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应州大捷”是中国历史上一场比较奇怪的战争?

生活小样69084


应州大捷是明朝明武宗朱厚照时期发生的战争。朱厚照是明朝第十位皇帝,公元1505年即位,他在位期间,任用多位宦官,并整日沉迷娱乐,荒废朝政,使得明朝国力急速恶化,更是引起了多次农民起义,藩王叛乱,但都被平定。

为什么说“应州大捷”是一场奇怪的战争呢?

所谓“应州大捷”就是朱厚照亲自率兵在应州迎击鞑靼并且获得大胜的战争。

从朱厚照的生平来看,他是一位非常荒唐且无能的皇帝,但是他却能战胜蒙古鞑靼,从这点来说是非常奇怪的。

还有一点就是,朱厚照在率兵亲征的时候,没有透露自己皇帝的身份,而是给自己起了另一个名字”朱寿“,并且自封为”威武大将军“、”镇国公“,在战争胜利后,又加封为”太师“。

朱厚照从小就喜欢骑射,而且也对战争抱有好奇心。恰巧公元1517年,蒙古侵犯边境,朱厚照找到了机会决定亲征。

当然,朝廷内大臣是不希望皇帝亲征的,所以极力劝阻朱厚照,可是朱厚照偏偏不听,而且在宠信的怂恿下,还偷偷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封为”威武大将军“。

取名字,封官职的目的在于统率军队,假如朱厚照用自己皇帝的身份去统领将军士兵,可能将军会用”将在外不受命“的理由拒绝朱厚照亲征。因此朱厚照给了自己一个可以统领士兵的身份。

有了身份,下面就是战争了。朱厚照一开始来到边镇”宣府“,他来的时候这里很平静,并无战争,于是又去了前线阳和。1517年十月份,蒙古鞑靼首领率兵来犯。

朱厚照终于等来了敌人,肯定是热血沸腾,赶紧集结部队准备迎敌,并作出了相应的部署。这个时候的朱厚照就像变了一个人,完全不是朝廷之上嬉笑玩闹的模样,而是像一个久经沙场的将军。

同月,战争在应州打响,朱厚照先派少部分人强攻,做出精锐出击的迷惑行为,果然鞑靼首领上当,全力抵抗。而后,朱厚照不断增强兵力,来磨损鞑靼的士气,在决战中,鞑靼军队大败,而朱厚照获得全胜。

谁能想到一个整日沉迷娱乐的皇帝,居然在首次亲征中获得大胜。

其实朱厚照并不像历史记载中的那样荒唐、无能,他在军事上有着非常卓越的才能,而且他还极为聪明,学什么会什么。虽然比较喜欢娱乐,宠幸宦官,但在大事上他可一点都不糊涂,从平定叛乱以及应州大捷中可以看出。


理科男读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没有什么奇怪,这就是大明和鞑靼人正常的作战模式。

应州大捷进攻的是鞑靼达延汗部。

达延汗经常被大明成为小王子,是成吉思汗第十五世孙。

自然,达延汗的实力同成吉思汗是不能相比的,但仍然是很强大的。

他16岁亲征以后,连续击败瓦剌,连续打垮蒙古多个强大部落,逐步统一东部蒙古,建六万户:左翼察哈尔、喀尔喀、兀良哈,右翼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

