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究生期间,老师是放养型的,个人应该怎么努力?

Mr安先生991


享受生活,分享观点!




对于题主的问题,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我觉得题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准备和探索。

首先,你需要认识到,放养型研究生培养有时候并不是坏事。

随着近些年的研究生扩招以及学校科研任务的加重,越来越多的导师同事带着多个研究生或者博士生,同时他还需要承担繁重的科研任务,根本无法时刻关注到自己学生的学业,这种情况越来越普遍,很多人将其成为放养。

个人觉得,这种放养对于研究生来说,并不是坏事!

  1. 对于放养型培养,导师可能不会给你指定特定的研究方向,需要你自己去摸索,或者是和师兄师姐讨论确定。此时,你可以通过研一的努力,加大调研力度以及与师兄师姐的沟通,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研究方向,这样可以为你研二和研三开展具体研究奠定基础。
  2. 对于放养型培养,并不是意味着导师就不管你。当你遇到难题时,当你遇到困难时,你随时去找导师,他都会为你提供帮助的。
  3. 对于放养型培养,可以逼迫你自己形成独立的研究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很多博士生都不一定能够获得。

其次,放养型培养,也许对你是一种磨难,但是最后收获的可能是累累硕果。

我一个师兄,硕博连读,五年半毕业。他进校后,导师没有给他指定方向去做研究,也没有给他项目做。大家都知道,有时候项目研究内容,可以很好的作为博士论文的。

在这个情况下,他有更多的时间去调研,去了解我们这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最新方法。

他经常国际期刊论文,跟踪行业发展动态。最后自己找了一个我们课题组之前没有人做过的方向,最后发表了多少论文,仅仅5年半就获得了博士学位。

最后问他感觉怎么样,他回答:“虽然感觉探路很难,但是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感觉这个过程过得蛮顺心的”!

也许每个人在这个过程的感受会不同,但是放养型培养,真的可以培养出你独立思考和科研的能力!

最后,还是想和题主说说,可能你觉得是放养,但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导师还是你坚强的后盾!有事没事,多发发邮件给导师,见面多找他聊聊天!

题外话:虽然现在大学老师们的项目越来越多了,个人觉得,既然招了学生,还是需要尽量多投入一些精力在引导和指导学生上面!

这几年,见过因为导师问题,出现了极端案例的事情,需要引起更大关注!


傻傻安好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里面的研究生导师所带研究生的数量也在持续上升,一个导师带5-6个研究生,甚至个别导师能带10个研究生。导师在高校里面不仅有教学任务,还有科研任务,导致这么多研究生带不过来,有心无力。甚至有的导师手里没项目,专心行政工作,找上来的研究生也只能处于放养状态。面对这种情况,该如果规划自己的研究生生涯,让自己的研究生生活过的充实且有意义?

因为我硕士刚毕业,虽然我的导师不是放养型的,但我身边的同学有放养型的例子,根据我的个人经验,我认为我们应该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导师放养这个问题,既有利也有弊。

如何说有利

导师放养就代表给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些闲暇时间是让自己研究生生活充实且丰富的前提。我们可以选择熟练学习且掌握各种操作软件,考取各种对自己以后就业有利的证等等。

如何说有弊:

导师放养会让我们与其他参与项目的同学相比缺少某些科研经历。这些科研经历对以后就业不是决定性的,只是在参与这些课题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

在我们课题室有 闲的有忙的,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心情是一样的,闲的羡慕忙的,忙的也羡慕闲的。感觉这就像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忙课题的人获得了课题经验,而比较闲的人获得了“自由”。

针对像您这种有志向有理想,不想荒废三年的人,在闲散的时间里确定好自己的努力方向非常重要。

确定目标

对于硕士研究生,目标基本就两个:就业和读博。

  1. 就业:如果你选择硕士毕业之后就业。首先你应该把与就业相关的课程学好,理论是实践的基础;研三下学期之前因为你有大把的时间,把这些时间合理分配,参与能够给自己找工作镀金的活动必不可少,牢固掌握找工作时所需的相关技能必不可少,多考取增大自己就业面选择的证件必不可少。但不能忘记,研究生毕业是由毕业论文要求的,一定要把自己的课题做好,这才是最最重要的。

