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三段擊和歐洲的排隊槍斃是不是相同戰術,而不同的只是稱呼呢?

閃擊伯爵2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選擇上來說,三段擊也好,排隊槍斃也罷,都屬於前膛火器的線性射擊戰術。

中國早在明代就有沐英開始使用三段擊。而歐洲進入火槍時代以後各國都在使用線性射擊戰術。

這是火器發展的一個必然現象,並不稀奇。

同時代的日本也流行三段擊,織田信長就是用三段擊消滅了強大的武田家。

線性戰術出現的原因,主要是前膛火槍的射速太慢。

火繩槍時代,火槍射擊必須清理槍膛、裝藥再壓實、裝彈再壓實,瞄準,射擊。

這套流程很繁瑣,即便優秀的火槍手一分鐘最多射擊二三發而已。

自然,這大大高於火門槍的二三分鐘一發,但用來打仗還是有缺陷的。

大家都知道,弓箭的優勢在於射速很快。

訓練多年的弓箭手,可以在一分鐘內精確的射出七八支羽箭。如果這是類似於火繩槍一樣採用覆蓋性 高角度射箭,弓箭手就可以達到三四秒射出一支箭。

弓箭手保持這樣的射速,才能滿足實戰的需要。

而火繩槍的射速太慢,他的火力投射量不足。

最直接的危險是,即便對方完全使用冷兵器,也可以採用《投名狀》舒城之戰的方法,以人海戰採用果斷衝鋒肉搏的方式,將火槍打垮。

所以《投名狀》中,太平軍六採用了三段擊,打死了不少清軍。如果太平軍不是隻有200支火槍,可以徹底消滅衝鋒的清軍。

但明軍和清軍的三段擊,同歐洲的線性戰術還是有一定區別。

歐洲軍隊在完全淘汰了長矛兵以後,以火槍作為唯一武器,以幾條步兵線交替射擊,實現戰場活力的持續投射。

但明軍是有所不同的。

明軍時代,火力裝備量還是有限的,而且北方的明軍多準備三眼銃等火器,而不是火繩槍。

所以,明軍的三段擊只是侷限於如神機營這種大量使用火器的部隊,對於全軍的影響有限。

至於到了滿清時期,由於忽視火器,直到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裝備火槍最多的部隊,裝備率也不過百分之五十。

所以,三段擊並不是明清軍隊的主要戰術,使用面很有限。


薩沙


“三段擊”與“排隊槍斃”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戰術,它們之間有著本質的差異。

“三段擊”戰術流行於火繩槍時代(歐洲在三十年戰爭(1618年-1648年)後淘汰,改為更加先進的燧發槍,而遠東地區一直使用到19世紀前期),這種戰術可以有效彌補火繩槍射速緩慢的弱點,最大程度實現火力的持續輸出。但火繩槍手還不能脫離冷兵器單獨作戰,他們需要長矛兵的配合,西班牙大方陣是火繩槍兵的典型。

線列步兵戰術,顧名思義就是讓士兵結成寬而淺(一條線列有2至4排士兵)的密集線列陣型,發動火力齊射,直到徹底擊潰對方。這種戰術因為要直面敵方的槍口,故而被戲稱為“排隊槍斃”。”排隊槍斃”的兩個基本條件是燧發槍和刺刀,這意味著火槍兵可以脫離冷兵器的輔助獨立作戰,火器因而成為戰場的主宰。

附圖,線列步兵時代的典型代表——英軍

“三段擊”戰術

“三段擊”戰術是火繩槍時代普遍使用的一種戰術,無論是在歐洲還是在中國、日本都曾使用過。

這種戰術將火槍兵大致分成三隊,一種方法是(人動槍不動):第一隊射擊,第二隊準備射擊,第三隊裝填彈藥。第一隊射擊完畢後退至原第三隊後裝填彈藥,成為新的三隊,原第二隊變成第一隊進行射擊,原第三隊變成第二隊且裝填完畢準備射擊,如此循環往替;另一種方法是(槍動人不動):第一排射擊後迅速將火槍傳遞給第二排,同時從第二排手中接過裝填好的火槍;第二排再從第三排接過裝填好的火銃,同時將未裝填的火銃傳遞給第三排裝填;如此反覆輪換。



