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中为什么说浣碧自杀并不是因为殉情呢?你怎么看?

楼笙


浣碧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之前一直跟在甄嬛身边,一切甄嬛都替她打点好,也算是尽到长姐该尽的职责。后来浣碧喜欢果郡王,果郡王喜欢甄嬛并且有了孩子,浣碧在用计嫁给果郡王那天,就砍掉了一半和甄嬛的姐妹之情。

不得不说,在浣碧结婚之后,她根本得不到果郡王的心,因爱生妒、因妒生恨,浣碧虽然不至于记恨甄嬛,但总归是有埋怨的。尤其是在皇帝假意要送甄嬛去跟摩格和亲,果郡王带兵出关的时候,浣碧说:甄嬛都是为了保全她自己!


浣碧说出了大实话,奈何果郡王听不进去,还是带兵出关救甄嬛,自己的丈夫心里想着别的女人,而这个人还是自己的亲姐姐,这让浣碧如何不与甄嬛离心?

因为这件事,果郡王被派去戍守边关,每每写家书的时候,果郡王都一定会问熹贵妃安好,这让浣碧如何自处?因此在果郡王回紫禁城之后,甄嬛让人去带浣碧和元澈进宫团聚时,浣碧说:长姐也算成全我。

看见没有?浣碧的心思就这么简单,因为简单,才容易满足。浣碧就想着只要甄嬛可以退一步,她和果郡王虽不能全了夫妻之情,最起码会有恩情在。甄嬛横在中间,果郡王始终没有把浣碧放到眼里。

在桐花台,果郡王为了保住甄嬛,喝了毒酒自尽。浣碧事后尽管会想到,皇帝知道了果郡王和甄嬛的事,要杀果郡王也是势在必行,而果郡王为了保护甄嬛愿意赴死,但这赤裸裸的事实,如何让浣碧不心寒?

心寒甄嬛为了保全自己,牺牲果郡王;心寒这么多年过去了,自己夫君最惦记的人依旧是长姐,为了长姐可以不顾果郡王府所有人的性命;心寒自己空是果郡王侧福晋这么多年,却始终没有得到过尊重。

是浣碧选择了和甄嬛离心,是浣碧执意要把所有的温暖和安全感寄托到果郡王身上,果郡王一死,浣碧也没了活下去的勇气和愿望。就像叶澜依一样,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就割腕自尽了。浣碧也是如此,没有了活下去的指望。



浣碧虽然小心眼,但是心思并不复杂,她跟着果郡王去了,一方面是殉情,也算全了年少仰慕果郡王的少女之情;另一方面就是和甄嬛之间恩义消失的体现,但凡浣碧心里记挂着甄嬛这个长姐,记挂着甄家,就不会轻易赴死。


入行娱乐


浣碧自杀殉情只不过是个说词,真正的原因应该是另有隐情的。

浣碧嫁给果郡王之后,表面上看是与另一个侧福晋孟静娴明争暗斗,其实她心里非常清楚:真正妨碍她与允礼发展感情的是甄嬛!她除了长的有几分像甄嬛之外,在其他的方面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甄嬛第二!

尽管如此,浣碧还是懂得大局,知道轻重的女人,特别是在孟静娴死了之后,浣碧只想着过那种相夫教子的平静生活,可还是因为要保护甄嬛,允礼主动领兵,抛下浣碧母子,一走就是几年,这中间的家书每每都要问熹贵妃安!

更让浣碧无法容忍的是:甄嬛还亲手毒死了允礼!所以,她完全可能在果郡王葬礼前两天,将允礼与甄嬛的所有私隐,告诉了甄嬛与自己的三妹玉娆,并且将允礼与孟静娴的儿子弘澈托付给了玉娆。

浣碧心里面也很明白,她将这个秘密说出来了之后,自己是无论如何都活不下去了,因为这个事情触碰甄嬛的底线了,所以才在允礼的葬礼上,选择随夫同行了。



爱咖啡的大妈


《甄嬛传》果郡王因深爱甄嬛,所以就注定浣碧和孟静娴都得不到真爱。后来由于玉娆口误说出了元澈与六阿哥像是亲兄弟,让雍正起了疑心。于是派“血滴子”查出允礼送给甄嬛的信件,皇上得知亲弟弟与甄嬛有私情,借甄嬛之手除掉了果郡王。

这一举动彻底击垮了浣碧,她的后半生再也没有希望了,所以她心灰意冷。更不会苟活于世上,再加上皇上有旨意不让所有人哭,浣碧悲愤交加,难以接受,最后竟愤然一头撞死。浣碧的举动是表达自己对果郡王的痴情和对皇上的不满。



那么为什么浣碧自杀不是因为完全殉情的原因呢?笔者认为:

其一:浣碧是为了报复甄嬛亲手毒死了果郡王。同时她也是利用自己的死,激怒甄嬛,让甄嬛突破底线,为果郡王报仇。


否则甄嬛肯定是寝食难安的。皇上借甄嬛之手毒死果郡王,浣碧心存愤怒,既然亲姐姐都毒死了果郡王,而自己只是一个柔弱的女人,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用自己的生命来为自己深爱的人做最后一件事。正是由于浣碧的死,坚定了甄嬛的复仇之心,她扯断了佛珠,杀心已起。

