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市民小生活,习惯了忙碌生活的你们还好吗?什么感受?

用户1685671160644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这场全民疫情让我们的的生活慢下来,我们和那些抗战在一线的人员相比,如此幸福,可以安心的宅在家里,正所谓所有的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替我们负重!

宅在家里的日子,我们多了对家人的陪伴,多了夫妻之间的相处时间,和爱人一起做可口的饭菜,陪孩子做亲子游戏,一起看书,一起聊聊以前的生活,我们应该珍惜这样的相处时间。

与此同时,感谢那些为我们奋战在一线工作人员,愿真正的春天早日到来,愿疫情后的你我一切安好!


晓慧的鹿城生活


正因为习惯于为生活奔波,突然被限制了,工作不了,更是回不去。每日每夜在娘家,跟家里那位也是接近一月未见。感情淡薄了。资金链断裂了。

是什么支持着我现在的生活,从腊月底到现在一直在娘家,吃穿住都在娘家。老公有等同于没有,在娘家的时间长了,有一天老爸嫌儿子太吵,老爸把儿子打了,我隐忍了。突然有一天我又发现带回来的狗子看见老爸就躲,我知道他也打了狗子。

从回来开始,每天早上,老妈都是煮鸡蛋,必给儿子两个,连着给了十多天我看不下去了,告诉我妈别惯着他,老妈不乐意了。有一天吃韭菜盒子,是中午剩下的,不够所有人分了,老妈又让儿子吃饱。我说了不行,老妈这回是正在吃玉米呢,一下把玉米摔在侄子面前,来了一次指桑骂槐,我吃不下去了,默默的离开饭桌。

想想回来已经数日,也是囊中羞涩,不出门就不能工作,不工作压力过大,压力过大就喊孩子,喊孩子老妈就不乐意,在家呆着爸妈也嫌烦。他们独居习惯了,我们常住,倒是谁都不习惯谁。

疫情什么时候过去还是未知,但凭连日下降的数据来看,疫情过去也指日可待,可不能再白吃白喝父母的,丈夫更是无法指望,所以每天要靠的只有自己。


铜回故里


我们无聊是因为我们没有目标,有了目标你会发现有很多事在等着你去做。

疫情刚开始的几天,我特别的不适应,特别的无聊,特别的不耐烦,不能出门不能逛街,我也不用每天穿好看的衣服,也不用化妆,也不用洗头,感觉自己特别颓废。用脑袋想一想都知道,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也并不是我们愿意去这样做的。对于打工的人来说,好不容易回老家一次,本来想串串门儿,走走亲戚见见老朋友。而现在哪里也不能去,只能在家待着。在老家也不方便买东西也不好买。对他们来说这种生活真的很难受。刚开始会觉得特别惬意,反正自己也不喜欢玩,在家躺着也无所谓。但是他们很多人自己的积蓄已经花完了,有对于我的爸妈来说,在疫情时间不能出门儿,相当于说是可以休息一下,但我的开学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担子,就要准备大量的生活费。此时的安逸并没有让他们感到舒心,而对于学生的我们来说也很难受,我是一个爱吃爱逛街的女孩,不能逛街买吃的,真的很不适应。但作为一名大学生和一个合格的市民,理应在家不出门为国家做贡献,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刷抖音玩游戏追剧,都对我没有诱惑力,起初真的觉得特别无聊特别难受。当你想到你未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无聊并无聊并不是你应该抱怨的,合理利用时间才是你要做的。

以我的角度来看,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以及我的专业课是我必须学好的。在学校课程比较多,我总会抱怨没时间学习,买时间背单词,没时间准备考试,而放假又在抱怨不知如何打发时间,这不仅是一个矛盾体,也是自己对自己的一个不负责。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梦想,都有自己要追求的东西,而现在疫情让我们不能上班,不能上学不能工作,不是让我们学习,勤能补拙,查漏补缺的时候吗?我们在家闲的慌,闲的无聊。感觉生活平平淡淡,那是因为医护人员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希望每个人都能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去成为你想成为的人。为一线的他们致敬。


阿朽


还好,今年的春节是最难的一个节日,我们所有的亲人全部都在各自的家中,全部身体健康,没有人感染病毒。妹妹家的孩子元月19日从武汉大学回到家中,28日到社区报到后全家开始隔离,我们所有人的心悬在半空,每天视频打电话询问情况,心里默默祈祷,希望妹妹一家平安无事,最终妹妹一家人隔离期过了,在隔离期无任何感染症状,所有亲人都松了一口气。


今年的春节,是我和儿子儿媳在一起待的时间最长的一个春节。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打牌、学做美食,每天一起在家里做操、爬楼梯锻炼身体。只有婆婆不太开心,由于小区隔离,大儿子一直没来看她,我们就和她聊天,让她和大儿子通电话。
大人呆在家里都有着急,5岁的孙子已经20多天没出门,在2楼的窗户上朝外看,一边看一边自言语:“怎么一个小朋友都没有,好想出去玩雪”。我们听了对他说“小朋友都在家里过年,等年过完伞了就出来玩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e67000172feb1aaa50f\

ych3132


在忙碌的奔忙中我们习惯于生活在车水马龙的城市,追赶晨光去迎接一天的工作,背着月光回到家中便一身疲乏。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生活仿佛只剩下不停重复的单调。

什么拖住我们匆忙的脚步?

什么凝固我们灿烂的笑容?