附圖,明軍的火槍手

根據史書記載,最早使用此戰法的是明朝的大將沐英,他在雲南征討麓川首領思倫發時,為對付敵軍的大象而採用了三段擊戰術。後來,明成祖征討交趾和蒙古時亦採用了此種戰法,並且經過改良以對付機動性更強的騎兵。

以明朝的火器部隊——神機營為例,為保持射擊的連續性,明軍通常將士兵分為三排,第一排位於第1、3、5、7、9、11等位置的士兵首先射擊,再由位於第2、4、6、8、10、12等位置的士兵射擊。第一排的士兵射擊完畢後將火銃遞迴中間一排的士兵,同時從中間一排的士兵接過裝好彈藥的神機銃。中間一排的士兵從前排士兵的手中接過射擊後的火銃,並向後傳遞給第三排的士兵裝上彈藥;同時從第三排士兵的手中接過裝好彈藥的火銃,並向前傳遞給前一排的士兵,如此反覆輪換。

《明史》卷92:至明成祖平交阯,得神機槍炮法,特置神機營肄習。
《國朝獻徵錄》卷5:“英乃召諸將校謂之,曰:“定邊受圍巳久,若不即破賊,設定邊失守,則賊勢益張。彼徒恃其象,以恐懾我軍。今方少以騎士挑之,已獲一象,又何足畏乎?吾知所以破之之術矣,可多置火銃神箭於前,作三行參差。而陣伺彼象近,則前行之銃箭齊發,象若未退,則第二行者繼之,第三行又繼之,使銃聲不絕,象必驚而卻走。然後以大軍乘之,破之必矣。””

除了明朝,日本人也獨立的使用了這種戰術。火繩槍在16世紀早期由葡萄牙人傳入日本,當時日本人稱之為鐵炮。在1575年的長篠之戰中,織田信長採用三段擊戰術擊敗了武田家的精銳騎兵,鐵炮從此揚名日本。

從實際效果來看,火繩槍仍然是一種比較原始的火器,其最大的缺點是火繩槍的火繩是明火,火槍兵面臨想當高的風險。此外,火繩槍手亦不能單獨作戰,他們需要長矛兵的配合。

附圖,典型的線列步兵,普軍,18世紀中期,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


線列步兵戰術

線列步兵是歐洲國家在17世紀——19世紀時最主要的步兵戰術,最早可追溯到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

在三十年戰爭(1618年-1648年)中,古斯塔夫二世放棄了傳統步兵的方型陣型,代之以扁平化的線列陣型,同時以簧輪式火器武裝他的陸軍,並且大幅減少了軍中的長矛手。這一系列戰術革新為他在三十年戰爭中帶來了輝煌的勝利,至17世紀中期,主要歐陸國家的步兵已經廣泛採用了這種戰術。

線式戰術一般將步兵排成寬而淺的密集線列,然後齊射。這種戰術與軍事技術的發展密切相關,當時步兵的主要裝備——燧發槍精度極其有限,同時緩慢的裝彈速度意味著只有密集陣型的近距離射擊才能最大限度地造成敵軍的傷亡。

刺刀發明以後,裝備了燧發槍和刺刀的線列步兵在遭到騎兵包圍時,能夠迅速轉換為方陣(即空心方陣)對抗之,這意味著線列步兵可以獨自對抗敵軍的騎兵。1689年,奧地利陸軍首先廢除了長矛兵;1703年,法國陸軍也廢除了長矛兵;同時,彼得大帝將俄國步兵幾乎全部轉變為線列步兵。從此,線列步兵成為歐洲陸軍的主力,這種情況直至19世紀中期。

附圖,線列步兵的對決

“三段擊”戰術強調火力的連續性,而線列步兵要求齊射,達到火力的最大性。這種轉變的背後是軍事技術的進步,火繩槍時代的火槍兵需要與長矛手配合作戰,而裝備了燧發槍和刺刀的線列步兵可以單獨作戰。熱兵器從此成為戰場的主宰。

歡迎交流與討論!求贊加關注!


