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帝是不是史上福气最好的皇帝?他的一生究竟是怎样的?

L雪媛


嘉靖帝是不是最有福气的皇帝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他的皇后是相当的悲惨!

一、

明世宗朱厚熜,也就是我们讲的嘉靖帝,这个皇帝不一般,他继承的不是父亲的皇位,而是堂兄朱厚照。当然,主要原因是明武宗朱厚照没有子嗣,无奈之下这才选择了近支朱厚熜继位。

这样继位的话,就有一个比较大的副作用,那就是生父母的称号问题:

其实不止嘉靖帝面临这个问题,后来清朝的光绪帝也面临这个问题,而且从他们即位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嘉靖帝即位之后,就准备迎接自己的生母入宫,众大臣是反对的,但无可奈何。

按照群臣的说法,嘉靖帝是过继到明武宗名下,然后再即皇帝位,但是嘉靖帝本身不承认:

“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

很多大臣上书提到,明世宗嘉靖帝是小宗继大宗,所以要尊奉正统,也就是说要以明孝宗为皇考。这样的话就触犯到了嘉靖帝的利益,由此开始了嘉靖朝历时三年的“大礼仪”之争。

过程就不详说了,结果就是嘉靖帝大获全胜,在这一点上光绪帝就不行,当然也跟他是否掌握实权有关。光绪帝即位后,他的生父奕譞被称为“本生皇考醇贤亲王”,而嘉靖帝的生父却被上尊号“皇考恭穆献皇帝”。

当时有几百个大臣上书,在文华门前哭请,比如当时的状元杨慎就说:

“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坚守节操大义而死,就在今日。”

这里就跟我们前面第一期讲到的内容连上了,为什么锦衣卫在嘉靖朝异常活跃,这就是一个主要原因。由于嘉靖帝的上位本身就争议较大,所以控制大臣这边,他的手段非常强硬,当时就下令让锦衣卫逮捕带头八位大臣。

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群臣更加愤怒,更是哭声震天,嘉靖帝一怒之下,逮捕了五品以下官员一百三十四人,停薪待罪的四品以上官员也有八十六人,并且随后开始打五品以下官员的屁股……

因廷杖致死的大臣就有十六名,至此,大臣们不再发话,大礼仪以嘉靖帝胜利告终。

二、

刚才也讲了,明武宗朱厚照就是因为没子嗣,所以才把皇位传给了明世宗朱厚熜,就是嘉靖帝。嘉靖帝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办事风格,亲政的时候要选皇后,这个皇后呢,是他跟太后一起选的,称陈皇后。

由于太后不是亲妈,又赶上“大礼仪”之争,嘉靖帝其实不信任太后,也不信任陈皇后,认为这是太后安插到自己身边的眼线,虽然长得漂亮,但是不受嘉靖帝宠爱。

当时的嘉靖帝也年轻,也好色,每天跟其他的妃子、宫女缠绵,但是一直没有子嗣,这个问题很严重,嘉靖帝自然心慌,想想自己的堂哥下场,不免担忧。

这个陈皇后也确实聪明,知道嘉靖帝信道教,于是找来一个道士,让他装模作样地跟嘉靖帝讲,必须跟陈皇后在一起,才能生子。

道士照做了,作为虔诚的信徒,嘉靖帝回头一琢磨,确实如此,不然怎么这么多年一直没子嗣,结果一努力,陈皇后还真怀孕了。

这让嘉靖帝非常高兴,也非常宠爱陈皇后,但男性嘛,所谓“食色性也”就是说喜欢吃好吃的,喜欢漂亮的姑娘,于是嘉靖七年悲剧发生了:

“嘉靖帝与陈皇后同坐,张顺妃、方妃进茗,帝循视其手。陈皇后恚,投杯,起。帝大怒,陈皇后惊悸,堕娠,不久崩。”

