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有個神奇的字,現在到處用,古代極少用

現代漢語中使用最頻繁的是哪個字?答案不是“天”、“地”、“人”,而是“的”,白勺“的”。

漢語有個神奇的字,現在到處用,古代極少用

比較神奇又怪異的是,這個“的”字,在古文中卻很少出現。給人的感覺是,這個“的”字,是白話文之後才出現的一樣。

事實當然不是這樣。“的”字古已有之,甲骨文、金文、篆書中都有“的”這個字。《說文解字》說:“的,明也。”《說文系傳》說“的,光的然也。”《博雅》說“的,白也”。

漢語有個神奇的字,現在到處用,古代極少用

的字字體流變

古人之所以很少用“的”這個字,是因為“的”在以前不用作語氣助詞,而是有它自己獨特的意思。本人查閱有關字典,“的”的意思有如下4個:

第一個意思是“明亮,鮮明,明白”,如戰國楚國宋玉的《神女賦》:“眉聯娟以蛾揚兮,朱唇的其若丹”,又如唐代劉希夷的詩《代閨人春日》:“珠簾的曉光,玉顔艷春彩”。我們現在用的“的的確確”,就是明白意思的引申。

第二個意思是“白色”,如唐代黃滔的詩《送友人邊遊》:“親詠《關山月》,歸吟鬢的霜。”

第三個意思是“馬白額”,指白額的馬。 如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濰水》:“劉備持的突圍,其處也。”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的盧馬,劉備的坐騎。後來辛棄疾曾作“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的詩句。

漢語有個神奇的字,現在到處用,古代極少用

救過劉備,的盧馬有大名

第四個意思是“箭靶的中心”,這個意思在以前用的最多。《詩經·小雅·賓之初筵》:“發彼有的,以祈爾爵。”《北史·南平王渾傳》“太武嘗命左右分射,勝者中的籌滿,詔渾解之,三發皆中”。我們常說的“有的放矢”中的“的”就是箭靶的意思。

故此,在古人的文言文中,“的”字很少使用。煌煌二十四史中,沒有一處今天“的”字的用法。在史書中,只有近代的《清史稿》出現了作為語氣助詞的“的”字:“順治四年,崇明民家犬生六足。七年,商州民李旺家有犬坐坑上,作人言:「老的忒老,小的忒小。」(清史稿·清史稿卷四十三)”之所以出現,還是直接引用老百姓的話。

文言文中的語氣助詞是什麼的,是“之乎者也”,也就是說文言文中用“之”,起到了“的”的作用。古代是說一套,寫一套,文不同語,所以文言文,被老百姓譏諷為文縐縐。

那麼,“的”字作為語氣助詞的使用,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白話文使用之後才出現的嗎?答案是否定的。

現代漢語中“的”字的用法,在古代早已有之,只不過是用在口語中。到宋代以後,出現了話本、擬話本(以話語為本之意)的白話文學,作為語氣助詞的“的”字才進入書面語言。

只不過在宋人的書中用的是“底”,還沒有“的”。“的”用作語氣助詞最早出現在元代的戲文裡。元代蕭德祥《小孫屠》中有“白妾身是開封府上廳角妓李瓊梅的便是”的唱詞。

明清白話小說裡,“的”字的使用就非常廣泛了。像《三國演義》中有“祖茂被華雄追急,將赤幘掛於人家燒不盡的庭柱上”、“卻說那撞倒董卓的人,正是李儒”等,《西遊記》第一回中就有“(孫猴子)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眼抬頭觀看,那裡邊卻無水無波,明明郎朗的一架橋樑”,《紅樓夢》第一回中“形體倒也是個靈物了,只是沒有實在的好處”、“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入紅塵、引登彼岸的一塊頑石”、“我想歷來野史的朝代,無非假借漢、唐的名色”、“莫如我這石頭所記不借此套,只按自己的事體情理,反倒新鮮別緻”等等,與我們現在使用“的”字毫無二致。

漢語有個神奇的字,現在到處用,古代極少用

最早的《紅樓夢》刻本中的字已普遍使用

只不過在明清時,白話文學還不是正統文學,文言文仍然佔據統治地位。到五四新文化運動時,白話文逐漸成為全社會接受的書面語言,漢語才實現了語與文的統一,即說的話和寫的文開始一致。“的”字才“翻身農奴把歌唱”,迎來了新生,得到廣泛的應用,成為現代漢語中使用頻次最多的漢字。

最後要說的是,本文中“的”字用了98次!使用之頻繁可見一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