其二:从客观来看,尽管浣碧对果郡王倾心不已,但是她不至于自尽。毕竟她还要抚养果郡王的孩子。她那么爱果郡王,必定会想到这一点的。



其三: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但苏培盛却在中间推波助澜,说了一番狠话,故意激怒浣碧,浣碧这才撞棺而亡,随果郡王去了。而苏培盛之所以这么做,是听了玉娆的指使。玉娆早就知道了浣碧的真实身份,她不允许自己的家族受此蒙羞,也就是有一个何绵绵这样的罪臣之女的女儿。


其四: 果郡王死后,皇帝下旨不允许有人哭出声音。浣碧就那么呆呆的看着灵柩,最终她选择撞向灵柩而亡,用她的自尽,换来全府上下为果郡王哭一哭,以表哀思。这是浣碧能为果郡王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以至于甄嬛听到浣碧死去的消息,愤然扯断佛珠。“佛珠一断,杀念即起”。甄嬛知道,这也是浣碧在用自己的死逼她杀了皇上。周围的人都死去了,所以甄嬛不能再逃避了,这也是为什么她后来一定要弄死皇帝的最大原因。




笔者认为总结:

浣碧其实没必要走这一步,毕竟后宫已经是甄嬛一手遮天了。她能做的就是自己替果郡王抚养孩子,走好以后的路。这样才算对得起果郡王对浣碧的期许。可是她没有这样做,她将情绪夹杂着泪水换来了悲壮的人生结果,甚至是给甄嬛这样疼自己的姐姐带来了更深的痛苦。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激怒甄嬛,为死去的果郡王报仇,这是别人一生都无法想要原谅她的原因,浣碧这步棋走的恰到好处。


原创不易,感谢阅读,欢迎留言评论!

影视剧小哥


我认为浣碧自杀就是为了殉情,唯有自杀才能追随王爷到关外永远不分离。

浣碧是果郡王和甄嬛感情的见证人,唯有她最清楚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即便如此浣碧仍不可自拔的爱上果郡王,你可以说浣碧自私,也可以说浣碧心机,但不能否定她的一片痴心。

<strong>

果郡王突然暴毙而亡,以浣碧的聪慧肯定猜的出个中原因。皇上为了掩人耳目,不准哭丧还要将果郡王悄悄送出关外,浣碧不但面临与果郡王阴阳相隔还要面临分隔两地,早已生无可恋,以此方式追随王爷是浣碧的一种解脱。

01

痴心一片,至死相随

浣碧对果郡王的爱可能远超一切,虽然剧中没有横向比较过果郡王和甄父,究竟谁在浣碧心中地位更重。但是不只一次拿果郡王和甄嬛这个长姐做过比较,宁嫔行刺那次、果郡王出关救甄嬛那次浣碧的选择无疑都是果郡王。

所以浣碧把果郡王看的极重,果郡王一死浣碧生死相随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02

生未同衾死同穴

浣碧是个善妒的人,通常善妒源自于强烈的占有欲。从小到大她没有一样可以胜过长姐,唯一比长姐多拥有的就是可以陪伴在果郡王左右,即便如此浣碧也感到幸福。

果郡王的暴毙来得太突然也太离奇,深知来龙去脉的浣碧早已看透一切。如果现在不死就永无再见王爷的可能,生未同衾死同穴是浣碧的选择。

03

生无可恋

古时的女人大多没有自我,“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浣碧没有子女果郡王一去依着皇上的性格,果郡王一脉也会日渐凋零。失去了心爱之人又没有其他依靠,对浣碧来说早已生无可恋。

我认为无论是万念俱灰也好生无可恋也好,一切的根源来自于浣碧对果郡王的执念,浣碧是剧中几个痴心女子当中的佼佼者,自杀殉情是必然的,所以我不认为还有其他理由导致浣碧的结局。<strong>


天蓬菟


自古以来都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却不知如果是“君子如玉”,也是能够引来无数少女芳心暗许。就像《甄嬛传》,里面风度翩翩,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果郡王,不就吸引了很多京城里花季少女的喜爱嘛?