可以说,当时东部蒙古大部分部落,都像达延汗臣服。

保守估计,达延汗麾下也有几十万牧民,可以出动数万骑兵。

所以,达延汗才被成为蒙古的“中兴之主”。

不过,就靠这区区几万骑兵,内部又有很多的问题,甚至各部落心怀鬼胎。另外,蒙古还有其他部落并不服从达延汗,还会趁机攻击。

所以,达延汗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他绝对不可能像祖先已经打垮大明。

所以,达延汗历次南下入侵,只是为了劫掠。

对于蒙古人来说,劫掠汉人有百利而无一害。

因为蒙古人是骑兵兵团,进入汉人地盘以后以抢掠为主,抢到什么就是是什么。

如果明军来阻拦,遇到实力弱的就上去打杀一通,将他们击溃,继续抢劫其他地方。

如果明军实力很强,蒙古骑兵大不了脚底抹油开溜就是。

反正明军以步兵为主,总不可能跑到大漠上去追击蒙古人。

所以,包括达延汗在内几乎所有的蒙古骑兵领袖,都是以骚扰劫掠为主。

事实上,达延汗确实多次率部南下劫掠

比如

(正德)六年(1511)三月,小王子侵河套。……十月,小王子侵陕西,抢夺人口牲畜万余。十二月,小王子攻宣府,杀守备赵瑛、都指挥王继。

(正德)七年(1512)五月,小王子攻大同,陷白羊口。

(正德)九年(1514)九月,小王子攻宣府,破怀安、蔚州。

看看,短短4年时间,就有多次入侵,还能攻破怀安、蔚州这种地方。

但是,达延汗从来没有深入陕西或者山西腹地,也就说明他就是来抢掠的。

1517年的应州大捷,其实也很简单。

达延汗再次南下,攻打张家口、大同。

这些都是大明对抗蒙古的第一线。

9月,武宗正在山西,而达延汗据说有5万大军驻扎在附近,先锋连续进攻,攻占了明朝几个军事要隘。

当时明军在张家口和大同也驻扎重兵,就实力来说强于蒙古人。

9月底,武宗决定御驾亲征。

10月初,明军各部对蒙古军队开始进攻。

首先是辽东左参将萧滓驰援王勋与蒙古骑兵在绣女村交战,鞑靼向南的应州方向而去。

第二日,明军主力追击到应州,开始和蒙古军一部主力激战。

蒙古骑兵不是对手,向后陆续退却,明军进入应州城。

之后一日,出城搜索的明军,又在涧子村同蒙古骑兵激战。

此时,武宗亲自上阵带着军队来增援。

蒙古军队见明军大部队赶来,立即撤退。

随后十月初六,就是正儿八经的大战了。

天刚亮,蒙古骑兵就进攻过来,激战到黄昏,蒙古骑兵终于不敌,再次撤退。

由此,应州战役结束。

达延汗带着主力向北撤退,随后死在路上,死因至今不明,但不太可能是明军打死的。


就达延汗一方,开始并不知道大明皇帝亲自御驾亲征,所以连续派部队进行试探。

之前几天,就都是试探性的交手,使用兵力并不大。

十月初六则是蒙古军派了一部生力军,赶来进攻。结果发现明军兵力雄厚,还出动进攻,激战一日就撤退了。

此时达延汗等人应该知道明朝皇帝亲自赶来,知道明军主力也赶来。

这种情况下,他们犯不上用主力拼命,急忙带着劫掠品向北撤退,逃回蒙古大漠。

至于双方究竟有多少伤亡,不太好说。

《明实录》作斩虏首十六级,明军死亡52人,重伤563人,武宗本人也“乘舆几陷”。

最后一句显然是夸张的,同武宗亲自杀死1名蒙古骑兵是矛盾的。

即便这名骑兵是被俘虏以后,赶到武宗面前当做游戏被杀死的,也不可能发生在军情紧急,武宗自己可能被俘的情况下。


同时,如果蒙古骑兵真的只死了16个人,也不可能随后很久没有继续南下进攻。

蒙古人还没弱到死了10来个人,就不敢南下抢掠了。


因为这些历史记载,主要是后代文官所写。当时的传统是重文轻武,文官本来就是高度反对武官唱主角,更反对皇帝去打仗(会提高武官的身价)。

在历史上这么写,目的无非是宣扬武宗御驾亲征是一场闹剧,一共只杀死了16个人。

但这同之前的记载是矛盾的。

因为他们记载同这几日同蒙古的交手至少有5次,难道每次就死了3个人?

就算黑社会打群架也不止吧。

况且,公布的明军死亡是52人,重伤则是563人,这也完全不符合冷兵器时代的伤亡比率。由于当年医疗差,死伤比率基本是一比一。尤其是重伤员大部分都会死,绝对不会出现死亡和重伤比率1:10的情况。

一般认为,这是为了圆蒙古人死亡16个人的忽悠,才可以降低了明军的死亡数字。

我们正常推断,明军死亡至少是200多人,重伤500多人,如果加上轻伤至少2000人左右,伤亡总数则是接近3000。

这才比较符合这种双方各出兵数万的战役。

至于蒙古方面,伤亡应该也有一二千人。

自然,一二千人对于达延汗来说也算不了什么,但如果这样持续打下去,比如在损失个几千上万,他就吃不消。

如果把自己本钱拼掉不少,他回到大漠说不定直接先被其他部落干掉,所以还是撤退为妙。


应州大捷这种作战,是大明和蒙古的常态。

另外,武宗是个颇有作为的皇帝。毛主席对武宗评价很高,认为他是明朝的明君之一,劣迹主要都是清史黑他的。


萨沙


就不举例论证了,朋友们随便说一下,双方军队加起来十几万人,就算是打个照面随便接触一下,死的也不止这几个人吧,蒙古人死伤十几个,明军死伤五十几个,这鬼信啊,据说明武宗还亲手杀死了一个,也记载了明武宗的车驾也被蒙古人冲到了境前,这蒙古军队都打入军阵这么深了,那双方交战的规模怎么可能这么小?那难不成明军阵列是左右闪开一条缝隙,让蒙古人冲进来?


云文玉601


其实算不上奇怪,因为所谓的应州之战只是明军的稍等部队和蒙古后卫部队的一场遭遇战。因为当时蒙古的主要目的就是劫掠,而不是和明朝武装力量去硬拼,因此当蒙古发现明军大规模集结之后立刻选择收兵,估计当时蒙古人已经抢的差不多了。

而且蒙古急于撤退而不是同明军硬拼的另一个原因是,蒙古为了方便抢劫,把武装力量排成了一个比较长且缺乏纵深的队形,好处是利于部队抢劫更多的财物,坏处就是容易遭受打击。所以,在蒙古达延汗发现明军集结之后立刻选择撤退,并且安排了后卫部队来阻击明军。

只不过朱厚照为了对抗文官集团必须要有拿得出手的成绩,眼下来看建立武功就成了最快的方式,同时在朱厚照这个荒唐天子看来打仗就和玩一样,所以朱厚照带领明军先头部队禁咬着蒙古后卫部队不放。

所以蒙古人认为有必要给朱厚照一个教训,让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昏君知道该如何行军作战,这也就是所谓的应州之战。

这场遭遇战双方只战死几十人其实也非常正常,因为蒙古战术并不是和敌军硬拼,而是通过轻骑兵骚扰、诱敌等战术,等到对方阵型稳定性被破坏之后再由重骑兵发动正面冲锋。

而且往往两军对阵,对砍的往往只有前排的士兵,再加上还要有掩护侧翼、后方的部队以及预备队,真正处于交战状态的士兵并不会太多。所以,虽然应州之战双方加起来有几万人,但是战斗并不算激烈。

而且这一战达延汗也达到目的了,因为蒙古制定目标就是吓阻明军的追击部队,保证蒙古人能够及时撤离,而且朱厚照也跑回了宣化。但是从朱厚照以及明朝后来的反应来看,估计明朝也没占多大便宜。

明朝史官在《明实录》和明朝其他的档案上记载,激烈的战斗之后明军只消灭了16名敌人,自身反而阵亡52人,重伤几百人,而且乘舆几陷。同时朱厚照一个劲的强调,说他亲手击毙一名敌人,并在跑回宣化之后宣布大捷。

所以,从明朝档案和朱厚照的反应互相矛盾来看,这一战让朱厚照比较丢面子,毕竟砸了他所谓的名将招牌,而且必然有一队蒙古骑兵利用明军阵型的薄弱之处或者是空档冲到了朱厚照眼皮子底下,至于朱厚照是否手刃一名敌人那是未知数了,而且这也可以解释为何朱厚照一溜烟跑到宣化。估计这也是乘舆几陷的来源,所以明朝史官必然要写战斗激烈,否则怎么掩盖乘舆几陷。而且朱厚照一再强调手刃敌军以及宣布大捷都是为了给自己遮丑,毕竟招牌砸了。

