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豐農穩 增產增收——吉林省穩定發展糧食生產成效喜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解決糧食安全問題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幾年來,吉林省堅持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方針,聚焦農業現代化目標,紮實推進現代農業三大體系建設,爭當農業現代化排頭兵。

藏糧於地——奠定農業豐收基礎

高起點上謀新篇。今年以來,全省上下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糧食生產發展目標,積極應對市場形勢變化和極端天氣條件,以強農惠農政策為抓手,著力謀劃落實各項防災減災抗災措施,全力抓好春耕生產,奠定農業豐收基礎。

強農惠農政策落實到位。為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種糧積極性,全省各地在春播前及時將農業支持保護補貼依法依規撥付到位,保障農民備春耕生產資金需求。修訂完善了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實施辦法,及時將玉米、大豆、稻穀生產者補貼資金撥付到縣,補貼資金向糧食主產區和大豆主產區傾斜。落實糧食適度規模經營資金項目,對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主體開展重大技術推廣與服務給予支持。努力拓寬農業保險領域,增加馬鈴薯為我省中央財政補貼保險品種,將國有農場確權面積內符合投保條件的農作物納入農業保險財政補貼。將32個產糧大縣全部納入保險範圍內,有效增強適度規模經營農戶應對農業大災風險能力。

全力抓好生產要素保障。在春耕生產期間,農作物種子、化肥、農藥和農膜等生產資料質優量足,市場價格總體平穩,農民備耕資金充足,及時完成農機具檢修,為搶抓農時、完成春播,做好了全面準備。

藏糧於技——科技賦能現代農業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壓艙石”。連年糧食豐收的背後,是科技賦能現代農業,隨著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模式的示範推廣,讓“藏糧於技”加速實現。

效益更優。從“吃得飽”轉向“吃得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把少的、好的調上來,讓多的、非優勢的減下去。去年,我省推廣高產、優質、耐密型玉米品種面積近5000萬畝,佔比達到81%,水稻優質品種基本實現全覆蓋,主要農作物良種普及率達到100%。優選推介適合我省不同區域種植的42個玉米品種、20個水稻品種、27個大豆品種和34項實用技術。重點落實了1000萬畝秸稈覆蓋還田保護性耕作任務、70萬畝稻漁綜合種養試點任務、1460萬畝機械深松整地作業任務。積極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實現了測土配方施肥主要糧食作物全覆蓋。

生產更綠。從“施藥不管用”到“不施一滴藥”,去年,我省投入近1億元專項資金支持糧食生產綠色防控、統防統治等綠色生產技術的示範推廣,通過項目實施,帶動全省實現生物防治水稻二化螟、飛防等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技術2000萬畝以上,其中生物防治水稻二化螟面積位居全國首位,生物防治大豆食心蟲在全國率先應用。全省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能力得到明顯提升,日作業能力可達370萬畝。圍繞化肥、農藥減量,我省重點推進單一化學防治向綠色防控、分散防治向專業化統防統治、傳統植保機械向高效植保機械、落後施藥技術向精準施藥技術、常規農藥向高效低毒低風險農藥“五轉變”。

質量更高。市場導向提質量,發展優質農產品,在全國“好食味”優質稻品種評選中,我省6個水稻品種獲得金獎,佔全部金獎品種的40%,名列全國參評單位首位,吉林大米香飄全國。截至目前,全省新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169個,有效認證數達到2300個。

(吉林省人民政府網站、吉林日報)

原文鏈接:

糧豐農穩 增產增收——吉林省穩定發展糧食生產成效喜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