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心为形役,就要时时觉醒。圣人教的理,归根到底在“无为”

《道德经》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在告诉后世,对天地而言,万物皆平等。孟子又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这是以平等之心推行之博爱。

当社会在褒扬君子、赞赏善行时,总会有另一些人为得到褒奖而行善,这种善行属于“有为”。有为之善有趋利性,所行之善带有目的、功利,无论是为获得肯定还是获得褒奖,皆为满足隐蔽的私欲,背后所隐藏的仍是利己之心,此类代表人物如李林甫,一生算计终毁自己。

有为之心指导之下所做的事是终为成全自己的私欲,与前面所说的平等并非一个概念。“有为”是排他的,更是为反省和找回自己的本心设置了障碍。正因如此,多数人陷入了自我之迷思,同时,也造成当今世界迷乱之众生相。


不想心为形役,就要时时觉醒。圣人教的理,归根到底在“无为”


身心的迷乱

《中庸》言,“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以此说明道之大,包罗万有;道之小,不离硅步。道无处不在,又无时不在发挥作用。可如空气般充塞天地,也可微小如尘埃来去随风。人之心本纯净无染,而又是什么造成了身心之迷乱呢?

迷乱是因为迷失心性,其表现为“惑”。心是自我意识之主宰,心中有迷惑就会看不见自己的本心,从而导致行动有偏差,更甚,则是让自己处于败乱之中。

当我们打开网站,充斥眼球的是各种金钱、淫欲、杀戮信息,这些事件本身即是满足人之所欲,而它成为信息又是满足人的猎奇欲求。这便是心之乱象所带来的现象,它驱动人类为自己寻求存在认知,当把这一迷乱之欲从心念化为行为,结果便可能使得其人为得所着之物而不择手段。

以“情”为例,亲人会因利益争夺而变味,友情会因利益牵缠而失去信义,男女因执着爱欲而失去真心。而这只是冰山一角,其它如财色名食睡等,无一不是起因于对身外之物的贪着而放任自己追逐身外享乐。一旦迷失本心,便会反应在在日常的行为之中。如果不能及时反思纠正,更会导致更深沉沦,以致于良知泯灭而犯下重罪之事亦不少见。

“<strong>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刘备去世前对刘禅的告诫,如今却也是我们要时时铭记之语。新闻中曾报道过一位罪犯,他在行刑前咬掉了母亲的乳头,以“报答”母亲对他屡次偷盗之后的赞赏。我们知道,监狱中有许多人犯下的错误是因一时的利益诱惑,他们一次次做着错误的事情,最终垒成了监狱的高墙。洛阳狱警王春来在《中国式忏悔》中记录了罪犯们的犯罪心路,那些最终把他们送进墙内的大恶从来都是由幼小心念引发的。高墙之内,有贩夫走卒,也有受过极高教育的知识分子,更有一方父母官,难道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罪吗?这本是简单朴素到人人皆知之理,为何他们不能及时认清呢?为何只有在高墙之内才能开始反思自己呢?世间又有多少人在奔向高墙呢?因一念之差而犯下罪行的人并不少见,而这又是多少个微细念头被放任结果啊!

不想心为形役,就要时时觉醒。圣人教的理,归根到底在“无为”


良知之明镜

我们通常所说的大恶小恶,只是从行动结果上所做的区分。若究其根本,则并无分别。所谓大恶,即是众多恶念的累积,是“雪崩”之前的小雪花,若要深究其本质,大恶小恶都是恶。因此古圣贤一直强调观照心念以及反省的重要。不好的念头应化解在行动之前。<strong>要纠错,首先要知错,要知错,同时也要知对。区分对错是最后回归纯净本心的必经之路,也是良知本有之能力。

昔时王阳明在贵州做官,强盗不信“良知”说,王阳明为教化他,便让其脱衣,起初强盗毫无顾忌,当即脱去外衣、脱去裤子,当王阳明让他把内裤脱下时,他却不愿意了,认为这不成体统。王阳明即说,良知当下呈现。

良知是什么呢?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良知如同明镜,当人心浮现恶念之时,它能够随时觉照,时刻保持觉醒。


不想心为形役,就要时时觉醒。圣人教的理,归根到底在“无为”


因此,欲望、情绪这些后天而来的扰乱,一方面迎合了人的私欲,让人与良知背离;另一方面纵容又会带来加倍的扰乱。久之,便只能任由自我沦为欲望的奴隶。

世人都希望现世安好、心想事成、美梦成真、好花能常开、好景亦常在,却又都知世事变动不居,“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世界从来不因一己私欲而改变其本来的规律。“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九)对于一切的扰乱与迷失,也许老子的这句话才是在告诉我们所欲如何合理地获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