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去农村野外捉知了猴,很多老手都爱往桶里放点水,有什么用途呢?这样可以捉的多?

小毛驴3434


一年一度的神兽,会准时在夏季开始慢慢爬出地面,由于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很受大家的青睐,这种在土里蛰伏好几年的知了猴,很多时候刚刚爬出地面,就会被我们捉走,制作成为美味佳肴,随着环境的改变以及我们大量的捕捉,过去非常多见的知了猴,现在数量也是明显的下降,知了猴不但数量急剧下降,价格也是一路飙升,一块钱一个知了猴,吃起来确实会有点小心疼。

晚上去捉知了猴,除了美味所吸引之外,这种在炎热夏季夜晚,去户外捉知了猴,其实也是乐趣无穷,来回奔波,也增加了自身的运动量,在伏天去除湿气,多运动才是最为关键的,捉知了猴也要装备齐全,老手们都会携带明晃晃的照明灯,小水桶,伸缩的鱼竿,鱼竿的好处是可以将爬到高处的知了猴捅下来,而且轻便、容易携带,也有很多老手还爱在小水桶里面放一些水,这又是为什么呢?

知了猴出土之后,出土、爬行会耗费自身很多的体力,知了猴会选择在适宜的时候,抓紧蜕壳,这也是为什么有的知了猴爬的很低,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蜕皮,而有的知了猴却可以爬到很高很高的地方,才会蜕皮,并不是知了猴懒,不想爬那么高,而是根据自身的力量而定,体力耗尽之后,知了猴是很难在进行蜕壳,我们捕捉到的知了猴,很多时候,在途中就会产生蜕皮,等我们到家之后,会发现里面有很多的知了猴已经变成了蝉,这就失去了食用的价值。

采取小桶里面放水,好处和作用还是很多的,这种水还要添加一种材料,才能使用,效果也是更好,使用我们厨房里面的食盐,放在水里融化之后,这种淡盐水的作用才能得到挥发,盐水的作用还是相当显著的,能够让知了猴在盐水里面窒息挂掉,从而不能在进行蜕变,而盐水则是能够起到很好的保鲜作用,能够让知了猴在炎热的天气之中,不会产生变质。

一般我们捉到知了猴之后,本来就爱洗干净之后,将知了猴泡进盐水里面,这样可以起到入味的作用,知了猴浑身上下都被坚硬的外壳所包裹,直接制作的时候,盐和其他一下调料是很难渗透其中,而使用盐、花椒等材料提前进行浸泡,能够起到很好的入味作用,这种经过浸泡的知了猴,制作起来,味道更佳,也更咸香宜人,吃起来嘎嘣脆。

捉知了猴的时候,在桶里面放盐水,作用还是很明显,效果真心不错,能够很好的避免知了猴蜕变,还能够起到保鲜的作用,你认为这种方法好吗?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谢谢。


棒奔霸


每当三伏天听到窗外吱吱的蝉声,总让我回忆起十几年前和父母一起去树林捉知了猴的场景,那时的知了猴地上、树上到处都是,而我负责拿着一个小桶,两个小时左右就能抓一桶的知了猴,根本不值钱,而且我们很多农民并不敢吃都是0.1元/只卖给城里来的收蝉商人。但每次父亲都让我在桶里放些水,称这样能保鲜,小小的我也是半信半疑。


现在长大了桶里依旧按照父亲教的放些水,可知了猴却越来越少了,有时雨后7点下林子抓到凌晨三点才能抓到200只左右,但是价格贵了,现在收知了猴的0.8元/只,有些农民这个季节不打工、不种地,就天天蹲林子里抓知了猴,一天能赚160元左右,那么桶里防水是为啥呢?

我们知道知了猴是会蜕皮变知了的,其实这种现象是需要空气接触才能进行,所以桶里放水可以让知了猴断绝空气,而无法蝉蜕。这种方法尤其是在抓刚刚蜕皮黄蝉知了,泡水后黄蝉知了停止变黑变硬,而是保持黄蝉独有的黄色软软的蝉身,所以此时炸着吃尤其外酥里嫩,这种黄蝉知了收购价格也高达1元/只。



为此小时候我曾经做过实验,即是用桶直接装知了猴,经过了晚上近10个小时的抓捕,获得了400个知了猴,回家倒出来发现竟然有100多个出现了蜕皮裂皮的现象。所以捉知了猴如果担心其蜕皮变老,桶里放水是很有必要的。所以这并不是因为抓的多。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想了解更多三农信息,请关注“瞳影简生”!谢谢!


瞳影简生


你好,我是冒蓝火的小农民,很高兴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晚上去农村野外捉知了猴,很多老手都爱往桶里放点水,有什么用途呢?难道这样可以抓得更多吗?

