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与考研有什么区别?

用户62491815219


从就读体验上来谈一下保研和考研的差别。

不客气地说,对于很多学校而言,保研和考研就和以前旧社会家庭中嫡出和庶出的区别一样。在读研的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更重视保研的同学,尤其是自己学校保研的同学,一是比较熟悉,二是觉得他们更加优秀。这个体现在很多方面,从入学时候的奖学金分配来看就是这个情况。一等奖学金都给保研的同学拿走了,剩下的二等三等才有考研的份儿。

此外,上课的时候,这种差别也很明显。本校保研的同学有时候经常会受到自己学校老师的眷顾,动不动就是要自己学校毕业的、自己熟悉的学生来回答问题,往往还都是对的答案。让很多考研的同学感受到深深被鄙视的样子。

当然,更有甚者,有些学校的学硕现在根本就不接受考研生了,全部都要保送。这就跟皇位一样,你不是嫡出,你根本门儿都摸不着,王位跟你啥关系没有。而且,到了直博选拔的时候,也几乎都是保送的学生。

要强调的是,肯定会有些学校情况好点,但总体上在就读的过程中,保研生真的就是嫡出的,考研生是庶出的,有的庶出接受自己的命运,努力奋斗;有的唉声叹气,等待毕业。


半岛外语


保研和考研的区别还是挺大的,我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阐述:

1.保研无需初试,只需要申请面试;考研必须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通过方可面试。保研最大的优势就是无需初试,直接复试;考研则必须参加全国初试再参加学校的复试。

2.保研可以报考很多学校,考研只有一次机会。

保研在夏令营、预推免的时候有非常多的机会能够拿到Offer,选择越多那么录取到顶尖高校的机会越大;考研只能在考研系统上面选择一个学校,过了就过了,没过就只能调剂了。

3.保研相对于考研要简单,录取比率高。

由于各个高校和导师都喜欢推免生,这也导致现在推免生名额不断增多,虽然总体上推免生所占比例不高,但是顶尖高校的热门专业基本全招的是推免生,考研学生相对来说考顶尖高校的热门专业非常困难,比如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录取推免生计划占招生计划的96%,这是十分恐怖的数据,只给考研的学生留了一个名额。

4.保研相比考研更稳。

如果你目标不是顶尖院校的话,推免生去个普通985高校还是比较简单的,也更稳定。为什么?因为很多高校的推免生都招不满,比如2019年重庆大学土木工程推免生预计招生75人,最后只收了60人,而其考研复试分数线不高,但是复试比例接近是3:1,也就是3个当中只能录取1个,可以看到考研生竞争多么激烈。

5.保研10月分就完成了招生,考研学生要明年的4月份才能录取完毕。

很多推免生在推免完之后大四下半学期都会到相应导师那里去学习,这样推免生又比你多学习半年时间,别人已经赢在了起跑线!

有什么考研或者保研的问题欢迎关注和私信我!


高校研究生


保研和考研有什么区别?区分非常的大,保研也不一定就百分百比考研好。

什么是保研

保研就是免试推荐研究生,主要是学校通过四年学科成绩的综合核算,按照比例推荐免试读研究生,关于保研比例,教育部是有规定的

设立研究生院的211高校在15%,普通211高校比例在5%,非211高校在2%,具体到每个专业不太一样,一般热门专业保研比例低,冷门专业保研比例高。

一般来说越是厉害的大学,保研比例越高:


比如北京大学保研比例突破53%,中科大,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都突破30%

名校的保研率是越来越高,虽然教育部规定有研究生源的保研比例控制在15%,但是目前看已经成了一页废纸。基本也就对普通高校有作用,咱们看一下河北省2020年的保研情况。

目前看,河北工业大学作为211院校保研比例将近10%,燕山大学和和河北大学达到7%,显然已经严重超过了教育部规定的比例(非211院校2%,211院校5%)