这里这个“恚”字是指生气的意思,就是说,嘉靖帝本来跟陈皇后俩人好好的坐一起,结果皇帝总盯着其他妃子的手看,这让陈皇后吃醋了。

有一种说法是嘉靖帝踢了陈皇后一脚,正好踢到她的肚子上,结果让陈皇后流产并大出血而死。由于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陈皇后敢当着嘉靖帝面生气,证明以前也这么干过,这次惹了大怒,想必是因为有其他两个女人在旁边,这让嘉靖帝强烈的自尊心受到抨击,所以,不排除他一生气踢了陈皇后一脚。

最开始陈皇后下葬时,嘉靖帝给她上了个“悼灵”的不太好听的谥号,多年后静下心来的嘉靖帝开始对以前自己的轻浮、不理智、暴躁而反思,懊恼之余,重新给陈皇后一个“孝洁”的美谥。

三、

陈皇后死后,张顺妃被册封为皇后,这个张顺妃就是前面嘉靖帝盯着手看的那个妃子,也是气死陈皇后的当事人之一,她的特点应该是有一双芊芊玉手。

她吸取了前任陈皇后的教训,一句不好的话也不敢说,完全顺着嘉靖帝来,你说啥就是啥。嘉靖帝还是想要子嗣的,毕竟嫡生的皇子要珍贵的多,所以跟张皇后关系也很好,也挺恩爱。

结果从陈皇后死后,俩人又折腾六年,还是没有子嗣,嘉靖帝更信道士那一套,经常吃一些灵丹妙药啥的。这一天,有道士进献了紫色灵芝一枚,张皇后不信什么道家之言,也不认为吃这玩意能修仙或怀孕。

嘉靖帝还是让她尝尝味道如何,这一吃麻烦了,上吐下泻,差点要了小命,因此张皇后也忍不住诉说委屈。她敢说修道不好,那还了得,马上就把张皇后废掉,并打入了冷宫。

还有一种说法是讲,张皇后之所以被废,就是因为她替此时已经跟嘉靖帝关系交恶的张太后求情,求的是张太后弟弟的情,这才导致了自己被废。

第三任皇后叫方皇后,其实她也死在了嘉靖帝前面,但是后来的嘉靖帝就没有再立后,一方面不想,另一方面还是因为迷信。

由于嘉靖帝一直没有子嗣,大学士张孚敬就建议说:

“古者天子立后,并建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广储嗣。”

这才有了三任皇后,第四任皇后其实并不是嘉靖帝封的,也死的早,她就是明穆宗的生母,明穆宗就是裕王,后来的隆庆皇帝。

还是说说这个方皇后,她的死着实悲惨,是被活活烧死的,不过也跟她的处事作风有关,讲到这我们回到《大明王朝1566》的剧情中,不难发现,伺候嘉靖帝的是太监,前有吕芳,后有陈洪。而且整部剧中,没有出现一次嘉靖帝的妃子,也没有发现过一次嘉靖帝身边出现宫女。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一下,为什么《大明王朝1566》中的嘉靖帝不让宫女伺候呢?

这就要讲到嘉靖帝的修仙之道了,正所谓“欲求升仙,必先禁欲”!

四、

按照道士的说法,嘉靖帝要想修仙,是需要禁欲的,但是又跟传宗接代出现矛盾,本身嘉靖帝也比较好色的,怎么办?

当然有好事之徒给出主意,如果不禁欲也是可以的,那就需要童真~处~女,于是大量这种女子供应给嘉靖帝,以便“采阴补阳”。

后来嘉靖帝也生下八个儿子,活下来的有三个,由于嘉靖帝听从道士的谏言,说什么“二龙不能相见”,所以对待儿子很淡漠,一生也没有册立太子。在剧中也有体现,为什么裕王跟自己的父皇关系这么冷漠,能在裕王府吃一次饭,裕王都惊讶,也正是如此。

由于嘉靖帝好色,又想修仙,采用年轻女子的经~血,配合草药和矿物质炼丹,然后再服用。这种丹药还有一种成分是童男童女的尿液,里面提取有“性~”激素,所以起到某种功效。

为了保持这些年轻宫女们的洁净,她们在经期时不得进食,只能吃一点桑叶、喝一点露水,因此导致了这群宫女政变,毕竟这种生活生不如死。

这次事件叫“壬寅宫变”,十几个宫女以杨金英为首,决心要害死嘉靖帝。赶在嘉靖帝在曹端妃那里住的时候发动了勒死嘉靖帝的行动,但是她们并没有勒死嘉靖帝,而且有两个人跑去向方皇后告密了。

