子成长的影响问题。慢慢的,我觉得,农村还是城市,经济条件好还是坏,其实都不如父母的对人、事和钱的态度对孩子成长重要。父母豁达,不以金钱论英雄,还是也能对金钱有个宽松的态度。父母开明,不斤斤计较,孩子也能成长得落落大方。经过多年的读书、思考和内在滋养,我已经摆脱了自卑的困扰。我现在的努力方向是多积攒个人优势,换个东南大城市去工作,目的是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东南城市气候好,大环境好,开放程度高,孩子可以成长得更自由。

以我和我弟的亲身经历来看,农村里经济条件不好的孩子可能奋斗起来有点瞻前顾后,因为没有人给你托底。都说阶层已经固化,其实不是这样的。我和我表弟都比自己的父母提升了一个阶层。可能我们没有刘强东等那样的能里里,实现从赤贫到亿万富翁的跨越。但正是我们这样普通人的成长,才能说明,阶层提升是真实而大量存在的。25岁之前,混不好可以怪父母,25岁之后再混不好,就只能怪自己了。


曌天涯


一个中国十八线小县城…我回答一下我目前所处的县城的情况,寒门已经出不了贵子了,中国几十年来的社会关系已经垄断了各行各业,但是农村人目前还能走的路无外乎就是读书、打工、创业、但是读书可能是最简单最直接的,考个公务员,做个医生,或者做个人民教师基本就算跳出了我们所能理解的寒门,但是已经就到顶了,能在往上一步的寥寥无几。一个农民孩子能找到县级基本就到头了,这个社会越往上爬靠的是人脉、背景、能力反而是其次。



花式调酒师仔仔


我认为这句话说的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从目前的现实来看,农村孩子的出路还不是很多,好好学习,考上大学确实成为了他们的优先选择!至少考上大学可以保证他们有足够的知识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幸运的话,还可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很难得了!

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做出的选择越来越多。我在今年春节也返回老家和同龄的兄弟们一起聚了一下,当然,我们聚会是在疫情发展不太严格时。

在聚会时,大家也都聊了聊现状。我的这些兄弟们基本上都没有上过大学,有的甚至刚刚小学毕业就着急的进入了社会。从他们的脸上和身上都可以看到这些年闯荡社会留下的痕迹,无论是言谈举止还是做事风格,都充满了社会气息。但也可以看到他们确实是受到了文化的局限性,并不能从事很多轻松的工作。只能是卖力气!

因此说对于农村的孩子上大学是第一条出路,我认为这句话并没有什么错误!无论什么时候,教育一定不能落下!因为教育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一个重要方式,没有教育的灵魂,是没有深度的!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我祝所有的农村学子们可以顺利的进入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


说文写作


家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那是最好不过啦!包括我也在内,我个人认为我们农村孩子第一条出路考上大学,因为在我们农村有好多孩子都在努力学习也能考上大学,他们知道,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农村贫穷,经济不发达,有时侯种地还会赔钱,想要去打工,如果没有学问,没有一技之长,也不容易找到工地,所以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只有考上大学,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有了文凭,才能找到好的工作,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最好的第一条出路,所以我才这样认为。





乡村革丽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很多人说寒门出贵子,大部分农村人都说想要改变命运,就只有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考上好的大学。

但是,农村贫困家庭出身就真的只能通过考大学来改变命运吗?农村贫困家庭出身就意味着你要比一些人在起跑线上靠后一点。但是我觉得寒门子弟应该把考大学作为一个出路,但是绝对不是唯一出路。

就拿我说吧,我也是农村贫困家庭出身,家里人从小就对我说,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才能出人头地,走出这个贫困的家庭。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意识到学习能出人头地是真的,不过我也见到了很多没有考上大学的人,同样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有的人因为早年家里穷上不起学,便早早地辍学打工,但依旧通过学技术和其他途径,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甚至比那些高学历的高材生,还要有出息。

