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春節--記南溪區汪家鎮衛生院一名護士"羅玲"

四川民生報道網宜賓訊(王先元 王大崗)羅玲是宜賓市南溪區汪家鎮衛生院的一名普通護士。為了春節期間醫院能夠正常運行,年前都要進行合理安排上班時間。羅玲是2020年1月23日到1月27日值班,就是農曆臘月二十九到鼠年正月初三,然後休息。羅玲說:"我是長寧人,離上班的醫院有87公里路。離開家的時候,三歲小兒子就問她,好久回來?因為他年紀小,有點粘人,還喜歡用我的手機觀看《小豬佩奇》。我一直沒有搞清楚,他是愛我,還是愛我手機裡的佩奇。大兒子13歲,六年級,見我要走,趕緊收拾書包想和我一起走,美其名曰"醫院安靜好做作業",實際是想耍手機遊戲,被我一頓斥責,並承諾我回來的時候給他耍。因為他在他爸爸手裡是拿不到手機的"。

疫情中的春節--記南溪區汪家鎮衛生院一名護士

除夕的晚上,在空曠且安靜的醫院裡,幾個同事聚在一起,簡單地做了幾個菜,就是年夜飯了。軍哥(羅玲愛人)和兒子都打電話來問候,說著一些新年祝福的語言,感受到家的溫暖和淡淡的幸福,美中不足的是:新型冠狀病毒在武漢海鮮市場爆發後,感染的病人持續上升,到目前並沒有研製出有效藥物來剋制。新聞報道武漢肺炎今天感染人數增至幾百人,明天是哪裡出現了多少確診病例,後天又是多少例,就連春節聯歡晚會上都出現了沒有彩排的節目——北京醫療部隊馳援武漢。看到這個節目,她心為之一緊:武漢能挺住嗎?

2020年 1月25日,大年初一,小雨,受武漢肺炎影響,街上都沒有幾個人,不像以前每到過年,到處熱熱鬧鬧,鞭炮連天。聽說18日武漢封城後,到處口罩銷售一空,就連醫用酒精都買不到,軍哥和兒子問能買到口罩嗎?27日能不能回家休假。羅玲告訴他們:不要上街,不要往人多的地方跑,口罩自己想辦法,因為醫院的口罩,劉院長說已經被國家徵用,屬於緊急備戰物資,非常稀缺。休假的事情還不能確定。

2020年 1月 26日,南溪區衛健局召開緊急會議,所有醫護人員27日全部到位,做好緊急預案措施。同時加大宣傳力度,不傳謠,不信謠,勤洗手,多消毒。

2020年 1月28日,宜賓第一批援助武漢醫療隊集結完畢,奔赴武漢。

從視頻上看到她的同行們登上去武漢的專車,羅玲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武漢肺炎,已經牽動了億萬人的心。"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武漢同胞有難,宜賓醫護人員挺身而出,成了最美逆行者。羅玲也渴望自己能夠成為他們中的一員,為國家儘自己微薄之力。可是,南溪區汪家鎮衛生院也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劉院長和王院長的帶頭下,全院取消休假制度,全面投入工作中:諮詢答疑,消毒,測體溫,排查……非常時期,守護好一方淨土,就是對國家最大的貢獻。

羅玲說:"我是護士,也是我老公的愛人,兩個孩子的母親,每天晚上,我都會囑咐他們:好好呆在家中,不要出門,勤洗手,常消毒,不信謠,不傳謠,非常時期,我不能回家陪伴你們,但希望你們能夠理解我,支持我的工作。我們衛生院在劉院長的帶領下,全院團結一致,上下一心,為了減少病毒在小鎮傳播的風險,每天消毒,排查。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把疫情扼殺在萌芽狀態"。

很多人在家裡呆上一段時間,看到外面春光明媚,就想往外跑,覺得自己憋壞了。抱著僥倖的心理,把國家的命令當兒戲,散步,踏青,扎堆,打牌,依然我行我素,這,無意中增加了的病毒傳染的風險,期望大家都能夠在這次疫情過後平安著陸。看看馳援武漢的一線醫護人員,冒著被感染的生命危險,舍小家顧大家,毅然堅定的夜以繼日地和疫情做鬥爭,她們為了少上廁所,嚴格控制水和食物,渴了,忍著;累了,躺在地板上簡單地休息一會兒,防護面罩居然在臉上勒下了深深的印痕。所以,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

羅玲從臘月二十九接班以來,已經20多天沒有見爸爸媽媽了,只是打電話問候,叫他們不要出門,照顧好自己。其實,像她這樣的基層醫護人員何止千萬,她只是千千萬萬分之一,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堅守,為疫情不擴散做著最普通的工作。都希望這次疫情早點結束,孩子們能快快樂樂的上學,商人能開開心心的掙錢,工作人員能正常上班,一切迴歸正常。

一起期待疫情早日過去,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宜賓市南溪區汪家鎮衛生院 羅玲 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