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詞《雨霖鈴·寒蟬悽切》——柳永,一生沉浮,令人落淚

千古名詞《雨霖鈴·寒蟬悽切》——柳永,一生沉浮,令人落淚

一生沉浮 令人落淚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秋後的蟬叫得是那樣地淒涼而急促,面對著長亭,正是傍晚時分,一陣急雨剛停住。在京都城外設帳餞別,卻沒有暢飲的心緒,正在依依不捨的時候,船上的人已催著出發。握著手互相瞧著,滿眼淚花,直到最後也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隻有楊柳岸邊,面對淒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這一去長年相別,相愛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即使有滿腹的情意,又能和誰一同欣賞呢?

一、作者: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於沂州費縣(今山東費縣),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

出身官宦世家的柳永,先世為中古士族河東柳氏,少時學習詩詞,有功名用世之志。鹹平五年(1002年),柳永離開家鄉,流寓杭州、蘇州,沉醉於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進京參加科舉,屢試不中,遂一心填詞。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歷任睦州團練推官、餘杭縣令、泗州判官等職,以屯田員外郎致仕,故世稱柳屯田。

二、柳永一生傑出而流浪的經歷鹹平五年(1002年),柳永計劃進京參加禮部考試,由錢塘到了杭州,因為迷戀湖山美好、西湖美景,都市繁華,便留了下來,沉醉於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之中,無心考試。

景德年間(1004—1007年),

柳永離開杭州,沿汴河到了蘇州,短暫停留,又去了揚州,度過了 青年時期的一段放浪生活。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進入京師汴京——今河南開封,時北宋承平日久,都城繁華極盛:元宵節日,皇帝和百姓民同喜同樂 ;清明節,皇帝大臣,以及市民到郊外踏青郊遊;端午節,龍舟競渡賽,氣勢宏偉,熱鬧非凡;汴京的城內風情萬種,紙迷金醉,一片奢華的景象。

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京城會試在即,柳永躊躇滿志,卻狂妄至極,堅信自己“定然魁甲登高第”。 當年考試,真宗有詔,“屬辭浮糜”皆受到嚴厲譴責,柳永中招初試落沒有通過。 憤慨之下作《鶴沖天·黃金榜上》,發洩對科舉的牢騷和不滿,但對中舉出仕並未完全絕望。 不久之後,柳永作詞《如魚水·帝裡疏散》,對此次應試的不利,柳永已不再介懷,對試舉仍抱希望。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柳永第二次參加禮部考試,再度落第。同時,與相好歌女蟲娘關係出現裂痕,柳永作詞《徵部樂·雅歡幽會》,抒發失意兼失戀的苦悶情緒。

天禧二年(1018年),柳永哥哥——柳三複考中進士及第,而柳永卻第三次落榜。(宋人劉邠的《中山詩話》中記載了柳三複與高俅一樣靠踢球升了官職。此文不提)

天聖二年(1024年),柳永第四次落第,因悲憤而離開京師,與情人雨霖鈴中的曉風殘月(或為蟲娘)離別,寫下了這首著名的《雨霖鈴·寒蟬悽切》,由水路南下,填詞為生,詞名日隆。 後 因漂泊日久,身心疲憊,柳永作《輪臺子·一枕清宵好夢》,追憶“卻返瑤京,重買千金笑”,感嘆“芳年壯歲,離多歡少”。

千古名詞《雨霖鈴·寒蟬悽切》——柳永,一生沉浮,令人落淚

曉風殘月 寒蟬悽切

天聖七年(1029年),柳永返回京師,汴京繁華依舊,但故交零落,物是人非,觸目傷懷 ,柳永又離開京都,前往西北。

明道年間(1032—1033年),柳永漫遊陝西渭南,作《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不久,又到了成都,時田況知益州,錦裡風流、蠶市繁華,柳永作詞以贈。 出成都後,柳永又沿長江向東,過湖南、抵鄂州

