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3700万两白银却为了100万两饷银丢掉了整个家国山河和性命

崇祯年间,天下鼎沸,关外女真渐成气候,关内农民起义势成燎原,祟帧帝像个救火队长一样忧心如焚、手忙脚乱,最终仍免不了做了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究其原因,固然有大厦将倾独木难撑之窘,但与其对国家财政之捉襟见肘和以崇帧为代表的高级官员们的集体哭穷似乎更有直接关系。

拥有3700万两白银却为了100万两饷银丢掉了整个家国山河和性命

甲申年(1644年)正月,“流贼”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农民政权,他的百万大军怀着必得天下之志从西安出发,经军事要地宣府、大同,进逼京师,并相继攻陷了平阳和太原,帝国的心脏京师城已指日可下,大明的局势可以说到了火烧眉毛的窘状。无计可施的崇帧特地召见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和户部、兵部的官员们,讨论放弃宁远,调吴三挂紧急入卫京师。吴襄提出,如果吴三桂入卫京师,大约需要100万两银子的军费。100万两银子在毕生俭朴的祟帧眼里,是一笔庞大得令他肉痛的数字。他差点从龙椅上跳了起来: “怎么要这么多钱?”吴襄于是就为他一笔一笔地算,算到后来,祟帧闭嘴无语了——他实在舍不得一下于拿出这么多银子,为此,祟帧放弃了这一原本还算不错的计划。

拥有3700万两白银却为了100万两饷银丢掉了整个家国山河和性命

为了坚守京师,筹饷是一件大事。召见吴襄之后,祟帧多次向户部提出要解决这一问题。但此时的大明王朝已是苟延残喘,国库的存储竟然仅有区区40万两白银。户部官员面对祟帧严厉的责骂仍然无计可施,而与此同时,祟帧个人的财产却丰厚无比。为此,大臣们反复上疏恳请,希望祟帧拿出属于他个人的内帑以充军响。所谓内帑,说白了就是属于皇帝个人的私房钱。但这无疑是要崇帧的命,他向大臣哭穷说:“内帑业已用尽。”左都御史李邦华着急了,也顾不得是否当众顶撞圣上了,他说:社稷已危,皇上还吝惜那些身外之物干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但祟帧默然良久,依旧哭穷:“今日内帑,难以告先生。”说罢,像是为了给他的哭穷增添一点生动的细节,他竟潸然泪下。

拥有3700万两白银却为了100万两饷银丢掉了整个家国山河和性命

国库没有钱,皇帝有钱却不愿出,要想再杀鸡取卵或竭泽而渔地从老百姓头上搜刮,却已经没有充足的时间和充足的地盘了。这时祟帧万般无奈,只得要求文武百官无偿捐助。但天下最富的皇帝都不乐意拿钱保卫自的家,天下又有几个官员肯跟自己的口袋过不去呢?

国丈周奎既是祟帧的岳父.也是当时最有钱的富豪之一,可当募捐的司礼监太监徐本正到他府上劝捐时,虽然徐哭着劝了半天,周依然不为所动。最终,徐愤然说:“老皇亲如此鄙吝,朝廷万难措手,大事必不可为矣。即便广蓄多产后来何益?”崇帧知道后,只得密令周奎,要求他捐银10万两,以便起个表率作用。老丈人周奎年岁虽大了些,可对自己的银子一点也不含糊:你皇上都不出钱,哪里又该我们这些当臣子的出呢?只是这话他不敢说出口,而是一个劲哭穷,声称即使勒紧裤带也只能捐l万两银子。崇帧认为1万两委实太少,至少得捐2万两银子,够意思吧!周奎不敢讨价还价,暗地里进宫向女儿求援,于是周皇后背者祟帧给了他5千两,可就是这本身出自祟帧内帑的5000两,用奎也只捐了3千两,余下的2千两反成了他外快。

拥有3700万两白银却为了100万两饷银丢掉了整个家国山河和性命

其他后台不如周奎强硬的大臣们,尽管个个富可敌国,却纷纷装穷,甚至在自家的大门上贴出“此房急售”的字条,表示他们家里已经穷得只能卖房子度日了。魏藻德出任多年首辅,身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他知道一分钱不出肯定说不过去,于是含着眼泪捐了500两银子了事,总之,自天子到大臣的集体哭穷,这是大明王朝上演的最后一慕闹剧,闹剧的导演就是天子祟帧。

与此相对比的是另一桩耐人寻味的事:李自成围攻京师时,住在彰义门外的一个60多岁的老汉,把平生的全部积蓄——白银400余两全部捐献给朝廷,充作军饷。这位可怜的老人从户部捐款出来时,耳畔响着轰隆降的炮声,那是围城的李自成部队在攻城,老人站在街上,忍不住嚎啕大哭。崇帧听说此事后,下令封老人为锦衣千户。然而这个慷慨赴国难的老人锦衣千户只当了一天——次日祟帧即自尽于煤山,大明江山宣告易主。

拥有3700万两白银却为了100万两饷银丢掉了整个家国山河和性命

李自成攻占京师后,从祟帧宫内搜出的白银即多达3700多万两,黄金和其他珠宝还不在内,是否该为了节省100万两银子而丢掉3700万两,乃至无法估价的万里江山,这本是一笔再简单不过的账,可自幼聪明好学的祟帧到死也没有算清楚,至于崇祯的老岳父周奎,他的下场果如徐太监所言:一个月前周奎多捐一文也肉痛的家财,一个月后都在夹根威胁下送进了农民军大营,从周家抄出的现银就多达53万两。魏藻德的结局更渗,他被铁匠刘宗敏抓走,几十年来搜刮的财产成了农民军的战利品.他本人的脑袋被夹棍夹破,在极度痛苦中哀号而死.其子也被砍作两段。

总之.在明帝国这只病入膏肓的恐龙彻底倒下下之前,这些寄生于恐龙体内的寄生虫们,就这样以集体哭穷的方式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末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