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如何保持平静的心态?

Cc_Rock柴超_柴伟


保持平静心态,实质上是个情商问题。能妥善管控自己的情绪就能保持平静心态。这需要长期不断的多方面修练:修练正确的三观,修练理智的思维,修练对富贵名利的淡然,修练宽厚大度的心胸,修练遇事三思的习惯……


其乐在衷


这个题目有意思。

二十多年前,有一次采访中,出差到福建南平市,夜里完工后,独行至南平的一座半新不旧的大桥上,大桥的名字有点记不住了。

站在大桥上,春夏之交的闽江,风吹来,很是凉爽,江上渔船点点,桥下不远处有一艘渔船似乎独然而泊。

这渔船上,是一家人在吃晚饭,甲板上支着一盏油灯。渔船在摇曳着,油灯也在晃动着。透过油灯的光,渔船上的一家人隐隐绰绰,船反而显得宁静了。

站在桥上的我,似乎被感染了,不管了身后的车水马龙和来来往往的人们,觉着,这一天忙碌的采访后,这时最是平静的时刻。

我一直望着那孤独而温馨的船,知道这船里的一家人,在过着他们惯常的平静生活。

古来,闽江上,在海边,就有“连家船”。渔民(或有疍民)以船为家,以江河为生,艰难而坚韧地生存生活着。

他们也想改变,也确实在努力要改变着。但时与势,却让他们往往付出太多,得到太少。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他们才有了自己在陆上的家。

可是,生活的境遇或大环境改变了,他们会作出如何的回应呢?

后来,从闽北的南平,我又到了闽东的宁德霞浦,在海边又采访了“连家船”。

我问一位船主,为何不在岸上的家睡觉?他说,他们夫妻俩己经在海上生活了几十年,习惯了海的节奏,在陆上的家里睡过一阵,感觉太安静、太平静了,因为听不到海浪和海风的声音,也没有了渔船上下的摇动,反倒睡不踏实了。

于是,他们回到了渔船上,继续他们连家船生活。而他们的子孙,回到了岸上,过着他们的新生活。

后来,最后的连家船在海边,在闽江上,还是消失了。不知道那对老夫妻是否己习惯了岸上的生活?

平静的心态,实际上也是因为了一种选择。选择是因时与势,在能与不能,可与不可之间作出判断,然后坚持之。在坚持中,成习惯,并享受苦乐哀痛,经历平坦坎坷。如江上海边的渔船点点,每一处渔火,都是喧闹后复归的平静。

个人浅见,请赐教交流。


道山客语


你好,我是小米,很高兴分享这个话题,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分享如下:

第一,为人沉静。生活上,保持低调,甘于寂寞,减少不必要的应酬与喧嚣,减少非原则的纷争与对抗。

第二,处世安静。对人友善,以和为贵,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强加于人,不要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空想,实实在在做一些事,既减少了争议,又提升了境界。

第三,自处宁静。闲暇无事的时候,读一些书,悟一些道,也可以做一定时间的静坐默想。静静的去清除精神世界里的一些污染,使自己的精神世界时常保持清澈明朗。这样,你会时常感到很充实。

第四,遇事冷静。工作上,分清是非对错,轻重缓急,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减少没指望的奢求,不必要的纷争。通过努力能够得到的,尽力争取;百折不挠一无所获的,果断放弃。

第五,心态平静。活到老,学到老,对不会的东西,不懂的道理,要谦虚谨慎的去请教,去学习,这样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就会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提升,以至于圆通四海,静涵万物。

以上是本人的分享,请大家参考,如有不妥请加以指导!再次谢谢。



大米V小米


最近,刚读了王阳明的书写到:

他的一位道家朋友对人说:“王阳明此番前去,必立大功。”人问原因。这位道士说:“我触之不动。”

触之不动”正是王阳明心学的目标,它是希望我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处境时都应宠辱不惊,不因得失而动心。

王阳明说:“静并非不动,动也并非不静。戒慎恐惧就是念头,为何要区分动和静?”