就连对皇帝死过一次心的甄嬛,在果郡王的悉心照顾和关怀之下不还是一样的投到了他的怀抱里。包括曾一心想勾引皇上的浣碧也没能逃过果郡王的魅力,对他爱得死去活来,更不要说还有非他不嫁的大龄剩女孟静娴,以及大获全胜也依然追随爱人而死的叶澜依了。

虽然说浣碧最后是设计了小像掉落事件,才能如愿嫁给果郡王当了他的侧福晋的,但是浣碧对果郡王的爱是千真万确。在得了果郡王在宫里去世的消息之后,她在棺木前长跪不起,默默流泪。

在听到苏培盛说的“皇上圣旨,不许见到哭声”之后,更是一头撞死在了果郡王的棺木前。有人说这是浣碧为了果郡王殉情,但是殉情只是原因之一,她的死绝不仅仅是殉情这么简单。

激发甄嬛内心所有的恨,逼甄嬛下狠心与决心

浣碧从小跟在甄嬛身边,还因为自己母亲是罪臣之女的缘故,隐瞒了自己甄家二小姐的身份,后来还作为甄嬛的贴身侍女与甄嬛一同入了宫。在后宫里浣碧也是个不安分的,居然联合跟甄嬛敌对的曹贵人和华妃对付甄嬛。但后来被甄嬛捅破窗户纸,把话说开了之后,对甄嬛也算是忠心耿耿了。

在甄嬛伤心之下决心出宫时,浣碧也是紧跟着甄嬛的决定,只是在宫里她的心思就落在了果郡王身上,在看到甄嬛与果郡王在凌云峰上琴瑟和鸣之后,也是心有不甘,一直到甄嬛为了肚子里的孩子跟甄家决定重新回宫。

浣碧一直都是知道果郡王心里只有甄嬛一个人的,但最后却只是得了果郡王暴毙的消息,她知道甄嬛心里也不会好受,就撞死在了果郡王棺木之前,逼甄嬛下狠心对付皇帝。

毕竟甄嬛最爱的人和自己的妹妹的死,母亲在宁古塔所受的苦,自己那些年错付的情,遭受的怀疑与苦难都是拜皇上所赐,这些恨与怨总要报,总要有个了结。

报复甄嬛不能与果郡王死同穴

浣碧知道,甄嬛虽然重新回了宫里,但心里一直都还是有果郡王的,甚至说甄嬛回宫之后心里一直都只有果郡王。她也知道果郡王对甄嬛的感情,但这并不代表她会告诉果郡王真相,虽然果郡王自己也能猜到一些。

浣碧看了太久甄嬛的感情顺遂了,自己想代替甄嬛却得到了皇帝的嘲讽跟其他人的嘲笑,自己爱上了果郡王之后却又发现果郡王爱的是甄嬛。哪怕是甄嬛回宫负了他,哪怕他已经娶了自己,果郡王依然还是默默只关心着甄嬛。

为甄嬛被罚在边关守了三年,浣碧一个人等了果郡王三年,最终等来的也只是果郡王暴毙宫中的消息,她心里怎么能不恨呢?但是她不可能去做报复甄嬛、或者做对甄嬛不利的事情,毕竟是同父异母的亲姐姐。

她就只能用撞棺来暗示甄嬛:既然你不能陪他,那我就陪他共入黄泉。虽然你会负了他,但是我绝对不会负他。

用自己的撞棺而王换王府上下能够为果郡王哭丧

浣碧跟着甄嬛一起在宫里度过了那么些年,对皇帝的心性手段多少也有些了解。在甄嬛决心离宫远离后宫这个是非地的时候,浣碧跟着甄嬛一同离宫也许并不单单是因为对甄嬛忠心耿耿,她哪怕留在宫里也是没有好下场的。

果郡王刚从边疆上回来,还没有踏入家门半步就赶去了宫里,真正目的是为了谁,她心里再明白不过。浣碧知道果郡王爱甄嬛爱的太深,但是她还是抱有一丝幻想,可果郡王暴毙的死讯,让她如何能够冷静下去呢?

这时候偏又听到了苏培盛说“皇帝圣旨,不许见哭声”,她就发了狠劲的一头撞死在了果郡王的棺木前,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死换来王府上下为果郡王的死发出的一点哭声。

无论浣碧撞棺而死的目的是殉情还是其他,她爱果郡王爱得从生到死总归是真的。与甄嬛相比,或许浣碧比不上甄嬛,能够做不到与果郡王心意相通,琴瑟和鸣。但是浣碧又比甄嬛幸福太多,她能够以光明正大的身份陪在果郡王身边,她能够光明正大的为果郡王哭上一哭,甄嬛却连为果郡王流泪的资格都没有。

对于浣碧这个小家碧玉,心胸狭窄,爱挑拨离间,没脑子的角色,可以说是从头厌恶到尾,直到看懂她的死才发现那一刻她满身的高光。若不是她毅然决然的死,或许甄嬛还下不了决心,还在迂回战术。所以她的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甄嬛的复仇的进度,她的也是有意义的。


姒莞萱


浣碧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她知道自己是甄远道的私生女,心里也是把自己看作是甄家的小姐,可惜她的身份只是丫头而不是小姐。



浣碧与长姐甄嬛同人不同命,对爱的理解与追求也完全不一样。甄嬛追求的是“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而浣碧却想通过男人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浣碧入宫后,小允子的一句“流朱姐姐也好看,只是不像浣碧姐姐眉眼长得更像小主”,就让浣碧有些小得意,皇上那么宠甄嬛,自己长的像甄嬛,皇上肯定也会喜欢自己,而且皇上也确实注意到她了,说她叫浣碧又喜欢穿碧色的衣服,浣碧故意在皇上眼前把新采的荷花放在宽口瓶里,皇帝又夸她:你长的俏丽,心思也细巧。





这些都让浣碧更加有信心,无奈皇上喜欢的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美女,而不是红配绿的俗气。浣碧气的在花荫下哭泣,恰逢果郡王经过,被安慰一番:各花入各眼,本王就觉得红配绿好看得很,若是腹中有诗书就更美了,你跟着你家小主自然错不了。

浣碧不知这是一个富贵王爷顺嘴说的安慰话,还以为果郡王真的认为她好看,从此情根深种。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跑去找果郡王,一来二去,倒是真的混熟了,可是果郡王也喜欢的是她家小主,有她什么事?