我沒忘記home


沒有聽說過歐洲有三段擊,電視劇和電影中就是傻瓜式的雙方直面射殺!

廣泛認同的三段擊有中國三段擊和日本三段擊!

不如拿日本和中國的三段擊來對比:

中國的三段擊是換人不換槍:

根據《明史》記載,明朝初期平定南方(雲南)的將領沐英首先在使用火器對付叛軍大象等野獸兵種時有感於火藥裝填速度太慢而改進的一種戰術射擊方式。[1] 具體是由三人為一個小組,先由最前面的火槍手射擊,然後退至隊伍後方專心裝填彈藥,由第二名士兵上前開火。三人交替裝彈、開火,使原本射擊一次需要一分鐘甚至更久的火繩槍效率提升三倍!近似於歐洲的半迴旋戰術[2] 。

日本的三段擊是換槍不換人:

日本戰國時期,長篠合戰中織田信長的鐵炮(火槍)隊以三段擊的方法擊敗了武田勝賴的騎兵也是其中一例。他首先安排三千名火槍手在陣前安置防馬柵,然後安排士兵三個人一組,讓其中射擊精度最高的士兵充當射手,其餘兩個則負責槍彈和火繩的裝配工作。




潁川vlog


不一樣的!但是兩者有少許相似之處。

東亞三段擊:

一、明朝時期的三段擊。

在史書中最早出現在明初,沐英鎮守雲南時,雲南土著藩王謀反,為了對抗數百戰象,沐英將火器排列成三排(含火炮),施行相互掩護射擊,其中火槍隊的運用是由三人為一個小組,先由最前面的火槍手射擊,然後退至隊伍後方專心裝填彈藥,由第二名士兵上前開火。三人交替裝彈、開火,這樣提升了裝填和射擊速度。有點類似後來歐洲的瑞典迴旋式裝填射擊模式。

但是這種戰法並非是沐英所創造的,根據後來史學家的考究,發現早在北宋中後期,為了抵抗北方騎兵部隊的進攻,北宋王朝將弩兵分成三排,交替掩護、不間斷式地發射箭弩。

沐英只是對火槍隊需要裝填的模式與弓弩裝填模式不一樣而進行的改進,這種三段擊其實並不算很先進,原因有二:

一、是當時的明朝軍隊中火器的裝備,還不能佔據主導地位,三排射擊的彈幕還是不足於佔據戰場優勢,依舊有所紕漏。

二、明初的火器是早期的火繩槍,射程較短,比較考研戰士的心理素質,這是為什麼到了明中後期,這種戰術並沒有成為明朝軍隊的主要戰術。

再則到了明中後期,明朝的火器科技走了另外一條道路,與歐洲追求的大口徑、殺傷力不一樣,明朝追求的遠程和精準度,最終導致了火器在第一時間致死率上並不高。

二、日本戰國時期的三段擊:

長篠合戰:

信長野望在阻擊武田勝賴的騎兵時使用的一種戰壕式三段擊,主要模式是換槍不換人,三人一組,精準度較高的射手負責射殺,後面的兩個人,一個負責傳遞槍械,一名負責裝填,從而實現不間斷射擊。

濱松圍城戰:

大久保忠世在襲擾武田軍時的戰法,模式是火槍隊分為四隊,大久保忠世喊口令後,第一隊就全體射擊,然後蹲下裝填彈藥,隨後第二隊聽從口令繼續射擊,以此類推,這樣就形成持續不斷的彈幕,給予敵軍認為有較大的一支火槍隊在阻擊。

