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為美國大學捐款1500萬美元,卻不給武漢捐?不該被討伐

潘石屹為美國大學捐款1500萬美元,卻不給武漢捐?不該被討伐!

喬志峰

潘石屹被批不捐款,兒子回懟:某會都那樣還讓我捐?網易娛樂2月17日報道,近日,潘石屹在個人社交平臺上曾轉發一封自己的一封信,為“武漢加油”,卻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表示”。而潘石屹的夫人張欣也跟隨著丈夫的腳步,僅僅是點贊、轉發相關文章,為武漢加油。夫婦二人未給捐款遭吐槽,有網友挖出舊聞稱在2014年的時候潘石屹為美國哈佛大學捐款1500萬美元,但是在疫情上卻沒有表示,一時間被網友討伐。

潘石屹為美國大學捐款1500萬美元,卻不給武漢捐?不該被討伐


其實,這本不該受到質疑。慈善、捐款最重要的一項原則就是自願,捐不捐、捐多少,都是個人的自由,其他人無權說三道四、指手畫腳,更不能道德綁架。

並且,捐不捐款並不能代表一個人是否“仁義”、做慈善也並非富人回報社會的惟一途徑。或許人家有更好的方式去回報社會、幫助別人呢,例如擴大投資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等等。

至於潘石屹2014年為美國哈佛大學捐款1500萬美元的事兒,當年就曾備受質疑。不少人提出疑問,國內致富的地產商為何助學國外而不選擇中國學校。有人就提出:“(中國的)廣大農村的中小學,連像樣的校舍都沒有,有些貧困縣,連老師的工資都發不出去。”其言下之意,無非是潘石屹應該給國內教育捐錢,以改善國內的教育條件和水平。

應該釐清的是,潘石屹只是一個企業家,而非政府官員,更非“相關部門”,中國教育條件落後並不是他造成的。作為個人,他沒有責任和義務也沒有能力來為此負責。況且,潘石屹給哈佛捐了款,並不意味著他今後不會給國內教育捐款。說不定,他將來給國內教育捐的錢會遠遠超過這個數字。

潘石屹的夫人張欣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助學是希望更多中國優秀貧困生能接受世界一流大學教育。潘石屹也在其認證微博上回應,這次助學金只幫助在這些學校的中國貧困家庭學生。

看見沒有?看似錢捐給了美國大學,其實幫助的也是中國學生。

潘石屹為美國大學捐款1500萬美元,卻不給武漢捐?不該被討伐

正如同一些人有選擇留在國外生活工作的自由一樣,潘石屹捐款的時候,也有選擇捐贈對象的自由。捐給中國的大學是做好事,捐給外國的大學同樣是做好事。非要將慈善行為上升到“政治的高度”,從道德等方面予以解讀,就未免有“扣帽子、打棒子”之嫌了,不僅暴露了質疑者的無知,也無益於鼓勵更多的人投身慈善事業。慈善是慈善、道德是道德,用道德來綁架慈善,才是最不道德的行為。

慈善不分國界,恰如有網友說的那樣:只要是捐款,捐給誰都好,比爾·蓋茨也捐款給中國人,沒見幾個美國人在後面說三道四。潘石屹給哈佛捐款不僅不該遭質疑,反倒應該給予掌聲。張欣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作為捐助方,SOHO中國基金會沒有對受助學生畢業後是否回國、或到SOHO中國工作加以要求,“我們不擔心中國學生受了好的教育之後不回國。他首先是對人類的貢獻,然後才是他到什麼地方去工作,所以我們沒有任何這些要求。”竊以為這樣的胸襟才是最值得我們提倡的。畢竟時代不同了,那些狹隘的、固步自封觀念已經落後了。更好地融入世界,才是真正的發展之道。

潘石屹為美國大學捐款1500萬美元,卻不給武漢捐,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畢竟時隔多年,企業的經營狀況、個人的財務情況,包括其本人的思想觀念等等,或許都不太一樣。

受到質疑後,潘石屹的大兒子潘瑞霸氣回懟網友:“口罩都發不明白還想碰我錢?沒捐不讓說了是麼?”疑似道出了自己不捐款捐物的原因。潘瑞自曝稱,疫情爆發之後,本來是託朋友送兩包口罩,試試看能不能送到醫生手裡,後來看到某會出了事,連口罩都發不明白,更別說讓他去捐錢了。類似的想法或者顧慮,似乎不少人都存在吧?又何必揪著老潘一家子不放。

潘石屹為美國大學捐款1500萬美元,卻不給武漢捐?不該被討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