等到甄嬛甘露寺修行,甄嬛与果郡王在一起后,浣碧心想可能更没戏了,但她并没有死心,心高气傲的根本就瞧不起阿晋。谁知传来果郡王葬身河底的消息,甄嬛无奈回宫。

四个月后果郡王回来了,四个月于平常太短暂。可是这四个月对于甄嬛、果郡王还有浣碧来说真的是沧海桑田,浣碧似乎又看到了曙光。

浣碧耐心地等待时机,这期间皇上曾说要把她纳入后宫,封为禧常在,浣碧叩谢拒绝,她在等果郡王。浣碧处心积虑地等着这一天,机会终于来了,皇上的中秋家宴上,果郡王香囊里装的甄嬛小像掉出来,浣碧自认那张小像是自己。



浣碧如愿以偿做了果郡王侧福晋,同时嫁给果郡王的还有孟静娴,俩人都是侧福晋。可惜,果郡王心里只有甄嬛,孟静娴设法怀上了孩子,却在宫中误食了六阿哥的汤羹中毒而亡,留下一子元澈,而果郡王始终没有接纳浣碧。

果郡王最终为了保护甄嬛与孩子们,甘心饮下了皇上赐的毒酒。皇上依旧难消心中的气恼,果郡王只能秘密发丧,并且王府内不允许有哭声。


果郡王只要活着,浣碧只要看着他,似乎就有希望,有盼头,现在果郡王死了,浣碧活着已生无可恋,活着也不过是具行尸走肉,不如随果郡王而去,到另一个世界去完成未了的心愿。


寻桂子


电视剧中,很多配角的形象要么默默无名要么言行浮夸,好的不真实、坏的没来由,有的配角甚至就是个不起眼的小花小草,连服饰、妆容都差一大截,更别妄想拥有自己的故事线。

《甄嬛传》却不是这样,一本奏折的内容都能对后面的剧情有所暗示(之后的文章会分析到),一个配角都有自己的人物线,几乎每一个镜头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多条线齐头并进,共同推动故事发展。

说说浣碧,从她的出生、身世背景,到中期对甄嬛的背叛,再到后期使计嫁给果郡王,最后自杀殉情。步步铺垫、丝丝入扣,每一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很多宝宝都非常讨厌浣碧,认为她勾引姐夫背叛姐姐、整天看不惯这个瞧不起那个,最后还使计嫁给我们心中的白月光——男二,整天一副全世界都欠了她的模样。

那么,浣碧为什么令人讨厌,她一系列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浣碧第一次勾引皇上

故事退回到刚来圆明园避暑,眉庄还未被禁足之时。

皇上来碧桐书院同甄嬛谈天说地,流朱在院子里粘蝉。恰巧碰到浣碧采了荷花,浣碧问道:你怎么不在里面给小主扇扇子?

流朱为人快言快语,说:皇上在呢,我怎么敢在里面待呀,这些蝉闹得小主睡不好,我出来粘走这些小东西。

浣碧一听,顿时来精神了,小心思一动说:光粘这里有什么用?外面的院子里多得是呢,要一并粘去才安静。小主让我摘了几朵荷花,我去找个瓶子插上。

浣碧说这话,有两个小心思:

1、支开流朱,支得越远越好,别抢自己风头;

2、为自己进屋勾引姐夫找个理由:是小主让我采荷花,我得找个瓶把它们插上。

浣碧跑到屋子里,装作横冲直撞不知情的样子,扑通跪下说:皇上饶恕!奴婢不知皇上在这里,实在是无心之失呀。小主,浣碧不是有意的。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么,流朱刚才说皇上在里面,自己不能在屋子里呆着,浣碧却说自己不知道皇上在。。。

甄嬛可是个人精,一脸玩味地看着浣碧:你就演吧!

闹了这么大动静,终于引起皇上的注意了,皇上说:你就是那个爱穿绿裙子的浣碧?

浣碧娇羞地答道:奴婢正是,皇上好记性。

当着家姐的面撩姐夫,这是有多心急呀!

但皇上问过之后就没再说什么,让她把荷花放下。

浣碧继续勾引,当着皇上和甄嬛的面,摆弄荷花。这下皇上就疑惑了:你为什么要把荷花放在宽口瓶里呀?

