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父母总是能宽容自家的小孩?

用户5365943027158


父母爱子女是天性,因为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子女好不好都是自己的血脉传承。其实,现今社会许多父母对子女都是不如意的,例如啃老、自私、不孝顺等等,但父母有什么办法呢?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不为他们又能为谁呢?再说从小就是自己养育大的,他们长成什么样父母也有很大的责任,因此大多数父母对自己的儿女都是宽容的。


六月浅淡



凤146983974


这是跟一个人的家风、自身修养以及身边的环境有关,也有很多父辈是受上一代父辈的影响有关,教育好孩子自身一定要有良好的素质和一定的智慧。特别是正在处于青春期的少年,这是时候是身体正在发育的阶段也是处于叛逆期阶段,一定要有耐心教育孩子,不能和孩子大声怒吼,更加不能对孩子有任何责怪和抱怨,否则就容易出问题,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里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中华询


猫养猫亲,狗养狗疼,动物都能舔犊情深,何况高级动物的人类?

不是有些父母能宽容自己家的小孩,是绝大多数父母都能宽容自己的孩子,即使那孩子再不成器,当爹妈的也能为孩子找到借口和理由,这就是父母之爱。

同事在班级群里发出学生上课睡觉的照片,一个家长说,老师呀,你就原谅这些学生吧,他们还是孩子。听了这话,我们都气乐了。

孩子要惯,也要管。要叫他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在父母怀里,无论怎样父母都会包容你,但是社会可不惯你毛病。太过溺爱的孩子,走上社会很容易栽跟头,“我爸是李刚”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为人父母的,一定要引以为戒。


静水深流691


我是农村出来的,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大部分都是农村出来的。

有没有发现,有些父母,总是能够宽容自家的小孩呢?

就拿赚钱来说,很多人在外打工,没有赚到钱,但是回去了,总能得到父母的谅解。

父母宽容自家小孩,那是人的本能。孩子都是母亲身上掉下的肉,孩子如果过的不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而一般父亲都是疼自己的老婆的,所以母亲宽容了,父亲也就跟着宽容了。

所以,有些父母总是能够宽容自家的小孩。


客家小伙农村行


有道是猫生的猫疼,狗生的狗疼,人生的当然更心疼了,自己的小孩,无论怎样都是自己生的,那是左看右看,前看后看,怎么看就一个字:好!

那么看着好,自然什么错处就看不出来了,正所谓,看着好的,放屁都香,这就不难解释有些父母,真的可以无条件的宽容自己的小孩,有的都不是简单的宽容,而是纵容了。



京西玉人


为什么有些父母总能宽容自家小孩呢?因为中国的家长基本都有一种传统观念,就是护犊子啊!然后就没理辩三分!另外我觉得这种情况也跟父母的文化水平有关系,文化水平越低的就越容易出现偏袒自己小孩的行为!


勤劳的小秒针


而抱着一味批评和指责,认为棍棒出才子,企图用这种压力迫使孩子改正缺点、错误的想法肯定是错误的。

家长怎么培养孩子的宽容品质呢?

家长培养孩子的宽容品质的方法:1。以身示教宽容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父母“在开始教育自己的子女之前,首先应当检点自身行为”。作 为父母,为让孩子学会宽容,首先自己应有宽容的心态。如果父母心胸狭窄,无视他人的意见,习惯 于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给人改错的机会,为一点小事争执不休,为一点小利而斤斤计较,孩子 又怎么能学会宽容呢?孩子会受父母的影响,父母有一颗宽容之心,宽容的心态才会再现在孩子 身上。

2。用故事教育孩子故事是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国内外有许多体现宽容的小故事,父母可以借此教育孩子。如我 国历史典故“负荆请罪”,将军廉颇屡建战功,不服蔺相如以口舌之利居上位,欲加凌辱。蔺相如以 国家利益为重,屡次忍辱避让。

廉颇知道事情的原委后,深感惭愧,于是,背负荆条,上门请罪,并感 叹道:“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两人终成刎颈之交。此例正是蔺相如的宽容避免了内讧, 换来了友谊,维护了国家的利益。3。用自然景观陶冶孩子大自然的博大与雄厚可使人心胸开阔,性格开朗,心情愉悦,进而催人产生宽容之心。

家长可 带领孩子观赏祖国的大好河山,让浩渺的海洋、奔腾的河流、秀丽的湖光山色陶冶孩子的心灵,开阔 孩子的视野和胸襟。4。让孩子在交往活动中学会宽容宽容之心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孩子只有与人交往,才会发现缺点、错误。

每个人都有这样 或那样的缺点,都要犯些或大或小的错误,只有懂得宽容才能与人正常交往,友好相处。另外,孩子 也只有通过交往,才能体验宽容的意义,体会宽容的快乐。如称赞别人的优点,庆贺同学的成功,帮助有困难的同学,采纳别人的合理建议。

这些都能使孩子得到友谊,分享别人的成功,并使自己也 获得进步。在教育中,父母要特别注意引导孩子用宽容的态度,来对待比自己强的同学、比自己差的同学 和自己的竞争对手。让孩子不嫉妒比自己强的同学,不嘲弄比自己差的同学,不故意为难自己的竞 争对手,引导孩子向好同学学习,帮助差同学,学会与竞争对手合作。

5。让孩子习惯于“变化”宽容不仅体现在对“人”的态度上,也表现在对“物”和“事”的态度方面。因此,父母要引导孩 子见识多种新生事物,让孩子喜欢,并乐意接受新生事物,习惯于事物发生的变化,乐于创新。

如让 孩子观察生活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允许孩子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孩子一旦习惯于“变化”,也就能 “包容”新生事物和事物的变化


健康宝餐


老话不是说么(孩子是自己的好)[偷笑][偷笑][偷笑][偷笑]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9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d4200001935b1f74a10\

张桐50029531


猫养猫亲,有几个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即使有了毛病,也会一笑了之,王子犯法于庶民同罪,这句话有谁能认为是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