我知道抓鱼的时候需要在桶里放点水,主要是保证让鱼儿能够存活下来,如今一些抓知了猴的老手也在桶里放点水是为了什么?难道也是保证知了猴能够活下来吗?这知了猴是从地里爬出来的,放点土不应该比放点水要好吗?


如果大家有这样的疑问,那就说明你们对抓知了猴不太了解了,我们小时候可是抓知了猴长大的,如今三十岁的人了也还时常去果园里找找,虽不说技巧手法有多少,但也还算是个高手,这里说有些人抓知了喜欢在桶里放些水,其实就是我们家里常用的自来水,有时会放些盐,但这只是另有所用,并不是说可以抓得更多,大家可不要误解了!

那放些水或者盐水在桶里,具体是什么原因呢?有什么好处吗?

抓过知了的都知道,知了若虫一旦长大成熟了就会从地缝里钻出来,沿着树根爬上枝头,而且这时候的知了猴是没有翅膀的,爬上树的目的就是为了蜕皮,分化出翅膀,然后白天才能飞上枝头叫个不休,我们桶里装水就是为了防止知了在桶里蜕化,长翅膀的知了口味可就大打折扣了,水能够淹死它们,还能保证新鲜度,盐水的效果更好。

因为抓知了猴的方法很方便,基本上都是一棵树上有四五个,捡了就丢掉桶里,即使有水也不会显得太麻烦,还能帮忙清理好知了猴的卫生,一举多得!

你们有抓过知了猴吗?有什么其它的经验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哦!

想要了解更多好看好玩的三农趣事,欢迎大家多多关注我哦!


冒蓝火的小农民


知了猴在农村里,可以算得上人间美味,无论是油炸还是打汤喝当菜肴都不错。前几天晚上,我还在自家地里的果树旁,逮了一些知了猴呢。

虽然离家不到1公里的距离,老妈也是提醒我带上了水桶,在捉知了猴的过过程中,才发现桶里面加水用处还挺大,不仅仅是捉的多,还有利于延缓知了猴变化,方便储存。<strong>


1,知了猴虽然爬的比较慢,但是变化是非常快的,如果像一些新手朋友,直接把捉到的知了猴放在塑料袋子里面,等到家会发现好多都从壳里面爬出来了,而且都拧在一起,不好分离,再说了,塑料袋也装不了很多数量的知了猴。

2,用水桶装的话,侵泡在水里面的知了猴好几个小时都不会变化,等回到家发现和捉住的时候,它们的样子还是和原来一样,倒掉水后,知了猴又会乱爬乱动了,可以说知了猴的生命力是非常顽强的。<strong>

3,本身知了猴从地里爬出来,身上带有很多的泥土,有的还非常的牢固,因此泡在水桶里,也等于是提前给知了猴做一下初步清洗,这样等回到家里面, 再用清水冲洗的话,很快就干干净净了。

<strong>


天义说


在农村,每逢夏季的傍晚,只要你在远处看到树林里有时明时暗、隐约交错的灯光在闪烁时,不用想,他们八成是在捉知了猴;由于知了猴的食用性及商业价值,很多人在晚饭后都会提着桶,拿着手电桶,竹竿走向树林,进行“摸知了猴大扫荡“。有经验的老手会在桶中放5-7公分的水,你肯定会诧异:本来提个桶就够麻烦的了,再放水是为什么呢?其实也是我后来才逐渐明白的,下面给大家逐一揭开这个小技巧背后的谜底。

一、防止脱皮和死亡

一般摸知了猴的方法就是,手电筒一照,发现目标,然后拿竹竿敲下,装入桶中,就在这一些列过程当中,知了猴是会脱皮的,脱皮后就羽化成“蝉”,一旦脱了皮就失去了它本来的食用及商业价值了,所以才有了桶内放水这一说,关于知了猴有它有这样一个奇特的习性需要了解下,就是活着的知了猴遇水会自动休眠,不信你可以尝试一下,尤其是在5-8度的冷水中,把它放进去能正常保持存活好久,不仅防脱皮,还可以减少知了猴因在桶内拥挤致使缺氧死亡,等你捞出它们时候还会自然苏醒,很神奇吧!

二、保持知了猴外形干净

知了猴的形成过程是由虫卵到虫,然后破土出洞,在出洞爬到树上身上还会带有一定量的泥土,尤其是四肢与躯干相连接处更为明显,很多知了猴堆积在一起一放,一堆知了猴就在一起扎堆乱动,各自身上的土就变成了泥巴,等你准备食吃知了猴时候,清洗就会令你捏一头汗,实在太麻烦了,得用钢丝球清洗3-5遍才可以。所以在桶中放水,将知了猴发放入其中就有效的解决了知了猴外形较脏的难题,在水中知了猴身上的泥土在水中浸泡10-30分钟可以自动脱落与水中,外形干净,如果碰上知了猴收购商,光色相好看就能多卖至少10%的价格;

三、以防知了猴爬出桶外

如果存放知了猴的桶内没有放水,这些“小顽皮”会顺着桶壁溜出去,为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就用水咯,一旦在水中它们往往很乖,想逃也逃不掉,静静等待自己被人送上餐桌供人享用吧!