浣碧抓住时机继续撩姐夫:奴婢心想,花浮在瓶里,就好比开在水上,会更加好看一些。

皇上一听,心思细腻,就夸了她两句:你长得俏丽,心思也细巧。转头对甄嬛说:果然是你调教出来的人。

浣碧听皇上夸自己了,高兴得飞起,屁颠屁颠地跑出去了,差点撞到槿汐。

槿汐问:姑娘这是怎么了?冒冒失失的。

注意:浣碧对掌事宫女槿汐根本没行礼也没任何解释,把手帕别在腰间,笑着走了。

为什么?

浣碧认为自己成功引起了姐夫的注意,照之前倚梅园宫女余氏受宠的步骤,下一步自己保不齐就是个答应小主了呀。怎么可能把崔槿汐放在眼里!

但皇上转念都把她忘了,对甄嬛表白:六宫这么多人都叫朕不得安宁,只有在你这里才能惬意。

这句话也足以见得,皇上宠爱甄嬛最重要的原因是:俩人相处起来舒服无负担——这个女人聪明、不给自己找事。

男人最怕麻烦,因此他们大多喜欢善解人意、温柔体贴的女孩,最好是能有点情趣、再好的就是可以跟自己有共同语言。

《康熙王朝》里,为什么陈道明饰演的皇上总喜欢去容妃那里?

一句话:容妃能陪自己说说话。

有了皇上的夸奖,浣碧觉得有门儿,自己说不定真能变小主,到时候就能扬眉吐气,让死去娘亲可以光明正大入祠堂。

可这时,甄嬛为了利益扶持安陵容成为皇上新宠,这让浣碧心里不快,相似的出身,自己长得也还有几分姿色,凭什么安陵容能得宠?自己不行?

因此,她对陵容一百个不待见。

浣碧不待见安陵容

陵容得宠后第二天,就带着礼物来看甄嬛。

浣碧眼见跟自己差不多水平的安陵容得宠,心里不痛快,就甩脸子。

安陵容本来就多疑,听了浣碧的话,就问甄嬛:姐姐怪陵容吗?

甄嬛肯定否认呀:你有今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是我一力促成的,我怎会有怪罪之意?

又过了两天。。。

流朱和浣碧在院子里侍弄花草,浣碧说到:这几日倒是怪了,陵容小主有两三天没来咱们这儿了吧。

流朱说:天这么热,谁愿意出来,皇后娘娘连这几日的晨昏定省都取消了呢。

注意:

1、这里埋下了伏笔,皇后取消晨昏定省、陵容好几日没来碧桐书院,说明皇后和陵容私下经常见面,她已经开始拉拢安陵容了。

2、浣碧嘴上说“原不用天天来的”,但心里认为安陵容得宠时甄嬛的功劳,她应该时时来拜见甄嬛的。

说完,浣碧又说:不过只要皇上能来就是了。

流朱听了打趣她,俩人追打刚好撞到槿汐。

作为掌事宫女,槿汐说了她俩几句,流朱赶忙道歉遵命,但浣碧却说:小主疼安陵容倒是比疼我和流朱多。人家现在已经是安常在了,我们只是丫头片子罢了。

槿汐听了,说:这浣碧姑娘的脾气倒是见长了。

流朱赶忙帮浣碧道歉:说小主在家时就多让着她,宠得跟二小姐似的。这几日她又时常犯懒,老是不知道去哪儿了,姑姑别往心里去。

其实,故事真相从一开始直白地展示个我们了:

1、流朱快言快语,不经意揭露了浣碧的身世;

2、浣碧不知所踪,暗示了其有背叛甄嬛之举。

而这时,槿汐从流朱的言语、浣碧的行为以及甄嬛所遇到的事情,就已经知道:浣碧可能是背叛了甄嬛。

甄嬛把浣碧叫到屋子里,恩威并施。

甄嬛说:陵容又没有得罪你,你为何每每都要摆脸子?

浣碧怎么说的?

她说:小主不觉得她是小人得志,飞上枝头就显摆给咱们看吗?一会儿是苏州的浮光锦,一会儿又是皇上新赏的宝石簪子,好像我们没见过似的。

甄嬛训斥道:她是皇上新宠,皇上给些什么赏些什么,她难道还要藏着掖着?

训斥之后,又提点暗示她安分守己:不管她有什么,你要记住自己的身份,不要惹事。

提点之后,又施恩笼络:你就好使这点小性子。陵容给了我两件浮光锦的衣裳,我给你留了一件,记得别穿得太招摇。御膳房今日做的水晶马蹄糕,这会子倒想吃了。

浣碧一听甄嬛赏了自己这么贵重的衣服,高兴得赶忙说:我这就去给小主拿。

甄嬛笼络人心真是一把好手——恩威并施,主子家姐身份来回转换:先是对浣碧的行为加以斥责,接着教浣碧以后能做什么不能什么,最后投其所好,赏浣碧浮光锦以示笼络。

然鹅,此时的浣碧已经背叛甄嬛,倒向曹贵人和华妃一边了,她去取马蹄糕的同时,也带回了木薯粉。而“木薯粉事件”要不是有端妃救场,甄嬛早就被禁足了。

浣碧第二次勾引皇上

“木薯粉事件”后,皇上迫于年羹尧军功,不得不经常宠幸华妃以示安抚,但另一边又照顾甄嬛的情绪。晚上留宿清凉殿,早上去碧桐书院吃早饭,做男人真累呀!