所以,这就是所谓的应州大捷。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正德十二年十月,蒙古鞑靼部落首领小王子再次率号称五万人进犯明朝边境,正遇上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出关的明武宗朱厚照出关巡边。

明武宗(1491年10月26日-1521年4月20日,1505年-1521年在位),明朝第10位皇帝,名朱厚照,年号正德。

朱厚照确实是一个天性聪颖的人,特别是他的军事才能,由于幼年疏于管教,使得其本性极好逸乐,纵情于声色犬马,是一位以行为荒唐越轨著称的皇帝。然而他并不是一个暴君。他在位期间,常常离开北京四处巡游,寻花问柳,一走就是几个月甚至长达一年。在北京期间,又不愿住在紫禁城,而是在宫外建了一座"豹房"居住,亲自训练虎豹。即位之初,曾在庄严的皇宫正殿奉天殿以猴坐犬背,燃放爆竹,一时猴跳狗走。1514年正月,在乾清宫因玩灯而失火,彼时朱厚照正去豹房,回顾火光冲天,竟然戏笑着说好一棚大焰火。又曾下令在全国禁止养猪,禁食猪肉。他不喜欢上朝,终日与来自回回、蒙古、西藏、朝鲜的异域术士、番僧相伴,还曾亲自接见第一位来华的葡萄牙使者。他学喇嘛教,自称大庆法王。他起初宠信刘瑾、丘聚、谷大用等号称"八虎"的宦官,1510年平定安化王之乱(朱寘鐇)后,下令将刘瑾凌迟处死,后又宠信卫士江彬等人。

此外其还喜爱弄兵,"奋然欲以武功自雄"。前文也说了其军事才能显著。正德十二年(1517年)10月,在江彬的怂恿下,还自封为"镇国公"、威武大将军"朱寿",到边地宣府(今张家口宣化区)亲征,其沉着冷静、调兵遣将。其下令王勋北上主动迎敌,用猛攻的手段来迷惑小王子,让他认为遇到了明军的主力部队,小王子下令以防守主,进攻为辅!王勋趁机率部躲回应州,以等待援兵的到来。而朱厚照集结了大军从阳和出发,向应州进发!达到应州之后朱厚照没有修整,直接向部队下达了进攻的命令,使得蒙古小王子不得不撤退,朱厚照和王勋的军队汇聚一起!

次日,两军对垒,朱厚照拔出佩剑,带头冲锋!这点到证明朱厚照绝对是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官,大战持续了将近一天的时间,明军越战越勇,蒙古小王子顶不住了,无奈撤军!“应州大捷”由此而生!击退蒙古鞑靼小王子,回京后又给自己加封太师。史称"应州大捷"。

然而史书记载此战受伤人数多,死亡人数却只有十几人。这不得不让人深思,也许史官们认为一向荒淫无度的皇帝怎么有这样的军事才能,固而选择抹黑与他。


新知乐学


明朝的正德皇帝是明朝历史上一系列堪称“奇葩”的皇帝之一,但是这位皇帝“奇葩”的地方不在于荒淫无道,而是他沉迷于游猎和微服出行。

有明一朝,皇帝经常和臣子对着干,儒家要求的“圣王之道”对一个以凡人之身享有无限权势和富贵的皇帝来说,太过于遥不可及。

(正德皇帝的画像)

作为历史上运气最好的皇帝——正德皇帝,他是历史上最专情的皇帝明孝宗的嫡长子,也是唯一的儿子,不到一岁就被立为了皇太子,仅有的一个竞争者,他的同母弟还早夭了。

等于说,正德皇帝是命中注定的下一届天子。

明孝宗对他极为宠爱,从小几乎是让他随心所欲的在宫里面蹦跶,而且还把太子带在身边言传身教,对于太子天性喜好骑射,也大为支持。

“孝宗甚钟爱之,有所游幸,必从行,有所见必随事启迪,为学之暇,或闻其颇好骑射……弗之禁也。”

可以说,明孝宗是一个好爸爸的典范。

这样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长大的正德皇帝,性格最大的特点就是随性,怎么高兴怎么来,绝不会屈服于大臣的逼迫和念叨,而且因为明孝宗的教育和放任,他的天性也得到了极好的培养,聪明、张狂、大胆,有自己的抱负和目标,且作为一个纵情声色的人却也拥有着为了实现目标而吃苦耐劳的精神。

他心里也有一个效仿高祖、成祖御驾亲征,统一天下,平定边患的梦想。而且还打算付诸实践。

如果把正德皇帝放到现在,就是一个家庭教育极其成功的典范。

正德十二年(1517年),正德皇帝第二次偷溜出居庸关,到宣州巡幸的计划终于成功,正当此时,五万蒙古骑兵集结,目标是大同,正德皇帝主动领兵迎战,最终打退了蒙古兵。

这一场发生在应州的明蒙遭遇战,被称为应州大捷。

然而,史书以及后世却对这场称之为“大捷”的战争颇有微词,认为是名不副实。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呢?

