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民族是禮儀之邦,中國哪個省最具代表性?

魏人民服務0539


禮義之邦還是山東比較好,

因山東是齊魯故國,孔孑孺家的誕生地方,尤其禮儀在孔子時代就發揚光大,孔子文化禮義是重點組成部分,象孔子倡道的仁義禮智信,在山東受到很大影響,根深蒂國,千百年來一直被人民推崇。


賜福堂6664077924646


華夏民族禮儀代表個人認為是山東和山西,因為山東為孔孟之鄉,至今都有很多傳統禮儀在民間傳承。山西運城河東大地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至今還有一種黃鼠站起來的時候就像是雙手作揖,有人就說這就裡的小動物都會作揖,懂得禮儀之道。







甜蜜蜜烘焙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在幾千年文明的歷史長河中,全國各省各地各族人民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者,也都是華夏禮儀的實踐者。如果非要說哪個省最具代表性,那也只能說各省有各省的特點,各民族有各民族的特色。如果講華夏禮儀的源頭,那一定少不了中華文化發源地之一的山東。誕生於山東的儒學,曾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支柱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歷史的進程。儒家思想中關於“禮”的要求,由統治者規範群體秩序、維護統治威權的需要,經過漫長的社會實踐,其符合社會和諧、推動文明進步的精華部分,越來越成為大眾行為的規範。有些基本要求,不僅表現在人的日常行為上,如“溫良恭儉讓”,還滲透到人的精神領域,如“貧而無諂,富而好禮”等。這些人際交往和立足社會所應有的基本教養,從山東走向全國,已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

曾任楚蘭陵(今山東魯南一帶)令的荀子說:“禮者,養也。”孔子也說過“不學禮,無以立”。歷史的傳統不能中斷。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學習和運用文明禮儀,繼承華夏禮儀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已成為華夏兒女精神之旅的主旋律。


實話常說


華夏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成為舉世公認的禮儀之邦,要說哪個省最具代表性,我認為非陝西省莫屬。理由如下:

首先,陝西省西安市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時間最長(將近上千年)的古城,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和積澱。

陝西省西安市在古代被稱為鎬京、長安、西都、西京等,自西周時期起,有13個王朝在此建立國都。公園前11世紀到公園前771年,西周王朝在陝西省西安市建都,史稱鎬京。公園前206年到公園25年,西漢王朝在西安建都,史稱長安。535年至557年,西魏王朝建都。557年至581年,為北周王朝建都。581年至618年,隋朝建都,名大興。618年至901年,唐朝建都。

其次,中華禮儀的興起是從西周王朝周公旦制定周禮開始,作為西周王朝的國都,西安市是西周王朝當仁不讓的政治文化中心。

我們知道華夏禮樂文明從黃帝時期就開始萌芽,在夏、商時期得到初步發展,到西周時期周公旦制定周禮正式形成。周禮所涵蓋的範圍非常廣泛,包括了國家治理、社會生活、人際交往的方方面面。有著非常嚴格和繁雜的細節和儀式,如祭祀、婚慶、飲食、起居、喪葬等等。成為社會普遍遵循的典章制度、價值基礎和行為規範。據《詩·小雅·楚茨》:“獻醻交錯,禮儀卒度。”意思是主人和客人歡聚一堂,你來我往,杯光交錯,所有的禮節和儀式都符合法度。

三是,華夏民族的稱呼是從西周時期開始的,也是從西周時期開始華夏民族成為禮儀之邦。

上古時期,華和夏兩個詞同音同義,本為同一個字,我們的祖先稱為夏族,或諸夏。周禮制定後,西周王朝規定,凡遵國禮,守禮儀之族皆稱為夏族。最早出現華夏兩個字並用的是《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意思是無論是中原地區的華夏民族,還是邊遠地區的野蠻民族,沒有不對周武王表示順從的。正如唐朝孔穎達在《春秋左傳正義》中:“中國禮義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所描述的那樣,自西周以後華夏民族成為禮儀之邦。

綜上所述,陝西省的西安市既是華夏民族13朝的都城,還是世界十大古都之一 ,更是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如果說華夏禮儀之邦哪個省最有代表性,陝西省會毫不猶豫的走上前來:“捨我其誰?”


畫月成眉


很多朋友對禮儀之邦的“禮儀”是理解有誤的。

禮儀源於陝西,學術盛于山東,禮儀之邦不是說哪個省,而是說華夏大地。所以哪個省都可以代表。

《詩》序:“變風發乎情,止乎禮義。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禮記》:“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

我們解釋一下什麼是禮儀之邦:

禮:國家的制度;

儀:國家的法制;

邦:國家。

所以禮儀之邦並不是大家理解的彬彬有禮講禮貌,而是指有先進政治制度與法治制度的國家。

根據史料記載,我國禮儀制度源於西周,(此禮儀是指等級秩序,是西周宗法制度的一大體現。)西周滅商之後,按照周人的政治理念,由周公制定出《周禮》。《史記.周本紀》記載“(周公)即絀殷命,襲淮夷,歸在豐(豐京:今西安),作巜周官》。興正禮樂,度制於是改,頌聲興。”這裡說的《周官》就是後世所說的《周禮》。西周王朝將周禮作為一項基本的政治制度推向所有諸侯,作為所有諸侯必須遵守的制度準則,一直延續到西周滅亡。

