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聖嘆:千古第一段子手

金聖嘆的身份很難定義,說他是個大文學家也行,是書法家也行,還有後人說他是中國的幽默大師。他非常有才華,文學史上非常著名的“腰斬水滸”,就是他的傑作。

金聖嘆:千古第一段子手

何謂“腰斬水滸”?《水滸傳》的主流版本有三個:一百二十回本、一百回本、七十回本。一百二十回本故事性最完整;一百回本一般認為是施耐庵的版本,即使改動也沒做太大的改變;而七十回本就是金聖嘆的“腰斬版”了,主要是將後三十回徹底刪去,而增加了盧俊義的一場惡夢做結。金聖嘆批改的七十回水滸傳,也成為後人眼中非常經典的一個版本。

人要是太有才,就會恃才傲物,金聖嘆就這麼有才,還是個怪才。現在每年高考都會出現作文零分卷的天才少年,其實古代科舉就有金聖嘆這種零分怪才。

金聖嘆:千古第一段子手

金聖嘆的四次科舉考試

第一次高考大作文題目是:

“吾豈匏瓜也哉,焉能擊而不食。” 請據此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題目給出資料來源於《論語·陽貨》,意思是:我豈能像匏瓜一樣,就只能系在藤上看,而不能吃呢? 這是一種入世的態度,孔子覺得即使天下再亂,也要做有利於國家人民的事情。

諸位知道金聖嘆怎麼寫的這篇作文嗎?他在試卷上繪了一個光頭和尚和一把剃刀。這位仁兄自己解釋到:匏瓜就是禿瓢,所以畫個和尚就是形,和尚和剃刀的意思和孔子正好相反,是要逃避世俗,這就是意。讀卷老師看不懂啊,結果可想而知。

金聖嘆:千古第一段子手

第二次高考大作文題目是:“吾四十而不動心”。請據此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孟子說他四十歲起就不動心了,段子手金聖嘆不知被觸動了哪根神經,在試卷上寫到:“空山窮谷之中,黃金萬兩;露白葭蒼而外,有美一人。試問夫子動心否乎?曰: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連寫了三十九個“動”字,讀卷老師又看不懂了,聖嘆解釋道:孟子說40歲不動心,那39歲的時候肯定動過心。聖嘆直接被轟出考場。

金聖嘆:千古第一段子手

第三次高考大作文以“西子”為題目,金聖嘆提筆就來:“出其東門,西子不來;出其南門,西子不來;出其北門,西子不來;出其西門,西子來乎?西子來乎?”讀卷老師被氣吐了血。

第四次高考大作文。因為前三回已經在考官這出名了,聖嘆被拉入了黑名單。所以第四回考的時候,他換了假名,叫張人瑞,這回好好作答,正經考了一把,結果直接考了第一,中了秀才。但金聖嘆馬上轉身遁走,不再往上考了:哥只是想證明一下自己,不陪諸位玩兒了。

金聖嘆:千古第一段子手

金聖嘆其人

金聖嘆是一個小神童,七歲讀杜甫詩,十歲入鄉塾,11 歲讀《離騷》《史記》《水滸傳》《西廂記》等經典。他的叛逆從十幾歲就開始了,聽先生講八股文聽得困茫,用今天的話說:“對清朝教育體制很絕望,教材不說人話。”在金聖嘆為數不多的存詩中,有一首《孤兒吟》,從中我們可以推測出他幼年生活優裕,但是後來父母早逝,家道中落,也算是一個苦出身。

金聖嘆:千古第一段子手

聖嘆的才情浪漫——扶乩葉小鸞

仕途大門關閉,金聖嘆開始搞封建迷信活動——扶乩,即神明會附身在鸞生身上,寫出一些字跡,以傳達神明的想法。信徒通過這種方式,與神靈溝通,以瞭解神靈的意思。金聖嘆所主持的法事中,最著名的一次就是崇禎八年在葉紹袁家為亡女葉小鸞招魂。

葉紹袁是晚明進士,辭官回鄉,和妻子沈宜修都是出身文學世家,二人一共生了八男五女,一家人本其樂融融享盡天倫之樂,直到三女葉小鸞因病去世開始,好幾個孩子都離開了人世,葉家陷入極度悲哀,請金聖嘆來做扶乩。

金聖嘆做足功課,得知葉小鸞生前亭亭玉立,容貌嬌媚,琴棋書畫無所不精。他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杜撰了很多厲害的前塵往事來安慰悲傷的一家人:從前代大文人到月宮女侍書,徹底放飛了一次自己的才情。

做法事的過程中,金聖嘆與所謂的葉小鸞進行了一次精彩的對話,打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被傳為佳話。甚至有人說,曹雪芹寫《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就是以葉小鸞為原型來塑造的。

金聖嘆:千古第一段子手

六才子書

聖嘆很狂,光讀書不夠,他還要給天下書籍“排座次”:《離騷》為第一才子書,後面依次為《南華經》《史記》《杜詩》《水滸》《西廂》。在把《水滸傳》後三十回生生砍了以後,他又刪掉了《西廂記》第五本,使大團圓的結局變成震撼人心的悲劇。經他批註點評的經典名著,銷量暢銷不衰,一時洛陽紙貴,深受歡迎。

金聖嘆:千古第一段子手

哭廟案

批來批去的金聖嘆,最終被自己的狂妄和玩世不恭給“批”了。當時的蘇州吳縣縣令搜刮民財,惡霸一方,百姓就聚集在文廟,請願彈劾縣令。真性情的金聖嘆第一個走向臺前,發表一番精彩演講,號召政府懲罰貪官。官官相護,結果聖嘆反而被抓起來治了罪。

都這個時候了,聖嘆還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樣子。在監獄裡無聊的時候,他想起來困擾自己兩年的一個上聯——“半夜三更半”,突然一激靈想到了下聯——“中秋八月中”,把他高興壞了。

快到行刑的時候了,聖嘆說要給家人寫封很重要的遺書,神秘兮兮。獄官打開後一看,寫著:“字付大兒看,鹽菜與黃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傳,我無遺憾矣。”把人家當兒子侮辱了一把。

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聖嘆還在調戲社會遊戲人間。馬上要砍頭了,聖嘆悄悄對劊子手說:“我耳朵裡有兩張銀票,這銀票是留給你的,為的是要你行刑時第一個砍我的頭,讓我別遭罪。”劊子手挺高興,第一個砍了他的頭,地上的頭顱耳朵裡滾出兩張紙條,打開一看,一個寫著“好”,一個寫著“疼”。

金聖嘆:千古第一段子手

我們回頭看看,金聖嘆的每個頭銜都很厲害:文學評論家,白話文開拓者,詩詞書法樣樣精通,滿清首屈一指的暢銷作者,可以說這位爺用“特立獨行”的態度和幽默貫穿了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