三、柳永考中及第(相當於現在的本科生)景祐元年(1034年),仁宗親政,特開恩科,對歷屆科場沉淪之士的錄取放寬尺度 ,柳永聞訊,即由鄂州趕赴京師。是年春闈,柳永與其兄柳三接同登進士榜 ,授睦州團練推官 ,暮年及第,柳永喜悅不已。(及第,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因榜上題名有甲乙次第)

四、柳永的官宦仕途。

景祐元年(1034年)二月,柳永由汴京至睦州,途經蘇州,時范仲淹任蘇州知府,柳永遂前往拜謁,並作詞進獻。九月,睦州知州呂蔚愛慕柳永才華,向朝廷舉薦,因“未有善狀”受阻。

景祐四年(1037年),柳永調任餘杭縣令,撫民清淨,深得百姓愛戴。

寶元二年(1039年),柳永任浙江定海曉峰鹽監,作《煮海歌》,對鹽工的艱苦勞作予以深刻描述。柳永為政有聲,被稱為“名宦”。

慶曆三年(1043年),柳永調任泗州判官。時柳永已為地方官三任九年,且皆有政績,按宋制理應磨勘改官,竟未成行,柳永“久困選調”,遂有“遊宦成羈旅”之嘆。 秋,柳永進獻新詞《醉蓬萊·漸亭皋葉下》,因有“太液波翻”等語 ,不合聖意,改官投訴無果而終。 八月,范仲淹拜參知政事

,頒行慶曆新政,重訂官員磨勘之法。柳永申雪投訴,改為著作佐郎,授西京靈臺山令

慶曆六年(1046年),柳永轉官著作郎。次年,柳永再度遊蘇州,作詞贈蘇州知州滕宗諒

皇祐元年(1049年),柳永轉官太常博士。次年,改任屯田員外郎,遂以此致仕,定居潤州。

五、宋朝的官職:

團練推官:唐朝、金、元時的推官,相當於現在地方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明、清初時,團練推官既相當於現在地方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還兼有審計局長的職能。

宋代時,團練推官大概只相當於辦公室主任,就是那種高級的秘書人員。

屬開封、臨安二府的推官也是相當於法院院長。

柳永的這一官職屬地方的推官有點幕僚的意思,多少有些掛職而沒有多少實權的意味了。

宋朝的知府、知州、知縣相當於現在的以下官職:

知府:級別最高,相當於現在的一個地級市委書記兼任市長。

知州:級別居中,相當於現在的地級代理市長。

縣令:即知縣,相當於現在一個縣的書記或縣長

柳永餘杭縣令一職,即為杭州縣委書記或縣長

判官:判官是一個官名,始於隋朝。判官是地方長官的僚屬,主要職責是輔理政事。至唐,節度使、觀察使、防禦使均置判官,為地方長官的僚屬,輔理政事。 宋沿唐 制,並於團練、宣撫、制置、轉運、常平諸使亦設置判官。

柳永判官一職:相當於現在的副省長或省轄市副市長。元代改為各州府設置判官官。 明 清時代,僅州置判官,無定員。

著作佐郎:相當於現在國家政務記錄副官

屯田員外郎致仕:北宋的屯田員外郎承於唐代,唐代的屯田員外郎官居六品。北宋的屯田員外郎掌管天下屯田之政令,有名無實。北宋各地軍事區域進行屯田時,皆由各地長官主持。北宋在工部下也設屯田司,置屯田員外郎一 職,掌屯田、營田、職田、學田、官莊之政令及其租入種刈,興修給納諸事。

柳永屯田員外郎致仕官職:相當於現在地級市農林牧業管理局的局長。

拜參知政事:相當於現在的國務院總理或者國務院委員。

知州滕宗諒:屬於主管軍事機構的長官,相當於現在的省軍區領導之類的官。

靈臺山令:相當於現在的福建省的縣級市長。

六、柳永逝世。柳永於皇祐五年(1053年)與世長辭。

千古名詞《雨霖鈴·寒蟬悽切》——柳永,一生沉浮,令人落淚

一代詞人,千古史冊

/作品圖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