浣碧一大早就梳妆打扮,准备二次勾引皇上。

收拾完毕,浣碧去给甄嬛梳妆,妆容主打“华丽”风,但甄嬛却说:我等一下要去向皇后请安,这支步摇太招摇了。

浣碧说:小主也太小心了,皇上对安常在的眷顾还不如对小主呢,她还不是成日的花枝招展、珠翠满头。

看,浣碧又提起安陵容了。

甄嬛说:安常在再珠玉满头,却也没有越过她的本分,这话别再说了,叫爱搬弄是非的人听去了以为我见不得陵容好呢。

浣碧心里明显不认同安陵容,说:安常在也没多美,家世也算不上好,皇上怎么那么喜欢她,就因为她歌唱得好听?

甄嬛说:承恩不在貌,也无关家世,只看皇上是否中意,要不然也是枉然。

其实,甄嬛是在暗示浣碧:别白费心机想着勾引你姐夫了,没用!

然后又敲打浣碧:你近日说话怎么总是冒冒失失的,谨慎若帖是你的长处,好好揣着,可别丢了。

这话就有点警告的意思了,丢了“紧身妥帖”之后的浣碧会怎样?显而易见,日子肯定不会好过。

这时,浣碧说:皇上要来,小主应该打扮得鲜艳些才是。

甄嬛反问:你今日打扮得倒鲜艳。

浣碧忙解释道:我打扮这么好看不是勾引姐夫的,今儿是中元节,我这是要压压日子的。

确实,红配绿!真心欣赏不了这审美……

吃早饭时,甄嬛给皇上盛豆浆,浣碧立马接过来说:我来,皇上请用。

终于,皇上忍不住了:打扮得甚是俊俏,绿裙娇俏,只是用粉红花朵点缀,又着粉鞋未免俗气。

几句话说得浣碧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甄嬛寻了个理由把她支出去了。

浣碧哭着跑出去遇到了果郡王,果郡王一通夸奖,浣碧之后又把目标转到了果郡王身上……

额……果郡王、皇上、甄嬛、浣碧、孟静娴、叶澜依之间的N角恋这里先按下不表。。。

甄嬛发现浣碧背叛自己

饭后,甄嬛气鼓鼓,槿汐找机会提示甄嬛:浣碧有异心。

甄嬛认同地说:难为你如此心细,只怕旁人还被蒙在鼓里。我对她并非不好,她竟这样按捺不住!

槿汐试探地问道:那绸缎还赏她吗?

甄嬛说:赏,连我那条珍珠项链也一并赏给她。皇上摆明了没把她放在眼里!我倒要看看她还能生出什么事来。

甄嬛分析浣碧的言行举止,发觉她早已背叛自己:我估摸着勤政殿曹琴默生事,多半是她走漏的风声;恐怕连这次温宜公主的事,也脱不了她的干系,那木薯粉不就是她自作主张拿回来的吗?

槿汐说:是啊,人心难测,只是不知道现在与她相与的是华妃还是曹贵人。

甄嬛说:我估摸着华妃不会直接见她,多半是通过曹贵人。

原本也是冤孽,只是她的心未免太高了,白白辜负了我对她的一番大蒜。你把东西给她时,别露了风声,以免她生出什么事来。

从浣碧两次勾引皇上、对安陵容各种看不惯的态度、以及甄嬛被华妃党陷害的蛛丝马迹,甄嬛得出结论:浣碧背叛了自己。

那么,浣碧为什么要做出让人讨厌的行为——勾引皇上、背叛甄嬛?

1、直接原因——出人头地,让早逝的母亲光明正大入祠堂。

<strong>

(1)以甄家二小姐自居。

浣碧是甄家二小姐,但却是甄远道与罪臣之女所生,因此只能以丫环身份留在甄府。选秀之后,甄嬛将她带在身边也是圆父亲的心愿——为她找个好人家。

别人都不知道,但浣碧自己知道自己的身份。姐姐从小被当作公主养,吃穿用度、所受的教育、入宫后的恩宠都摆在眼前。同样都是甄家女儿,为什么姐姐可以,我就不可以?

