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兒童教育包括哪幾個方面,各包含什麼內容和特色?

小姐姐愛歷史


剛開始接觸到宋代蒙學時,第一時間的想法就是歐美髮達國家在剽竊這個古代國度的巔峰之作。

因為兩者在形體上有著較為相似之處,即:官學體制和私學體制並存、因材施教、以及注重素質教育。

中土古代教育體系的發展

早在先秦時期,中土的古代就已經比較重注兒童教育了,只是當時書籍主要集中在貴族家庭之內,因此蒙學體制也只在貴族自家才有。

直到隋唐開科舉之後,破除了門閥世家壟斷局面,並在各地修建書院。【唐朝時期的書院,主要職責是負責收集、校正、刊印的功能,只有少量書院擁有教諭的功能】,唐朝時期的開放,使得寒門子弟也開始逐漸能接觸到書籍。但當時門閥世家的威力依舊,故而唐朝只能算是開了個局而已。

直到唐末及五代十國戰亂,歷經了上百年的戰火洗禮,門閥世家最終退出了歷史舞臺,宋朝建國之後,統治者有感於唐朝過於注重武義,才導致的藩鎮割據局面,因此確立了“興文教,抑武事”的國策。

特別是北宋時期,歷經了“慶曆興學”,“熙寧興學”,“崇寧興學”三次著名的興學運動後,同時隨著北宋政權不抑制商業的發展;在統一的思想、人文、經濟的支持之下,北宋在建立了一套較為成熟的教育體系,最終奠定了隨後中土八百年的教育體系。

北宋蒙學教育體系:

北宋的書院,已經如同現代人所熟知的集圖書館、校正、編輯、教諭為一體的學校了。但是北宋時期的蒙學,並不僅僅侷限於官辦書院,還有私塾、義學等等。

一、官辦蒙學學堂:

顧名思義,國家或地方政府開辦的蒙學學院。只是官辦蒙學學堂並非是定例,是根據地方財政或者國家政策而出現變化,興廢無常。因此這種官辦蒙學學堂主要是集中在大城市裡面,如北宋首都汴梁、西京(今洛陽)、南京(今商丘)、北京(今河北大名),且多是主要負責官員的子女。

另外還有其他縣城的縣學,如:莆田、仙遊兩個縣學從唐朝貞觀年間就存在至今了,而這種縣學,主要是招收優等學生為主,其中若是貧困學生的話,會有獎學金、免費食宿等措施。

當然北宋時期的蒙學教育,主要還是私人性質的私塾來承擔。

二、私塾、私學

這個有兩個部分組成。

一種是有錢人家或幾戶人家籌錢,在家裡開辦的私人教育課堂,聘請先生來負責家裡的兒及親朋好友的孩兒的蒙學教育。

另外一種則是大家族的家學、族學。

是家族一起出錢,聘請一個或多個老師,來負責整個家族的孩子的各種學習。

三、義學

主要是中央、地方、富商一起合作捐贈建立起來的機構,除了擁有教育體系之外,還擔負著”兒童福利院“的性質。

北宋時期也設立了“慈幼局”,專門收納孤兒、棄嬰等,只是這個時期,主要是”重養而輕教“。

北宋中後期,由於丁稅繁重,百姓多生而不養,溺死、棄嬰的事件較多,因此在北宋末年時,有官員請奏”凡下戶有懷妊而不能自存者,願賜之粟“。但直到南宋政權建立之後,才真正設立了”胎養令“和”舉子倉“。此時的”舉子倉“,從之前的“慈幼局”轉變成為”養教並重“。

地方官員必須要負責”舉子倉“的孩童教育,這個是被列入官員評分體系之中的。

北宋蒙學的特點

“子孫賢則家道昌盛,子孫不賢則家道消敗"這個理念,從先秦戰國時期,就已經深深刻在中土人的骨子裡了。

而北宋的蒙學教育,有兩個特點,一是父母教諭、二是學塾教育。

一、父母教諭:

也就是題主所述的“家族雞娃”,這種情況在北宋並非是個例存在,用現代的話來說是佔有很大的市場的,主要因素有兩種,一是父母是學霸,那些先生都還緊巴巴求拜他們父母為師;二則是家貧,實在沒辦法去私塾、族學,只能靠父母進行蒙級教諭了。

就比如:大文豪蘇軾的家學裡,蘇軾是他母親程氏教導的,“生十年,父詢遊學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另外蘇軾成名之後,他的那幾個牛掰兒子和女兒,也是他和媳婦一起在家裡教諭的,直至科舉成名。

而家貧的則有:歐陽修,四歲時父親死了,家裡窮,沒辦法去讀書,也沒錢買書和筆紙,只能靠母親的一手教諭,【其母鄭氏“以荻畫地,教修書字。稍長,從鄰里借書讀,抄之,抄未竟而成誦"】。

二、學塾教育(包含家塾):

則正規了許多,且教諭的內容也異常豐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和素質、倫理道德教諭。

素質、倫理道德:

唐朝時期,佛、道、儒的興旺,使得宋朝時期,儒家吸收了釋、道的一些思想,構建成了道德理學和心學兩種學派,加上五代十國的戰亂痛楚,使得統治階級及人民都普遍追求道德名教、倫理綱常。

因此學塾教育中是很注重這一方面的:

1、注重日常行為規範,注重恪守儒家禮節

要求孩童居處必恭,步立必正,視聽必端,言語必謹,容貌必莊,衣冠必整,飲食必節,堂室必潔等等。

2、忠孝教育

由於北宋建立之後,一直處於與少數民族爭奪戰爭之中,連年的國戰、以及戰爭賠款的羞辱,使得這個時期的蒙學教育逐漸從之前的“忠(理)、義、廉、恥”轉變成為“忠(君)、孝、義、廉、恥”。

特別是陸游的那首《示兒》就將這種教育表達得淋漓盡致: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陸游

3、因材施教: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因此儒家就將這段話,作為教育各種不同學生的行為準則。

第一種是“生而知之者”,天賦釋然的神人,一出生就懂了,不用過多去教,只需要教導他的行為準則就可以了。

若是”學而知之者“,這種是老師用心去教導的,去告知書中的知識,教諭好學生。

若是“困而學之”,則需要老師耐心去教諭,製造各種困難來鞭策學生。

若是“困而不學的”,那就教諭他,要老老實實做好百姓,找到合適其的生存方式。

而宋朝時期,由於儒家學派出現了新的拐點,這個時期也算是儒家思想的第二春,出現了知行合一的前身——學思結合。

宋朝的蒙學階段並不主張學生遠行,但有提倡學生通過觀察來驗證書本中的知識,即學思結合,宋朝的先生極其反感那些“學而不思”或者是“思而不學”的學生。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
冬夜讀書示子聿》

所以當學生考得童生之後,一般情況之下,先生大都是提倡由童生們自己組織起來,去到縣城去考秀才,而非家人陪伴。


圖片均來源網絡

參考文獻:

《宋代家庭教育》康豔芳

《宋代兒童素質教育》劉文剛

《宋史》


史之為用


宋代的教育主要以程朱理學派為主,以《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作為教學的基本用書。朱熹又編寫了《童蒙須知》、《小學》、而《小學》是兒童的基本用書。

包含的內容主要是講兒童道德教育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