庾树


如何保持平静的心态?这是考验一个人的心理定力与综合素质的指标。

遇事不慌,处扰不惊,心平气和,沉着冷静,都是对人心态的描述,然而,看似极其简单但却让一般人难以做到。所有那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人生轨迹中锻炼铸造而成,也和成长环境有关。

一个生存在条件十分优越家庭环境的人,衣食无忧,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的人,往往心理素质承受能力都很弱,因为任何事情都不需要亲自去动手,也不知道眼下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根本用不着动脑动手,可一旦开始独立面对这一切的时候,就会感到手足无措,尤其是遇到哪怕一点点挫折和不顺心如意之事,心理防线立刻崩溃,毫无招架之力,无论如何都不能保持平静的心态。

要想保持平静的心态,就必须到社会上去闯荡,经风雨见世面,适时进行挫折教育,在各种错综复杂环境中锻炼成长,从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荣辱不惊。

与此同时,还要经常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情操建设,练就客观公正,全面准确看待身边的人和事,不做非分之想,杜绝不必要的奢求,无欲则刚,学会包容理解他人,养成心胸豁达开朗的性格,秉持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的道德情操,对于名利得失、金钱物质,荣辱高低等一切外在因素都能看清看淡看透,不攀不比,平心静气地过好自己的每一天,始终保持平静的心态 。





侯玉石


有人问我,谁是我今生渡不过的劫?我想那就是我自己,今生今世,当下的生命,当下的种种……就是我们每个人今生要渡的劫。我们关注什么就是给予什么力量,得不到,已失去,自我,自私,我执,本能,秉性,人性都是劫的种种……渡劫就是超越这些,只是超越了这些,你还是人吗?哈哈

在大自然中,一切都是中性的,但是对我们人类来说,我们必须把这一切都分出好坏对错来,然后去追求好的,规避坏的。

我们越追求好的,就越害怕坏的,就越恐惧。

所有的事情,越是被我们分出好坏来,它就会越成为我们的恐惧模型。

你越追求胜利,你就会越害怕失败,这个害怕失败的恐惧模型就会越严重,比如为什么旁观者清?因为博弈的双方被笼罩在胜负的恐惧模型中,那个越对胜利执着的人,就会越害怕失败,而在恐惧的笼罩下,人会失去理性。而作为旁观者,胜负跟他们无关,因此,他们内心波澜不惊,可以完好调动理性去分析。

再比如考试,你越是追求成绩,追求排名,越是重视结果,往往就会越考不好,道理一模一样,胜负心越强烈,越恐惧。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说本能意识才是主人,而人类的理性,仅仅只是奴仆,只要我们在生活里面去角逐各种输赢,介意各种胜负,执着各种得失,那么我们就会在恐惧的本能意识的驱动下做每一件事。

是非心越重,恐惧模型越严重。

而当胜负对我们无区别时,恐惧模型自动消解。

这跟旁观者清的道理一样,胜负对他们无区别,于是他们没有恐惧。

当我们能消解所有的好坏对错时,所有的恐惧模型自动消失,因此,从这一个层面出发,我们说人生无意义,才是最高明,最有智慧的人生价值观。

所谓的无意义,就是所有的日常生活里面的【利】与【害】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样的,都是可以接受的。

比如胜负,一个最顶级的球员,其内心要达到最稳定的状态,就是没有恐惧驱动的状态,他渴望胜利,但他也不害怕失败,他只是全力去打好每一个球,我们或者可以说,这样的球员的大脑里面,事先没有存储任何胜负的恐惧模型,因此,他可以从容的对待每一次得失。

我们每一个人,无法选择我们童年的恐惧模型,这些已经事先存储在我们大脑里了,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这些恐惧模型消解到最低程度,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一个人生无意义的价值观。