方皇后马上带人救了嘉靖帝,并把那些宫女凌迟处死、株连九族,同时被处死的还有曹端妃。也正是这个举动,让嘉靖帝心灰意冷,以此为借口,搬到了西苑住,这一住就是二十年,而且也不再上朝。

由于方皇后处死曹端妃是在嘉靖帝被勒后的第二天完成,当时嘉靖帝还晕着呢,等他清醒后非常生气,认为曹端妃是冤枉的,故而迁就于方皇后。

再后来方皇后所在的西宫突发大火,嘉靖帝听说后并没有阻止人员救火,因此方皇后被活活烧死……

住到西苑的嘉靖帝就剩下两件事了,一件是继续吃道士配的“蠢”药,一件是修仙。

这时候的严嵩为什么能当首辅,就在于青词写的好,所谓的青词,就是祭祀的时候向上天祈福的祝词。剧中的严嵩也提到过,自己并不是仅仅会写青词,实际上就是靠青词写的好上的位。

但嘉靖帝厉害就厉害在这里,一边吃着丹药,一边读着青词,还打着座修仙,同时朝政大事又独握手中,确实厉害,厉害!

有人讲明朝最终亡于崇祯帝,实际上是亡于万历帝,但是我觉得始于嘉靖帝,他的一生就是这么精彩!


杨角风发作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我想试着回答一下。

福气最好的皇帝?嗯,差不多吧,皇帝圈里的锦鲤。

一,爹不是皇帝的皇帝。嘉靖这家伙绝对是个幸运儿,赶上了一个命短的堂哥。正德无子,才让朱厚熜有机会成为嘉靖。

二,让爹当上皇帝的皇帝。嘉靖绝对是个好儿子,自己当了皇帝,怎么能忘了亲爹呢,必须给弄个名分。不仅仅是亲情的关系,这里还关系一个正统性的问题:皇帝的爹怎么能不是皇帝呢?

三,让群臣有挫败感的皇帝。杨廷和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机智一生却折在了自己手里,看错了一个十四岁的娃娃能有如此高明手段。其实我觉得杨廷和应该感谢嘉靖帝,有了嘉靖帝才全了杨廷和忠贤之名,如果嘉靖真是个乖孩子,那杨廷和会不会被后世诟病为欺凌皇帝年幼无知,专权独揽的恶臣呢?所以说,嘉靖的好福气连对手都沾了光。

四,让给儿子孙子留“兵法”的皇帝。嘉靖一直被人诟病的便是不理朝政,但他却把内阁玩于股掌之间。一手精妙的权力操控之术,让多少名臣(必须包括严嵩)任其驱使。这也是隆庆帝、万历帝坐稳江山的法宝。但穷富不过三代,再后边的小辈们就沾不上这位老祖的福气了。

五,世界都帮他,这一点就要说玉米,一种高产农作物通过葡萄牙人,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解决了中国老百姓对温饱的最基本需求。

六,老天爷都帮他,这一点不赘述,顺利躲过小冰河期发威的时间段。

其实可以说的福气或许还有一些,有些困了,先写这么多吧。不足之处很多,喜欢的话,点个赞,大家一起讨论,千万别喷。


没用的猫


嘉靖帝得位,本来就是一个天大的幸运。本来皇位与他八杆子打不到,奈何他的堂兄,也就是大明正德皇帝太不争气,白白把皇位送给了他。

这位正德皇帝,就是民间曲艺故事里面大名鼎鼎的那位“游龙戏凤”的那个皇帝。

台湾明星任贤齐把他饰演的有情有义,而且锐敏神武运筹帷幄,谈笑间就让宁王一伙灰飞烟灭。“小说家”当年明月还给正德皇帝一顿猛吹,把他吹成一个旷古盖世奇才,就是不服礼教约束云云。但是历史上真实的正德皇帝,其实是一个残忍荒淫的昏君,干了数不尽的荒唐事。如果汉朝的霍光在世,早就把他废了。正德帝玩得太潇洒,结果掉进了湖里,被冷水一激,大概是身子荒淫透支过度,一下子就没有挺过去,死了。