四、防止桶在地翻倒

空桶在地下,由于重量较轻,稍微有点草的阻碍就容易翻倒,如果里面有知了猴,如果倒地后没能够快速扶起,忙碌一晚的成果就会随之溜走,所以桶内放水增加了桶的整体重量,即使遇到较大的冲击也不容易翻倒。

总结:本文详细介绍完了捉知了猴时,在桶里放些水,所起到的4种作用,其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如果你对我说的方法感兴趣,也可以尝试尝试。


三农记事本


更多农业养殖知识和种植技术,请关注三农堂广讯,诚邀您的关注,共同探讨三农知识。

真的很羡慕现在你们的家乡还能有知了猴,像在山东地区的知了猴现在已经是没有了,不过偶尔也是能看到三三两两的人去捉知了猴,在对于前段时间的一天捉上3-500个知了猴来说,现在也是少的可怜,先不要看知了猴有没有,此时晚上村里的农民在野外的少了,那么这个就说明现在的知了猴已经是没有了,知了猴也是属于季节性的,一般在山东地区是在夏至的前后才会有知了猴的出现,最多20天的时间就是没有了,但是现在像河南和陕西地区的知了猴可能还是刚出来,真是羡慕啊!


对于知了猴估计大家都不陌生,几乎在全国各地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只是在说方面有所差异,像南方地区一般是不吃知了猴的,在这里敢说知了猴的主要消费阵地就是山东,山东也是作为全国吃知了猴最大的省份,山东敢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这个话你千万不要不相信,你去山东的农村里看下,基本家里有冰箱的那么这个冰箱里就有知了猴,在山东知了猴也是作为应季的食物和反季节的食物,夏天捉的知了猴吃不了的就在冰箱里冻着,等到冬天的时候拿出来尝尝鲜,在我们山东这也是属于山珍野味了!作为家里的贵客,来到之后必须要请你吃知了猴,如果你不吃就是不给面子,记住在山东做客的时候,主家给你做了一盘知了猴,你一定要吃!


说完了吃知了猴,那么这个咱们说下咱们捉知了猴的,一般在农村晚饭后,夜幕降临的时候就要出发了,一般专业的捉知了猴的都会带上头灯,竹竿之类的工具,非专业人士一般捉到9点-10点就结束了,专业的就是忙活到很久,因为知了猴出土后就会快速的爬树,你晚了就捉不到了,这个时候有的知了猴爬到树上后就要用竹竿把它弄下来!

其实在一些专业的捉知了猴的人手里都会提着桶,捉的知了猴就要放进桶里,然后放入水,其实这样并不是为了捉的多,因为知了猴到了10点以后很可能就会变成知了,知了现在吃的少,知了猴是比较好卖的,加入水后知了猴就不会变成知了了,在一个也是比较好保存,所以为了卖相所以放在水里!白天在市场里卖知了猴的也会在水里捞出后去销售,只是为了卖相和保存而已,没有其他的意思!


三农堂广讯


我是你们的乡下小三哥,地地道道的农村小伙。

老手往桶里放水,这种可以捉的多?你以为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拿个桶装点水,知了猴知道里面有水,就自投罗网跑到桶里来,让我们人类吃掉。


现在正是三伏天的季节,天气异常的闷热,也是一年一季农民捕捉知了猴的季节,每年的7月份都是农民收益最多的时候,家里各种水果都成熟有了收益,就连晚上也不歇着多赚点钱。我们都知道知了猴的价格不菲,是农村城里人最喜欢吃的一道美味,天天晚上不畏炎热去地里捕捉知了猴,一晚上下来能挣100多块钱。

现在农村人们都聪明了,在树上缠上胶带静等知了猴每天自投罗网,也可能是知了猴在地下待了几年脑袋有点痴呆,一出来还是喜欢爬树,一爬树就一个不剩的被我们捕捉了,还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我们都知道在农村捕捉知了猴必备的工具就是手电筒和瓶子或者桶,我记得小时候抓知了猴,人人拿一个空瓶子,把捕捉的知了猴放到瓶子里面,回家后再倒出来。你会发现好多知了猴知道自己生命不久,都在抓紧时间进行蜕变,知了猴一蜕变完就卖不了钱,只能我们自己吃或者扔掉。


