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龍:“六個對照” “群”防“群”控 確保排查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在疫情防控過程中,盧龍縣積極探索新方法、新舉措,採用“六個對照”、 群”防“群”控“等措施,確保排查工作落實落地。

盧龍:“六個對照” “群”防“群”控 確保排查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2月12日,在彩虹國際小區,縣旅遊和文化廣電局副主任科員杜春兵正在給2號樓的一位住戶張貼告知書。“這戶我們來了10多回了,物業留的電話也打不通,一直聯繫不到人,我們給他留下告知書,並留下聯繫方式。”杜春兵說,在疫情防控摸排過程中,他們發現有很多住戶聯繫不上,白天晚上去多次也看不到人。怎麼辦?一定要落實到人,他們想方設法破解難題。他們積極與自來水公司、供熱公司、物業等單位聯繫,及時獲取了住戶用水、用電、供暖情況,針對近來用水、用電有變化的通過張貼告知書等方式,及時聯繫業主。確保將小區人員情況摸清,保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現在,我們制發了小區通行證,既保障小區住戶的正常出行,又確保有效排查外來人員。”

“最近疫情正處在關鍵期,大家一定要注意勤洗手、多通風……請大家儘量待在家裡。”“再次提醒大家莫串門、莫聚集、戴口罩。”“好的”在龍飛家園西區疫情防控微信群,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的工作人員每天在各自分包的群裡面發送疫情防控的常識。

盧龍:“六個對照” “群”防“群”控 確保排查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在縣裡統一安排疫情防控第一輪大排查過程中,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責該小區情況的摸排工作。走訪過程中,發現部分居民時常不在家,統計數據較為困難。2月2日,在第二輪入戶排查時,該局印發了倡議書,以單體樓為單元,建立微信群,分包人員為群主,提倡大家加入微信群,將整個小區13棟樓的209戶家庭納入微信疫情防控群,對部分住戶較少的樓進行了合併,共組建了9個微信群。實現讓網絡多跑腿,實現“群”防“群”控”,打通疫情防控宣傳“最後一公里”。

盧龍:“六個對照” “群”防“群”控 確保排查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組建疫情防控微信群,可以及時將我縣相關疫情信息、防範舉措有效傳達到小區每一戶,實現疫情防控宣傳信息全覆蓋。居民可以隨時用微信報告體溫、家庭成員動向。同時,也便於我們及時回應居民反映的各種問題。”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趙凱說,“對於不會用微信的老人,我們堅持電話聯繫。該小區沒有門禁卡,我們為小區的車主發放了通行證,便於防控。”

盧龍:“六個對照” “群”防“群”控 確保排查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在疫情防控過程中,我縣壓實責任,制定下發了《城區疫情排查工作方案》,設立居民住宅區疫情防控檢查站,明確檢查站設置“六有標準”,各檢查站實行24小時值守檢查,嚴查小區外來人員,做好疫情防控。組織小區、社區進行全面摸排檢查,新增人員全部摸排到位,重點人群進行體溫監測,對排查人員實行日排查機制,三天一輪,每日監測動態變化情況,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的城區疫情排查工作機制,確保疫情早發現。先後開展四輪大排查工作,對縣城區住宅區進行全面排查,真正做到不留死角,入戶見人,確保樓不漏戶、戶不漏人,逐人測量體溫,重點排查湖北、武漢等疫區來盧人員以及發燒、發熱人員,確保排查、檢測到位。

在排查過程中,通過以房找人、見人見面等方式進行回頭看,確保數據詳實,不漏一戶,不落一人。採取在門縫處張貼告知書的方式瞭解住戶回來居住情況,使用“問卷星”等微信小程序進行網上調查問卷。以房產數據、自來水數據、供熱數據、物業數據、用電數據、夜間照明“六個對照”等各種措施保證排查無遺漏。開展了兩輪城區商鋪、門店排查工作,確定由住建局、市場局、盧龍鎮相關人員,分成兩個摸排工作小組,對城區各商鋪、門店從業人員個人基本信息、體溫和與疫區人員接觸情況進行全面摸底排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