所以说,一个人是否有前途,不能过早的评判,你永远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你的面前。再说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

学习可以改变命运,我举双手赞成这一点。种地需要学习,技能需要学习,各行各业离不开学习。虽说学的东西不一样,但是想要改变农村贫困家庭出身,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学习绝对是必经之路。

往往困境更能发掘一个人的潜力,更容易使人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所以说,农村贫困家庭出身并不是只有考大学才能改变命运的。




乡村老汤


寒门子弟以后会很难考上名校,农村的教育资源很薄弱,大凡经济条件好点的家庭都会选择在城里上学。农村的教学条件,资源配资还是太差。我以前就读的学校一班六十多人,最后考上大学的只有几个,还有大学被开除的。我同校的一个考上北京政法大学,现在居北京,工作体面。农村的孩子能考上一个好的名校,毕业找一个好点的工作就可以了。但实际情況是很难。以河南为例,19年高考人数过百万,清华北大录取了80人左右,可能你会说河南人口多,高校少,河南郑大第一,北京有22所高校,但河北省录取率也不高。清华北大一年录取3500左右,这里面还有特招生,总之一句话,农村的娃子们想考个名校难,考个名校有个好的工作好的出路难上加难。个人愚见,不喜勿喷!!


浅蓝色的天空12


这句话也许需要更正一下,把“考上大学”改为“考上双一流大学”。更准确一点的表达是,这样,就能够提升改变命运的机会。

同时,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还需要厘定两个概念:

一、这里所称的“农村孩子”,指的是无财无势的普通农村人家孩子,父母是纯粹的农民或打工一族。

二、这里所称的“出路”,指的是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有一个相对美好的人生,具体地说是进入中产阶层或以上。

其实这是个老话题。而且,每次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总有人举出“我朋友”“我邻居”初中毕业出去打工如今身家千万的例子来反驳。

这叫以偏概全,或称“幸存者偏差”。也就是说,这些成功者的例子,都是经挑选出来的。而更大比例的不成功者,都被选择性忽略。

要百分百客观地进行论证,只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让自己的人生重来一回,分别测试一次“考上了名牌大学”与“没考上名牌大学”,然后将结果对比——这显然不可能。

另一种是,运用大数据分析。取省以上大范围农村孩子为样本,通过条件筛选后,进行长时间的跟踪记录。这需要耗费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除了西方国家那些实验狂,很难做到。

所以,我们只能运用推导法,来求得结论。

一个农村孩子,他考上了“双一流”大学(以前称985、211),跟没有考上大学,只读到高中毕业或初中毕业相比,区别在哪里。

前者机会更多。可以参加公务员、教师及其他事业单位招考,可以应聘大企业,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

后者机会更少。一般情况下,只能选择外出打工、做小生意,或学一门手艺。当然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但这些,前者可以完全兼容,后者却没有前者所拥有的那些机会。

这就好比摸奖票,摸十次和摸五次,中奖的机率是完全不一样的。

不过,如前所述,读了名牌大学,也只能增加“中奖”的机会,并不能确保“中奖”。所以也有人计算读大学的性价比,认为付出的金钱与时间成本太高,而得到的选择机会又太小,不划算。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在这个充分竞争的社会,你放弃读大学以控制成本,别人却都选择读大学以增加成功机会。这样,你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之间的距离,就越拉越大。2019年高考升学率接近90%,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村孩子考上名牌大学是最好的出路”这个说法,并没有错。即使考不上名牌大学,只能考上普通大学,也增加了选择机会。只要成本能接受,不会显著影响家庭的生活水平,还是要尽量让孩子读个大学。

这个时代,不读大学先就业,未必就能抢先一步。读了大学,特别是好大学,反而能后发先至。在刚改革开放的时代,确实遍地是捡漏的机会,现在已经很少了。运气终究是不可靠的,只有实力,才是稳步前行的资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