歐洲的線性火槍隊戰術:

蒙古人在進攻歐洲時,可不僅僅帶給了歐洲和中亞地區戰火及屠殺,還帶去了科技與使得歐洲復興的機遇。

元朝建立後,蒙古帝國分裂,在隨後的對峙和通商中,歐洲人獲得了印刷術及造紙術、火藥等技術,在隨後的百年裡,歐洲通過一系列的改制、改革中逐漸蛻變,並形成民族意識,最終形成單獨自主的國家(在此之前,只能說當時的歐洲只有封君,並沒有國家意識)。

在這百年時間裡,歐洲在火器的發展極其迅猛,尤其是戰術及科技上。

類似於東亞的三段擊,其實在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期時,西班牙也發明了這種戰術,隨後的戰爭中,歐洲以及中亞的強國也有一段時間進行運用,但是他們稱呼為迴旋式戰術、三段射擊戰術、“古斯塔夫雷霆”戰術。(《馬爾伯勒時期的戰爭藝術》)

即,士兵分成3-6排,第一個士兵射擊後,迴旋到陣後裝填彈藥,第二名士兵上前射擊,以此類推。又或者是將三個陣型分成一組,第一個陣型率先射擊隨後裝填,第二個陣型在第一陣型裝填時射擊再進行裝填,隨後是第三陣型,以此類推下去。

後來隨著科技的發展,火槍開始裝備刺刀後,守護軍陣的長矛兵退出了歷史舞臺後,歐洲的軍隊火槍佔有比例成為了絕對性,隨後各種火器戰術也應用而生。

早期的線性火槍戰術:

開始時,歐洲各地區都無法接受西班牙的三線射擊戰術,很多地區大都是將士兵排成四排而非三排,主要因素還是兵員的素質(僱傭兵因是職業軍人,因此在瑞典僱傭兵則是排成三排居多)。

直到18世紀中後期,隨著職業化軍人的出現,各國軍隊才逐漸接受三線排列隊形。

但同樣出現一種情況的發生:

一、射擊時,第一列跪著,第二列彎腰半蹲著,第三列則完全站著——瑞典僱傭兵發明的戰術,可是這種戰術在混亂的戰場中,經常會出現第二列士兵的鎖骨很容易被擊傷。

二、第一列仍跪著,第二列完全站立,第三列移動一下,從第二列士兵的間隙進行射擊。可又因為戰場的混亂,經常致使士兵因緊張、傷亡等等情況之下,造成第三列士兵射擊時又很容易傷著第二列士兵的手和胳膊。

因此這種三排縱列的模式,雖然推廣開來,可戰術家們紛紛對其進行改進。

如法國,在沒有進入到遂發槍時代時,將火槍陣型從三列縱隊加深,擴張到6-8列,甚至是18縱列的密集厚度模式。

後來隨著遂發槍的大規模運用,開始時,各國都在探索線性戰術的可行性之時,普魯士開始率先運用了線性戰術。即

每個陣型(營)都是獨立的射擊個體,每個陣型內有八排士兵,軍官在平時訓練時,要求每個陣型必須做到每分鐘進行5次齊射。為了保證戰線的穩定性,普魯士軍隊要求軍隊必須保持戰線統一,每個陣型(營)都需要保持並列行進,保持一線——明文規定隊列行進的速度為每分鐘75步、各列之間的間距為5英尺、以及士兵必須做到肩並肩行進。

使用這樣的戰法主要因素是,德國並沒有法國那樣的大平原,缺乏騎兵,因此只能通過密集軍陣來對抗騎兵集團的衝擊,但是根據《腓特烈大帝的軍隊》中的說法,當時的普魯士軍隊,很不情願使用這個戰法直接對抗騎兵部隊,因此在這種線性陣型運動中,戰術家還加入了其他因素,比如:回性陣法,即當遇到騎兵突襲時,嚴格訓練的士兵快速構建成一個空心的正方形戰陣,對抗騎兵。