(应州大捷中蒙军的军力分布)

1、战果与宣称的“大捷”并不相匹配。

《武宗实录》中记载:

是役也,斩虏首十六级,而我军死者五十二人,重伤者五百六十三人。

这种战果对于史书上时常可见动辄上万的死伤来说,实在有点过于少了。

且与史书记载中应州大捷的“烈度”并不太相符。

此役中,明蒙两军之间至少发生了6次战斗,且在两次战斗的战况据说还相当激烈,战斗的时间也很长,达到了6个时辰,还出现了“乘舆几陷”这种的描述。

“乘舆”就是皇帝的座驾。

连皇帝的座驾都差点儿失陷,可见当时情况确实万分危急,差一点怕就是另一个“土木堡之变”。

也无怪那些朝堂上的臣子们一个个忧心忡忡。

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影视剧中的应州大捷)

1、明朝中期,明蒙之间的战争就是这么奇葩。

这个时间段的战争大部分时候死伤和斩虏首的数目都比较少。

比如《宪宗实录》中就记载了成化六年的一场与蒙战争:

时飞尘四起,炮声震天,宁围亦解,钺与宁下官军死者四百七十六人,伤者六百五十九人,斩虏首仅十二级。

成化二十一年又有史料记载:

斩虏首一十五级,得虏马九十六,而官军阵亡者四十二,被伤者一百五十九。

这主要是因为什么呢?因为蒙古是骑兵,主要目的是劫掠而不是占领,所以往往是掠之则走,触之即退,实在不得以,遇上了打个遭遇战就拍马撤走。

这个时间段的明朝虽然处于守势,且并不是没有一战之力,蒙古此时也没有再次大规模用兵入主中原的实力和想法,所以还是以寇边和劫掠为主。

抢一把就跑,这也是中原王朝与周遭的常态。

2、蒙军战略目标没有实现。

从土木堡之变这个当头暴击之后,明朝就仿佛被打折了膝盖骨,由明初的时候主动出击安定北境到之后的消极固守。

可以说,从土木堡之后,明朝是一代不如一代。

不管是精神还是武力。

而蒙古的实力却在缓慢地恢复,尤其是蒙古史上的中兴之主达延汗正好就处于这个时代。

达延汗统一了蒙古各部且还稳定了统治后,蒙古实力大增,他开始把目光从蒙古内部转向了有着无尽财富的中土。

于是,就开始了对明朝北境的侵扰。

(明朝大同府)

这个侵扰就恰好在弘治到正德两朝期间。从一开始派遣使者要求通商逼贡,到后来不耐烦明朝对于贡使的严格限制,开始试探着侵扰明朝,等到发现明朝外强中干,于是,弘治一朝的末期,达延汗的侵扰已经成为了年年都会发生的事。

《治世余闻录》中记载:

去年差了三千余人进贡,止准一半,阻回一半,都生歹心有,小王子死生定了,今再差四千人进贡,若都准了便罢,若只准一二千呵,也不进贡,都生起歹心了。王子那时也主张不得,你也难怪我们。

所以正德皇帝一朝的时候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边防压力,而与此同时的是什么呢?是不堪一击的明军实力。

正德五年(1510年)刘六、刘七在北直隶发动反叛的时候,京师里面号称精锐的军队却对这支乌合之众的叛军毫无还手之力。

这一情况引起了正德皇帝的警觉。

以上两个大背景是正德皇帝屡屡巡边的原因之一,就是用御驾亲临这种方式,破除陈腐、低效而难以撼动的旧有军制,重新操练军队,提升战力,以稳固边防和统治。

(影视剧中的少年正德)

所以“应州大捷”至少在这里有了两个突出的作用:

1、至少暂时遏制了蒙古对明朝边境的侵扰。

《明史》中明确记载:

是后岁犯边,然不敢大入。

另有《名山藏》对“应州大捷”有详细的记载,其中对其评价和《明史》差不多。

是后虏虽岁犯边,然罕大入。

其他的史书中也大多对“应州大捷”有积极一面的评价,至少可以说明一点,那就是“应州大捷”后蒙古对明朝的侵扰确实少了。

后来嘉靖一朝,文官已经彻底把正德一朝的豹房势力打压下去,从而对“应州大捷”多有非议的时候,也无法掩盖这个事实。

可见确有其事,无法抹除。

2、明朝的军事实力在此期间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正德一朝是明朝军事实力比较强的一个时期,他好骑射,重武功,亲自督练军队,奔走千余里巡视边境,客观上来说,使得明朝的武备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武宗实录》中有详细记载:

“近年以来,虏酋犯顺,屡害地方,且承平日久,诚恐四方兵戎废弛,其辽东、宣府、大同……甘肃尤为要甚,今特命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统帅六军随布人马,或攻或守……使率各路人马剪削……”

这个威武大将军朱寿就是正德皇帝给自己起的别名和封的官职。在朝臣极力反对正德皇帝御驾亲征的情况下,正德皇帝用这样一种说掩饰已经等于真身上阵,说不是掩饰又确实另外做了一件马甲,可以说做戏做全套。

如果给明军的战斗力用图来表示,那么正德皇帝期间处于一个很明显的从低谷往上攀爬的曲线。

2、“应州大捷”并没有打击到蒙古,蒙古的撤退是因为内乱。

后世认为“应州大捷”被夸大作用了。

这个主要是因为达延汗在正德十二年(1517年)“应州之战”的时候突然间去世了。

所以,难免会让人以为蒙古之所以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偃旗息鼓,不再大规模侵扰明朝边境,是因为作为统治者的达延汗在这一年去世了。

达延汗的死因,不管是中原的史料还是蒙古的史料都没有记载,作为中兴之主的达延汗突然的去世造成了蒙古内乱,但是实际上,根据蒙古史料的记载,达延汗去世之后,统治者的更迭还算平稳,并没有出现特别大的变故。

而此时,“应州大捷”时蒙古的军队也没有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所以,蒙古此后再也没有大规模侵扰的现象更可能的原因是蒙古发现明朝的军力上升了。

劫掠得来的战利品与需要付出的代价相比,入不敷出。

3、虽称“大捷”,封赏却太过。

这也是当时以及后世的人对“应州大捷”颇有非议的重要原因。

并不是特别大的功劳,但因为担了一个御驾亲征的名头,大肆封赏,实在太过。

王世贞在《弇山堂别集》中说:

“自古赏功之滥,未有如此役者”。

章潢甚至在《图书编》中认为“应州大捷”的冒功滥赏给后世添加了许多的弊端:

正德年间,军功冒滥,其弊有三,奏带越额也,纪验失实也,选法变乱也。

实际上这次大规模封赏主要有两点让人诟病:

1、正德皇帝给自己的马甲封赏违背了礼制。

前面说了,正德皇帝因为朝臣不让他以自己的名义御驾亲征,怕有“英宗旧事”,所以就搞了一个威武大将军朱寿的“马甲”。

众所周知,正德皇帝是一个爱玩、玩得很投入的皇帝,面对这样一个能够显示自己武功成就的功劳,肯定要大大的显摆一把。

所以他在给“应州大捷”封赏的时候,把“朱寿”加封为镇国公,不但有封号,还有岁禄。

正德皇帝的封号和爵位与明朝时的开国功臣徐达差不多,可见,正德皇帝对自己在武功这方面的评价和自许确实很高。

这个惊天动地的做法,颠覆了儒家礼制,导致被群臣“泣谏”,但是正德皇帝如果听劝就不是正德皇帝了,所以,封赏的圣旨还是如期下达。

(应州应县辽制木塔上由明武宗亲自题写的匾额)

2、文臣武将全都封赏。

在正德一朝,是明朝少有的武将与文臣势力有一定抗衡能力的时期。

政出豹房,为了平衡豹房与文臣的关系,正德皇帝干脆不管文臣还是豹房出身全都一概大肆封赏。

然而,文臣这一边对于正德皇帝不尊礼制,更重要的是倚重武将和宦官的事实极其不满,所以出现了文官群体“辞赏”的现象。

比如,当时的大学时杨廷和就辞赏赐和封荫,但是正德皇帝都不允许。

皇帝嘛,雷霆雨露都是君恩,赏赐给你就受了。

就是这么个意思。文官的辞赏也不了了之。

但是,文官们的不满却保留了下来,到了嘉靖皇帝上位,因为他不是正德皇帝的儿子,而只是堂弟,所以一即位就发动了“大礼议事件”,给朝堂来了一次清洗。

这其中就有针对豹房势力的清算。之后,正德一朝的影响力逐渐消失,对正德皇帝的评价也一降再降。

(影视剧中的搞笑版正德皇帝)

不管怎么说,史实是难以抹煞的。

王世贞在《弇山堂别集·亲征考》中这样记载到:

“天子御甲胄统六师者,自高、文、宣、英、武凡五庙,而出塞者七,平内乱者者三”。

1517年,正德皇帝御驾亲征北境,是明朝的皇帝最后一次御驾亲征,算上这一次,明朝皇帝总共有7次御驾亲征,而正德皇帝一朝还平定了3次内乱。

正德皇帝的庙号是武宗,能用武宗做庙号的皇帝都在军事上成就比较大,比如历史上的唐武宗、元武宗等皇帝。

明武宗这个庙号也充分说明,即便是后世对正德皇帝的评价多有贬低,但是其武功上的成就却也难以抹煞。

所以“应州大捷”并不奇怪,联系前因后果,会发现“应州大捷”是在正德皇帝亲自统领下的一次大练兵,恢复了明朝的一部分军事实力,从而使得明朝的北境得到了一段时间的安宁。

这就是“应州大捷”的最大作用。


闲话说历史


毕竟战争激烈到皇帝冲到交火线与敌人对砍。可史学家们还是要抹黑“应州大捷”。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虽然明武宗朱厚照平时的行为荒诞不经,虽然“应州大捷”看似一场闹剧,但却显示了朱厚照的非凡军事才能。他的每一次部署,初看都显得亳无军事常识,可事后证明,都暗藏玄机。

我想:对明武宗平时荒诞不经行为的成见,是史学家们抹黑“应州之战”的主因吧?

明武帝朱厚照(1491年10月26日~1521年4月20日)。其父“明孝宗”膝下只有两个儿子——长子朱厚照,次子“朱厚炜”。由于朱厚炜早年夭折,朱厚照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唯一的继承人,两岁时被立为太子。

“娇生”与“惯养”常常是一对双胞胎。

明孝宗在任时,革蔽施新,恢复生产,任贤用能,挽救了当时江湖日下的局面,是一位名至实归的清君和明君。

但对年幼的朱厚照却疏于管教。导致其本性好逸乐,纵情于声色犬马,行为荒唐越轨。


他常离开北京,四处巡游,寻花问柳,一走就是几个月,甚至长达一年。他不愿住在紫禁城,而是在宫外建了一座“豹房”,用以亲自训练虎豹。1514年正月,在乾清宫因玩灯而失火,他竟戏笑地说:“好一棚大焰火”。

他不喜欢上朝,终日与来自回回、蒙古、西藏、朝鲜的异域“术士”、“番僧”为伴。他学“喇嘛教”,自称“大庆法王”。…………

如此荒唐透顶的一个皇帝,怎么可能指挥一场这么大规模的战争呢?所以,当他班师回朝自我炫耀战功时,没有几个人愿意相信他,所以,他们对于这场战争的态度是——抹黑!

“应州之战”的引发,就具有“戏剧性”,犹如一场“闹剧”开场了

故事还得从大同总兵“王勋”收到的一份超奇怪的信说起。信上要他好好守城,安心练兵。落款是——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

王勋好生奇怪:怎么平白无故会收到这样一封信呢?

再说,朝廷好像也没这个官职。王勋又把相关的文书翻出来,研究了几遍,还是没弄明白。后经多方打听,才知道此人就是皇帝朱厚照。

1527年8月,朱厚照不务正业,超级贪玩的毛病又犯了。他不在京处理朝政,却出了山海关,来到边防重镇“宣府”。

来到宣府后几天了。他心里纳闷:为何如此荒凉?别说是蒙古人,就是汉人也见不着几个。

于是,他索性来到真正的边防前线——阳城。他要以此作为前线指挥部,向各部指挥官发号施令——荒唐不?