基本上可以说,具备推免资格的学生都是非常的优秀。不论是211高校,还是非211高的推免,都是非常的优秀,非211高校的推免比例很低,基本上一个专业也就5%,那么一个专业假如100人,那只有5个人有资格,难度还是很大。

保研的优缺点

保研的好处大家都知道,不用在努力去准备初试,只用参加面试,很多都是在夏令营参加。保研比考研轻松一百倍,一般来说保研80%都只能保研到自己学校。很多说保研本身不区分保研到外校还是本校。但是实际情况是高校给你保研资格,很大情况下希望你留在本校,因为本校的本科生是做优秀的生源了,好一点的大学不可能保研或者考研到差的学校。

另外现在各个高校推免比例是越来越高,基本上985高校研究生招生名额,推免生占到50%。普通211学生推免生也占到30%。


保研缺点

保研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只能保研到同专业或者相近专业。

比如你本科学的是电子,那基本上可以保研到电子,通信,但是保研到计算机几乎不可能;

如果你本科学的是化学,你可以保研到化学,生物,保研到电子,电气,计算机,通信百分百没戏。

如果你本科学的是物理,可以保研到电子,材料,物理,但是保研到电气,计算机,基本没戏。

所以保研虽好,但是是牺牲你的再次选择专业为代价的,尤其是一些冷门专业的学术,虽然成绩很优秀,但是如果选择保研就意味着要继续冷门专业。而考研确是我想考什么院校就考什么院校,我想考什么专业就考什么专业

当然如果你是名校,忘差一点的高校推免,有时候可能会换个好专业,比如你说武汉大学的汉语言,推免到中南财经大学的金融。至是有可能额,一般情况下,人家宁肯要科班出身的差一点院校的推免生,也不要名校的非科班出身学生。

什么是考研

考研,就是自己硬着头皮去靠,除了个别专业要求本科专业(临床医学研究生要求本科必须是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研究生要求本科必须是临床医学专业,法学硕士要求本科必须是法学专业),其他专业基本上没有任何限制。

我本科是电子的,我可以考汉语言硕士,考古硕士,金融硕士,生物硕士,物理硕士,计算机硕士,新闻硕士,马克思硕士,只要我想考,我就可以考,因此考研是人生的第二次选择,这个时候你可以摆脱大学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当然考研难度也很大,因为现在推免比例太高了,考研难度就非常的大。

比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进入选,会计学,都没有统招名额,全部只要推免生,而一般专业,基本推免生也占到了一半,所以考研日子不好过啊。

老铁们,你说选择保研(先够资格),还是考研换专业?你选择好了么


高校专业那些事


看到有些评论说保研不公平,我就想问,我努力三年93+的平均成绩,满绩点,科研竞赛比赛的综合加分3分也是学院第一,我保研怎么就不公平了?!

考研和保研是目前两种读研究生的方式,现在,比较好的高校,越来越喜欢招收一些保研生,所以导致考研确实变得越来越难了,所以各种各样的声音甚嚣尘上,那我们今天就来谈一谈保研和考研,我只把我自己了解的内容告诉大家,所以可能有问题,还请见谅~

首先是形式流程上的区别

保研,其实保研这个词用推荐免试更为准确,因为其实这个过程不算是保送,而是推荐你去,而你能取得什么样的结果还要看你自己的水平和实力了。保研生要通过自己申请,然后参加复试,根据复试成绩确定拟录取名单。而考研,则是要通过统一的考试,获得笔试成绩,然后再进行划线,过线的同学去参加复试,最后笔试加复试成绩确定最后的录取名单。所以考研是要比保研多一项笔试的。

其次是考核标准上

什么样的人可以保研?一般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有不同比率的保研指标,大学前三年的成绩永远是第一指标,然后再加上一些你课外活动,参加的科研竞赛等方面的加分,最终进行一个排序,确定保研的名单。保研的考核指标比考研要多一项,那就是这个综合加分,确实,在综合加分上会出现很多的声音,而质疑的点也在这个上面,而我一向的态度都是,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优秀角度,你不能因为自己不擅长就否认别人额外工作的努力与成绩,而且在大三下学期,也见过年级群因为这个的争吵,反正我是很淡然的,因为我知道,综合加分再怎么加也加不过我平均成绩带来的优势,你们再怎么加,我就算不加,也不妨碍我保研。所有不公平的声音都是因为实力不够~所以,不要总是计较不公平,拿出硬实力来让别人看啊!

