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想要存到100万,到底有多难?

老郎中财经


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也是一个令人心酸的问题,客观的说,即便是在人均收入水平获得极大提升的今天,对于大多数人和大多数家庭来说,想要存到100万,真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什么这么说呢?

作为一个设立过这么一个小目标、已经实现了这个小目标的中年大叔,从我的个人感受、周围亲人朋友同事的经历上面,我觉得是可以好好说道说道的。

100万应该是一个什么要求?

在我看来,这个存款100万应该是不包括自住房产的价值,扣减掉各种债务(房贷、车贷、小额贷、信用卡等),能够拿出手的现金、存款和能够较快变现的理财、股票、基金等金融资产的净额。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对于很多金融资产超过100万的家庭来说,虽然能够拿出100万的资金出来,却仍然背负着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的房贷负债,此外,还有很多小经营业者用自己的固定资产等进行抵押融资来支撑经营活动的,这些家庭的抗风险流动资产其实是远远低于100万这个值的,甚至是负的。

所以,按我的估计,目前全国所有的家庭里面,能够符合要求的,估计最多不会超过2%的比例,如果是1、2线城市的话,也最多在10%以内吧。

大多数人面临什么困难和阻力?

作为一个过来人,从我的自身经历和观察来看,有几方面的困难是绝大多数个人和家庭所不得不面对的。

1、就业难的问题。

这是当下社会、各个国家普遍存在的,随着产业升级、自动化程度、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竞争更加激烈,导致很多新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技能单一技术老旧的中年人难以找到称心的工作,起步门槛的抬升,无形中增加了生存的压力,吃饱饭都成了问题,哪还有钱存起来?所以,我们会看到有很多的刚性月光族、啃老族。

2、职业发展、薪酬提升空间的问题。

职场是个金字塔,能够进入管理层、高级技术层的毕竟是很少的一部分,绝大多数人只能在基础的岗位上一直工作下去,一旦工作效率、技能、产出价值无法发生质的提升,那么你能拿到的薪酬和获得的职位必然是有天花板上限的,一旦薪酬的增长跟不上CPI和家庭消费支出的速度,那么别说存钱了,吃老本都会在所难免。

3、房价贵的问题。

这是所有人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中国的文化里面强调“居者有其屋”,安居才能立业。所以几乎每个人都会在努力的争取能够拥有自己的一套房产,而当下的房地产现状是房价高企、租价不断上涨,绝大多数家庭都需要通过透支6个人的钱包再加上背负巨额房贷的情况下才能勉强买下一套房子,然后在随后2、30年的漫长岁月里去偿还高额的贷款和利息。现在很多家庭的租房、房贷、购房相关债务的月度支出占到了家庭收入的50%以上,再加上日常的开销、子女教育支出、赡养老人的支出,哪还有多的钱剩呢?

4、子女教育的问题。

子女教育是另个透支家庭财务能力的无底洞,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奶粉、服装、玩具、书籍、幼儿园学费、早教费用、补习班、夏令营等各种费用的支出层出不穷,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在很多家庭里面逐步变成一个家庭里面占比最高的单一支出项。

而且,当下的社会风气里面,对于孩子教育投入方面的攀比、恐慌心理严重,进一步加剧了在子女教育方面的过度投入,给家庭财务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5、赡养老人的问题。

赡养老人是我们每一个子女应尽的义务,但是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老人缺少足够的继续来支撑自己的老年生活,而且给子女买房掏空了很多老人的家底,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痛的增多,势必在老人的照料、医疗等方面逐步的增加开支,也会成为能多中年家庭不得不承受的压力。

而如果一旦运气不好,遇上了《流感下的北京中年》里面的遭遇的话,那么最终所面对的就不是存不存的下钱的问题,而是倾家荡产的问题了。

现实情况如何?

从我个人经历来说,我是77年的70后,房子买的比较早,置换房子也比较早,所以在购房方面负担的成本是比较低的,而且一直从事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IT行业,并且做到了中高层的位置,但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下,我也从毕业参加工作开始花了差不多15年左右的时间才实现了100W这个目标,当然,这是建立在没有啃老、没有拿老人的家底的前提下的。

我的不少同学、同行里面,有很多35-40岁年龄段的群体,绝大多数仍然背负着比较重的房贷和子女教育方面的压力,除开债务以外,手头能够动用的资金可能也就是30-50万左右,如果将长期债务合并到一起的话,现金流立马变成负数了,要维持运转下去,必须保证不能失业,这也是为什么这个年龄段的人很多人不敢随便跳槽的原因之一。

像我楼下的一个邻居,82年的,马上快40岁的人了,两口子月收入加在一起合计大概2万多不到3万的样子,在佛山这种城市里面算是中等偏上的水平了。刚生了二胎,房贷大概100多万,月供7、8000左右,老人也住在一起,每个月各种开支扣除后,能够存下5、6000算不错了,随着二宝的成长,老大开始上幼儿园,各种教育投入的增加,如果薪酬不能同步增长的话,想要存钱就够呛了,能否实现100万的目标呢?真的很难说,而他们家这种情况,真的很普遍。

至于平均收入更低的3、4、5线城市和县城里面,普遍2500-5000左右的收入水平,扣除日常开销,还能存下多少呢?

怎么做,才能缩短实现目标的时间?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想要快速的实现家庭财富的增值,你让他去创业、投资,我认为是不现实的,毕竟,成功率很低。

那么,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最重要的是自律和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

自律体现在有严格的家庭财务规划,养成量入为出、强制储蓄、理性投资的习惯,日积月累的增加家庭财富,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

而不断的学习提升则是最好的自我投资,通过提高个人技能和斜杠能力,提高个人职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空间,获得尽量多的收入来源,提高抵抗失业风险的能力。

我是元宝爸爸,亲子旅行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旅行、自驾旅行、亲子旅行经验和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未经本人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