不过,发号施令得有个军事主管的头衔呀!如果以皇帝的身份,肯定不行。因为①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荒唐的皇帝。让他来指挥战争,简直是胡闹。将士们会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而拒绝出兵。

②,以皇帝的身份,就会把自己的行踪透露给敌军,这对皇帝的安危是极为不利的。

于是,他就给自己弄了个“封号”,而且还一本正经的定了俸禄和级别。

十月,蒙古“鞑靼部落”小王子率五万骑兵进犯沈阳。守将王勋连夜派人告诉朱厚照,让他回京。不料,武宗不但不走,还命令王勋集结部队,北上主动迎敌。

王勋很纳闷:兵力实在太薄弱,经不起打呀!能守住就不错了,还主动出击?连曾为优秀边防军将领的奸巨“江彬”也劝阻。

但武宗不叫劝阻,我行我素,继续他的部署:

萧滓、时春(我在下文简称为“第一支”)驻守“聚落堡”、“天城”。杭雄、朱峦、周政(第二支)驻阳和、平虏、威武等地。务于十日内集结完毕,随时听候调遣。

将军们懵了:这还是平时那个嬉戏玩闹的天子吗?如此沉稳镇定!(此处该给他一个“赞”👍)小王子以为我方是一个久经沙场的指挥官,便改变方向,转而进攻王勋部。

武宗随即作出相应的调整:

原一支不再驻守,而是离开驻地,支援王勋。原二支守军即日出发,尾随鞑靼,不得擅自作战。又增第三支“左钦”部填补第二支驻地空虚(战场情况瞬息万变,部置不可一成不变,朱厚照能瞬间做出调整。我们应该又给他一个“赞”👍)。

江彬说:“纵使这样,陛下兵力还是不够”。武宗未加理会。甚至心里讥之以鼻:哼!我一个大军事家的部置,你一个凡夫俗子岂能看懂?😀

“应州之战”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在山西正式打响了。

朱厚照的战略部置上,众将还来不及咀嚼,战术打法上又把众将看傻了。

王勋兵力明显不够,此时第一支及时来援。但正如江彬所说:兵力还是不够。众将士一边死战,一边在心里盼望着大部队能早点到来。

可朱厚照并不是消极等待。战斗一开始,他就下令猛冲。众将士很担忧:这种亡命式的打法可不行,现在敌强我弱,应该采取“守势”。

哈哈,说你不懂,你真的不懂。若持“守势”,敌知我弱,必定加大进攻力度。若我猛攻,敌军误以为我方乃精锐主力,而且人数众多,自然不敢藐视,不放进攻(高!实在是高!再给他一个“赞”👍)。

小王子果然改攻为守。双方激战一天。小王子发现上当了,于是再次下令把明军包围。由于天色已晚,便决定次日攻城。

稀奇古怪的战争,偏偏又有稀奇古怪的天气相助。

第二天一早,天上下起了大雾,五米之外不见物。朱厚照部置的负责跟踪鞑靼的第二支也悄无声息地来援了。

这期间,武宗又相继调兵增援。

双方相持了许久,小王子终于失去耐心,下令攻城。尽管王勋故伎重演,主动出击,但面对五万精锐的蒙古骑兵,还是感到兵力不足。

不久王勋的部队被分割包围了。包围圈里的王勋此时似乎绝望了:若再无援军,有可能全军覆没。

朱厚照让江彬率军支援王勋,江彬很疑感:“哪还有兵”?原来朱厚照早已部署,令“张永”、“魏彬”、“张忠”前来援战。此时,曾经的边防名将江彬彻底心服口服。(部置周密,环环相扣!赞!赞!赞!👍)

朱厚照亲率大军,向应州挺进。“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用在战场上,显得最为贴切。朱厚照没作任何休息,一赶到战场就下令向蒙军冲击。

蒙军猝不及防,全线撤退。明军三支大军就此汇合了。

次日,又是大雾。小王子布好阵型,准备最后的冲击。可大雾散开,却见明军早已列阵以待。

朱厚照拔出佩剑,大喊一声:“冲锋”。双方近十万大军在城外殊死厮杀。朱厚照始终镇定,来回奔跑为士兵打气,还多次冲到交火线上与敌人直接对砍。(此处应该有掌声👋)。

他这种无畏的精神,使得明军士气大振,始终占据着作战的主动权。

明军越战越勇。下午时,小王子终于撑不住了,下令退兵。“应州之战”就这样嗄然而止。

读者朋友们,这就是伟大的、著名的、神秘的“应州大捷”的全部过程。莫名其妙的开始,又稀里糊涂的结束。

回京后,朱厚照没得到称颂,反遭到抹黑。

回京后,朱厚照搞了一个非常隆重的“回城兼阅兵”仪式。仪式一结束,他就迫不及待地找到首辅“杨迋和”:“老师,我自手消灭了一名蒙军官”。

可是,不久京城就流传一个说法:“应州之战不是打败蒙军,而是败退回京师。皇帝不厚道,吹牛撒谎”。“皇帝贪玩心重,是偷跑出去的,身边没有一名史官。就凭他的那句话,谁信”!

朱厚照知悉此说法后,沉默了很久,决定用一种消极怠工的方式来报复大臣。他下诏:自己十天不上朝,要休息休息。🤔(这就不对了!)

后世对“应州大捷”黑得更厉害

朱厚照做梦都不会想到,在他死后不久,大臣们在《武帝实录》中写道:“蒙古军队阵亡16人,明军阵亡52人”。

这句话暗藏玄机哟!表面上看,是在描写双方伤亡情况,但实际上是暗示“”明军在应州之战中是失败的。

如果朱厚照泉下有知,该恨死这帮酸腐史官了。那么大规模的战争,怎么可能双方阵亡才几十人?这么小的震慑力,那为什么蒙军几十年

不敢深入

本人本来就没有什么“丰功伟绩”,现在唯一的可圈可点的亮点,也惨遭你们的“黑手”。

你们居心何在?你们太不公平了!我抗议!

写文本文配图时,我似乎看到了朱厚照的幽怨的眼神!