(2)余氏、安陵容的得宠。

安陵容是小门小户出身,余氏是宫女,这两个人姿色并没那么出众,家世更谈不上显赫,只是凭借着歌声就能得到宠幸。这让同样作为宫女的浣碧更加坚信自己可以有出头之日。

余氏、安陵容得宠后,浣碧都是以“嗤之以鼻”、“小人得志”、“看不惯她那张狂的样子”来表示对二人的不屑。在浣碧看来,这两人和自己基本是一个起跑线上的,眉庄、淳常在这种白富美离她太远,因此,只能与跟自己同级别的人作比较。

就好比装修,甄嬛、眉庄、淳常在是豪华水晶吊灯,既好看又好用,而余氏、安陵容则是精致小巧的吸顶灯。在浣碧看来,自己是永远成不了豪华水晶吊灯,因为没那些天生耀眼的零件;那么做一个精致吸顶灯也不是不可以,毕竟吸顶灯的零件自己身上貌似也有。但,她唯独不想当一个蜡烛,照亮世界的同时燃烧了自己,什么也没有。

2、根本原因——一个认同制度,但又想冲破制度的上位者

<strong>

流朱与浣碧等于是制度下的两种不同方向:流朱和剪秋、颂芝一样,为了主子可以豁出性命,她们都是忠心不二的。而浣碧是“小姐身子、丫鬟命。”

父亲甄远道的错误直接导致了浣碧见不得光的身份,从小的耳濡目染让她有一颗冲破制度牢笼的心。她不甘于命运的安排、不甘于自己见不得光的身份:做甄嬛的丫环,等甄嬛寻个机会给她指个好人家为人正室,安稳平和地过一生。因此,会用尽一切努力让自己从底层挣脱出来,成为她心中的“人上人”。

浣碧并不痛恨嫡庶尊卑的制度,相反她非常认同,她并不觉得主子奴才有什么不好,只不过她不想当奴才,不想平平过一生。因此,她要摆脱丫环的身份成为主子。

而综合看来,紫禁城里最能让她改变命运的人就是皇上。所以,浣碧要勾引皇上、背叛甄嬛,曹贵人与华妃的蛊惑只是催化剂,浣碧的行为从根源看还是在于她自己这颗不屈服命运的心。

但在那个制度下,上位者的结局都很惨。。。

余氏被活活勒死、安陵容被人利用最后自杀,可浣碧最终还是没能看清这一点。


剁手届的邓紫棋


天朗气清,晓风和畅,我是楼笙,看好看的电视剧,聊有意思的剧情,这次聊聊经典《甄嬛传》。这次和大家说说在雍正皇帝赐死果郡王之后,浣碧选择自杀,但是浣碧自杀并非因为情谊。

果郡王进宫之后,雍正皇帝准备杀死果郡王,但是甄嬛心中对待果郡王仍然有很深的情意,当然不愿意雍正皇帝处死果郡王,于是甄嬛便决定替果郡王喝下这份毒酒。

雍正在果郡王进宫之后,让甄嬛陪果郡王饮酒,但是果郡王何等聪明,毒酒最后还是果郡王喝下,果郡王最终毒发身亡,在果郡王死后,果郡王的福晋浣碧竟然选择了殉葬,一头撞死在灵前。

很多人都认为果郡王死后浣碧自杀是为了殉情,浣碧对果郡王一往情深,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甄嬛对这一点很清楚,一个是甄嬛爱的人,一个是她的妹妹,甄嬛对他们在了解不过。

甄嬛深知浣碧并非因为殉情,果郡王在的时候,虽然果郡王并不爱浣碧,浣碧好歹还有一个念想,但是果郡王死后,她再也没有了念想,果郡王府上的其他人和她都没有任何关系,都是陌生人罢了。

如此这般,浣碧再无任何期待,再无任何念想,随着果郡王而去无疑是最好的结果,而浣碧的自杀也换来了与果郡王的合葬,也算是个圆满结局,大家认为呢?





楼笙娱乐小知事


《甄嬛传》里果郡王就是一个大暖炉,哪里都去招惹一下,都去暖一下。

至于果郡王只爱甄嬛,是果郡王的想法。但是他不知道,他随意的一句话,或者一个举动,让多少个姑娘丢了心。

关键是这些姑娘的心这一丢就是一辈子!

尽管如此,果郡王这个人设似乎依旧是那个痴情的,有血有肉的,有颜有才的王爷!

对比之下,倒是这些姑娘们一往情深,单相思了。

比如孟静娴,比如瑛贵人,比如叶澜依,比如浣碧等等。

当然了,孟静娴和浣碧倒是如愿以偿的成了果郡王的侧福晋。不过,她们都没有果郡王的爱,也是可怜。

果郡王死了,浣碧也一头撞死在棺材上了。那么,她是殉情还是自杀呢?



果郡王的死了,浣碧还有什么依靠?

浣碧原本应该也是甄家小姐,可惜母亲的身份是罪臣之女。为了活命,只能以丫鬟的身份在甄家。

后来,浣碧随着甄嬛进宫,也曾想要吸引皇上的注意力,可惜皇上没有看上她。

再后来,她对果郡王有了情,然而果郡王的心思又扑在了甄嬛身上。

不过,阴差阳错,甄嬛回宫做了贵妃。一次宴会上,掉出那枚剪纸小像,让浣碧如愿以偿,嫁去了果郡王府做了侧福晋。

虽然果郡王心里有甄嬛,府上也还有一个侧福晋孟静娴。不过好在浣碧在果郡王府是当家做主的人。

所以,当果郡王死了,她还能依靠谁呢?守着这些又有什么意义?