知了猴一般会在破土而出的几个小时进行蜕变,破茧重生变成蝉。我们在地里捕捉知了猴待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在瓶子里给了它充足的蜕变时间。为了防止它进行蜕变,我们就会往捕捉知了猴的桶里放上水。知了猴遇到了水,就会进行自我休眠,进行睡觉状态,所以就不会进行蜕变了。只会安安静静地睡一觉,被我们贩卖吃掉。

我是乡下小三哥,记得关注评论,每天给你分享农村的故事。


乡下小三哥


一到了夏天的晚上,天刚刚开始变黑,抓知了猴大军便会出动,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是老人还是孩子,大家抓知了猴带的家伙事都一样,那就是一手拎着手电筒,另一只手拎着有水的水桶或者是瓶子,带手电筒是为了更好的寻找知了猴,那么带着有水的水桶是做什么用呢?

抓过知了猴的朋友都知道,知了猴从地下爬出来后会凭着本能找到大树并爬上去,并在短时间内脱壳蜕变成蝉,虽然蝉和知了猴的区别就是一层薄薄的知了猴壳,但是两者从口感上相差却很大。还没脱壳的知了猴可以说是人间美味,用油炸过以后别提多香了,但是一旦知了猴脱了壳,口感会大打折扣,所以人们才会在天刚抹黑就出动抓知了猴。

知了猴蜕变成蝉,并不是只有在树上才可以,只要知了猴从土中爬出来的时间差不多,不管是在树上还是在水桶中,知了猴都会脱壳,所以人们为了让抓到的知了猴一直保持知了猴的形态,便想到了用水来防止知了猴脱壳。其实人们在抓知了猴时带的水并不是普通的清水,而是放了食用盐的水,听老人们说,放了食用盐的水既可以防止知了猴脱壳,还能杀掉知了猴身上的细菌。通常人们在抓到知了猴后并不会当天晚上就吃,一是因为已经吃过晚饭,二是知了猴在盐水中浸泡一晚上,知了猴的肉也会有少许咸咸的味道,吃起来更香。

随着现在农药化肥使用的越来越多,知了猴也没有前些年多了,前几天和几个朋友一起去朋友家的梨树地里抓知了猴,三个人除了被蚊子咬的满腿包以外,只抓到了十来只知了猴。现在知了猴的价格越来越贵,前几年一只知了猴只有三五毛钱,现在我们村地头有饭店一块钱一只收购知了猴。

我们这里种植梨树的比较多,有很多人为了多抓一些知了猴来卖钱,会在梨树树干距离地面一米的位置用胶带粘上几圈,因为胶带比较滑,知了猴在爬到胶带的地方后就会从树干上摔下来,更方便人们去抓知了猴,听爷爷说,我们村子有一个抓知了猴的高手,一晚上能抓到一两百只知了猴。


悠悠乡村路


在往年得六七月份,是抓知了猴最好的季节!相信很多朋友都有类似的经历,在晚上,尤其是雨后更容易捉到它,很多朋友捉它的时候都带上放满水的桶,其实这样并不能控制多捉到多少,而是不让知了猴“变身”,桶里的水起的作用就是这个。


在水中能防止知了猴“变身”

知了猴大部分在渐黑的时候出来,然后他们会尽力爬到附近的高处,等待着身体的一次蜕化,退化的过程大约持续几个小时左右,等到第二天变亮的时候,它们就可以飞翔了。而影响自己蜕化的环境因素很多,最能影响他们的就是水,一旦身体接触水,尤其是盐水,它们就不能退化知了了,这就是在水桶里面放水的原因。

综上所述,在桶里放水是为了防止知了猴蜕化,但并不能直接影响捉到的多少!你认为呢?


阿坤乡野说


知了猴的营养成分很大,六月份就开始有知了猴破土而出,在农村的夏天傍晚时分,大人们和小孩子都会拿着手电筒,手持长竹竿,塑料桶或者塑料瓶,去抓知了猴。农村人都知道,抓知了猴用的容器里面都会放一些水,这些水是什么水呢?作用在哪?这样可以捉的多吗?我来为你解答。

首先,放的水不只是清水,是掺了一些食用盐的盐水。

用盐水的作用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知了猴钻出土不久时间就会蜕变成蝉,我们抓了知了猴不是直接食用的,而是第二天吃,卖给商贩或者饭店,把知了猴泡在水里可以防止蜕变成蝉,而不影响第二天食用,加入少量食用盐的作用就是为了杀菌,防止细菌滋生,以便更好的食用。

这样不会捉的更多,随着这些年来知了猴需求量越来越大,知了猴越来越少,小的时候随便就能抓上上百只,现在没那么多了,费尽力气也抓不了二三十只野生知了猴。



你们那边野生知了猴多吗,一天能捉多少只。价钱怎么样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一起更多的了解三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