衡阳泉湖人历史观


我们都说“明朝皇帝多奇葩”,而明武宗朱厚照却是一个令人捉摸不透的皇帝,自古以来关于他的评价两极分化极为严重,虽行事荒唐,却又刚毅果断,不仅弹指之间诛杀刘瑾,平定安化王、宁王之乱,更是自正统年间后再一次御驾亲征,取得了应州大捷。然而,这场应州大捷着实有些奇怪,怪就怪在史料关于此战的记载难以令人信服。

△明武宗朱厚照

以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为偶像的朱厚照,亲自驾临前线宣府

作为千古仁君明孝宗朱佑樘的唯一儿子(弟弟朱厚炜夭折),明武宗朱厚照的行事作风与其父简直就像是两个极端,朱厚照虽然天资聪颖,但行事作风却颇为荒唐、不拘一格,不仅喜好玩闹,更是酷爱军事,甚至自封“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并为自己改名朱寿,令兵部存档,户部发饷,为的就是过一把当大将的瘾。

△《正德演义》中何炅饰演的朱厚照

正德十二年(1517年)八月,一直想要像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那样立下赫赫战功的朱厚照,不顾大臣们的规劝、教训,乃至威胁,出居庸关,驾临明朝抵御北方蒙古军队第一线,北方重镇宣府。而作为惩罚,更为了耳根子清净,他没有允许任何一个文官随驾。

然而,来到宣府的朱厚照郁闷的发现,这里与自己印象中的前线根本不一样,一连几天,连敌人的半个影子都没有看到。于是,他索性来到了真正的边防前线——阳和,并以此为前线指挥部,向各部指挥官发号施令。为了看起来更为正式一些,他甚至自封"镇国公"、威武大将军"朱寿",而且还一本正经地定了俸禄和级别。

同年十月,蒙古鞑靼部落小王子率五万起兵进犯,目标大同。大同总兵王勋一听就急了,连忙派人告诉朱厚照,要其回京避难。谁知道朱厚照非但不走,一听敌人来了反而两眼冒光,连忙命令王勋集结军队,北上主动迎敌。王勋无奈,只得照办。

要知道,明朝自仁宣年间战略收缩之后,面对蒙古一直都是被动防御,从未主动出击迎敌,唯一一次还遭遇了“土木堡之变”,因而朱厚照此举就连佞臣江彬都提出了反对意见。然而,朱厚照对此并不理会,而是下令,“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将军时春,率军驻守聚落堡、天城。延绥参将杭雄,副总兵朱峦、游击将军周政,驻守阳和、平虏、威武等地,以上部队务必于十日内集结完毕,随时听候调遣!违令者重罚”。

朱厚照沉着应对、周密部署,最终击退蒙古小王子

在朱厚照紧密部署的同时,蒙古小王子似乎预感到了什么,他突然下令大军改道,急转向南,攻向王勋的部队。朱厚照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也相应的迅速做出了调整,“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将军时春,离开驻地,火速支援王勋。副总兵朱峦、游击将军周政即日出发,尾随鞑靼军,不得擅自作战。宣府总兵朱振,参将左钦即刻出兵,驻守阳和,不得出战。违令者重罚”。

十月甲辰日,战争在山西应州展开,王勋兵力虽然不足,但在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将军时春的及时支援下,王勋命令全军决一死战,坚守至援军的到来。同时,为了迷惑敌人,拖延时间,王勋在战斗一开始,便下令军队猛冲,这种亡命打法的确迷惑了小王子,他错误的认为自己遇到了明军精锐主力,且人数众多,因此他并未一开始就和王寻拼命,反而选择了以守待攻。

小王子与王勋激战一天,待到黄昏之际,小王子这才突然发现自己中计,愤怒的他于是下令全军出动,将王勋部包围了起来。不过,由于此时天色已黑,考虑到安全用兵,他命令军队等到天命再发动进攻。

次日一早,却突然出现了大雾天气,能见度仅为五米的大雾,使得蒙古军队根本无法发动进攻,而王勋则以大雾为掩护,从包围圈的缝隙中钻了出来,溜进了应州城内。等到大雾散去,王勋发现负责跟踪王小子的副总兵朱峦,竟然也由于大雾的影响,不明不白的进入了应州城。

小王子见大雾散去,随即命令大军发动进攻。然而,还不等蒙古军队进攻,王勋在得知各路援军已经相继抵达的消息后,便再度率领明军发动了进攻,小王子无奈之下只得再次率兵野战,结果被明军前后夹击。小王子也不是笨蛋,他很快便发现了明军兵力的变化,于是下令蒙古军队兵分两路,分头作战,阻止明军会合。不过,明军援军虽然已经抵达,但兵力仍然处在下风,久战之下便再度陷入了危局。

不过,蒙古小王子没想到的是,朱厚照竟然暗中在阳和还集结了一支由张永、魏彬、张忠率领的援军,朱厚照率领这支援军从阳和出发,径直赶往了应州战场。

第三日,就在王勋已经绝望之际,朱厚照突然率军杀到,并立即对蒙古军队发动了进攻,蒙军猝不及防,被迫全线撤退,明军三路大军就此会合。

第四日,决战爆发,双方近十万人在应州城外展开殊死拼杀,朱厚照在战场上不仅来回狂奔为士兵打气,甚至多次冲到一线和敌人直接拼下。在皇帝的鼓舞之下,明军士气大振,始终把握着战场主动权。双方激战至下午,小王子实在撑不住了,只得下令撤兵。应州之战至此结束。

史料关于此战的记载令人极度生疑,十余万人激战数日竟然只阵亡六十八人

就是这样一场大战,《明史·明武宗本纪》中只有“甲辰,小王子犯阳和,掠应州。丁未,亲督诸军御之,战五日。辛亥,寇引去,驻跸大同”寥寥数语的记载。而根据《武宗实录》的记载,这场双方投入十余万军队,激战数日的战争,竟然只取得了“蒙古军队阵亡十六人,明军阵亡五十二人”的战果,从伤亡数字来看,明军甚至更像是战败的一方。