但补充一句,很多保外校的看的还是裸分成绩,因为综合成绩不一定在复试的时候排得出来。

再者两者难度不同

讲道理,很多人都说考研难度越来越大,但其实保研难度是要比考研大的,因为考研是努力一年左右的时间,凭借最后的几门成绩决定你的读研与否,而保研是要努力三年时间,凭借你所有大学上过的课程的平均成绩决定读研与否。真的,说考研辛苦的,保研党每个考试周甚至平时都不敢出图书馆自习室的日子,也很艰苦的,而且那些中国语文,专业基础课这样的课程,也要门门精通,毕竟挂一门就没了保研资格,就算是一门考了60多分,也会直接让你的成绩滑铁卢~考研出成绩的那天心惊胆战,殊不知保研党每次看某门成绩,都心跳得无以复加。

还有两者辛苦程度不同

这一点我坚决认为考研太过于辛苦,因为保研其实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是可以稍作停顿休息的,但是考研需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调动起自己所有的精力,两耳不闻窗外事,这个真的很考验心态和体力,所以我真的佩服决心考研的人,经历过高考的我,已经没有勇气再经历一遍考研了~

最后一个就是选择面不同

保研的选择面还是比考研大很多的,其一是保研不局限于一个学校,因为它是先复试最后再填报过了复试的学校,而且即便你复试没过,本校也会很愿意为你留一个名额的,而考研不同,考研是要先填学校,最后看看能不能考的上,如果是调剂的话虽然能选择学校,但是一般也不会有太好的学校了。其二保研能选的老师有很多,基本都能够把比较好的老师都占下,毕竟现在大部分老师都是偏向于要保研的学生的。

说在后面的话,其实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预料到明天早上起床,骂声一片,但是骂我我也要说,其实不同的大学享有不同的资源,而资源一般都是上层能够获取到的,所以大部分享受到好资源的人都会保研,收保研生对于大学的发展也是更有利处的,我们强调教育公平,但是我们也要认可到,清北的学生在本科结束普遍是比我们要优秀很多的,在清北保研面试的时候,很多本科生都已经发了高水平论文,甚至达到了硕士毕业的水平,而我们学校能在本科发高水平论文的也寥寥无几吧,这就是普遍的差距,何况我们绝不是很差的大学,如果是我我也愿意要清北的保研生。到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就是不做普遍的那群人,要做特殊的那个人,好好磨练自己,好好充实自己,以后谁强谁弱还说不准呢,毕竟我们的日子还有那么长,都是两个胳膊两条腿,谁也没差谁~

当然我也承认考研真的是越来越难了,我也由衷的佩服那些希望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人,但我更佩服的是,在考研中拿的出真才实学的人,而不是自己拿着不高的成绩还在说保研的人挤占了他们的名额,这部分人告诉你,抱歉,保研的人考研照样比你高,你照样没戏。多从自身找问题,别老嫉妒别人~

最后,很抱歉让大家看到满满戾气的我,可能有点激动了,但年轻人嘛,积极表达自我观点是好事对嘛~给自己一抹绿,让我静下来~


咯骨头上


保研一般是在本科期间成绩优异,前三学年成绩211学校学生排名位次在前百分之十左右,985院校学生排名在前百分之三十左右,基地班会扩大到百分之五十就会享有保研资格,在大三暑期学生将申请各高校夏令营与未来可能的导师见面如果夏令营通过了,本科院校也同意自己外保即可获得录取通知书。

考研一般在大四的上学期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并达到报考院校报考专业分数线后,在来年三月到四月期间参加报考院校复试,顺利通过后也可以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

