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農事漸繁忙:春耕、防控疫情兩不誤

雨水節氣農事漸繁忙:春耕、防控疫情兩不誤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2月19日電(記者 上官雲)“雨水到來地解凍,化一層來耙一層。”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緊隨“立春”之後。

雨水期間,時間也從“七九”的第六天走到“九九”的第二天。俗語稱“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在春風提醒下,農村呈現出一派準備春耕的繁忙景象,人們開始忙碌起來了。

今年雨水到來時,中國多地正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人們在嚴格防控疫情的同時,漸次復工復產,做好春耕備耕的工作。

東風解凍,冰雪消融

雨水是24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大概在每年公曆2月18-20日,太陽黃經達330度時。

雨水节气农事渐繁忙:春耕、防控疫情两不误

資料圖:2月18日,航拍貴州黔西林泉鎮花卉苗木基地春耕繁忙景象。雨水時節將至,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的農戶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搶抓農時,對辣椒、花卉苗木基地開展育苗、鬆土等春耕作業。中新社記者 瞿宏倫 攝

雨水節氣的時段一般從公曆2月18日或19日開始,到3月4日或5日結束。它和穀雨、小雪、大雪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

從氣候上講,雨水大概有兩層意思,一是天氣回暖,降水量逐漸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漸漸少了,雨漸漸多了。

此前,天氣相對來說比較寒冷。雨水後,隨著氣溫的進一步回升,許多地方的人們能明顯感覺到春回大地,身心為之一振。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如此記載:“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按古人的解釋,雨水節氣前後,冰雪繼續消融,萬物開始萌動,春意更加明顯。

為何仍要注意“春捂”?

不過,此時雖然氣溫逐步升高,但冷空氣在減弱的趨勢中並不甘示弱,與暖空氣頻繁地進行著較量,不肯收去餘寒。

古人常說,要“春捂秋凍”,這也是根據春季氣候變化特點,在穿衣方面提出的養生原則。初春陽氣漸生,人們逐漸去棉穿單,但此時北方陰寒未盡,仍應注意保暖。

雨水节气农事渐繁忙:春耕、防控疫情两不误

資料圖: 2月18日,“雨水”至,春回大地,處處生機。江西新餘市渝水區水北鎮6000畝茶園吐瑞納新,春意盎然。趙春亮 攝

雨水前後,油菜、冬麥等普遍返青生長,對水分的需求較高。適宜的降水對農作物生長十分重要。農諺說:“雨水有雨莊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寶。”

在民間流傳的諺語中,還有根據雨水的冷暖降水等,預測後期天氣的情況。比如“雨水落了雨,陰陰沉沉到穀雨”,或是“雨水東風起,伏天必有雨”等等。

雨水節氣“佔稻色”

雨水正處在春天,意味著生機和希望。從民間習俗上來說,這也是一個富有人情味的節氣。

比如,有的地方講究此時女婿要給岳父母送上兩把藤椅,上面纏著一丈二尺長的紅帶,稱為“接壽”,寓意祝願岳父岳母長命百歲。

如果是新婚女婿送禮物,岳父岳母還要回贈雨傘,讓女婿出門奔波時能夠遮風擋雨,也有祝願女婿人生旅途順利平安的意思。

據說,在華南稻作地區,還流行著雨水佔稻色的習俗。據《田家五行》記載:“雨水節,燒乾鑊,以糯稻爆之,謂之李羅花,佔稻色。”

具體做法是,在雨水節氣當天,人們通過爆炒糯米花來占卜當年稻穀的收成和成色。成色足則意味著高產,成色不足則意味著產量低。(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