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良臣李賢是怎樣關心百姓生活的?

李賢歷經三朝,景泰、天順和成化,首輔做了十年,在大明眾多首輔裡屬於權勢較大的一個。他最大的功績是為于謙平反,穩定了天順初年朝政動盪的局面。後人評價他是賢相名臣。他是怎樣關注民生的?

明代良臣李賢是怎樣關心百姓生活的?

李賢認為"民心之向背系天命之去留,有天下者不能團結民心而欲長治者難矣。因此,關心民生成為李賢經世之行的又一個方面。他是從現實的社會政治的需要出發,考慮"生民之大本"並把其作為經世之行的基本內容。

天順年間是一個外患內困,連年災荒的時代。大明王朝能平穩地渡過這幾年,與李賢實行的"生民之大本"政策密不可分。不僅天順年間如此,就是憲宗時,李賢因奔喪回家看到河南旱澇頻繁,回去後就立即上書希望朝廷儘快進行救濟。

明代良臣李賢是怎樣關心百姓生活的?

他在給金尚書的文中也說道"古之大臣為國大計務在得人心,凡有所費,寧在虧官,不肯損民,恐失人心,故也"。李賢實施民本思想的根本目的雖然是防止飢民盜亂,維護王朝統治的長治久安,但其參與組織的賑災活動,在當時還是很有積極意義的。

另外,明英宗雖然不是一位有作為的皇帝,但在他臨死之前卻也做了幾件好事,尤為人稱讚的就是廢除了妃嬪殉葬。景泰帝死時雖以親王身份喪葬,但仍用其妃子殉葬。最初殉葬人中也有景泰帝的皇后汪氏,李賢看到後對英宗說:"妃已幽廢,兩女幼,尤可憫"。

明代良臣李賢是怎樣關心百姓生活的?

太子朱見深也因為汪皇后曾經保護自己,反對景泰帝廢立太子為由,請求英宗赦免她。於是,英宗就讓她們帶著自己的東西搬回原來的府邸居住。到英宗駕崩時就下了一道詔書,不許自己的妃嬪殉葬,以後成為慣例,從此結束了明代妃嬪殉葬的歷史。英宗在世時,還赦放了惠帝的小兒子,並在鳳陽為他建造房屋居住。這幾件盛德,常被後世稱道,細究起來,無一不與李賢的平時啟導有關。

綜上所述,作為地主階級的代表,李賢從當時明朝已經暴露出來的社會危機出發,去考慮和解決國家、社會問題。他的經世主張對當時社會發展的某些積極作用是顯而易見的,雖然它無法改變明王朝走下坡路的命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對當時的時局進行了匡正,對整頓和恢復當時混亂的社會秩序,維持熙宣時期的繁榮作出了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