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疫情“大考”我用青春“作答”

迎战疫情“大考”我用青春“作答”

李翊杰在登记出入人员信息 邵武团市委供图

东南网讯 二月的邵武,寒风凛冽。各行各业正勠力同心抗击疫情之际,有一支由130多人组成的特殊“编队”,风华正茂,雄赳赳、气昂昂挺进“逆行”大军,迎接疫情“大考”,同邵武广大民众汇聚成蓬勃之力。他们用奋斗的青春“作答”,与时间赛跑、跟病毒搏击,筑起一道道生命防线,在抗“疫”战场绽放出“最美风采”。他们就是邵武市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

勇挑重担 做好“必答题”

“阿姨,请戴好口罩。”“没事,都下大雨了,不用戴吧。”“不,下雨也会发生病毒传染,戴上吧,为你好也是为大家好。”“谢谢。”“00后”的李翊杰把备好的一个口罩递到阿姨手上。

就读于湖南警察学院的李翊杰正在载云桥社区值守,这天虽然下着雨,但她并没有放松检查进出的人员,发现问题主动劝导。当天,还有四十多个像她一样的大学生在雨中坚守。

在常人眼里,“00后”还是稚嫩的孩子,特别是过年,或窝在家看电视、玩游戏,或跟父母撒娇讨红包。可在今年这个特殊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时,他们勇挑重担。

在泉州师范学院就读的小吴说:“回不了学校,就在家乡当志愿者,我认为抗‘疫’就是‘应考’,所以我愿把‘疫场’当‘考场’,历练历练自己吧。”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迎战疫情“大考”我用青春“作答”

郑凯雯在社区出入登记处值班 邵武团市委供图

就读于武夷学院的郑凯雯说:“平时在学校喜欢参加志愿者活动,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觉得是应该做的,爷爷郑炳霖积极投身防疫工作,是我的榜样。”

这些大学生认为,疫情来了,谁也躲不过,必须面对,就像试卷中的必答题,不做也得做。他们报名参加防疫志愿服务队后,个个勇挑重担,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白天黑夜,只要哪个岗位缺人,就主动请战,彰显当代大学生担当的精神。

发挥特长 做好“选择题”

抗“疫”中,这些大学生除了勇挑重担外,还结合各自所学专长,做好“选择题”,挑选适合自己的岗位,既为眼前防疫做贡献,又为将来就业打基础,一举一动都闪烁出理想的光芒。

张荣勇就是这样一位,他从天气预报得知邵武2月16日至19日,气温会大幅度下降,就读农业专业的他,立马警觉起来,农作物必将遭受冻害,于是他除了用微信提醒人们要及时采取防冻措施外,还与同伴到田间向农户传授御寒知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迎战疫情“大考”我用青春“作答”

郑越豪(中)与青年突击队在高速路口值守 邵武团市委供图

像张荣勇一样,把疫情抗击当作事先没有准备的“社会实践”的还有几十位大学生。就读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的李倩,她学的是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与这次防疫工作的特性非常契合,报到那天,她就毛遂自荐,要求到与医疗防护相关的岗位抗“疫”。郑越豪也是一位医学专业大学生,他和同学组成青年突击队,以奋进者姿态迎接疫情“大考”。郑越豪说:“我作为全科医学生,迟早也是要到一线做基层防控工作,这次志愿服务让我提前了解了防控的重要性,所以再苦再累也值得。”

冷静思考 做好“判断题”

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和弥漫的恐慌情绪,心态非常重要,越是关键时刻,越要独立思考。大学生知识面广,视野开阔,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他们面对以讹传讹时,都能保持冷静的头脑,发挥及时辟谣的作用。

杨玉如等大学生在值守中,针对发现非理性抢购米、油、蔬菜等生活物资和口罩、药品等防护物资等现象,及时对身边邻居和服务辖区的居民进行宣传,让他们不要惊慌。据小杨说,他们每次听到谣言时,或者聚在一起讨论,对谣言进行分析;或者通过在线查询,辨析真假,做好“判断题”,实现去伪存真。“谣言止于智者。”大学生都有自己的判断力,不会轻易随波逐流,在消除市民恐慌现象中起了一定的作用,构筑起另一道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防线”。

在这次“大考”中,大学生们虽然没有任务准备,但他们个个都能他都挺身而出,主动担责,用青春书写、用言行 “答题”,交出了一份份合格的答卷。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三年级学生洪丽娟感触很深,她说:“入校第一周就进行宣誓,要竭尽全力消除人类之病痛。通过这次服务活动,感受到了“白衣天使”的圣洁。”她表示,返校后将会更加刻苦学习,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打下坚实基础。(邓贤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