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来的员工是研究生,工资比我都高,领导却安排我带他,我要带吗?

在路上的老秦人


给你个增长股,好好用就是了,他是不是你的你说了算。近者楼台先得月!


貧下中農


我大学毕业时,遇到了好师傅,到现在还来往,去年他儿子结婚,我因为距离太远没参加,通过手机转账2000元表示祝贺。听说我师傅逢人就说,我这个徒弟有情有义,我知道他是说给那些徒弟听的。我听说了也只是微微一笑,其实,那些徒弟和我当年不是一个类型,那些徒弟各有各的情况,各有各的选择,不便于评判。

当年,我大学毕业,就分配到基层一线,我的师傅是班长。工人都知道我们大学生到基层就是锻炼的,镀镀金就走。对我们态度都不太搭理。我这位师傅不错,把握的比较好,该教的就教,没必要的就不吭声,因为他是明白人。知道我爱看出,出现场的时候,总是找借口让我留下看书,绝对不为难我。实习一年,我们师傅关系不错。

我师傅前前后后带过几十个徒弟,真正尊敬他的没几个。我师傅人还是不错的,但徒弟们没有多少感恩之情,也不能完全怪徒弟,这是单位安排的,师傅必须带几个徒弟,徒弟其实也没少干活,杂活脏活都是徒弟干。徒弟出徒后,都独立顶岗,由于年轻好学,很多徒弟都是超越了师傅,工资比师傅都高。师傅心里不舒服也是自然的。徒弟也是工人,与师傅还形成竞争关系,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师徒关系不爽,也是自然的。

我实习一年就走了,为何对师傅不错呢,因为师傅很关照我。不像其他师傅对待其他大学生,不冷不热的。多年也保持联系,逢年过节,就走动走动。后来我调到北京,除了两次他来北京玩,我很周到地接待了之外,联系也越来越少了。主要是他,他不太好意麻烦我。

所以,回答这个问题,完全取决于你的格局和胸怀,你完全可以假装“带”啊,没有必要与领导翻脸,显得你格局太低。我现在是企业管理者,从管理者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与当年从基层一线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第一,新员工的工资高于老员工,这是现在职场的普遍规律了。老员工当年没有学历,常年从事单一工作,职业发展和技能水平也到了天花板,也就是说,老员工的工资也是按照市场价格的。现在新招大学生,招到高素质的大学生,没有高薪酬,人家是不来的。现在给名校生“溢价”工资,也是为了这批人才的后期价值。

第二,老员工心理不平衡,只是从工作资历来对比的,我工作30年,不如你工作半年的。这个心态很正常。就像题目里的研究生,到一线去锻炼,将来不会放在一线,可能要到上级管理部门或业务部门。将来的工资就要远高于一线工人。这是市场价格决定的,硕士市场价是8000元,你给不到8000元,他就不来或者跳槽了,因为别的企业给8000元。30年老员工工资6000元,你到其他企业也6000元。

第三,老员工传帮带,这是民族传统。老员工不教新人,新人怎么上手工作?其实,老员工也就是教教基本的流程和技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以后的发展,要靠徒弟自身发展了。老员工传帮带,既是为公司做贡献,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从人才成长客观规律上看,新老接替,新陈代谢,是企业发展的源泉。

第四,老员工不带徒弟,也会安排其他人带。你不带,上司肯定对你很失望,认为你没有大局观,没有奉献精神,没有团队意识。你不带,领导安排别人带,对你从此另眼相看了。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如果你实在不愿意带,也可以答应,至于怎么带,还是看你自己把握。

第五,我认为老员工既然要带徒弟,就要用心培养,否则,你也耽误了新人不是?再说了,于公于私,你都应该好好带。这些硕士,又不是来抢你饭碗的,他们熟悉一线工作后,可能去各级管理层了。说句庸俗的话,你跟徒弟处理好关系,就是一笔投资,将来他提拔发达了,你也是他领进门的师傅,求他办点事也方便。

第六,也要呼吁企业要考虑老员工的感受。可以建立良性的师带徒机制。我在公司实行了师带徒协议机制,师傅带出好徒弟,也要奖励,让双方都得到实惠。师傅好好教,徒弟好好学,徒弟取得成绩,给师傅奖励。上个月,我公司一名徒弟获得比赛一等奖,我奖励师傅5000元,师傅高兴坏了,其实我也高兴坏了,培养一个人才值多少钱啊,奖励5000元太值得了。这5000元就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很多师傅都开始认真教徒弟了。


职场火锅


新来的员工是研究生,工资比我都高,领导却安排我带他,我要带吗?