正德皇帝一死,国不可一日无君,问题在于,正德活了30多岁,整天荒淫无度也没能留下半点龙子龙孙。内阁首辅杨廷和想到正德在外面还有一个堂弟做藩王,于是拍板,就他了。就这样,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一步登天做了大明的天子。从这个角度说,嘉靖确实是大有福气。而且,嘉靖执政时期长达45年之久,这在中国帝王史上,也算是很长时间。



但是大明子民却没有因此而展露笑容。嘉靖帝个人是有了福气,却让天下“家家干净”。

明朝有17位皇帝,有学者认为,嘉靖帝的权术不及明太祖朱元璋,荒唐不及堂兄正德皇帝,残忍不及明成祖朱棣,但是他集合了权术,荒唐,自大,残忍于一身,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执政时间越长,个人的“福气”越绵长,则大明国越悲催。


怀疑探索者



王荣联1


嘉靖帝当然算不上史上最有福气的皇帝,但是他算得上明朝最有福气的皇帝。

原因有三:

第一,嘉靖是长寿皇帝,明朝寿命超过六十岁的皇帝有三个,他是其一。在位四十五年,是明朝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

第二,嘉靖是明武宗的堂弟,本来不在即位序列里的,可是武宗死的仓促且无子,武宗仅有的亲弟弟也早年夭折,所以只能往父辈(明孝宗)追溯,终于找到一个独苗朱厚熜,所以内阁首辅杨廷和拥立朱厚熜入继大统,这运气比汉景帝还好。

第三,嘉靖曾经被宫女们谋杀但大难不死。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有预谋的宫女集体杀皇帝事件,十六名宫女合谋居然没杀死嘉靖,只是休克,嘉靖能不死,怎么解释?只能说他福大命大。

嘉靖皇帝个人福气好,可是嘉靖中后期国家开始遭殃,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嘉靖皇帝聪明而残忍,他廷杖大臣的人次和明武宗差不多,都是明朝之最。重用玩青词的严嵩,误国误民,尊崇道教(大建斋宫),大兴土木(世宗营建最繁),国库空虚(亏空几百万两)……

所以《明史世宗本纪》评价他:世宗御极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称治。顾迭议大礼,舆论沸腾,幸臣假托,寻兴大狱……不已过乎!若其时纷纭多故,将疲于边,贼讧于内,而崇尚道教,享祀弗经,营建繁兴,府藏告匮,百余年富庶治平之业,因以渐替……



明史林泉


嘉靖帝是明朝历史上少有的聪明皇帝,他在位时虽然多年不上朝,但通过内阁和司礼监,牢牢控制朝政,是明朝少有的宦官权利被抑制得最厉害的时期,他在位时既没有权臣当政(如张居正),又没有宦官作乱(如王振之流)!统治前期政治较有作为,社会经济尤其是资本经济取得较大发展,晚年崇尚道教,不理朝政,但权利尤其是财政大权仍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晚年官场腐败,,固有海瑞“治安疏”曰嘉靖嘉靖家家皆净也”


乌兰察布卓资赵志强


嘉靖帝的确是运气与智慧在浩瀚帝星中顶尖的,嘉靖本没有当皇帝的资格,但因为上任皇帝子嗣早逝后面也没有子嗣所以才轮到嘉靖当皇帝,这也导致嘉靖的性格,他害怕失去皇位因为他不是正统的继承人大臣们可以把他当做一个傀儡,但是通过他的聪明才智用高超的情商制定了规章制度牢牢的抓住了皇权,控制了百官,后面为了追求长生干脆27年不上朝,普通皇帝长久不上朝早就名存实亡了但是嘉靖却成功的抓住皇权,这是嘉靖最成功的地方也是最幸运的地方。


猫识笑


嘉靖帝是最有福气的-是他的帝位是上天给的在位时间也是很长的他的寿命也是很长的而且在位期间好像没有发生战争之类的烦心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