  2. 读博:如果你选择读博,碰到放养型导师,那你自己就要多下功夫了。放养并不代表不管不顾,学术上的问题导师还是提供帮助的。从近几年发展来看,读博普遍采取申请考核制,如果手里没成果,想去外校读博很难。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课题,通过与师兄以及课题室同学之间的交流,合理评估自己的课题是否有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可能,并把想法与导师交流,导师一定会提供帮助。产生想法的前提是你必须阅读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我硕士阶段发表了4篇SCI论文,现在也已经考到外校读博。发表论文的路程既艰辛又快乐,虽然离不开导师的帮助,大部分也靠自己,只要树立自信,就一定可以。

付出行动

不知道您是什么专业,像我是机械专业线出身。我们就业后进入企业大部分是进行研发工作。既然要研发,绘图软件,模拟仿真软件等分析软件必不可少。自己应该去图书馆借一本相关的技能操作书,进行自学。

我一师弟,人家手里有高中英语和数学两个教师资格证书,计算机四级证书,英语六级刷分刷到550,还有省级竞赛类证书。这都是平常利用闲暇的时间通过自学考来的。把时间充分利用好,不管是对你以后的就业还是读博同样有好处。

当然,如果老师管理不严格,你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制能力,管理好自己才会让自己往前走。

以上是我的一点小建议,希望您喜欢,记得关注哦~~

张尚恒博士


您好,我是灯火路黎,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我是2020届硕士,3月份即将毕业,由于疫情影响估计要延期了。我现在的硕士导师对于我们就类似于放养,研究生办公室和实验室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科研进度也由自己控制。但是每周会有一次固定的组会,指导一下自己科研的大方向,至于我怎么做试验什么时候做,怎么做,老师干涉的比较少,所以培养了我的自学能力,也有很大的额外学习空间。

我认为,放羊的导师不见得带不出好学生,前提是学生要自律,而且有一定的独立科研能力。我们组目前5个博士,5个硕士,还有一个博士后,目前博士师兄手上都至少有2篇SCI英文文章。我们硕士要求较低,我目前申请了3个专利,两个已经授权,还有一篇英文SCI文章在改,正在有条不紊的准备毕业论文,我们组其他的硕士基本上也都有文章或者专利。

我认为,放羊式教育可以让自己学一些自己想学的东西,感兴趣的东西,也能去选择自己想去的实习,研究生生活不会过的太压抑,当然前提要自律,而且对未来有危机感紧迫感。

上学期秋季的校招经历,充分说明,实习经历、是否有专利、英语水平、以及计算机水平对找工作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如果想从事研发岗的话,研究生期间的专利和论文发表情况对找工作也有一定的帮助。如果导师进行放养的话,加上自己严格要求的自律,是完全可以毕业的,并且有时间充实自己,为就业打好基础。


灯火路黎


按照历史经验来看,往往一部分硕士研究生在读研期间会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参加到课题组,因此与导师接触的机会也会相对少一些(其实硕士研究生即使参加项目组,也不一定能与导师有频繁的沟通,不少情况下都是博士带硕士),此时对于学生来说,既有利也有弊,好处是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主攻方向的研究上,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研读专业文献和资料,坏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会存在一定的欠缺。

针对于没有参加具体项目的研究生,应该做好以下三件事:

第一:抓紧时间发论文。大部分硕士研究生在研一期间需要完成一些文化课,这些课程往往是在本科的基础上进行知识体系的深入,因此一定要认真对待。在研二时如果没有具体的科研任务,一定要抓紧时间写论文,围绕自己的主攻方向多发论文,而且要尽量追求论文的质量,论文完成的时间越早越好。论文不论对于未来的就业还是继续读博,都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第二:积极准备秋招。在研二完成论文的撰写之后,在面对秋招的时候会更有信心,同时也会具有一定的优势。从近些年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来看,秋招还是非常关键的,秋招往往会释放出大量优质的工作岗位,而且秋招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岗位积极进行准备,也可以申请到目标企业进行实习,这个过程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第三:多与导师沟通。如果平时与导师见面的机会比较少,也一定要让导师知道自己的学习进展,这一点一定要引起注意。如果未来有读研的计划,也应该尽早与导师沟通,以便于做出相应的准备,导师的很多资源往往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IT人刘俊明


研究生毕业也有两年了,关于这个问题我来发表下个人的一些观点和经验吧。

首先应该明确自己为什么读研?只有搞清楚目的,才会有下一步的计划和方向。当前大多数人读研的目的不在乎两个,一个是为了有个更好的学历背景,帮助自己在职场上获得一定的优势。另一个就是正儿八经的走学术路线,一心做科研。

如果是铁了心做科研,那也不用多说,你的目标肯定就是在专业知识、文章发表上下功夫,然后冲击博士,继续深造即可。不过做科研多数是坐冷板凳,要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这条路目标相对明确,应该做什么很简单,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多发文章,最重要的是多主动去联系导师,该求助求助,别闭门造车。

那如果是为了一个学历镀金,然后去工作就看你是否会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这个建议一定好好了解清楚,专业和工作内容差别其实很大,很多人不了解行业,只是道听途说,未曾真正接触和了解以及体验,所以提前了解体验行业是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不然最终转行的话,也是很可惜的。确认在本专业涉及的行业工作的话,就在读研期间夯实专业基础,多跟导师做一些项目积累经验,这样对未来工作有帮助。

如果决定选择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就需要先确定未来想从事的行业并为之准备了。毕竟只是混个硕士文凭而不深入学习也不会占用太多的时间精力,多余的时间就要去提升自己的软实力了。然后去跟老同学们了解下各行业的情况,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未来的方向,给自己制定一个规划,然后为之努力就好。

我本人地质专业,本科四年,本科毕业工作两年在地质行业,然后又读了地质的研究生。原本打算从事本行业,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最终竟然进了教育行业。其实能够打破专业的束缚和限制,未必是一件坏事。归根结底还是个人能力是否突出,能够在所在岗位创造价值。


何兆祥老师漫谈教育


读研期间,老师是放养型的,那就意味着你本人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对于你整个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那如何有效且自主的投入到学习之中是你研究生阶段需要掌握的关键。

一、养成规律性的作息和时间安排

因为没有老师的时刻盯梢和跟进度,你的时间完全由你自己安排,这看似给予你很大的自由空间,但若是运用不好,很容易虚度光阴了。所以,强烈建议你合理安排好你的作息时间,保证你白天有充足的精力投身到研究中,早睡早起是基本,怎么合理安排时间更为关键。

作为研究生,每天看论文,看与研究相关的资料,做实验方案等等这些是必须要完成的,但一天时间怎么安排很重要。当然,这么说不是要你规定具体时间完成这些,因为每个人能静下心来的时间阶段不一样,你要找到你能静下心来的那段时间,用来完成这些任务



二、劳逸结合,保持一个强健的体魄

人毕竟不是机器,特别是没有人时刻提醒的情况下,更要注意劳逸结合。有人一直埋在实验研究中,将身体搞垮了,而有些人完全放纵,基本不进入实验室,这两个极端情况都是不利于你的研究的。

而且有时候,适当性的调节自己的状态,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定期写计划,写总结

自己管自己,很容易陷入迷茫和糊里糊涂之中,有时候东忙一点,西做一些,看似好像做了很多,但毫无章法,最后什么也做不成功。所以在开始阶段性的研究生生涯之前,先根据你查阅的资料以及与导师商量后的想法,先列一个计划大纲,好确定这一阶段要忙活的事情。