人生无意义,就是一切都一样,一切都可接受,这是一种人生的最高境界,在没有恐惧的驱动下时,所产生出来的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就是人生无意义下的人生意义的追求。

这是一种真正的思想自由,即使这个状态在现实里面不可能达到,但这却不妨碍我们在思想逻辑上可以推导出来。

这就是人生无意义的真正价值。

它是一种真正的内心强大,一切都波澜不惊。

有人告诉我,苦难就像我们的手,只会握,痛苦,只会伸,痛苦,运化自如才正常。

心如明镜,任何世间万物来了,来了就走了。来者不拒,去者不留。心里面保持一种坦然,如一面镜子,宇宙也可以装在里面,没有也可以独自相处。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你待着。你来或者不来,我都在那里;你爱不爱我,我都在那里;你要不要我,我也在那里。观自在,从容、包容、不动。

开悟的意思并非是变了一个人,而是你开始知道,你是谁。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情绪的奴隶,思考的奴隶或者别人的奴隶。很多时候我们遇到的世界,永远都是我们心中的自己;人生,对于不懂它的人来说,不是恩赐,而是惩罚,如今,你活在恩赐中?还是惩罚中?直到当有一天我们具备了某些觉醒的能力,我们才有可能出离自我,超越自我,来到另一个自由的境界,拥有灵魂的自由。

说智慧,说觉悟,不是为了跟谁论是非论道德,高下,左右……是要指出起烦恼的因,为的是 了心苦 不起苦。

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性格,之所以碰上这些人事,是有万千善缘的,没有一个是多余的。所以既然来了,我就好好的享受;我就好好的面对;我就把它变成是一种修行的方法。

对抗什么,便是给予什么力量; 接纳什么,就是让自己更强大。

同样一个人,再同样一个社会中混,都混得很惨;埋怨社会不公即便是真实的,但是是没有意义的,这是下策;改变自己,融入环境,做一个万金油去获得世俗成功,这就是中等人;研究人性和群体思想特性,和自己固执目标之间的种种结合可能性,然后用某种方式明着顺应了社会潮流,暗地里实现了自我固执期望,就是上策。

譬如,同样是泡妞失败,A可能去和妞一起自焚,B可能忘记那个妞另找一个,C可能让自己变得愈加风度翩翩魅力四射结果最终要么是得到了妞,要么是因为平台更高了有了更多选择自然让心中的不淡定蛋定了。

哈哈,说多了都废话。经历多了,大风大浪过了,没有患得患失了,自然就平静了。

我们是一切的根源,没有了自我,我执,一切自然就没有了着力点,然后消散。所以学会出离吧……哈哈。如果不能,那就转移注意力吧,把注意力沉浸到其他地方,忘我。



太阳天然笨真


我想介绍你听一本书《一平方米的静心》!

当你感到很烦的时候!要及时喊停!把自己从烦躁里面抽离出来!不能被情绪左右!

试着去喝一杯水,不要想事情,用手捂着水杯去感受水的温度,用舌头去感受水的温度,喝进去以后感受水在身体里流动……总之,要沉浸在你做的这件事里!不要去想让你烦躁的事!

遇到不开心的事,要学会转移注意力,争取两分钟的停顿时间,等你停顿以后再去看之前的事情,你会发现自己刚才的状态很糟糕,会及时修正自己的方法!



药师妈妈


早中晚都念三遍(心经)你就自然平静下来了。






来米快淘小铺


要想始终保持心里平心静气,你应该对以下现象要有深刻的认识才行:

*人世间,职分三教九流,人分三六九等,形形色色人等应有尽有,性格千差万别。

*人自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轨迹,为人处世不尽相同,各有特色。

*一分辛劳,一分收获;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得失相齐,祸福相依。

*顺势而为,知足常乐。


探索者Kcarl


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无数事情,要做无数个决定,要应付各种各样的棘手的问题,所以,我们会感到有压力,要消除它们,我们就会焦虑,就会心中燥动不安,就不会安宁。

这种因为执着心,愧疚心等等,而使自己陷入痛苦,而无法自拔的状态人皆有之,求心安即我们想保持一颗安定清静的心,不因外届的打击和诱惑而摇摆不定。

不过于狂热地去追求心外之物,能够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如果人对于外界的事情心有挂碍,并由此而生出来懊恼,欢喜,那么内心不安的原因,但我们受外界影响的习惯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们的这颗心就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

明代心学家王阳明的弟子曾向其请教:为何天地间的善难以培养,而恶却难以去除呢?