带不带,当然可以自己决定,但是,要我说,还是带。

不错,研究生毕业来到企业,比自己工资还高,却要自己来带,心理上有点接受不了,可以理解。但是,却不要因此而把“冤”和“怨”结在这位研究生身上。他没错,他只是领导安排在你的身边,由你作为他人生起步的导师。纵然工资比你高,他的实践能力也不如你,当然需要带一带了。

实际上,每个人走上工作岗位,都是需要有一个师傅来带的,哪怕这名师傅小学毕业,也不影响做师傅。毕竟,人生旅途与学校大门是有一定距离的。有了距离,就要1有人帮着他们一起行走,一起缩短这个距离。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就是这个道理。

在别人的人生起点上帮一下,对自己是没有任何伤害的。相反,会积累下很多好的口碑,能够积下许多新的感情。一旦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人伸出援助之手。反之,则没有谁来考虑自己。将来这位研究生有出息了,是不会忘记自己这名人生起步的导师的。

带吧,更加认真地带,对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


谭浩俊


第一,人家学历比你高,只是目前不懂这个公司的流水流程,其实谁带都可以,他都能很快的掌握公司流程,让谁带都可以,明白吗

第二,人家以后也不会在你这个岗位待多久,只是来熟悉流程的,很快就会走,也不会抢你饭碗

第三,搞好关系,以后人家升职了,对你来说也是好事,有关系总比没关系好。硕士毕业,很快就会成为中层未来甚至高层,搞好关系以后你也好混,毕竟你算是他进入社会的第一个师傅,都会记住第一个,不会记住最后一个。有时候第一个师傅,可能会交往一辈子。

胸怀放宽点,对你来说是好事,公司也有拉帮结派的。未来有个靠山,总比没有好,混个脸熟,也是好事。


人之初性本善之


看看是啥公司了,私人公司如果你没有公费培训过,我个人觉得没义务带新人。铁路大学生一入路就和老工人挣的差不多,采用的师带徒,师傅一个月多100元,徒弟出徒考试考不过一次扣师傅500。因为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效益,所以考工人技师时,带一个徒弟加2分(凑不够60分没报考资格),好多工长或者工人技师最后因为带徒加分才带徒。当然铁路的培训都是单位组织的。


春天种美女1


当年,我大学毕业,就分配到基层一线,我的师傅是班长。工人都知道我们大学生到基层就是锻炼的,镀镀金就走。对我们态度都不太搭理。我这位师傅不错,把握的比较好,该教的就教,没必要的就不吭声,因为他是明白人。知道我爱看出,出现场的时候,总是找借口让我留下看书,绝对不为难我。实习一年,我们师傅关系不错。

我师傅前前后后带过几十个徒弟,真正尊敬他的没几个。我师傅人还是不错的,但徒弟们没有多少感恩之情,也不能完全怪徒弟,这是单位安排的,师傅必须带几个徒弟,徒弟其实也没少干活,杂活脏活都是徒弟干。徒弟出徒后,都独立顶岗,由于年轻好学,很多徒弟都是超越了师傅,工资比师傅都高。师傅心里不舒服也是自然的。徒弟也是工人,与师傅还形成竞争关系,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师徒关系不爽,也是自然的。

我实习一年就走了,为何对师傅不错呢,因为师傅很关照我。不像其他师傅对待其他大学生,不冷不热的。多年也保持联系,逢年过节,就走动走动。后来我调到北京,除了两次他来北京玩,我很周到地接待了之外,联系也越来越少了。主要是他,他不太好意麻烦我。