时间分秒流逝

生活兀自进行

沐浴在阳光下的黄石

加油中国!加油武汉!


小爱lhi


实话说,不好!以前天天忙得透不过来气的感觉,总期望能闲一下,透口气,但天天真这么闲着又不适应。往年有点害怕过年,因为太累,提前抽出时间准备过年吃的用的,真的很累,过年时还要做一大桌子菜也累人。就想过年好好休息,哪儿也不去,睡醒了、饿了做点吃的,想吃啥就做啥,不必要做一桌子菜该多好!可做不到,家里来客人不能太随便,吃不吃的也要做很多菜,还要走亲访友,不想动弹也得去,这年过得好累!没几天又要上班了。但今年不一样了,不让出屋,哪儿也不让去,家里也没人来,这回随便了,吃饱睡,醒了,饿了想吃啥就做啥,真自在啊!可没想到要在家呆这么长时间,这回终于呆够了,想上班了呢!



春风骆驼


前几天看悟空上一个提问是“疫情过后那些夫妻关系差的是不是就变好了?”

一个回答是,不会好,会更差。因为24小时呆在一起,想凑合的也装不下去了。


往年的春节假期,大家走亲串友,旅游度假,逛街、游玩、看贺岁档的电影,各种圈子聚会。丰富的活动将假期填充的满满的,常常感觉过节比上班还累。

没想到,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所有中国人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春节。


大年三十晚上,饭店里没有了热火朝天的年夜饭;人们在家里观看春晚的时候,网上更多的消息来自武汉前线的医护人员们。我们微信拜年,用视频走亲戚,睡到自然醒。每个人都宅在自己家里,没人打扰,连外面的街道都那么安静。这个假期,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宅”的境界。

刚开始这种生活简直爽爆了。平日里紧绷的神经终于得到放松,没有社交的烦扰,大段空白的时间给你自由的运用。你可以干任何事:读书、写字、追剧、美食、瑜伽、发呆、睡觉、或者和家人聊天、陪孩子玩游戏、充电提升自我、随自己,想怎么放飞就怎么放飞。除了出门。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所有的一切好像变味了。


时间没变,变的是心态

每天醒后,盯着天花板发呆。不知道这一天要干什么?

吃饭——上网——睡觉每天都是这样的循环。自然醒已经成了满足后的负担,无所事事的状态下深藏着焦虑的内心。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好的状态无非就是,有事干,有人爱,有所期待。疫情之下,考验的是什么?

相对于生活不便,无事可干是疫情带来的最大的不便。

本来有条不紊、按部就班的生活被打乱;不能走出家门回归工作岗位,对于有车贷房贷要还信用卡的人来说,可谓心急如焚。


久久见丫


最近的武汉疫情强行给人们了更多的独处时间,在家数豆子,隔空划拳,对歌,数瓷砖在揶揄自嘲的黑色幽默后,又何尝不是折射出人对独处的无所适从。

但对于我来说,这些日子和前些日子没有不同,因为我本来就喜欢独处,在独处中我可以自由做自己,独处的时间对我来说更像一种赏赐,可以自由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为自己创造价值,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叔本华说:

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就不爱自由,因为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是真正自由的。

我们习惯了外界带来的刺激给人一种不断的获得感(获得感会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让人产生愉悦感的物质),让自己愉悦,所以忍不住就停不下来了。而根本的原因其实是我们内心的迷茫,我们停下来会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真正想干什么,不想面对这些,我们大脑选择做更轻松的事情。

But,don’t take the easy way out

但是,永远不要选择那条轻松的路,我们越是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爱干什么,越是说明你对自己的关心和投入不够多,没有处理好和自己的关系,你需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爱自己,听自己的声音,哪怕是发呆都是一种面对自己的方式。

送给你

周星驰有一次参加挚友的婚礼,说了一段很经典的话:

人穷尽一生追寻另一个人类共度一生,

我一直无法理解,

或许我自己太有意思,

无需他人陪伴,

所以我祝福你们在对方身上得到的快乐与我给自己的一样多。


林恩de胡思乱想


虽然因为疫情的原因不能上班也不能出门,每天在家宅着。但感觉每天的生活过得也很充实。

以前太忙很多事情都顾不上多想多做,这下彻底放松下来了,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很多事情。以前不会做饭,现在每天看着视频做喜欢吃的美食。蒸饺包子花卷馒头,以至于凉皮煎饼油饼都是自己亲手做,虽然过程有点手忙脚乱,但当看到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开心快乐地享受着美食时,那幸福的感觉真的是无以言表……


娴雅文苑自媒体


苦尽甘来,希望在望!疫情:病人少十万,月底见拐点

武汉“封城”到现在20多天了,17日下午,钟南山院士给出了最新的分析和判断。钟南山认为,新冠肺炎发病人数比预计少了10万人,这超出预期,是国家强有力的干预起了大作用。

关于何时到达峰值,何时才是疫情“拐点”,钟南山院士表示:初步估计,二月中或者二月中下旬一点,就南方来说,应该达到峰值了:“达到峰值不见得说它马上会下降。达到峰值,是指积累的病例,或者说新增的病例”。他说,就全国来看,应该还是二月中下旬达到峰值。

.

贺全国病人少十万

.

阻疫情,灭新冠,

全民居家来奋战。

举国体制显成效,

发病病人少十万。

.

李兰娟,钟南山,

老当益壮成典范。

纵然病例破七万,

犹待月底见拐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