当你按照计划去执行,等最后阶段性的总结时,先看看你计划的完成进度,若是圆满完成,可以给自己一些鼓励性的奖励,激发动力;若是没有完成,分析一下原因,在下阶段制定计划的时候有所借鉴和规避,当然,也可适当性的给自己一些小惩罚。



四、积极主动的与导师、师兄师姐沟通

导师对你是散养型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导师完全不管你了,如果你平时遇到了科研上的困难,导师肯定会为你解答的,所以你平时可以积攒一些遇到的问题,与导师约个时间,集中性解决。

除了导师,你的师兄师姐也是可以询问的对象,特别是相对于忙碌的导师来说,你碰到师兄师姐的概率更大,而且同一个导师的学生,研究的东西应该有所重叠的,再加上他们也是从你这样完全不懂的阶段过来的,你平时一些不好问导师的问题,说不定他们都有所经历,对你的帮助更大。





总之,当导师不催促你、监督你的时候,你自己的态度很关键,这个时候不要拘泥于害羞、不好意思询问之类的理由,你可以充分利用一切你可以利用的资源,好好的、有意义的度过你的研究生阶段。


天蓝水紫


其实作为研究生基本的自学能力是肯定具备的,如果老师是属于放养型的,建议自己对于自己研究生的学习进行规划。

一、科研项目

除了日常课程以外,你可以去和导师沟通一下他现在手里的项目是什么样的,具体方向是什么研究方向?

然后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对于项目进行了解,可以尝试主动向导师申请加入项目去进行学习,建议这个申请的前提是要自己有知识储备的情况下,或者可以去跟学长学姐进行了解。

二、一技之长

除了对于自己本专业的学习,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进行钻研,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越是没有利益目的的做一件事,其实往往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给到你惊喜。例如可以尝试一下语言类的考试,无论是雅思,托福,GRE都是不错的想法。

三、充实时间

不要因为自己处于研究生阶段,就和在大学本科时候一样,迷茫是最浪费时间的。

可以去试一些自己想要去了解,去尝试的事情,因为只有试错了,你才知道自己怎么样发展是对的。

加油吧!少年~


如莹爱教育


我是看哥聊考研,很高兴为您解答!

回答问题之前先强调一个大的前提:生活是自己的,学习是自己的,人生更是自己的!

所以无论是大学没老师管,还是研究生有导师负责,你都要时刻清楚你是为了自己而努力的!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再讨论一下研究生的情况!

何为研究生

对于硕士研究生,百度百科的定义是这样的:硕士研究生是本科之后的深造学历,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该学科科研教学的能力。总结一下就是:培养你的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咱们中国学生的教育轨迹一路走来可以说都是既定的路线,尤其是高三,高考复习的每一步、每一个知识点都是老师总结的整整齐齐供你复习,而研究生阶段可能更注重学生的自主能力了,这一点相必在复习考研的时候大家就已经领略到了,复习考研和做科研其实差不多,本质上都是靠你自己一点一点向前走的;但是仔细一想又不完全一样,考研的时候你也完全可以报个辅导班或者找个师兄师姐,也有机会让他们给你规划好路线,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读研阶段是真正的靠自己了!

何为导师

至于导师,百科里也有这么一句话,就是导师担负实际指导硕士生的责任,说白了,导师就是起指导作用,具体科研细节操作都靠学生自己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题主说的自己处于放养状态也不足为怪了。

不知道大家看完上面这张图片有啥感想?想必没有人愿意做导师手下的提线木偶吧?想想近年来爆出的很多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一些丑闻:导师让学生叫爸爸、让学生帮着洗衣做饭干杂务,还有很多学生被逼轻生,这些新闻一出来着实让人心里一颤!对老师的认知大跌眼镜!所以,从这个小角度来看,题主处于放养状态还是有点幸运的!

当然,幸运不是放纵,题主既然提出这个问题,也说明题主也是一个很上进的人,因此,我也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给你提几点建议吧!

明确自己的人生规划

很多人考研的原因有很多,也许是跟风随大流,也许是为了自己以后做科研,也许就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但不管你当初出于什么目的去考研,在你心里是最清楚的,这时就需要你制定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规划了,也不需要很长,三年规划就够了!