从培养方式上看,保研和考研的学生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保研学生全部是一等奖学金,而考研的学生只会有一少部分拿一等奖学金,在导师心目中保研的学生确实会更加重视一些,不过这一点因人而异。保研的学生一般都来自211以上的高校或者本校,在找工作过程中有些公司和机关会对保研生更加青睐,学历鄙视链中保研生是优越于考研生。


西山幕府


很多高校尤其是211,985重点院校为了吸引更多本校优秀本科生留下来当然也欢迎其他兄弟高校过来,设置保研,只要你本科学业满足要求符合其保研资格,很多高校本科生不愿意在老学校在呆上几年就去考研,参加全国统考考试科目为三门公共课外加专业课。很多优秀本科生不想参加一场类似高考活动就去保研。保研可以保本校也可以外校的,这些年竞争比较激烈想上心仪高校尤其是普通类高校上高一层次需要特别优秀才能如愿。同济本科生放弃保本校选择浙大,但是考研风险比保来的大因为你不知道当年有多少学生考也不知道分数线,所以能保研基本不会考研。纯打字说不当请忽略谢谢


黄石公园2017


首先我们解释一下保研的意思,保研全称叫: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挑选一些本科成绩优异的大四应届毕业生免试读研,这里的面试是指免除初试的过程,直接进入专家考核,这是目前国内越来越流行的读研的一种途径。而另一种,就是我们所说的考研,全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看把谁摔死(哈哈),而考研经过两个阶段,即初试和复试,初试成绩合格者进入复试,复试按照1:1.2或者1:1.5(有些热门学校热门专业会达到1:2的比例)的比例最终录取。

保研和考研最大的区别就是,保研生一般是考虑到各种综合成绩,也就是说,保研的学生不一定是学业成绩最好的(当然不会太差),但他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肯定是很强的,这样才能有保送的资格,保研的名额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也都不一样,一般都是综合排名本专业前5%—10%才有机会被保送,这其实挺难的,毕竟需要你各方面都是拔尖的人才才能给你一个保研的资格,而且往往为了这个名额,需要从大一就要开始准备,不仅学习成绩要优异,参加的各项活动也不能差,所以还是很难的。

当然,考研的也不容易啊,本人就是考研大军的一分子,本科专业有保研名额,但小可不才,没有争取到(好吧,其实是和我差十万八千里),辛苦准备半年甚至一年,就为了那两天的四张试卷,好不容易进入复试,复试还要刷人,也很不容易。

但不管怎样,无论你是保研的还是考研的,进入研究生之后就是一个新的起点,而且两者的起点都是一样的,都要更加努力才行!

本人是集军事、体育、摄影、音乐等爱好于一身的大四考研狗,有木有兴趣爱好相同、有共同话题的小伙伴关注一波,咱们一起交流!


聊扒音乐


对于很多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来说,提前透彻了解保研和考研是怎么一回事,对其做好大学学习、生活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一建议并非是空穴来风,读过大学的过来人都了解,我国高中“填鸭式”地教育方式,使得很多步入大学的新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在“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拼搏意识会出现大幅度地下降,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领路人”,则会出现现实的笑话“同专业同学大四获得保研资格时候,才知道什么是保研,才去了解获取保研资格的具体条件”。那么考研与保研有什么区别呢?


1.两者的含义不同

考研指的是每年十二月末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

保研其全称是“推荐优秀应届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换句话说,获得保研资格的优秀应届毕业生,不必经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直接进入复试。

2.保研需要在大四前全力争取资格;而考研只要符合报考条件,每个人考生都可参加。

根据研招网2019年公布的具备保研资格高校名单,目前全国只有366所高校可以保研。根据学校实力的差别,应届生获取保研资格的比例从1%到50%不等。所以说想要拿到保研资格,你先得是这366所高校里的学生,其次你还要达到学校的保研资格要求,比如大学前三年专业成绩排名要前三名,要考一些专业相关证书,要参加学校内倡导的大学生相关竞赛并且有获奖证书,要过英语四六级等,这些条件就是你保研时的主要竞争层面。提醒一下,往年也有一些学生只注重专业成绩,而忽略考取专业证书、参加大型竞赛,即便是专业成绩第一,也最终没能进入保研名单,所以大家一定要综合发展。