甄嬛是她的姐姐,但她也知道果郡王为何而死。所以,这一切又有什么呢?于是,浣碧一头撞死在棺材上。

当然了,也是浣碧的死,换来了果郡王府的哭声。终于可以哭了!



浣碧爱王爷,可是她深知王爷爱着她的亲姐姐

浣碧是一个很不甘心的人。不过这种不甘心也可以理解,毕竟她会觉得自己原本也是甄家小姐。

当遇见果郡王后,浣碧对他动了情。然而,不管她再爱果郡王,果郡王的心里只有一个人,而那个人就是她的姐姐。

浣碧曾经在果郡王要出兵去救甄嬛的时候,劝阻果郡王时曾说,你以为她是为了谁?还不都是为了她自己!

从这一点上看,浣碧对甄嬛是有恨,有怨言的。

当这个深爱着自己姐姐丈夫死了,她可以哭,可以任性的撞死,而她的姐姐甄嬛,连哭都不敢!

或许,这一死也是浣碧心中的恨与不甘。



浣碧为爱而死是殉情,为没有意义的人生而死是自杀

浣碧是为了爱而死,算是殉情吧!不管如何,浣碧对果郡王还是有情感的。

当果郡王死了,果郡王府其实已经没有人了。事实上,果郡王留下了三个孩子,一个是孟静娴生的,另外两个是甄嬛生的龙凤胎。

如此,果郡王也是有后的人了。可是浣碧没有孩子,那就陪王爷一起吧!死在一起,也算一起了。

况且,果郡王死了,她活着还有多大的意义呢?

嫁入王府的那一天,浣碧就曾对着果郡王说,我就知道你心里是有我的。

这是她的心愿,她想着,时间长了,果郡王心里总会有她的。

谁能想到,果郡王死了,这一切寄托希望也没有了。所以,她的人生也就没有意义。

所以,浣碧自杀是殉情,也是没有了依托。


无心浪味仙


在浣碧的眼里心里,从头到尾只有果郡王一个人;即使是身为姐姐的甄嬛,浣碧照样在为了利益和前途面前,也可以背叛,唯独面对果郡王,是绝对不会的。后宫里的女人,为了感情连亲情都可以背叛的人浣碧算一个。浣碧即使使了心机嫁给了果郡王成全自己,也保护了甄嬛和果郡王的关系,可婚后依然无法在果郡王身上得到原本属于甄嬛的那份爱。

我觉得这个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一方面就可以归纳,浣碧随着果郡王而去,也不仅仅因为殉情,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1.到死都得不到果郡王的心,浣碧心里恨甄嬛,以此来报复甄嬛。

果郡王的死是皇上假借甄嬛的手除掉的,甄嬛没有识破果郡王掉包换掉了那杯酒,果郡王就这样喝下了原本甄嬛给自己准备的毒酒。那么这件事,宫里的人会怎么认为呢?是甄嬛杀掉了果郡王,还是皇上杀掉了果郡王?

我想以皇上的狡猾程度和爱惜羽毛这两个人方面来看,在外人看来,是甄嬛毒死了果郡王,皇上是不会背这个锅的,因为皇上不想让天下的人说他是一个心狠手辣残害手足的人,即使皇上确实是这么个人。还有一点,真正的原因来讲这是件不光彩的事,有损皇家的形象。

在浣碧眼里,是甄嬛害死了果郡王,浣碧自然是极恨甄嬛的,想用自己的死,让甄嬛心里内疚,报复她。

2.浣碧用自己的死为果郡王、为王府鸣不平。

<strong>果郡王死后,皇上下令不许果郡王府大葬,不许大摆丧事,更不许有人哭。这相当于要全府的人关起门来暗自祭奠,只是因为皇上心中那口咽不下的气。一个臣子敢觊觎自己的妃子,说不定当初还抱着篡夺皇位之心,这样的人,皇上是绝对不允许留下来,是一定要除掉的。皇上还要王府的人都为果郡王做的事忏悔,因此不允许有哭声。

浣碧本就是性格比较刚烈的人,心中有话要说有冤要诉,可无奈现实不给这样的机会。于是浣碧用自己的死来对抗皇上的无情和不择手段;也顺便告诉外人,皇上绝情断义。

3.果郡王死了,浣碧的心也死了,没了依靠,活下去再没意义。

喜欢果郡王的人性格都很烈,比如叶澜依,浣碧。两个人都为了果郡王的死而自杀,可叶澜依似乎更加可怜,嫁给不喜欢的皇上,即使再不喜欢都没有可能再嫁给想嫁的人了。果郡王死了,皇上也死了,叶澜依身在宫中,不能生育也没有家人团聚,也便没有依靠,只能死去。

浣碧即使殉情而死,可再怎么样,叶澜依还是羡慕她的,至少她活着的时候能嫁给果郡王能成为他的侧福晋。

浣碧身边没了依靠,没了念想,活下去也没了意义,偌大一个王府空荡荡,只有自己一个主子,死了能死在王爷身边也是好的。

自古痴情女子都命苦,生命没了光辉,没有盼头,也便没有活着的勇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