1、将来读博搞科研

如果你计划硕士毕业之后继续深造,那么即使导师放养,你也不能对自己有所松懈,在我看来,搞科研没别的,就是看文献、做实验、处理数据、写论文,如此反复。因此,如果你想继续从事科研工作的话,平时一定要多读文献,而且多读外文文献,培养自己的学术素养以及写作水平,这就类似于写作文,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文献读的多了,自己的学术水平、见识、文笔自然也就上去了。

其次还要多请教,不仅请教导师,也要勤于请教师兄师姐。前面也提到,硕士研究生就是培养自己独立科研的能力,导师们也是从研究生阶段过来的,他们也经历了做学生,独立做科研、带学生做科研的过程,所以你硕士阶段也是打基础的阶段,我还记得我的硕士毕业论文审稿意见常会见到这么一句评语:该生掌握了本学科基础知识并初步具备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所以现在我把这句话提前讲给你,你可以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2、毕业就工作

如果你的规划是硕士毕业就工作,那相比于做科研来讲,在学术上可能就没那么严格的要求(但依然要认真对待自己的课题),相比于第一点,此时你可以拿出更多的空余时间充实自己,不仅充实自己的大脑,也要充实自己的经历。

在导师允许的情况下,你可以适当的参加一些实习充实自己的经历,这对你后续找工作很有帮助;你可以业余时间根据自己的专业考个证,比如教师资格证;你可以学个新技能,比如现在计算机方面的专业比较火,你可以业余学一点Java啊编程啊等等。上了研究生之后,我越来越相信的一句话就是越努力越幸运,你可能不知道你学这个有什么用,但是一旦到了用的时候你的幸运就来了。

感觉能问出这样的问题,说明题主的研究生生活还没过多久,因此,最后我就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给题主提几条建议吧:

自律

越自律越自由!研究生生活是你的一个崭新的开始,也是你人生中关键的三年,如何好好利用这三年关系到你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即使被导师放养,也一定要懂得自律,无论你是继续从事科研还是毕业就工作,好好利用三年时间为自己的人生打好基础。

学术不要随意攀比

其实,我一直坚信,尽力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问心无愧了。近年来有很多新闻报道研究生轻生自杀的事件,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看到同学发文章、出成果导致自己心里不平衡,进而使自己压力增大产生轻生的念头。我想说的是,每个人的导师不一样,每个人的研究课题不一样,最起码每个人的能力就不一样,所以在学术上不能随意攀比,只要做到自己每天有进步,每个阶段都有所突破就已经很好了。所以,努力提升自己,顺利愉快地度过三年。

时刻谨记你是为自己而努力

都说读研的我们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年纪,一方面岁数也不小了,该自食其力了;另一方面又确实还是学生,还没有取得一定的经济收入。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牢记并努力为自己的人生努力奋斗!我想说的是,也许小学、初中、高中经历的教育在生活中用处没那么大,但是现在这个阶段的积累所学真的会成为你的饭碗,你考了教师资格证,可能你会成为一个老师;你复习了公务员考试,你可能就会成为公务员或者通过考试进入国企工作。所以,即使导师放养你,你自己却不能放养你自己,因为这是你自己的人生!



以上都是我读研以来自己的深刻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最后套用一句电影中的励志语:我命由我不由导师,他爱放养就放养去吧!加油!


看哥聊考研


老师是放养型对自己也是有帮助的. 为啥? 这就逼着你自己去到处找草吃. 不是放羊的就只是在指定的草堆里吃, 吃完了, 毕业了, 也就不知道去哪里吃了.

当然, 放养型不好就是, 有时找不到草吃, 会饿死. 哈哈. 方法就是多和师兄师姐交流. 看看他们的方法.

一言以蔽之, 放养型是渔! 努力吧. 祝毕业顺利.


跟锦数学


现在的研究生基本上都是放养型,只能靠自己自觉,多看文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