考研则不会过于计较你的大学成绩,一般没有明显的劣势(大学挂科严重),在进入考研复试环节中,影响不是很大,可以说参加门槛是相对较低的。


3.从时间跨度上看

保研从大一新生入学始,一般到大四第一学期,也就是10月份知道自己最终的录取结果。

考研从你真正开始着手考研准备,大多数学生都是大三开始准备,大四即将结束时得知自己的录取结果。

4.从两者的结果来看

保研学生一般面向的都是国内211、985、双一流高校、部分省属重点高校,学校的质量层次普遍要好很多,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在推免阶段,可以选择多个学校,所以最终被推免学校接收的成功率非常高。

考研学生的目标高校范围更广一些,不少是考取本校及同层次高校,学校的整体层次要低一些。尤为关键的是,考研只能选择一个学校报名,要经过初试、复试层层筛选,从近年高校公布的专业报录比来看,考研面对的竞争对手更多,失败的风险更高。

从一些高校公布的接收推免生章程来看,个人也不得不为考研学子捏一把汗,名校接收推免生比例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不少已经接近甚至达到50%的比例,而且对于一些王牌专业,其接收推免比例更高,从这个角度来看,考研要比保研的劣势大很多。

所以对于进入大学的新生们,是时候忘记过去所取得的成绩,扬起重新远征的风帆,谁能把握住了大学前三年,谁就能够收获到应有的回报。


学习源动力


考研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选拔要求因层次、地域、学科、专业的不同有所区别。英语、政治、高数等公共科目,是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部分专业通过全国联考的方式进行命题)。

保研

全称是“推荐优秀迎接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被保送的学生,不经过笔试等初试的一些程序,通过一个考评形式鉴定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等等,在一个允许的范围内,直接由学校保送读研究生。

利弊

区别就在于需不需要曹家研究生初试考试,保研不需要参加。

考研: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自行选择学校和专业,去努力,让自己得到更加充实的学习生活,在研究生的阶段更加有扎实的基础。但是不好的地方就是有一定的风险性,万一考不上就不太好了。

保研:最大的好处就是稳妥。不用和百万考研大军激烈竞争。但缺点就是没有办法自由的选择想要去的学校,会有诸多限制。


启画教育


考研和保研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和高考的保送也有所不同的,相同的是都需不要考试就能继续深造。

保研的学生主要是根据大学前三年的学习成绩等综合排名而得出的,并且不是每所高校都能保研的,因此,能够保研的学生一般来说综合素质还是不错的。

保研分为外保和内保,外保就是可以去自己学校以外的任意高校,主要有高校愿意接收你,你就可以去。内保就是只能读自己所在的大学的研究生。我就是当年因为只分到了内保,所以就放弃了,考研去的吉大。不过,现在很多学校都不划分内保和外保了,只要你是保送生,都可以去外面申请,实在是申请不到其他学校,也可以回到本校,现在的学校,尤其是一些二本院校,鼓励自己的学生出去读研。

获得保研资格了,紧接着就需要去联系学校,这个就需要下功夫了,可以向学长学姐取经,一般上你们专业你们学校可以去哪个学校?哪个学校对你本科学校没有歧视?等等,一般上都可以找到学校。这些只需要去那个学校面试就可以了,面试合格以后,基本就没问题了。

考研就是按部就班,准备初试,初试过后,准备面试等等。

一般上,保研的选择学校的面比较窄,而考研的选择就比较广了,但保研容易,考研难啊。

如果你有保研资格,当然是选择保研了。保研的学生到读研的学校,导师都会另眼相看的。而考研的,导师看都不会看。

祝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