正因為德國人天生的嚴謹刻板的精神,因此這種戰法在軍隊中快速形成戰鬥力,並且在隨後的戰爭中脫穎而出,特別是在行進中那種壓迫力,和到達射擊點時,密集彈幕的恐怖,使得腓特烈大帝的軍隊一時之間所向披靡,少有敗績。

後來英國人將這種線性排列戰術學習了過去,只是英國人比德國人的刻板更為刻板,英國軍方要求必須行進到30碼(27米)時,才可以開槍,“看清敵人的眼白之前,不許開火!”(1759年,魁北克之戰,英國沃爾夫少將被法國人擊斃前下的軍令),這種瘋狂的壓迫力,以及英國人刻板的承受力,經常使得與之對射的敵人出現恐慌。

英國革命之後,英國陸軍一直都是後孃撿來養的孩子,沒有皇家稱謂的陸軍,一直以來非常重視訓練,對兵源不挑不撿,能吃苦,守紀律,再輔助皮鞭的修理和賞金鼓勵,使得每個士兵如同機器人一般。

因此在英國紅蝦兵的推廣之下,這種線性排隊射擊的戰術,在隨後的英國殖民時代逐漸推廣到全世界,直到一戰,德國人的機槍洗禮之下,這種線性戰術才永久退出歷史舞臺。

另外一個題外話:

當時的滿清入關後,漢八旗的火槍營,可是排成6-8排的。

圖片均來源網絡


史之為用


三段擊的戰術起源於宋代,非常依賴弩作戰的宋朝軍隊,創出了簡單的三段擊,而明軍所謂三段擊戰術,就是將火器部隊分為三排,輪流依次發射,以提高射擊速度。而三段擊大致上分為兩種。

一種是換人射擊,即第一排射完之後,退到第三排裝填彈藥,準備就緒的第二排火槍手上前進入第一排位置射擊,如此往復。歐洲軍隊在排隊槍斃時代多采用這種戰術,這種三段擊,也特稱“三線戰術”。又因為是古斯塔夫所創,故而又稱“古斯塔夫雷霆”戰術。

一種是隊形不便,第一排射完之後,將手中的火槍遞給第二排,第二排再把火槍遞給第三排,並且接過第三排裝填好的火槍,安裝好火繩做好最後射擊準備,遞給第一排,繼續發射。


刀筆傳神


18世紀,歐洲人最喜歡的就是排隊槍斃戰術,這種戰術子普通人看來毫無技術可言,無異於雙方互相槍斃,但是你需要了解一個事實,18世紀的歐洲大部分武器還是滑膛槍械,這種槍械不僅射速慢,而且不夠精確,因此為了保證作戰的強大火力,在戰爭時就採用了橫隊排齊這種看起來像排隊槍斃的戰術。

明代的三段擊

根據《明史》記載,明朝初期平定南方(雲南)的將領沐英首先在使用火器對付叛軍大象等野獸兵種時有感於火藥裝填速度太慢而改進的一種戰術射擊方式。 具體是由三人為一個小組,先由最前面的火槍手射擊,然後退至隊伍後方專心裝填彈藥,由第二名士兵上前開火。三人交替裝彈、開火,使原本射擊一次需要一分鐘甚至更久的火繩槍效率提升三倍!近似於歐洲的半迴旋戰術  。

這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戰術。




王洪寧


明朝沒有三段擊。日本人才用的三段擊,三段擊是三人一組,只有一名射手,一名為裝彈手、一名為火繩裝配手,是把一個完整的裝填射擊過程分成三段來完成。明朝沐英曾使用過三列輪射的方法,這與西方是相類似的,但明軍並沒有普遍使用。


沉140769451


火繩槍就不可能排緊密的隊形,誰敢在邊上有明火的時候打開你的火藥袋或者紙彈,那不是找死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