隨著西周的滅亡,進入了春秋戰國時代也就是孔子說的禮崩樂壞的時代。孔子一生尊周公為元聖,崇尚周禮,根據周禮思想創立了影響我國曆史幾千年的儒家學派。

然而有意思的是,儒家思想在當時並沒有被春秋戰國的亂世接受。而是在經歷了三百年後,再次回到長安,再次由這裡推向全國。公元前134年由董仲舒提出,由漢武帝開始推行。從此後的兩千餘年的封建社會中,無論任何朝代無不將儒家奉為正統思想,而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周禮》中的“禮儀”。這也就是我們說的幾千年禮儀之邦的來源了。

縱觀整個歷史長河,禮儀源於豐京(西安),學術盛于山東,再次推行(漢武帝獨尊儒術)又源於長安。一個有趣的歷史輪迴。


長安見聞錄


中國禮儀之邦的代表城市,“南孔聖地”的約束讓你不講禮貌都難!

華夏以禮為先,一直被稱作禮儀之邦,因為儒家思想在中國的運用之廣,中國人將儒家的禮儀文化深深的刻在了我們的教育課本之中。一說到儒家文化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曲阜,因為曲阜就是儒家文化先師孔子的故鄉,儒家文化的發源地可以說就是在曲阜,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卻不是曲阜,而是衢州。

衢州是浙江的一個城市,這個城市在浙江都很容易被忽略,但是它地處於錢塘江的上游,物產資源和旅遊資源都非常的豐富,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就連浙江本地人有的都不是很清楚這個地方,衢州對於自己的定位是中國最有禮的城市,一走出衢州的高鐵站就可以看見明晃晃的標語,但是它為什麼可以這樣定位自己呢?因為曲阜被稱為北孔聖地兒衢州確實是南孔聖地。

衢州最有禮的地方首先就體現在馬路上,衢州的馬路上都是車讓人,甚至車讓人的標語都在馬路上直接印著,就算是沒有紅綠燈,司機們也會直接停下來讓行人先走,可能這就是禮儀內化於生活吧,可見衢州對於禮儀文化的重視,並且衢州人也把禮儀變成了日常。

衢州還有神奇山水的別稱,因為它的地理位置四通八達,處在交通的中心位置,是在四個省會的邊緣交通樞紐,可以說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並且衢州有著名的廿八都,江郎山,龍游石窟,還有根宮佛國景點也十分的豐富。還有衢州的花海更是美不勝收,自然資源也是得天獨厚。

衢州因為地處四省交界之處,所以從民俗到飲食再到建築風格都受到了周邊四省的不同影響,將吳越文化和徽派文化進行了很好的融合和發展,產生了屬於衢州自己得文化,讓衢州的特色在整個中國可以發揚光大。





嚴亞嘉


禮儀之邦、禮義之邦是有差異的:

禮儀之邦,拆分為“禮”和“儀”,即“禮節與儀表”。

禮義之邦,拆分為“禮”和“義”,即“禮節與義氣”。

禮義之邦,與儒家主張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很大的關係。“禮義”實則是立國安邦的基礎。

“禮儀之邦”,沒有出處,更像是禮義之邦的筆誤。禮儀,更多地應該是講致敬、行禮的儀式,重於“禮節”與“儀表”。

五嶽獨尊—泰山

講到禮儀之邦,必然不可缺少齊魯文化,即為今山東省。

齊魯的由來:

齊國臨淄,齊國“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融合“東夷文化”、“因其俗,簡其禮”,“舉賢而尚功”,務實革新、兼容幷包,國力相當鼎盛。齊國的工商業與技術如紡織業也非常發達,有“冠帶衣履天下”的美譽。

魯國都於曲阜,魯國秉承周朝禮樂典儀,是尊尚仁義、傳統、倫理、人和的“禮儀之邦”。

齊魯文化對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有大量貢獻及深遠影響。生於魯都曲阜的孔夫子在這裡開創了儒家思想,成為後來中國社會框架與價值觀的基石。蚩尤(中華先祖之一)、孔子、孟子等都是齊魯兩國對中華文明多方面貢獻的傑出代表。

齊魯文化是先秦時期齊魯國地盤對照至今山東形成和發展的一種地域文化,包括道家文化、兵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以及陰陽、縱橫、方術、刑、名、農、醫等。其中最核心是儒家文化。據當代作家田茂泉說,進入秦漢以後,齊魯文化逐漸由地域文化演變為一種官方文化和主流文化。

秦漢時期,董仲舒吸收了齊國和魯國的新的思想,形成了新儒學體系,得到統治階級認可,儒學從此由“齊魯之學”發展到“獨尊儒術”。

孔子像

時至今日,禮儀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解讀

  • (一)衣著容貌:

《弟子規》要求:“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這些規範,對現代人來說,仍是必要的。帽正紐結,鞋襪緊切,是儀表類觀的基本要求。如果一個人衣冠不整,鞋襪不正,往往會使人產生反感甚至噁心,有誰會親近這樣的人呢。當然,衣著打扮,必須適合自己的職業、年齡、生理特徵、相處的環境和交往對象的生活習俗,進行得體大方的選擇。濃妝豔抹,矯揉造作,只會適得其反。

  • (二)行為舉止:

孔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注:《論語·學而》)。這是因為,只有莊重才有威嚴。否則,即使學習了,也不能鞏固。具體說來,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就是站要正,坐要穩,行動利索,側身而睡。在公眾場合舉止不可輕浮,不可褻,應該莊重、謹慎而又從容,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注:《論語·顏淵》),處處合乎禮儀規範。

  • (三)言語辭令:

語言是人們思想、情操和文化修養的一面鏡子。古人所謂“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注:《易·乾文》)。將誠懇地修飾言辭看成是立業的根基,有一定的道理。並且要“言必信,行必果”(注:《論語·子路》)。巧言令色的人,是不可能取信於人的。其次是慎言。古人說,上天生人,於舌頭上下兩排牙齒緊密圍裹,又在外面包一層厚厚的嘴唇,就是要人們說話一定要謹慎。當然古人並是要求人們少言語,而是說話要視具體情況,當說則說,當默則默。孔子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注:《論語·衛靈公》)。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以上幾方面,是我國傳統禮儀的精華。

武漢新冠狀病毒致疫情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近日,我國以武漢為中心爆發“新冠狀病毒引起肺炎”疫情,人民的生命、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那麼,

哪些骨頭在風中挺立成了傲岸?哪些天使逆行走向了疫情最前線?哪些普通人的善良讓我們熱淚盈眶?哪些陌生人的溫暖讓我們重燃希望?

災難面前,也最容易看到人類內心深處的光芒。

山東派出醫療隊

  • 山東派出275名逆行者前往“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增援災區。

1月31日早,山東4名疾控檢驗專家趕往湖北。

還記得那個樸實的山東小夥說的話嗎?

  • 山東農民情義:菜,只要你要,只要我有,傾其所有。

從1月底,山東濰坊壽光、青島膠州和平度、臨沂蘭陵、濟寧金鄉等地向湖北各地運送優質蔬果2311噸,而山東人民卻吃著庫存的蔬菜。

  • 企業作為:口罩、護目鏡、建材、體溫計......哪裡需要補哪裡。

青島百勝20000套護目鏡、5300個醫用面罩。

海爾集團捐贈現金及家電500萬。

浪潮集團防護服9000件、防護口罩18000個、醫帽16000個、手套35000雙、紫外消毒車30輛……等共10萬件。

冠洲集團為火神、雷神緊急加工1500噸鍍鋅鋼板。

山東能源旗下新華醫療向武漢地區多家醫療機構供應超過20萬瓶手衛生產品。

煙臺海德專用汽車有限公司捐贈價值400萬的垃圾桶消毒殺菌車4輛。

東阿阿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600餘名員工加班加點生產體溫計。

……

  • 捐資出力,民企在行動……

魏橋創業集團捐款3000萬元,其中向武漢慈善總會捐款1000萬元,向山東慈善總會捐款1000萬元,向濱州慈善總會捐款1000萬元,用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防控和參與治療的醫護人員補助獎勵。

山東玲瓏輪胎陸續向武漢、荊門等地紅十字會捐款500萬元。

齊魯製藥捐款200萬元,用於武漢當地醫院購買急需防護物資。

東海集團捐贈現金100萬,用於幫助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相關工作。

淄博海悅飲食捐款100萬元,其中向武漢慈善總會捐款50萬元,向淄博慈善總會捐款50萬元。

濱州建大控股有限公司捐贈100萬元。

煙臺綠葉生命科學集團向紅十字會總會捐贈100萬元。

……

大愛無疆,齊魯文化影響下的山東人,好客、樸實、博愛,喜迎八方賓朋。

禮儀之邦——齊魯山東


一笑萬古春XD


華夏以禮為先,一直被稱作禮儀之邦,因為儒家思想在中國的運用之廣,中國人將儒家的禮儀文化深深的刻在了我們的教育課本之中。一說到儒家文化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曲阜,曲阜就是儒家文化先師孔子的故鄉。因為曲阜又是山東省的一個城市,所以山東省做為華夏禮儀之邦的代表,恰如其分。


青白世界


  華夏以禮為先,一直被稱作禮儀之邦,因為儒家思想在中國的運用之廣,中國人將儒家的禮儀文化深深的刻在了我們的教育課本之中。

山東是中國歷史文化思想中重要的誕生地,出現有孔子、孟子、管子、曾子、孫子、墨子等儒家、法家等巨頭學說人物,且歷史諸侯中曾較為強大的齊國等國在此建立過國家。

具代表性的應為山東省。


石河子我的家


河南,中原中國的發源地,有些人可能對河南有偏見哈,但是知名央視主持人說過一句話,河南什麼樣中國就什麼樣,話糙理不糙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