所以,回答这个问题,完全取决于你的格局和胸怀,你完全可以假装“带”啊,没有必要与领导翻脸,显得你格局太低。我现在是企业管理者,从管理者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与当年从基层一线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俺是梁山人


领导安排你带,证明你在领导眼中,技术还是很不错的。你也趁这个机会多和新人套近乎,想清楚了,人家估计也就是下来体验公司基层工作状态和了解产品的,后期就调走了(以后当了领导就可以吹:我当年也是从基础一点一点干上来的)。找个打工的新人,用不到那么高学历和这么高初始工资。


平天下聚人心


我干了3年多还是学徒,试模,调机外带修模,拆装模,上料全是自己干,那时候真是是一个学徒2个助工,1个工程师,还有个高级工程师,8台机器我干了4台,拆装模,保养8台都是我,3个人的活就有3个干活的加3个管理,3个干活的有个会做人,然后就是2个人在干活。干的好是工程师好,干的不好的锅自己背。人性的黑暗只有产生阶级的时候才会出现。阶级越多,越甚


狠温柔7174392


我也带个一个研究生。要说这人自持自己学历高,小事不愿意做,但大事又做不了。一心就想着往上爬,但自己的水平和德性确实差,有什么高一点的岗位都要去竞聘,结果总是名落孙山。多次竞聘不上以后,把火气发到了我这个当师傅的头上。我都带了他七年时间了,有我这个师傅在,事事都是我这个师傅在做大部分事情。我们是国企,再怎么样,他跟着我,每月也有七千多元的收入。安排他做点事情总是拖拖塌塌,很长时间都做不了,还得等我这个当师傅的来亲自动手才行。我说他两句,他爱理不理的,和他多讲两句话,居然多次对我发火砸东西。

我一气之下,叫他滚。他没脸在下去了,辞职走人了。听说去给保险公司拉保险的私企找了份工作,一个月也就三千多元,人家安排他做点文案,动作又慢,几天都做不出来。被人家领导骂的哭,说你们国企就这种水平?还研究生学历呢?简直是混日子。

想想,我七年来对他不薄,他居然忘恩负义,他今天落这个地步也算是咎由自取吧。


海21626878


作为下属,这个你没有选择的余地,既然领导安排你带新人,带是肯定要带的,但是怎么带,需要灵活掌握!

新人学历比你高,工资也比你高,反而让你带他,很多人都觉得接受不了。其实,都是一种攀比心理,这样的心态要不得。如果控制不好的话,会影响自己的职场发展。

老带新是很多企业的传统,可以说是文化。有的企业甚至推行导师制,新人进入公司,都会安排一个导师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指导,这样有利于新人的快速成长。可以这样说,这是一种非常好的企业文化。如果没有这种机制,大家都不愿意带新,每个人都把在企业学到的技能经验据为己有,这对企业来说是非常可怕的!

新版9001标准,专门提到了知识管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将企业的知识进行共享。所以,就离不开传帮带。如果这个文化你都不能接受的话,领导怎么看你?你在公司还怎么生存?诚然,大家都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顾虑,但是这种想法只能隐藏在心里,不应该显露出来,也就是说,领导让你带新时,你不能明确拒绝!

但是,怎么带则需要技巧。首先要看新人的人品。如果新人忠厚老实,做人低调,从不以高学历自居,对你这个师傅比较尊重,这样的新人,值得悉心教导。如果感觉其人品不好,做人奸滑,诸如功利心强,城府较深,点到为止就是了,必须给自己留一手。然后是看领导的用意。如果感觉领导有用新人取代你之意,那么,就要留个心眼了。如果傻了吧唧的倾囊而授,结果可能真的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有人说,职场就是不见硝烟的战场,此话虽然有点偏激,但是不无道理。在带新这个问题上,态度要端正,心眼要留足,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不被人抄了后路!

👉答主:管理那点事。深耕管理二十年,半年时间头条粉丝达64万,文章和问答阅读量4.5亿。如果喜欢职场和管理知识,想要学习头条运营技巧,请点击右上角【关注】。同时,别忘了点赞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