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東紮緊社區防控風險“籬笆”

紅網時刻2月19日訊(通訊員 劉昭雲)當前,正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邵東市各個街道社區、居民小區等防疫工作進展如何?筆者來到文化社區、華電星苑等小區探訪。

小區院落封閉式管理不留“空檔”

邵东扎紧社区防控风险“篱笆”

文化社區黨支部書記廖瓊琦介紹社區封閉式管理。

2月18日,在邵東市文化社區鑫泰家園小區,兩名城管手持測溫儀,對進入小區及周邊居民區的人員逐一測量體溫,檢測合格後,才能進去小區。

鑫泰家園小區只有兩棟,但與改制單位院落、城中村居民樓相連,原本有4個出口。為加強封閉式管理,文化社區積極與該小區及周邊住戶溝通,得到了居民的理解和配合,順利關閉了3個出口。

文化社區位於邵東老城中心,既有高樓林立的小區,又有開放式的院落。開放式院落實行封閉管理成為了該社區疫情防控的關鍵。“收到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7號令後,我們迅速研究方案,細化分類,整體佈局社區的封閉式管理。”文化社區黨支部書記廖瓊琦說。

對社區現有的單位院落,由各單位自行進行封閉式管理;對有物業公司的小區,由兩市塘街道辦事處安排幹部、城管、禁炮工作人員等,配合物業公司進行封閉式管理;對沒有物業的改制單位院落及城中村,該社區積極溝通,按區域劃分,進行封閉式管理,只留一個出口。

同時,加強力量,在原有街道辦幹部、城管等工作人員的基礎上,安排社區幹部、黨員志願者、居民志願者值守。

樓棟“管家式”服務時刻“在線”

邵东扎紧社区防控风险“篱笆”

樓棟“管家”魏金階為業主服務。

在宋家塘街道辦事處華電星苑小區,街道辦工作人員、城管、社區幹部等同小區物業公司工作人員一起對進出的小區業主進行嚴格的體溫檢測。

該小區共有16棟,住戶2000多戶,原本有9個出口,實行封閉式集中管理後,所有人員只能從正大門進出,逐一進行體溫檢測,未佩戴口罩的一律不準進出。

“華電星苑小區疫情防控還有一個‘法寶’,那就是樓棟‘管家’,業主家中只要有任何需求,都可以聯繫樓棟‘管家’,有效減少了人員的外出流動。”宋家塘街道辦事處駐點幹部周和風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該小區安排3名樓棟‘管家’負責疫情防控宣傳、水電維修、矛盾處理等。

魏金階是該小區6個樓棟的樓棟‘管家’,為方便服務,他建立了業主微信群,公佈自己的聯繫方式。採訪現場,他向筆者展示了隨身攜帶的《華電星苑小事記錄本》,詳細記錄了業主需求,完成一項,就劃掉一項。近十天,他就為業主解決房屋漏水、用電故障等問題100多個。

業主委員會暢通防疫“連心橋”

在邵東市大禾塘街道辦事處福田社區星城花園小區,業主委員會主任朱學明和街道、社區幹部及小區物業公司工作人員一起,摸排登記小區租住人員信息。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社區鼓勵業主配合的小區實行封閉管理。星城花園是第一個響應、也是邵東市最早進行封閉式管理的小區。業主委員會發揮了巨大作用。”福田社區黨支部書記羅細軍介紹。

1月27日,陰曆正月初三,朱學明和業主委員會成員一起,跟物業公司建議對小區進行封閉管理。當天,小區就對其他幾個出口全部關閉,僅保留了大門一個出入口。“最開始大家不理解,認為是‘小題大做’。但我覺得只要對疫情防控有利,任何措施都是有必要的。”朱學明說。經過業主委員會耐心細緻的宣傳解釋,封閉式管理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此外,業主委員會成員還積極參加小區值守、宣傳、摸排,並聘請人員消毒等,為業主架起防疫“連心橋”。

位於福田社區的中天廣場小區出口眾多,四通八達。為實現封閉式管理,該小區業主委員會在街道辦和社區的指導下,主動發通知、做業主的思想工作,一天之內就封閉了其他出口,僅保留門衛室一個入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