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進程加快,更當同舟共濟,共擔未來

新年伊始,我國出現了嚴重的新冠狀病毒肺炎,全民在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積極投身到抗疫鬥爭中,其中,來自全國各地的最美逆行者——醫療支援隊,備受社會好評和歡迎。而當看到一封封不畏艱險的請戰書,滿懷真情的家書,更是讓人忍不住流淚,為這些醫療工作者的大義擔當所感動。事實上,“無私援助”應該說是近年來我國的一個特別符號,不論是“非典”期間,還是汶川大地震,再到今天的新冠病毒,每一次天災人禍出現,總有來自社會各界的專業人士、愛心人士,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為災區送去關愛和溫暖。除了國內如此,在整個國際社會中,來自中國的無私援助同樣響亮。根據相關統計數字顯示,在過去近七十年的時間中,我國一共向全世界一百六十六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各類援助,其中,包括近四千億元(人民幣)的資金援助,以及派遣援助人員超過六十萬名!同時向全球六十九個國家提供醫療支援!而且,還先後七次無條件免除重債窮國及大國家對華到期政府的無息貸款債務。


全球化進程加快,更當同舟共濟,共擔未來


在各類對外援助中,援助方式可謂是多種多樣,不僅包括了一般物資和債務減免等之外,還包括成套項目、技術合作、醫療援助、人力資源開發合作(人才培養)、緊急人道主義援助、援外志願者等,同時援助的範圍也擴大到了亞洲、非洲、大洋洲、歐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區等等,其中以非洲和亞洲地區的佔比最高。根據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發布的第一份對外援助白皮書——《中國的對外援助(2011)》白皮書顯示,我國的對外援助資金,主要包括三種方式,一是無償援助,二是無息貸款,三是優惠貸款。而截至到二零零九年底,我國對外援助的資金已經達到了近兩千五百六十三億元,這其中,無償援助佔最大比例,達到了一千零六十二億元,其次是無息貸款達到七百六十五億四千萬元,最後是優惠貸款也達到七百三十五億五千萬元。

而截止到二零零九年底,中國已經對全球一百六十一個國家和超過三十個國際組織和區域組織提供了各類援助,其中,經常性提供援助的發展中國家多達一百二十三個。這其中,亞洲和非洲由於貧困人口最多,因此也成為我國援助的重點。據瞭解,亞洲和非洲在中國的總援助中佔比高達百分之八十。除了資金援助之外,中國還為一些相對落後的發展中國家帶來了許多重大的援助項目,其中既包括農業、工業,也包括經濟經濟設施,以及公共設施、醫療衛生、教育等,從根本上解決這些落後國家和地區經濟薄弱、醫療教育薄弱等難題,為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產業發展、社會發展提供了實際幫助。

到了二零一四年,我國發布了第二次白皮書——《中國的對外援助(2014)》白皮書,通過這次白皮書我們看到,僅僅是二零一零年到二零一二年的短短兩年時間中,我國對外的援助金額已經達到了八百九十三億四千萬元,而且援助規模還在不斷增長。這其中,除了援助資金之外,我國的援助方式還在向成套項目建設以及物資援助方面傾斜,另外,人力資源開發合作以及技術合作的增長也十分明顯。具體來看,在這兩年時間中,我國一共對一百二十一個國家提供了援助,這其中非洲地區的國家達到五十一個,亞洲地區國家有三十個,另外還有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十九個國家,歐洲地區的十二個國家,以及大洋洲地區的九個國家。除了對這些落後國家提供援助之外,我國還向非洲聯盟等區域組織提供了援助。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期間的援助中,我國免除了九個最不發達國家和重債窮國的到期無息貸款債務,債務量達到十六筆,累計金額達到十四億兩千萬元。這其中,包括贊比亞、喀麥隆,以及坦桑尼亞等國家。

由此可見,多年來我國的對外援助力度在不斷增強,特別是進入到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顯著增強,對外援助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大。如今,我國已經成為全世界第四大對外援助國,其中與美國、日本等國家的差距正在不斷縮小。隨著對外援助力度的增強,意味著我國的軟實力如影響力、國際號召力等正在顯著提升,這對於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無疑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而事實上,在本次疫情期間,巴基斯坦等貧窮國家(自然也是我國重點援助的國家之一)堅定地與中國站在一起,在第一時間在全國範圍調集物資支援中國,這便是團結共進的力量和見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