王阳明认为因为人心中有善恶之念,这善恶之念引发好恶之心,这好恶之心才导致人们为善或为恶。

王阳明在回答中举出花草的例子。

当人们想赏花的时候,就认为花是好的,而它周围的杂草就是恶的,因为那些杂草影响了赏花儿的效果。而当人们要用那些杂草的时候,则又认为杂草是善的,因为此时杂草于我们有用,我们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因外物的牵引,影响我们的好恶之心,来决定我们的善恶之事的。

好恶之心决定善恶之事,那我们心的善恶到底由谁决定呢?

此时要提到着相,什么叫着相,我们的心着在花草的这个相上的时候,花草有意义,但我们的心没有着在花草这个相上的时候,花草无意义,花草的意义由我们的心来决定,此时可能会有朋友觉得这很正常啊,我们注意花草的时候,我们才会在思维中有花草啊,我们没有注意花草时,

着相就是内心不安的原因,但我们着相的习惯已经深入骨髓。

我们大多数情况下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大家不都是这样吗?有什么不对吗?

也正是这种从众的心理更加加深了我们的认同,因为这样安全。

我们要安全大概就是因为内心有不安的成分吧。这

些不安的成分从何而来呢?因为受外界影响,我们不妨尝试一下,当我们的思维中如果没有任何相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思维吗?

过度思维会带来焦虑,那么,我们还需要思维吗?

需要强调的是,思维只是工具,思维可不是生命本体,不思维不会失去生命,思维过度会有生命危险,思维是我们应对世间生存的工具,没有思维状态的具体分析就是,我们头脑中没有任何事情的分析,没有任何语言的思考,没有任何声音的回荡,没有任何具体的物体形象。

也就是说,没有任何我们生活中具体的相,我们有没有尝试过这种没有任何印象声音的时候,我们是什么样的状态,如果回答:就是个清清静静的,就是个了了分明。

我们一定要记得尽人事,听天命!

这个并不是悲观,这个是遵循道法自然。我们既然已经思考过了,选定了方案,就要先暂时放下此事,去处理其他更重要的事。

人生要想自在,就要拿得起,放得下,就要在该做什么时做什么,例如该睡觉时就睡觉。

不必担心,不必忧愁,别去做自己已经知道不应该做的,去做自己已经知道应该做的,则该来的会来,该走的会走!战胜自己,拿得起,放得下,自然自在!

如何能放下,不受外界影响呢?

(1)自我安慰法则

每个人都会有欲望,有些人甚至欲望特别大,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

凡此种种,只需要保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态,这样你就会变得越来越开心快乐,反之,总跟上面比你会变得越来越苦!

中国有句老话: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人生屈屈几十年,你比得过来吗?

(2)自我甩包袱法则:

你信仰什么就把包袱甩给什么,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忏悔,你信仰佛,那就把包袱甩给佛,你信仰主,那就把包袱甩给主。

什么都不信也不是没有出路,那就把包袱甩给老天爷,老天爷自有安排,再不然就把包袱甩给命,让一切随它去吧!好坏皆有因果决定,随遇而安才能让内心波澜不惊。

(3)自我平衡法则

寻找到平衡点就等同于寻找到世界的支点,感知到因果就等同于进入觉悟的法门,自我平衡法则其实就是因果平平衡,我们需要断因果,找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明心,久而久之就能明心见性,你需要时刻审查自己的内心,但凡做到了,你会获得不一样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