从综合蒙古和明朝各种史料还原的战场经过来看,这场极为激烈的战役,双方只阵亡六十八人实在有些说不过去。而之所以会导致这种结果,无疑来自于明武宗朱厚照和文臣之间的矛盾。此战之后发生的事情,似乎为我们佐证了这种猜测。

朱厚照返回京师之后,曾搞了一次极为隆重的回城兼阅兵仪式,仪式结束之后,朱厚照便迫不及待的找到首辅杨廷和,激动的对自己的老师说自己在战场上亲自杀死了一个蒙古军官,杨廷和立即跪下祝贺皇帝取得成绩。然而,仅仅几天之后,京城便开始流传出另外一种说法,“应州之战失败了,皇帝不厚道,吹牛撒谎。”当东厂将此事汇报给朱厚照后,还在兴头上的皇帝立即变得沉默了,半晌才下诏,宣布自己辍朝十日,要休息休息。

那么,这场应州大捷,真的只是取得了杀敌“十六人”的战果吗?以下证据间接表明,这个数字根本无法令人信服。

1、双方投入兵力。《武宗实录》明确记载,应州之战双方投入兵力多达十万,即使除去预备部队和后勤人员,直接参战人数也应该不少于六万。试问,这么多人马挤在一起近距离激战四五日,怎么可能只阵亡数十人,恐怕就算意外死亡的人数都不止这些。

2、皇帝亲自上阵。朱厚照贵为一个皇帝,正所谓金口玉言,他根本没有必要当众撒谎,因此他所述的“阵斩一人”应该是真的。而根据蒙古方面的记载,当时统兵的蒙古小王子也极可能阵亡在了这一战,亦或因这一战而不久后去世。由此可见此战之激烈,如此激烈的交战,岂会只阵亡几十人?

3、蒙古数十年未曾南下。《鞑靼列传》有载“(鞑靼)是后岁犯边,然不敢深入”。事实证明,在应州大捷后的数十年内,相较于此前的频繁南侵,蒙古再也没有敢于轻易犯边,这根本不是阵亡“十六人”便能取得的效果,反而从侧面证明,蒙古在此战中遭遇到了重大损失。

根据现代学者的推论,此战鞑靼的伤亡至少也应该在近万人。至于正史中为何出现如此令人难以信服的记载,我想,应该出自于文臣们对于皇帝的不满。在皇帝拒绝听取劝谏,并取得如此大胜的情况下,文臣们只能以此作为无声的抗议,并蓄意抹黑这场战役。


香茗史馆


其实正德皇帝是被黑的最惨的皇帝了,所谓豹房不过是处理国家政事的地方,只是养了只豹子而已。然后应州大捷十万人的战争,硬是被说成伤亡不过百人的战争,就是人啋马踏也得死上几千也,这么激烈的战争怎么可能死这么少,如果不是明朝史官自己黑朱厚照,就是清朝人编明史时,擅自改的。



出版社的文人


我是楚风说历史,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提起“应州大捷”就不得不说一个人,那就是明朝的正德皇帝,这位皇帝可是不一般,他是大明的第十位皇帝,也是大明第一个捣蛋的皇帝。为什么说他捣蛋呢?那是因为他放着皇帝不想做,非得做什么大将军,并且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并且化名为朱寿。

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大将军。

但是呆在皇宫的大将军显然不能满足正德皇帝的将帅之心,于是正德皇帝朱厚照,偷偷出宫来到大明的边界重地宣府。朱厚照的先祖朱棣五次御驾亲征北元的壮举,深深的感染着朱厚照,他自己多么渴望能御驾亲征一把啊!

正德皇帝在宣府呆了几天,发现根本没有意思,找不到当边关大将的感觉,所幸去了真正的边防前线——阳和,并且在这里发号施令,统领各军。

正德皇帝指挥了应州大战。

正当朱厚照在得瑟的时候,蒙古鞑靼小王子达延汗真的率领五万骑兵进犯大明边界重镇大同。大同守将王勋赶紧通知朱厚照,让他退回北京避难,但是朱厚照不光不走,他还要布置大军迎战小王子呢?

正德皇帝先让王勋主动出击吸引蒙古骑兵的注意,然后不断增加兵力,双方主力部队在应州城下进行大战,兵力明军五万,蒙古骑兵也是五万。正德皇帝亲自上场来回狂奔给明军打气,甚至还亲手干掉一个蒙古兵。由于皇帝亲自冲锋,所以大明军队士气大振,终于杀退了蒙古骑兵,小王子只得撤兵。就这样一场大捷,为什么会被认为是一场奇怪的战争呢?

原来主要是战争的伤亡人数让人感觉不可思议,据《武宗实录》中记载,“蒙古军队阵亡十六人,明军阵亡五十二人”,是不是觉得奇怪,双方十万人互砍,竟然伤亡这么点,估计没人信,关键史官这样记载意思是明朝败了,从而否定了正德皇帝的战绩。


咱们先不说谁伤亡的多,就这个伤亡数字我是怎么也不相信的。虽然我以前看过很多文章,说了很多理由,什么蒙古人规定,如果战场上拿回牺牲将领的尸体会得到他的女人和财富,还有由于大雾,双方没怎么交锋,我觉得这些都不是伤亡数字少的原因。

楚风觉得双方有十万人进行战争,而且大战很久,是不可能伤亡这么一点的,要知道那时候可是冷兵器时代,两个人对砍的话,很快就会有人倒下,难道两个人像打铁一样,光是刀与刀的对砍,所以这是不可能的。

我觉得是明朝的史官故意弱化了正德皇帝的功绩,故意写成很小的一次战斗。要知道正德皇帝与文官的关系是很差的,再加上后来的皇帝不是自己的亲儿子,大臣们怎么写都没人管,所以才会导致应州大捷变成了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战争。

总评:楚风觉得正德皇帝还是一位比较聪明睿智的皇帝的,虽然有人觉得他太贪玩,可能是由于父母就他一个孩子,过份的溺爱所致。但是从他对于大事上的做法,还是有一定能力的,最起码人家也御驾亲征过,能够在战场上不发怵,也是不一般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